牧民草场流转的生态减贫效应研究
发布时间:2021-05-09 11:55
草场经营制度的变迁、畜牧生产成本的上升以及生态保护政策的实施,致使传统草原畜牧业面临经济发展与生态保护的双重考验。20世纪80年代后期,牧区落实“草畜双承包”,赋予牧户独立的畜牧生产决策权,人为导致草场不断细碎化。随后,城乡人口流动限制的取消以及农村土地制度改革的深入,促使草场流转现象日趋频繁。草场流转显著区别于农地流转,后者是解决农地经营的规模化问题,而前者是改善草场的生态问题。本研究的核心思路是,草场流转?生态改善?生态减贫。即,牧民通过草场流转能够实现小区域内的游牧,有助于延长草场生态的恢复时间,调整草场载畜率、降低草场压力,最终起到改善草场生态环境和增加牧民收入的作用。本研究以生态贫困理论、制度变迁理论与计划行为理论为基础,丰富了草场流转的内涵,进而采用新疆和内蒙古14个牧业旗县427户牧民的调研数据,从主观和客观方面比较牧民草场流转的生态减贫效应。首先,在客观分析上,从收入视角比较不同草场流转类型对牧民家庭收入的影响,以及对不同收入层级牧民收入影响的差异。其次,从生态视角,通过实证分析,论述草场流转对提高牧民收入、改善草场生态环境的影响和作用路径。最后,在主观分析上,从牧民感...
【文章来源】:西北农林科技大学陕西省 211工程院校 985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148 页
【学位级别】:博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导论
1.1 研究背景
1.1.1 土地流转是深化土地制度改革的重要途径
1.1.2 草场流转是优化资源配置、缓解生态压力的有效举措
1.1.3 草场流转是生态减贫的新途径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国内外研究动态
1.3.1 草原承包经营制度改革与牧民草场流转
1.3.2 牧民草场流转的影响因素
1.3.3 牧民草场流转与生态减贫效应
1.3.4 文献评述
1.4 研究思路与研究路线
1.4.1 研究思路
1.4.2 研究路线
1.5 研究方法与数据资料
1.5.1 研究方法
1.5.2 数据资料
1.6 可能的创新之处
第二章 相关概念与理论基础
2.1 相关概念
2.1.1 草场流转的内涵
2.1.2 家庭收入的内涵及外延
2.1.3 生态减贫效应的内涵及外延
2.2 理论基础
2.2.1 制度变迁理论
2.2.2 生态贫困理论
2.2.3 路径依赖理论
2.2.4 计划行为理论
2.3 牧民草场流转的生态减贫机理分析
2.3.1 收入视角下草场流转的生态减贫效应分析
2.3.2 生态视角下草场流转的生态减贫效应分析
2.3.3 感知视角下草场流转的生态减贫效应分析
2.4 理论框架构建
2.5 本章小结
第三章 牧民草场流转的背景、现状与问题分析
3.1 草场流转的背景
3.1.1 土地(草地)制度变迁中的草场流转
3.1.2 畜牧生产成本推动下的草场流转
3.1.3 草原生态保护建设下的草场流转
3.1.4 非营利性的草场流转
3.2 调研区经济社会概况及中国草地资源分布
3.2.1 调研区经济社会概况
3.2.2 主要草地资源分布
3.3 调研样本的基本特征分析
3.3.1 调研样本的个体特征分析
3.3.2 牧民草场流转认知情况分析
3.3.3 流转草场特征与价格
3.4 牧民草场流转的现实问题
3.4.1 草场流转信息渠道单一、参与水平较低
3.4.2 牧民草场流转的生态改善感知水平较低
3.4.3 草场流转拉大牧民收入差距
3.4.4 草场流转的双重保障机制尚未形成
3.5 本章小结
第四章 牧民草场流转行为分析
4.1 引言
4.2 游牧变迁、社会分化对牧民草场流转的影响
4.2.1 理论分析与假设
4.2.2 模型选择及变量说明
4.2.3 模型估计结果分析
4.3 社会保障、社会信任对参与草场流转保护草场生态的影响
4.3.1 理论分析与假设
4.3.2 模型选择及变量说明
4.3.3 模型估计结果分析
4.4 牧户特征的影响
4.5 本章小结
第五章 收入视角下草场流转的生态减贫效应分析
5.1 引言
5.2 收入视角下草场流转对生态减贫的机理分析
5.2.1 草场转入对家庭收入的影响分析
5.2.2 草场转出对家庭收入的影响分析
5.2.3 草场流转对不同收入层级牧民的影响分析
5.3 研究框架与模型构建
