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硕博论文 > 农业博士论文 >

黄土丘陵区两典型森林生态系统生物量、碳氮库和碳固存特征研究

发布时间:2017-04-16 15:16

  本文关键词:黄土丘陵区两典型森林生态系统生物量、碳氮库和碳固存特征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黄土高原是我国水土流失最为严重的地区之一。主要突出的环境问题是水土流失和植被退化。植被恢复和重建是防止水土流失、改善生态环境的根本途径。植被恢复重建技术主要为天然恢复和人工重建(即人工林种植)。为此国家在该区域开展了“三北”防护林工程、天然林保护工程和退耕还林还草等一系列重大生态工程。这些生态项目实施以来,生态环境得到明显改善;黄土丘陵区作为植被建设重点区,也是重要的增汇潜力区。森林碳汇是当前生态学研究热点,且黄土丘陵区正面临植被恢复后固碳氮现状、速率与潜力评估的迫切实际需求。为此,本研究以黄土丘陵区为研究对象,选择黄土丘陵区两种典型的植被恢复方式下森林生态系统(自然恢复的顶级群落辽东栎天然次生林和种植面积最大的刺槐人工林),利用固定样地长期监测资料、样地清查和二次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分析了黄土丘陵区两典型森林生态系统生物量、碳氮库和碳固存特征,旨在为定量评价当地及类似地区乃至全国的森林固碳能力和养分循环研究提供科学依据,对该区域植被恢复和生态补偿具有一定的现实指导和战略决策意义。本研究主要结论如下:(1)辽东栎天然次生林和人工刺槐林总生物量分别为183.58和163.51 t ha-1。其中,乔木层生物量占总植被层的比例在辽东栎和刺槐林中分别为84.74%和86.27%。辽东栎林下植物种类和生物量较刺槐高。(2)辽东栎天然林和人工刺槐林生态系统的植被碳密度分别为78.8和67.6 t ha-1,氮密度分别为1.47和2.79 t ha-1。刺槐林根系氮密度占乔木层的比例明显高于辽东栎林,表现出较好较好的氮固定能力。(3)土壤深层中仍有大量碳氮储量。传统0~100cm深度土层,辽东栎和人工刺槐林有机碳密度分别为88.97和71.41 t ha-1,氮密度为8.14和7.04 t ha-1;0~200 cm土层有机碳密度为128.85和117.83 t ha-1,全氮密度为12.08 t ha-1、11.59 t ha-1,较0-100 cm土层高1/3左右,且在100~200 cm范围内,土壤有机碳和全氮含量不随深度变化而变化,而处于一个相对稳定值。传统测定土壤深度显著低估了土壤层碳氮密度。(4)森林生态系统碳氮绝大部分贮存于土壤中。辽东栎天然次生林和人工刺槐林生态系统碳密度(以0~100 cm深度土层计算)分别为167.8和139.9 t ha-1,氮密度分别为13.5和14.4 t ha-1。而土层以0~200 cm计入,辽东栎和刺槐林生态系统有机碳密度分别为207.7和186.3 t ha-1。土壤全氮贡献率辽东栎和刺槐林分别为89.1和80.6%。刺槐林植被层氮密度明显高于辽东栎林,但是在土壤层尤其是表土层显著低于辽东栎林,总从整个生态系统层面并未表现其固氮优势。(5)辽东栎林植被层年固碳量显著高于刺槐林,而固氮量却显著低于刺槐林。两生态系统主要固氮主体为枯落物,印证了水土流失导致的枯落物积累效应差是刺槐生态系统固氮优势不明显的主要因素。(6)刺槐林生态系统净碳固存表现为重要碳汇。辽东栎林生态系统亦为碳汇。结果表明该区实行的退耕还林和天保工程对减缓CO2浓度上升有一定的贡献。
【关键词】:生物量 碳氮库 碳固存 森林生态系统 黄土高原
【学位授予单位】: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教育部水土保持与生态环境研究中心)
【学位级别】:博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S718.55
【目录】:
  • 致谢5-6
  • 摘要6-8
  • ABSTRACT8-14
  • 第一章 绪论14-32
  • 1.1 研究背景14-15
  •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15-16
  • 1.3 森林生物量和固碳研究综述16-29
  • 1.3.1 森林生物量和碳库国内外研究进展16-18
  • 1.3.2 森林净固碳研究进展18-21
  • 1.3.3 森林生物量及固碳估算方法21-28
  • 1.3.4 NEP估算方法28-29
  • 1.4 现阶段存在的问题29-30
  • 1.4.1 生物量和碳储量估算30
  • 1.4.2 生态系统净固碳力30
  • 1.4.3 生态系统储量氮储量及固氮动态30
  • 1.5 主要研究内容30-32
  • 第二章 研究区域概况与技术路线32-36
  • 2.1 研究区域概况32-34
  • 2.1.1 地理位置32-33
  • 2.1.2 气候特征33
  • 2.1.3 土壤类型33-34
  • 2.1.4 植被状况34
  • 2.2 研究技术路线34-36
  • 第三章 两典型森林生态系统生物量36-52
  • 3.1 研究方法37-42
  • 3.1.1 样地设置37
  • 3.1.2 样地调查37-40
  • 3.1.3 生物量估算方法40-42
  • 3.2 结果分析42-48
  • 3.2.1 乔木层生物量及分配特征42-43
  • 3.2.2 灌木层生物量及分配特征43-45
  • 3.2.3 草本层生物量及分配特征45-46
  • 3.2.4 枯落物生物量及分配特征46-47
  • 3.2.5 细根生物量及分配特征47-48
  • 3.2.6 总植被层生物量及分配特征48
  • 3.3 讨论48-50
  • 3.4 小结50-52
  • 第四章 两典型森林生态系统植被碳氮库52-66
  • 4.1 研究方法52-54
  • 4.1.1 样地调查与取样53
  • 4.1.2 植物样品测定53
  • 4.1.3 森林生态系统植被碳氮储量估算53-54
  • 4.2 结果分析54-63
  • 4.2.1 植被碳氮含量分析54-58
  • 4.2.2 植被碳氮库58-63
  • 4.3 讨论63-64
  • 4.4 小结64-66
  • 第五章 两典型森林生态系统土壤碳氮库66-82
  • 5.1 研究方法66-68
  • 5.1.1 土壤调查66-67
  • 5.1.2 土壤样品测定67
  • 5.1.3 土壤碳氮储量估算67-68
  • 5.1.4 数据处理分析68
  • 5.2 结果分析68-77
  • 5.2.1 土壤容重分析68-69
  • 5.2.2 土壤碳氮含量69-73
  • 5.2.3 土壤碳氮库73-77
  • 5.3 讨论77-80
  • 5.3.1 土壤碳氮含量分析77-78
  • 5.3.2 土壤碳氮密度分析78-80
  • 5.4 小结80-82
  • 第六章 两典型森林生态系统碳氮库82-92
  • 6.1 研究方法82-83
  • 6.2 结果分析83-88
  • 6.2.1 生态系统碳储量及其分布特征83-86
  • 6.2.2 生态系统氮储量及其分布特征86-88
  • 6.3 讨论88-89
  • 6.4 小结89-92
  • 第七章 两典型森林生态系统固碳能力估算92-102
  • 7.1 研究方法92-96
  • 7.1.1 生物生产力的“3P”概念及估算方法92-93
  • 7.1.2 样地设置93
  • 7.1.3 NEP估算93-96
  • 7.2 结果分析96-99
  • 7.2.1 净初级生产力96
  • 7.2.2 植被净固碳速率96-98
  • 7.2.3 土壤异养呼吸98
  • 7.2.4 净生态系统生产力98-99
  • 7.3 讨论99-100
  • 7.4 小结100-102
  • 第八章 结论与展望102-105
  • 8.1 主要结论102-104
  • 8.2 研究展望104-105
  • 参考文献105-117
  • 作者简介117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孙淑娟;试论森林生态系统与经济发展的关系[J];河北林业科技;2000年S2期

