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硕博论文 > 农业博士论文 >

荒漠草原区农林牧复合系统结构与模式优化研究

发布时间:2017-03-19 21:00

  本文关键词:荒漠草原区农林牧复合系统结构与模式优化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荒漠草原区位于我国北部生态屏障的最前沿,担负着极为重要的生态服务功能;承担一部分贫困人口的生计。该区农业生态经济发展长期处于旱、薄、粗、单、低、穷的恶性循环之中。最直接的表现是荒漠化和自然灾害严重,草地牧草产量低,草畜矛盾突出,这不仅限制了当地畜牧业发展,同时也加剧了区域贫困和生态恶化。在该区域如果不能建立起特色支柱产业使经济可持续发展,仅靠少量的粮食和经济补偿并不能从根本上解决农民的脱贫致富问题,毁林毁草开荒耕翻种植还会反复。为了使农业资源的开发利用达到最佳运行状态,促进研究区生态系统中各子系统之间的耦合生产,形成复合经营系统内物质的多级循环和能量的扩大流动,增强各子系统之间的时序性、空间格局和生态过程。本文选择我国典型荒漠草原区宁夏盐池县为研究区域,皖记沟行政村农户为研究对象,将参与式农村评估法取得的问卷调查数据和长期监测数据、实验实测数据相结合,首先,利用问卷数据分析现有农户生态系统的结构、经济流特征;接着,采用能流分析方法研究系统能量的生产、分配和转化效率;然后,利用实验实测数据分析农户生态系统的养分循环、转化与利用,并在此基础上建立农户生态系统物质流动分室模型;最后,综合以上结果找出目前农户复合生态系统运行中存在的问题,进而提出适宜研究区的农业资源复合经营发展优化模式,为大幅度提高整个农业的生产水平,取得良好的生态、经济和社会效益提供参考。本文取得的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研究区现有农林牧复合系统结构和演化主要受到气候、资源特征和外部干预的影响,其中外部干预中最主要的就是退耕还林还草和禁牧政策的实施。在灌溉条件下,农户农业生产系统相对稳定,且完全服务于畜牧业,但羊只数量的增加加大了生态与生计的矛盾。(2)通过对农户生态系统的经济流分析得出,目前系统处于盈利状态,农户的经济收益主要来源于畜产品,自产作物籽粒和秸秆不能满足畜牧业的饲草料要求,农户仍需购买大量的玉米。假设将羊只数量(Y)作为自变量,引入自产玉米量(X1)、自产秸秆量(X2)、天然草地生物量(X3)、购买玉米量(X4)、柠条林地可食生物量(X5)五个因素为因变量,建立多元线性回归方程,采用逐步线性回归分析法得出结论天然林草地生物量和柠条林地可食生物量是影响农户羊只养殖数量的主要因素,天然林草地生产力随季节变化明显,利用率较低。(3)农户农林牧复合生态系统是以畜牧业生产为主,种植业为辅的综合经营性农业生态系统。系统的初级生产以有机肥还田为主,机械能和化石能投入低,初级生产系统的能量转化效率不高,部分生物能流失和浪费。畜牧业生态系统的稳定主要依靠外部能量的输入。受干旱气候影响,农作物和林草地的水肥转化效率低,影响了次级生产系统的能量转化,从而影响整个典型农户生态系统的能量转化率和产出率。(4)农户农田生态系统除碳元素外,氮、磷元素的输入输出不平衡,但目前这种氮、磷元素的投入状况不会破坏农田生态系统的养分平衡。玉米是畜牧业生产系统氮、磷元素的主要输入源,营养输出形式为羊肉、羊毛、羊粪,畜牧业生产系统的物质转化效率高于农田生态系统;天然林草地的物质输入以牲畜自由放牧时产生的粪便和植物枯落物为主;总的来说,人工草地的物质转化效率高于天然草地、柠条林地和农耕地。(5)建立农户农林牧复合系统的物流分室模型,以农户调查和田块监测数据为依据,设定模型参数后得到以下结果:土壤有机质分室的物质流通率为各分室最高,牲畜放牧时产生的粪便对土壤有机质的贡献率最大,有机质流通效率表现为秸秆籽粒柠条根茬牧草。畜牧分室复合系统的核心,有着较高的输入及输出率,说明研究区畜牧养殖较为发达,但在目前这种饲料结构和饲养方式下饲草料有机质不能有效转化。在目前这种有机生产模式下,畜牧业子系统比种植业子系统稳定。(6)在以上研究结果的基础上,本文提出了以饲料加工为纽带的种植型模式、以草地畜牧业为核心的养羊模式、以柠条饲料加工为纽带的养羊模式、以增值为特征的农畜产品深加工复合模式、生态经济型林草植被恢复模式、高效合理利用水土资源生态农业模式和替代产业培育及产业化经营模式这七种农林牧复合优化模式。
【关键词】:荒漠草原区 农林牧复合系统 结构 模式优化
【学位授予单位】:宁夏大学
【学位级别】:博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S181
【目录】:
  • 摘要4-6
  • Abstract6-12
  • 第一章 理论基础与研究框架12-20
  • 1.1 基本概念12
  • 1.2 复合生态系统的机理12-13
  • 1.3 研究背景和意义13-14
  • 1.4 国内外研究进展14-19
  • 1.5 研究的内容19-20
  • 第二章 研究区概况与研究方法20-27
  • 2.1 研究区概况20-21
  • 2.2 研究方法21-26
  • 2.3 技术路线26-27
  • 第三章 荒漠草原区农林牧系统的结构27-39
  • 3.1 盐池县农林牧系统的构成与演变27-31
  • 3.2 农户尺度上农林牧经营结构及其分化31-33
  • 3.3 典型农户农林牧系统及结构特征33-37
  • 3.4 结论37-39
  • 第四章 典型农户农林牧复合系统经济流39-47
  • 4.1 典型农户农业生态系统经济流39-42
  • 4.2 典型农户畜牧业生态系统经济流42-44
  • 4.3 典型农户林草地生态系统经济流44-45
  • 4.4 典型农户经济流特征分析45-47
  • 第五章 典型农户农牧复合系统能量流动47-66
  • 5.1 典型农户农业生态系统能量的生产、分配和转化效率48-50
  • 5.2 典型农户畜牧业生态系统能量的生产、分配和转化效率50-52
  • 5.3 典型农户林草地生态系统能量的生产、分配和转化效率52-54
  • 5.4 典型农户能流特征分析54-66
  • 第六章 典型农户农林牧复合系统物流分析66-72
  • 6.1 典型农户农业生态系统养分循环、转化与利用66-68
  • 6.2 典型农户畜牧业生态系统养分循环、转化与利用68-70
  • 6.3 典型农户林草地生态系统养分循环、转化与利用70-71
  • 6.4 典型农户物流特征分析71-72
  • 第七章 荒漠草原区农林牧复合系统分室模型建立及分析72-81
  • 7.1 边界的确定72
  • 7.2 系统结构72-74
  • 7.3 建立微分方程74-75
  • 7.4 模型参数设定75-77
  • 7.5 模型建立级分析77-79
  • 7.6 系统稳定性分析79-81
  • 第八章 荒漠草原区农林牧系统复合模式优化研究81-86
  • 8.1 研究区现有农林牧复合系统模式81-82
  • 8.2 研究区农林牧资源复合经营模式发展存在的问题82-83
  • 8.3 研究区农林牧资源复合经营模式设计和优化83-86
  • 第九章 总结86-91
  • 9.1 结论86-88
  • 9.2 讨论与展望88-91
  • 参考文献91-99
  • 致谢99-100
  • 个人简历及论文发表情况10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汪立三;汪志勤;张金荣;葛恒兵;;沭阳县农林复合经营模式经济效益分析[J];现代农业科技;2008年11期