5.3.1 研究框架
5.3.2 模型构建与变量选取
5.4 模型估计结果与分析
5.4.1 草场流转对家庭收入影响的实证分析
5.4.2 草场流转对不同收入层级牧民影响的实证分析
5.5 本章小结
第六章 生态视角下草场流转的生态减贫效应分析
6.1 引言
6.2 生态视角下草场流转的生态减贫机制分析
6.2.1 生态视角下草场流转对牧民收入的影响分析
6.2.2 草场流转对牧民收入影响的生态中介效应分析
6.3 研究框架与模型构建
6.3.1 研究框架
6.3.2 模型构建与变量选取
6.4 模型估计结果与分析
6.4.1 草场流转的生态特征分析
6.4.2 生态视角下生态减贫效应影响的实证分析
6.4.3 生态减贫效应的影响路径分析
6.5 本章小结
第七章 感知视角下草场流转的生态减贫效应分析
7.1 引言
7.2 研究机理与研究框架
7.2.1 牧民草场流转的生态效应感知评价机理分析
7.2.2 研究框架设计
7.3 模型构建与变量选取
7.3.1 模型构建
7.3.2 变量选取与说明
7.4 模型估计结果与分析
7.4.1 牧民草场流转的生态减贫效应感知
7.4.2 牧民生态减贫效应感知的实证分析
7.4.3 牧民生态减贫效应感知的影响路径分析
7.5 本章小结
第八章 草场流转的生态减贫效应提升机制分析
8.1 引言
8.2 土地经营制度改革与农民生计保障
8.2.1 传统转包、互换形式
8.2.2 股份合作与土地换保障模式
8.2.3 产权比例化市场流转模式
8.2.4 经验比较分析
8.3 草地经营制度改革与牧民生计保障
8.3.1 草地经营制度改革与生计保障
8.3.2 草地经营制度改革与生态保护
8.4 双重保障型草场市场流转机制框架构想
8.4.1 生计、生态与草场市场化流转的保障机制
8.4.2 双重保障型草场市场化流转机制的尝试
8.5 本章小结
第九章 研究结论及展望
9.1 研究结论
9.1.1 土地(草地)承包经营制度改革趋于稳定
9.1.2 草场流转关乎牧民生计转型,流转决策存在差异
9.1.3 牧民草场流转对生态减贫的收入效应影响显著
9.1.4 牧民草场流转对生态减贫的生态效应影响滞后
9.1.5 牧民不同流转类型的生态减贫效应的感知存在差异
9.2 政策建议
9.2.1 健全牧民社会保障体系、弘扬牧区优良传统文化
9.2.2 提高生态补偿力度,优化牧民创业环境
9.2.3 健全流转市场监管体系,加大违法惩处力度
9.2.4 流转效率优先兼顾公平,严防贫富差距继续扩大
9.2.5 规范政府政策实施管理,提高农牧民制度信任
9.2.6 创新畜牧经营方式,探索畜牧业与生态保护的衔接机制
9.3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介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牧民草场流转的收入效应分析[J]. 李先东,李录堂,苏岚岚,夏咏. 农业技术经济. 2019(11)
[2]增收与生态保护:双重保障型草地市场化流转机制探析[J]. 李先东,米巧,李录堂,高松. 生态经济. 2019(09)
[3]社会保障、社会信任与牧民草场生态保护[J]. 李先东,李录堂.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9(03)
[4]新时代农村承包地改革管理的法律基石——农业农村部政策与改革司副巡视员孙邦群解读《农村土地承包法》[J]. 李春艳,徐刚. 农村经营管理. 2019(02)
[5]草原承包经营制度功能间的矛盾与草原“三权分置”的法权构造[J]. 代琴,杨红. 中国农村观察. 2019(01)
[6]生态补偿、居民心理与生态保护——基于秦巴生态功能区调研数据研究[J]. 张文彬,华崇言,张跃胜. 管理学刊. 2018(02)
[7]中国土地制度的历史追溯与反思[J]. 李先东,李录堂,米巧. 农业经济问题. 2018(04)
[8]草原生态保护补奖政策下牧户牧业生产决策行为影响分析——以山西和新疆为例[J]. 杨春,朱增勇,韩振. 干旱区资源与环境. 2018(05)
[9]社会资本与牧户草地租赁倾向[J]. 刘博,谭淑豪. 干旱区资源与环境. 2018(04)
[10]草地流转与牧户效率:“能人”效应还是“资源平衡”效应?[J]. 谭仲春,谭淑豪.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2018(03)
