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硕博论文 > 农业博士论文 >

菊芋悬浮细胞中菊糖及酚类物质的诱导

发布时间:2020-11-01 10:50
   菊芋(Helianthus tuberosus)是菊科(Asterceae)向日葵属的多年生草本植物,块茎富含的菊糖为工业果糖的重要来源,叶片、块茎的提取物及分泌物具有抗细菌、抗真菌及抗癌活性。菊芋具有很强的抗逆能力,在土壤改良、荒漠治理及水土保持方面也体现重要的生态价值,因此菊芋已成为具有经济和生态双重价值潜力的重要工业作物。本文通过植物组织培养技术获得了菊芋悬浮培养细胞,并以此为研究对象,研究了茉莉酸甲酯、水杨酸、壳聚糖、酵母提取物、绿色木霉、AgNO36种诱导子对菊糖(含量、产量及聚合度)和酚类物质(总酚、组分)的诱导。(1)通过对菊芋叶片、茎节及块茎3种外植体在愈伤组织诱导率、形态及干重的比较,结合NAA与6-BA和KT的激素组合筛选,确定了菊芋愈伤组织诱导的最佳外植体为茎节,培养基为MS+1.0 mg/L NAA+1.0 mg/L 6-BA。进一步,通过接种量、继代原液保留量、蔗糖浓度、氮源添加等条件的优化,建立了菊芋细胞悬浮培养体系:培养基为MS+1.0 mg/L NAA+1.0 mg/L 6-BA+0.5 mg/L脯氨酸+1.0 mg/L谷氨酰胺,蔗糖30g/L,接种量4 g/100 mL液体培养基,继代原液保留量为20 mL。获得了最佳生长曲线:0-4天为迟滞期,6-18天为对数生长期,之后为稳定期。(2)6种诱导子对菊芋悬浮细胞中菊糖的诱导效果依次为:茉莉酸甲酯(250μmol/L)AgNO3 (10μmol/L)水杨酸(75 μmol/L壳聚糖(40 mg/L)绿色木霉(90 mg/L)酵母提取物(0.25 mg/L),相应的菊糖含量增加了1.43、1.05、0.93、0.76、0.44、0.18倍,相应的菊糖产量分别提高了2.09、3.60、1.26、1.76、1.06、0.09倍。6种诱导子均显著提高菊芋悬浮细胞中低聚合度(聚合度Dp 2-20)菊糖的比例。茉莉酸甲酯对Dp 2-8的菊糖诱导效果显著,尤其诱导Dp6菊糖比例由2.17%增加到29.15%。水杨酸显著诱导增加Dp 2-17菊糖的比例,特别是Dp 2-4菊糖比例分别由8.16%、6.79%、7.17%提高到20.86%、14.79%、18.53%。壳聚糖对Dp4菊糖诱导效果最为显著,比例由0.51%增加到56.42%。酵母提取物及绿色木霉显著增加了Dp3和Dp4菊糖的比例,Dp3菊糖比例分别增加到50.78%(对照28.04%)、38.12%(对照22.77),Dp4菊糖比例分别增加到58.83%(对照1.78%)、51.22%(对照32.57%)。AgN03增加了Dp 3-12菊糖比例,其中Dp7菊糖效果最显著,由0.01%增加到11.15%。结合菊芋悬浮细胞中菊糖含量以及低聚合度菊糖比例确定了6种诱导子的最佳处理浓度和时间为:茉莉酸甲酯(250 μmol/L)6天、水杨酸(75 μmol/L)3天、壳聚糖(40 mmg/L)6天、酵母提取物(0.25 mg/L)12天、绿色木霉(90 mg/L)3天、AgN03(10μmol/L)3天。(3)6种诱导子对菊芋悬浮细胞中总酚诱导效果依次为酵母提取物(1.0 mg/L)AgNO3 (5 μmol/L)绿色木霉(90 mg/L)水杨酸(100 μmol/L)茉莉酸甲酯(300 μmol/L)壳聚糖(80 mg/L),相应的总酚含量增加到2.14、1.91、1.85、1.63、1.56、1.17倍。最佳浓度诱导时间为茉莉酸甲酯12天(2.61倍)、水杨酸6天(1.92倍)、酵母提取物3天(1.19倍),其余3种诱导子随诱导时间增加细胞中总酚含量显著降低。6种诱导子对菊芋悬浮细胞中14种酚类物质含量均具有显著影响。茉莉酸甲酯诱导其中5种酚类物质含量增加10倍以上,同比其他诱导子4-羟基香豆素含量最多增加了59.69倍。相比其他诱导子水杨酸诱导其中7种酚类物质(阿魏酸、水杨酸、3-羟基肉桂酸、儿茶素、没食子酸、东莨菪内酯及原儿茶酸)含量增加最为显著,分别增加了159.22、106.47、45.14、15.20、7.80、7.06、5.89倍。壳聚糖诱导其中6种酚类物质含量增加10倍以上,咖啡酸和芥子酸含量显著增加了98.88倍、79.50倍。酵母提取物显著增加了表儿茶素(45.04倍)及绿原酸(37.45倍)的含量,同比4-羟基苯甲酸及槲皮素含量诱导也最显著。绿色木霉及AgN03虽然诱导增加了菊芋悬浮细胞中各种酚类物质含量,但诱导效果低于其他4种诱导子。
