当前位置:主页 > 硕博论文 > 农业博士论文 >

基于离散元法的深松铲减阻及耕作效果研究

发布时间:2019-08-05 09:33
【摘要】:土地耕作对于农业生产十分重要,长久以来我国实行翻耕作业,在提高农作物产量的同时对土地造成了破坏,导致风蚀、水蚀现象的加剧,并形成了坚硬的犁底层。保护性耕作做为一种少耕免耕技术开始在世界各国广泛应用,深松技术是保护性耕作的重要内容,深松铲是深松机具上疏松土壤的保护性耕作部件,然而现阶段深松作业中普遍存在作业阻力大,耗能严重,以及耕作效果不理想等问题,严重阻碍了深松技术的推广。现阶段研究中缺乏合适的深松铲结构优化方法。本研究针对以上问题,基于离散元法对深松铲的工作过程进行了研究,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及结论如下:(1)依据田间土壤特点,在原有离散元模型的基础上加入了平行粘结,建立了土壤颗粒的离散元模型。对田间土壤进行分析,由于土壤颗粒间毛管水形成的液桥力对深松铲的耕作阻力造成很大的影响,因此,在离散元线性接触模型的基础上加入平行粘结作用,用以反映颗粒间粘结作用。通过仿真三轴压缩试验与实验室三轴压缩试验进行对比从而校正土壤颗粒微观参数。采用校正后的土壤对深松铲的工作过程进行离散元法仿真,仿真分析在耕深为180 mm~260 mm以及耕作速度为1 m·s-1的条件下进行,同时,在相同条件下对深松铲进行田间试验验证。试验结果表明在该耕作条件下离散元法仿真误差范围为2.96%~14.95%,证明离散元法能较准确反映深松铲的工作过程。(2)基于棕熊爪趾结构,采用仿生学原理设计了耕深为300 mm的仿生深松铲,将该仿生深松铲与国标圆弧形深松铲在相同条件下进行对比,分析了仿生深松铲的减阻效果,对仿生深松铲的减阻原因和深松效果进行了分析。研究棕熊爪趾结构,提取爪趾曲线作为深松铲内外准线,在国标圆弧形深松铲的基础上设计了仿生深松铲,对所设计的仿生深松铲进行了有限元强度校核。为分析所设计深松铲的减阻效果,在作业速度为0.8 m·s-1,耕深分别为220 mm,260 mm和300 mm的条件下与国标圆弧形深松铲进行土槽对比试验,同时进行了离散元法仿真对比,得到仿生深松铲的减阻效率为10.99%~26.81%,并对仿生铲柄与仿生铲尖各自的减阻效果进行了研究,仿生铲尖的减阻率为3.43%~16.11%,仿生铲柄的减阻率为7.82%~12.75%。基于离散元法在土壤扰动,速度场,接触力场以及平行粘结场这几方面对比了基于棕熊爪趾的仿生深松铲与国标圆弧形深松铲的耕作效果,表明两者耕作效果相近,国标圆弧形深松铲耕作阻力较大的原因一是土壤颗粒在深松铲的推动下朝圆心方向运动造成土壤堆积,二是圆弧形深松铲对土壤有较大的提升效果。(3)对黑熊爪趾的松土过程进行分析,将入土角为30°时的黑熊爪趾曲线用于仿生深松铲的设计。采用三维扫描方法获取黑熊爪趾结构,基于离散元法对黑熊爪趾在不同入土角(0°~45°),不同作业深度(3 mm~18 mm)下的作业阻力,土壤孔隙率变化以及排出土量进行研究。研究表明水平阻力随着入土角的增加线性增长,垂直阻力随入土角的增加呈二次多项式关系。爪趾排出土量随入土角的增大先缓慢增加随后减小。作业阻力,排出土量以及孔隙率变化量随着工作深度的增加迅速增大。综合以上各因素,通过耕作综合评价系数对黑熊爪趾总的耕作性能进行评价,结果表明当爪趾入土角为30°时耕作效果最好。在此基础上,提取入土角为30°时的黑熊爪趾曲线,基于凯斯深松铲,设计了仿生深松铲,在耕深为350 mm,耕速为0.8m·s-1的条件下基于离散元法对比了该仿生深松铲与凯斯深松铲的耕作性能,耕作综合评价系数分析结果表明基于黑熊爪趾的仿生深松铲的耕作性能是凯斯深松铲的9.5倍。(4)研究了深松铲翼对耕作效果的影响,通过剪切效率对有翼与无翼深松铲的耕作效果进行评价。基于离散元法在不同入土角(23°~40.5°)和工作深度(225 mm~350 mm)的条件下对比了有翼深松铲与无翼深松铲在水平阻力和土壤扰动范围方面的不同,采用剪切效率对两种深松铲的耕作性能进行评价,结果表明无翼深松铲剪切效率最高点为当入土角为33.5°时,入土角对于有翼深松铲的影响不显著。通过不同工作深度下的研究发现深松铲增加双翼可增大切削效率。有翼与无翼深松铲在工作深度较浅时均有较高的切削效率。
【图文】:

