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硕博论文 > 农业博士论文 >

四川省小麦条锈病菌群体遗传分析和寄生适合度研究

发布时间:2020-02-03 03:16
【摘要】:由条形柄锈菌小麦专化型(Puccini f.striiformissp.tritici)引起的小麦条锈病是世界范围内小麦上最重要的真菌病害之一,严重威胁小麦的安全生产。鉴于抗病品种对小麦条锈病菌毒性小种的定向选择,比较不同品种上条锈病菌群体的毒性结构及遗传多样性差异成为重要的科学问题。本研究于2014年和2015年在小麦条锈病菌春季菌源区四川盆地绵阳市涪城区和盐亭县连续两年种植不同抗性小麦品种,分离小麦条锈病菌,应用中国鉴别寄主进行毒性鉴定,并对优势小种开展寄生适合度测定研究。除毒性分析外,本研究还选取15对微卫星标记引物,对不同品种上共计394个分离物进行了遗传结构分析。所取得的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四川盆地小麦条锈病菌春季菌源区条锈菌群体毒性结构复杂、多样性丰富,供试的196个菌株共鉴定出25个生理小种。2014年和2015年的鉴定结果均显示贵农22类群(G22)处于第一位,出现频率分别为38.3%和38.2%。分离菌株毒性频率分析显示所有菌株对鉴别寄主中四(Yr+)和Triticum spelta album(Yr5)没有毒性。采用综合病情指数法测定致病类型G22及流行小种CYR32和CYR33对四川省近年小麦生产品种和后备品种的相对寄生适合度。在群体水平上,致病类型G22、CYR32和CYR33对四川省109个小麦品种(系)平均相对寄生适合度值分别为0.1930、0.0560和0.0379,G22的平均寄生适合度显著高于CYR32和CYR33(P0.01),已成为当前优势类群。2.不同小麦品种上条锈病菌群体小种组成、分布频率和多样性都有差异。不同品种上条锈菌小种相对多样性指数(relative Shannon's index)从高到低依次是西科麦4号、铭贤169、郑麦9023、小偃22和绵麦367。毒性分析揭示出不同小麦品种上条锈病菌群体具有较高的毒性多样性且各群体间的毒性多样性水平有明显的差异,但群体间的遗传分化较小(Φptt=0.018,P=0.031),遗传变异主要来自群体内部。从分子水平上研究显示四川盆地小麦条锈病菌春季菌源区条锈病菌群体具有较高的遗传多样性,不同小麦品种上条锈病菌群体的遗传多样性有差异,其中抗病品种绵麦367上条锈病菌群体遗传多样性高于其他品种。3.研究不同pH值的模拟酸雨对小麦条锈病菌适合度影响,结果表明,重度酸雨(pH 3.5)显著降低小麦条锈病菌夏孢子的萌发率(P0.01),侵染几率下降,导致小麦条锈病潜育期延长,产孢量减少,病情指数降低。4.首次应用ISSR分子标记技术开发了小麦条锈病菌特异SCAR标记,接种3天后的小麦叶片可以检测到侵染的条锈病菌。上述研究结果对了解四川省当前小麦条锈病菌的毒性结构、优势小种及其寄生适合度、不同小麦品种上条锈菌群体毒性多样性、遗传多样性以及酸雨对小麦条锈病菌适合度影响等,进而在四川省乃至全国开展小麦品种合理布局、病害早期监测以及预测预报和控制均具有重要意义。
【图文】:

生活史,气候区划,病菌


_逦''逦'■邋IZ-3—^——逡逑图1-1基于气候的中国小麦条巧病菌越夏区气候区划(马占鸿等,2004)逡逑巧g.邋1-1邋Climate-based邋regional邋classification邋for邋oversummering邋of邋户wccm'.口邋S化/f/orm'.s邋f.邋sp.化in邋China逡逑2逡逑

麦叶,条锈病,苗期,生理小种


中国农业大学博±学位论义逦第二章四川巧不同小吏品种.h《诱菌#2N5数据处理逡逑生理小种多样性分析采用Gro化等(1987)和McVey等(2004)方法计算相对香农(民elative邋Shannon邋index)计算公式:逡逑Hsr—化逦IniV,'邋(Groth邋et邋al,1%7;邋McVey邋et邋吐邋2004其中Pj是第j个生理小种的频率,M是样品中的第i个群体菌株总数。逡逑毒性分析采用Chen等的方法(Chen邋etal,,1995),即二元归类法,将菌系在中国鉴的侵染反应型0-2记作"0",侵染反应巧3-4记作"1’’,由此构成小麦条镑病茵群体的毒进制矩阵。逡逑利用化pgene邋Version邋1.32软件(Yeh邋et邋al,1997)比较分离自不同品种上条诱病菌群多样性,基巧多样性通过W下遗传参数来反映:(多态性位点数)、W邋(基因《样性(Shannon信息指数)、A/a邋(观察等位基因数)和We邋(有效等位基因数)等指数。逡逑
【学位授予单位】:中国农业大学
【学位级别】:博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7
【分类号】:S435.121.42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徐国锋;郑永权;纪明山;;丁布对小麦条锈病菌的抑制作用[J];中国农学通报;2006年06期