【学位单位】:东北林业大学
【学位级别】:博士
【学位年份】:2015
【中图分类】:S632.9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菊芋
    1.2 菊芋的生物活性物质
        1.2.1 菊糖
        1.2.2 酚类和萜类化合物
    1.3 植物组织培养
        1.3.1 组织培养影响因素
        1.3.2 植物悬浮细胞培养
        1.3.3 菊芋悬浮细胞培养
    1.4 植物生物活性物质的诱导
        1.4.1 诱导子
        1.4.2 植物生物活性物质的诱导研究现状
    1.5 本试验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2 菊芋悬浮细胞培养体系建立
    2.1 材料与方法
        2.1.1 试验材料
        2.1.2 试剂
        2.1.3 主要仪器
        2.1.4 方法
    2.2 结果与分析
        2.2.1 愈伤组织的诱导
        2.2.2 菊芋悬浮细胞培养体系的建立及优化
        2.2.3 菊芋悬浮细胞生长曲线
    2.3 讨论
    2.4 本章小结
3 菊芋悬浮细胞中生物活性物质含量检测方法
    3.1 材料与方法
        3.1.1 试验材料
        3.1.2 试剂
        3.1.3 主要仪器
        3.1.4 菊糖及酚类物质测定方法
        3.1.5 数据分析
    3.2 结果与分析
        3.2.1 菊糖含量测定
        3.2.2 菊糖聚合度测定
        3.2.3 酚类物质提取
        3.2.4 酚类物质含量及抗氧化性测定
        3.2.5 14种酚类物质的LC-MS分析
        3.2.6 14种酚类物质的UPLC分析
    3.3 讨论
    3.4 本章小结
4 菊芋悬浮细胞中菊糖的诱导
    4.1 材料与方法
        4.1.1 试验材料
        4.1.2 试剂
        4.1.3 主要仪器
        4.1.4 方法
    4.2 结果与分析
        4.2.1 诱导浓度对菊芋悬浮细胞生物量的影响
        4.2.2 诱导浓度对菊芋悬浮细胞中菊糖含量、产量及聚合度的影响
        4.2.3 诱导时间对菊芋悬浮细胞生物量的影响
        4.2.4 诱导时间对菊芋悬浮细胞中菊糖含量、产量及聚合度的影响
    4.3 讨论
    4.4 本章小结
5 菊芋悬浮细胞中酚类物质的诱导
    5.1 材料与方法
        5.1.1 试验材料
        5.1.2 试剂
        5.1.3 主要仪器
        5.1.4 方法
    5.2 结果与分析
        5.2.1 诱导子对菊芋悬浮细胞总酚的影响
        5.2.2 诱导浓度对菊芋悬浮细胞中14种酚类物质含量的影响
        5.2.3 诱导时间对菊芋悬浮细胞中14种酚类物质含量的影响
        5.2.4 诱导子对菊芋悬浮细胞总酚抗氧化性的影响
    5.3 讨论
    5.4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致谢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戴雪梅;华玉伟;李哲;黄天带;孙爱花;周权男;黄华孙;;植物悬浮细胞培养的关键技术及存在问题[J];热带生物学报;2013年04期