2 曾锋,张金池;重金属在森林生态系统中的迁移规律研究进展[J];世界林业研究;2001年02期

3 李贤伟,罗承德,胡庭兴,张健;长江上游退化森林生态系统恢复与重建刍议[J];生态学报;2001年12期

4 冉福祥;森林生态系统在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中的重要作用[J];甘肃林业;2001年03期

5 ;“江苏省森林生态系统资金支撑体系的研究”通过鉴定[J];南京林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2年04期

6 王力,刘德强,郎艳萍;森林生态系统研究[J];农机化研究;2002年04期

7 王兵,李少宁,白秀兰,崔向慧,李海静;森林生态系统管理的发展回顾与展望[J];世界林业研究;2002年04期

8 吴锡麟,叶功富,陈德旺,郑孝坡,叶锋;森林生态系统管理概述[J];福建林业科技;2002年03期

9 蔡培印 ,张睿;森林生态系统中不能没有病死树[J];国土绿化;2002年10期

10 罗艳菊;旅游活动对森林生态系统结构和功能的负面影响[J];江西林业科技;2002年04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温远光;李春干;李桂经;梁宏温;朱宏光;王磊;林建勇;郑羡;;特大冰冻干扰对森林生态系统的影响及对策研究[A];第二届中国林业学术大会——S10 林业与气候变化论文集[C];2009年