基于离散元法的深松铲减阻及耕作效果研究


图1-4 所示为一种自激式振动深松机。王俊发等(2001)应用二次正交旋转设计的试验方法研究了凿式振动深松铲,并分析了在工作过程中牵引阻力、功耗与前进速度、激振频率和振幅之间的关系,研究表明振动深松可较大地降低牵引阻力,但无法减少总功率消耗,,相反总功耗还会有所增加,且振幅越高,功率越大。辛丽丽等(2014)研究了振动载荷作用下,入土角、振幅、振频对耕作阻力的影响,建立了考虑分段土壤作用力的深6

基于离散元法的深松铲减阻及耕作效果研究


的具体方法是将一定量土样放置于量筒中(图 2-1.b),加入粒在水中均匀分布,制成一定量浓度均匀的土悬液(1000 m降,在土粒下降过程中,用密度计测出一定量的均匀浓度的同悬液密度,根据密度计的读数和土粒下沉时间,计算出粒样的百分数。
【学位授予单位】: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学位级别】:博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S222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李中才,宿广经;机械化深耕深松是粮食增产的有效手段[J];农村牧区机械化;2000年01期

2 黄先勇,丛红跃,李江新,张德普;深松是老棉区高产的有效途径[J];新疆农机化;2001年05期

3 李五群;刘胜;;旋播加深松技术初探[J];农机推广与安全;2002年04期

4 孙啸萍;陈新华;唐义锋;;全方位机械化深松技术及其应用分析[J];农业机械;2003年06期

5 常新华;28团应用机械深松技术治理盐碱[J];新疆农机化;2003年06期

6 王文力,刘英,杨锐,景影,温璞,杜晓民;机械化全方位深松技术的推广应用[J];农机使用与维修;2004年06期

7 周桂霞,汪春,冷江龙,李毅;机械化深松技术的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J];农机化研究;2005年03期

8 张树平 ,李自成 ,付俊;机械深松技术[J];农机使用与维修;2005年05期

9 郑东辉,王保民,王雪峰;机械超深松的作用与发展[J];农机化研究;2005年05期

10 李其昀;;深松技术在机械化保护性耕作中的作用[J];农机化研究;2006年0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孙卓;徐峰;;机械深松技术应用的理论研究[A];低碳经济与科学发展——吉林省第六届科学技术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0年

2 严聚仁;;深松技术在农业机械化保护性耕作的作用及效益[A];中国农业机械学会成立40周年庆典暨2003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3年

3 严聚仁;;深松技术在农业机械化保护性耕作的作用及效益[A];农业机械化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中国农业机械学会成立40周年庆典暨2003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3年