2 尹德东;胡宝忠;;日本晴水稻悬浮细胞系的建立和保存[J];东北农业大学学报;2006年06期

3 李红,邝炎华,彭新湘;主要营养成分对甘蔗叶悬浮细胞生长影响的研究[J];华南农业大学学报;2002年02期

4 向太和,杨剑波,吴李君,吴家道,钟华鑫,梁海曼,颜秋生,张雪琴;水稻胚性悬浮细胞系建立的细胞学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1993年01期

5 张小兵;闫静辉;李亚璞;吴萌;李春生;陈英珠;程华;;西洋参悬浮细胞发酵工艺研究[J];生物技术通报;2007年05期

6 严华军;黄纯农;;大麦胚性悬浮细胞系的研究[J];浙江农业学报;1991年04期

7 袁力勇,李绍清,李阳生,冯双华,戴长柏,李达模;水稻悬浮细胞系的建立[J];云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3年04期

8 向太和,钟华鑫,梁海曼,颜秋生,张雪琴;水稻胚性悬浮细胞系建立过程中的生理生化变化[J];作物学报;1995年02期

9 唐巍;吴绛云;;热激在人参悬浮细胞培养中的作用研究[J];黑龙江农业科学;1993年06期

10 贝丽霞;不同培养基对水稻悬浮细胞生长速率的影响[J];黑龙江农业科学;1998年02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5条

1 马春泉;菊芋悬浮细胞中菊糖及酚类物质的诱导[D];东北林业大学;2015年

2 夏启中;棉花悬浮细胞系的建立及其培养细胞的程序性死亡的观察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05年

3 肖曼;硫化氢诱导的水稻悬浮细胞培养物交替氧化酶基因表达及氧化还原状态变化[D];兰州大学;2012年

4 田丽宏;水稻悬浮细胞胞外蛋白的分析[D];河北师范大学;2008年

5 沈鹏;水稻磷脂酶Dα1在耐盐中的作用及其机理研究[D];南京农业大学;2009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张小兵;西洋参悬浮细胞大量培养技术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2009年

2 向华;水稻悬浮细胞凋亡的诱导及其机制研究[D];湖南农业大学;2003年

3 徐林林;水稻悬浮细胞系的建立及热激和叶绿体组分诱导的细胞程序性死亡初步研究[D];南京农业大学;2006年

4 孙晶磊;紫苏高产迷迭香酸悬浮细胞的培养条件优化[D];天津科技大学;2011年

5 焦娇;镰刀菌酸诱导烟草悬浮细胞程序性死亡及其分子机制研究[D];山东农业大学;2013年

6 潘玲;多叶苜蓿悬浮细胞系的建立及其影响因子和耐热性的研究[D];扬州大学;2013年

7 袁妙淼;转血红蛋白基因促进烟草悬浮细胞生长的代谢基础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7年

8 马军;硫氢化钠对水稻悬浮细胞抗氧化系统及抗氰呼吸的影响[D];兰州大学;2007年

9 张春荣;影响野葛幼叶悬浮细胞中葛根素等异黄酮类化合物产量的因素研究[D];华南师范大学;2002年

10 孙亮庆;利用水稻悬浮细胞检测水稻白叶枯病菌突变菌株的致病性研究[D];广西大学;2008年



本文编号:2865431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oufeilunwen/nykjbs/2865431.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a8b1b***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