2 谢京湘,于汝元,胡涌;农林复合生态系统研究概述[J];北京林业大学学报;1988年01期

3 朱清科,沈应柏,朱金兆;黄土区农林复合系统分类体系研究[J];北京林业大学学报;1999年03期

4 王向涛;张世虎;陈懂懂;谈嫣蓉;孙大帅;杜国祯;;不同放牧强度下高寒草甸植被特征和土壤养分变化研究[J];草地学报;2010年04期

5 王明君;赵萌莉;崔国文;韩国栋;;放牧对草甸草原植被和土壤的影响[J];草地学报;2010年06期

6 彭领;张东升;蒋振山;;早期银杏林下复合经营模式的综合效益评价[J];中国林副特产;2010年05期

7 任继周;葛文华;张自和;;草地畜牧业的出路在于建立草业系统[J];草业科学;1989年05期

8 李魁;加快武威市退耕还草步伐 促进人工草地建设[J];草业科学;2003年02期

9 刘国谦,张俊宝,刘东庆;柠条的开发利用及草粉加工饲喂技术[J];草业科学;2003年07期

10 孙洪仁;刘国荣;张英俊;高飞;逯涛林;韩建国;;紫花苜蓿的需水量、耗水量、需水强度、耗水强度和水分利用效率研究[J];草业科学;2005年12期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刘建;宁夏盐池县沙化草地植被变化及围封措施效果研究[D];北京林业大学;2011年


  本文关键词:荒漠草原区农林牧复合系统结构与模式优化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256545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oufeilunwen/nykjbs/256545.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13a3f***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