2 史延春;鲁爱军;张升恒;魏云林;;天水小麦条锈病菌越夏区综合治理[J];植物保护;2006年05期

3 姜玉英;金星;谈孝凤;陈万权;;黔西部小麦条锈病菌越夏考察初报[J];植物保护;2007年01期

4 向子钧;;小麦条锈病菌自述[J];农药市场信息;2009年20期

5 ;小麦条锈病菌自述[J];湖北植保;2011年01期

6 刘刚;;农业部制定下发《小麦条锈病菌源区精准勘界工作方案》[J];北京农业;2007年01期

7 李恩才;武剑州;袁宝凤;何鸣芳;李素玉;;关中西部小麦条锈病菌越夏问题研究[J];陕西农业科学;2009年01期

8 蒲崇建;;甘肃小麦条锈病菌源区的综合治理[J];中国植保导刊;2010年01期

9 ;四川省小麦条锈病菌源区综合治理技术研究与应用项目喜获省政府科技进步奖[J];四川农业科技;2011年05期

10 叶文斌;樊亮;;两种中草药水浸液对小麦条锈病菌的抑制作用研究[J];生物灾害科学;2012年0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牛永春;;小麦条锈病菌毒性的演化[A];中国菌物学会第三届会员代表大会暨全国第六届菌物学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2003年

2 马占鸿;石守定;王海光;陈刚;金社林;张美荣;;我国小麦条锈病菌越夏越冬区划研究[A];中国植物病理学会2004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4年

3 马占鸿;石守定;王海光;张美荣;;我国小麦条锈病菌既越冬又越夏地区的气候区划[A];中国植物病理学第七届青年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2005年

4 龚淑玲;;小麦条锈病菌源区精准勘界分析——以漯河市为例[A];河南省植物病害研究进展——河南省植物病理学与现代农业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2011年

5 赵永谦;于思勤;王安超;;河南省小麦条锈病菌越夏研究初报[A];河南省植保学会第八次、河南省昆虫学会第七次、河南省植病学会第二次会员代表大会暨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2005年

6 于思勤;赵永谦;王安超;冯社方;;河南省小麦条锈病菌越夏研究初报[A];农业生物灾害预防与控制研究[C];2005年

7 罗林明;沈丽;廖华明;;四川小麦条锈病菌源地综合治理对策与措施研究[A];农业生物灾害预防与控制研究[C];2005年

8 王晓晶;王海光;马占鸿;;高温对小麦条锈病菌夏孢子萌发的影响[A];中国植物病理学会2012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2年

9 姚革;;小麦条锈病菌生理小种变异新动态[A];加入WTO和中国科技与可持续发展——挑战与机遇、责任和对策(上册)[C];2002年

10 胥荻;王海光;马占鸿;石守定;;我国小麦条锈病菌越夏区和越冬区气候区划——应用CLIMEX和气候相似距方法[A];中国植物病理学会2006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6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4条

1 杨晓蓉 向运佳;四川省小麦条锈病菌源区综合治理技术研究与应用取得重大突破[N];四川科技报;2010年

2 何凯华;崆峒区小麦条锈病菌源地综合治理试验项目实施扎实[N];平凉日报;2006年

3 本报记者 郭军;从生活身边感受气候变暖[N];陕西日报;2008年

4 杨小续 刘西霞;市小麦条锈病菌源地综合治理试验站项目通过验收[N];陇东报;2007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王树和;四川省小麦条锈病菌群体遗传分析和寄生适合度研究[D];中国农业大学;2017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4条

1 张贵胜;川麦42感病小麦条锈病菌突变生物学与分子遗传分析[D];福建农林大学;2010年

2 石守定;基于GIS的小麦条锈病菌越夏越冬气候区划及时空动态分析[D];中国农业大学;2004年

3 邝文静;西藏小麦条锈病菌群体多样性研究[D];四川农业大学;2010年

4 胡家怀;小麦品种与小麦条锈病菌小种聚集度分析以及小种动态预测研究[D];中国农业大学;2003年



本文编号:2575872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oufeilunwen/nykjbs/2575872.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e0e73***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