4 马振亚;谷在兴;;大力推广机械深松技术[A];科技创新与节能减排——吉林省第五届科学技术学术年会论文集(下册)[C];2008年

5 陈秀莲;;机械化深松技术要点及发展对策[A];现代农业装备与新农村建设——山东农业工程学会、山东农业机械学会2008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8年

6 马振亚;谷在兴;;大力推广机械深松技术[A];吉林省农业机械学会2008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8年

7 张藕珠;;大力推广机械化深松技术,提高耕地综合生产能力[A];面向未来的土壤科学(下册)——中国土壤学会第十二次全国会员代表大会暨第九届海峡两岸土壤肥料学术交流研讨会论文集[C];2012年

8 司振江;孙彦君;陶延怀;;振动深松创新机具及技术应用[A];农业工程科技创新与建设现代农业——2005年中国农业工程学会学术年会论文集第一分册[C];2005年

9 王瑞丽;李宝筏;邱立春;林静;;保护性耕作条件下深松机具的研究现状与展望[A];农业机械化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中国农业机械学会成立40周年庆典暨2003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3年

10 宋淑云;晋齐鸣;刘武仁;张伟;李红;沙洪林;;深松土壤中玉米病原菌数量分布与病害相关性研究[A];科技创新与绿色植保——中国植物保护学会2006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6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记者 马晓蓉;机械化深松技术在我市首次启动[N];朔州日报;2010年

2 本报记者 李佑民;机械深松:相当给旱塬建一座地下水库[N];陕西日报;2011年

3 记者 马德明 通讯员 王明明;定州 耕地深松甜头大[N];河北经济日报;2011年

4 睢阳区农业机械化学校 夏永丽;开展土壤深松 促进农业发展[N];商丘日报;2011年

5 马根众;土壤机械化深松作业有妙招![N];中国农机化导报;2012年

6 本报记者 冯雷 李杰;河北耕地深松亩产增百斤[N];农民日报;2014年

7 记者 曹智;我省耕地深松技术推广全国[N];河北日报;2014年

8 记者 刁新建;省农机部门推广机械深松技术[N];辽宁日报;2006年

9 自治区农机局 供稿;土地深松技术[N];内蒙古日报(汉);2006年

10 新疆农机学会供稿;机械化深松技术要点[N];新疆科技报(汉);2008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5条

1 李博;基于离散元法的深松铲减阻及耕作效果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6年

2 王微;中耕分层深松技术研究及深松部件的有限元分析[D];沈阳农业大学;2011年

3 刘明;深松和施氮与土壤特性及玉米生长发育关系的研究[D];沈阳农业大学;2012年

4 张金波;深松铲减阻耐磨仿生理论与技术[D];吉林大学;2014年

5 张丽;深松和培肥对旱地农田土壤水分保蓄能力及玉米生长的影响[D];中国农业大学;2014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刘润杰;仿生技术在深松减阻技术上的研究与应用[D];河北农业大学;2015年

2 王子阳;深松犁铲优化及其耐磨技术研究[D];佳木斯大学;2015年

3 阎晓光;施肥和深松对旱地春玉米产量及水分利用状况的影响[D];山西农业大学;2014年

4 陈雷;机械化深松技术应用的试验研究[D];南京农业大学;2014年

5 马守锋;深松铲工作状态受力分析与计算机模拟[D];河南农业大学;2004年

6 徐天月;抛物线型深松铲结构和工作参数优化设计[D];吉林农业大学;2012年

7 张璐;深松铲减阻技术研究[D];吉林大学;2013年

8 段晓华;全方位深松技术在山西不同地域的适应性研究[D];山西农业大学;2013年

9 周玉乾;深松铲受力数学模型与计算机模拟[D];河南农业大学;2006年

10 陈坤;后掠式弧形深松铲柄的结构优化研究[D];吉林农业大学;2012年



本文编号:2523051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oufeilunwen/nykjbs/2523051.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a1b25***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