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硕博论文 > 农业博士论文 >

高温低湿共胁迫下巴氏新小绥螨存活及耐受力提升的生理代谢机制

发布时间:2021-02-11 18:43
  捕食螨作为一类天敌产品已被广泛用于果树、蔬菜、花卉等植物上防治各种害螨与害虫。然而在实际应用中,捕食螨往往受到多种逆境条件共同胁迫。在夏季,高温和低湿胁迫往往相伴发生,随着温度的升高,叶片表面相对湿度降低,并且当植物受到干旱胁迫或者周围环境多风时,叶表面湿度近似于大气湿度,而夏季一天温度最高的数小时中,大气相对湿度往往低于50%。相对于害螨而言,捕食螨对高温和低湿胁迫更为敏感,因此捕食螨在夏季对害螨的防控效率低下,往往导致害螨的爆发危害。然而以往的研究多从单一逆境来衡量捕食螨所受胁迫程度,在多逆境条件下,逆境因子对生物体的影响多为“协同”方式,表明多逆境条件下生物体所受到的胁迫程度往往大于单一逆境胁迫之和。因此在夏季高温低湿胁迫共存条件下,捕食螨所受的逆境胁迫程度可能被低估,从而研究高温低湿共胁迫对捕食螨影响十分必要。已有研究表明,逆境锻炼或驯化可以提高捕食螨对逆境的耐受力或适应性,但之前的研究多针对单一逆境胁迫,如何提高捕食螨高温低湿共胁迫下的适应性仍不清楚。巴氏新小绥螨作为一种已商品化捕食螨已被广泛应用于农业上防治各种害螨与害虫,因此该螨被选作本实验的实验对象。为了提高巴氏新小绥螨... 

【文章来源】:西南大学重庆市 211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136 页

【学位级别】:博士

【部分图文】:

高温低湿共胁迫下巴氏新小绥螨存活及耐受力提升的生理代谢机制


群体与单头雌成螨在高温低湿下死亡率比较

装置图,死亡率,装置图,孔口


将获得的卵按照巴氏新小绥螨饲养方法重新放入加入粉螨和麦麸的保险盒中,并置于光照培养箱中饲养,温湿度及光照条件与饲养的一致。7天后收集雌成螨,雌成螨的收集方法同本章1.2.1。将收集装置中的雌成螨挑出放入如图2.1所示的处理小室中,该小室由透明亚克力制作,长宽高分别为:3 cm×3 cm×0.3 cm,亚克力板中部开了直径为1.6 cm圆形孔,孔的一面用300目的金属筛网封盖(用烙铁烙上),孔口的另一面用一块透明玻璃片盖住孔口,并将玻璃片与亚克力小室用橡皮筋捆绑在一起,以防止捕食螨逃跑。每个小室放置10头大小基本一致的雌成螨。将处理小室放置于如图2.2所示的100%相对湿度的保鲜盒中备用。1.3 死亡率测定

示意图,盖子,全封闭,物品


湿度控制装置示意图(引自Williams et al.,2004)本论文实验中均没有放置图中支架上的物品(除了装螨的小室),盖子也为全封闭的。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外源海藻糖对花绒寄甲成虫存活和耐寒性的影响[J]. 罗立平,王小艺,唐艳龙,胡帅,杨忠岐,赵建兴.  昆虫学报. 2019(05)
[2]设施葡萄叶片理化指标的日变化及其相关性分析[J]. 商佳胤,李凯,集贤,王丹,苏宏,田淑芬.  中外葡萄与葡萄酒. 2019(02)
[3]1951—2016年重庆北碚高温热浪变化特征及其对花木生长的影响[J]. 吉莉,司云燕,徐前进,汪志辉,陈湘,李强.  中国农学通报. 2018(27)
[4]短时高温暴露处理对双尾新小绥螨Neoseiulus bicaudus Wainstein生长发育的影响[J]. 李永涛,刘敏,潘云飞,张燕南,张建萍.  应用昆虫学报. 2016(01)
[5]短时高温对加州新小绥螨发育的影响[J]. 袁秀萍,汪小东,王佳武,赵伊英.  应用生态学报. 2015(03)
[6]释放巴氏钝绥螨对沙田柚上橘全爪螨的防治效果[J]. 徐海莲,李爱华,钟玲,肖筱成,钟喜发,倪赣军,戴文吉,肖委明,罗辉.  昆虫知识. 2010(01)
[7]变温变湿对智利小植绥螨发育和存活的影响[J]. 郭玉杰,董慧芳.  生物防治通报. 1987(01)

博士论文
[1]沙葱萤叶甲幼虫对温度胁迫响应的转录组学研究[D]. 单艳敏.内蒙古农业大学 2018
[2]不同猎物共存系统中巴氏新小绥螨种群调节与扩散机制研究[D]. 李亚迎.西南大学 2017
[3]巴氏新小绥螨高温品系筛选及其适应性机制研究[D]. 张国豪.西南大学 2017

硕士论文
[1]柑橘大实蝇蛹期发育的基因表达谱分析及海藻糖代谢相关基因的研究[D]. 熊克才.西南大学 2017



本文编号:3029536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oufeilunwen/nykjbs/3029536.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2945c***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