2 赵庆建;蔡志坚;;森林生态系统生产力适应性管理模型[A];低碳经济与林业发展论——中国林业学术论坛·第6辑[C];2009年

3 黄郁明;程明纶;;黄山市森林生态系统蓄水调节功能浅析[A];西部大开发 科教先行与可持续发展——中国科协2000年学术年会文集[C];2000年

4 赵士洞;汪业勖;于振良;李叙勇;;中国森林生态系统碳循环研究[A];生态学的新纪元——可持续发展的理论与实践[C];2000年

5 刘建泉;丁国民;杨建红;;祁连山北坡森林生态系统的脆弱性及其保护对策[A];西部地区第二届植物科学与开发学术讨论会论文摘要集[C];2001年

6 王兵;李少宁;崔向慧;;大岗山森林生态系统优化管理模式研究[A];循环·整合·和谐——第二届全国复合生态与循环经济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2005年

7 李新平;朱金兆;常建国;;煤炭开采对山西森林生态系统的影响[A];《中国水土保持科学》第1届4次编委会会议论文集[C];2006年

8 林媚珍;马秀芳;谢双喜;陈志云;许阳萍;;广东省森林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价值动态评估[A];中国地理学会2007年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C];2007年

9 王鸿斌;张真;孔祥波;李国宏;;森林病虫监测:气候变化对森林生态系统脆弱性和适应性评估的优选指标[A];第三届中国森林保护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10年

10 肖风劲;张强;;中国森林生态系统健康评价与相关分析研究[A];新世纪气象科技创新与大气科学发展——中国气象学会2003年年会“农业气象与生态环境”分会论文集[C];2003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记者 铁铮;中外专家研讨森林生态系统基因调控[N];中国绿色时报;2012年

2 本报记者 魏星奎;我市初步建成森林生态系统[N];绵阳日报;2013年

3 山西林业职业技术学院 刘志堂;浅析森林生态系统服务功能[N];山西科技报;2002年

4 记者 王翰林;我国森林生态系统定位研究取得巨大成就[N];科技日报;2003年

5 本报记者 蔡新华;上海初步建成森林生态系统[N];中国环境报;2011年

6 记者 王建兰;《森林生态系统长期定位研究标准体系》出版[N];中国绿色时报;2012年

7 记者 刘惠兰;我国森林生态系统每年服务总价值大[N];经济日报;2010年

8 李云亮;济南加快建设城市森林生态系统[N];中国绿色时报;2013年

9 中国工程院院士 李文华;创新发展森林生态系统服务评估[N];人民日报;2014年

10 记者 郇靖海 通讯员 魏玉松 王俊;让野兔重现山林[N];徐州日报;2005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关晋宏;甘肃森林生态系统固碳特征及与物种多样性关系研究[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教育部水土保持与生态环境研究中心);2015年

2 关晋宏;甘肃森林生态系统固碳特征及与物种多样性关系研究[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教育部水土保持与生态环境研究中心);2015年

3 宋变兰;黄土丘陵区两典型森林生态系统生物量、碳氮库和碳固存特征研究[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教育部水土保持与生态环境研究中心);2015年

4 林群;参与式森林生态系统管理模式构建与风险评价研究[D];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2009年

5 孟祥江;中国森林生态系统价值核算框架体系与标准化研究[D];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2011年

6 丁访军;森林生态系统定位研究标准体系构建[D];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2011年

7 鲜骏仁;川西亚高山森林生态系统管理研究[D];四川农业大学;2007年

8 鲁绍伟;中国森林生态服务功能动态分析与仿真预测[D];北京林业大学;2006年

9 张胜利;秦岭南坡中山地带森林生态系统对径流和水质的影响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05年

10 刘素青;森林生态系统经营决策与自适应模型研究[D];中南林业科技大学;2006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何正盛;三峡库区退化森林生态系统恢复与重建理论及技术研究[D];西南师范大学;2003年

2 孙涛;四面山森林生态系统不同层次对大气降水中几种离子的截留特征[D];西南大学;2015年

3 谢剑英;长株潭森林生态系统承载力研究[D];中南林业科技大学;2015年

4 姜帆;山地退化森林生态系统恢复效果评价[D];东北林业大学;2009年

5 尹飞;遂昌县森林生态系统价值评估[D];浙江农林大学;2011年

6 张静;我国森林生态系统服务市场法律问题研究[D];郑州大学;2013年

7 杨任;株洲市城市森林生态系统景观健康监测与评价研究[D];中南林业科技大学;2007年

8 罗磊;基于3S的天山中部沙湾林场森林生态系统健康评价[D];新疆大学;2012年

9 杨丽雯;干旱区森林生态系统生态服务价值评估——以和田河流域天然森林为例[D];新疆大学;2004年

10 阮作庆;森林生态系统健康评价研究[D];华南师范大学;2007年


  本文关键词:黄土丘陵区两典型森林生态系统生物量、碳氮库和碳固存特征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311094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oufeilunwen/nykjbs/311094.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a4313***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