博士论文
[1]草场生态保护对牧民生活的影响研究[D]. 韩枫.中国农业科学院 2016
[2]气候变化及放牧对内蒙古草地的影响与适应对策[D]. 李秋月.中国农业大学 2015
[3]草原产权制度变迁与效应研究[D]. 赵澍.中国农业科学院 2015
[4]制度视域下的草地资源利用和管理研究[D]. 何欣.内蒙古大学 2013
[5]土地制度变迁视野下的哈萨克牧区社会[D]. 刘鑫渝.吉林大学 2011
[6]新疆牧民生产决策行为与草地退化问题研究[D]. 柴军.中国农业科学院 2008
[7]中国城市化进程中失地农民可持续生计问题研究[D]. 罗蓉.西南财经大学 2008
硕士论文
[1]新疆棉区农业社会化服务水平及制约因素分解[D]. 李先东.新疆农业大学 2016
[2]清代土地制度演进分析[D]. 王炯.河北农业大学 2011
本文编号:3177262
【文章来源】:西北农林科技大学陕西省 211工程院校 985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148 页
【学位级别】:博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导论
1.1 研究背景
1.1.1 土地流转是深化土地制度改革的重要途径
1.1.2 草场流转是优化资源配置、缓解生态压力的有效举措
1.1.3 草场流转是生态减贫的新途径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国内外研究动态
1.3.1 草原承包经营制度改革与牧民草场流转
1.3.2 牧民草场流转的影响因素
1.3.3 牧民草场流转与生态减贫效应
1.3.4 文献评述
1.4 研究思路与研究路线
1.4.1 研究思路
1.4.2 研究路线
1.5 研究方法与数据资料
1.5.1 研究方法
1.5.2 数据资料
1.6 可能的创新之处
第二章 相关概念与理论基础
2.1 相关概念
2.1.1 草场流转的内涵
2.1.2 家庭收入的内涵及外延
2.1.3 生态减贫效应的内涵及外延
2.2 理论基础
2.2.1 制度变迁理论
2.2.2 生态贫困理论
2.2.3 路径依赖理论
2.2.4 计划行为理论
2.3 牧民草场流转的生态减贫机理分析
2.3.1 收入视角下草场流转的生态减贫效应分析
2.3.2 生态视角下草场流转的生态减贫效应分析
2.3.3 感知视角下草场流转的生态减贫效应分析
2.4 理论框架构建
2.5 本章小结
第三章 牧民草场流转的背景、现状与问题分析
3.1 草场流转的背景
3.1.1 土地(草地)制度变迁中的草场流转
3.1.2 畜牧生产成本推动下的草场流转
3.1.3 草原生态保护建设下的草场流转
3.1.4 非营利性的草场流转
3.2 调研区经济社会概况及中国草地资源分布
3.2.1 调研区经济社会概况
3.2.2 主要草地资源分布
3.3 调研样本的基本特征分析
3.3.1 调研样本的个体特征分析
3.3.2 牧民草场流转认知情况分析
3.3.3 流转草场特征与价格
3.4 牧民草场流转的现实问题
3.4.1 草场流转信息渠道单一、参与水平较低
3.4.2 牧民草场流转的生态改善感知水平较低
3.4.3 草场流转拉大牧民收入差距
3.4.4 草场流转的双重保障机制尚未形成
3.5 本章小结
第四章 牧民草场流转行为分析
4.1 引言
4.2 游牧变迁、社会分化对牧民草场流转的影响
4.2.1 理论分析与假设
4.2.2 模型选择及变量说明
4.2.3 模型估计结果分析
4.3 社会保障、社会信任对参与草场流转保护草场生态的影响
4.3.1 理论分析与假设
4.3.2 模型选择及变量说明
4.3.3 模型估计结果分析
4.4 牧户特征的影响
4.5 本章小结
第五章 收入视角下草场流转的生态减贫效应分析
5.1 引言
5.2 收入视角下草场流转对生态减贫的机理分析
5.2.1 草场转入对家庭收入的影响分析
5.2.2 草场转出对家庭收入的影响分析
5.2.3 草场流转对不同收入层级牧民的影响分析
5.3 研究框架与模型构建
5.3.1 研究框架
5.3.2 模型构建与变量选取
5.4 模型估计结果与分析
5.4.1 草场流转对家庭收入影响的实证分析
5.4.2 草场流转对不同收入层级牧民影响的实证分析
5.5 本章小结
第六章 生态视角下草场流转的生态减贫效应分析
6.1 引言
6.2 生态视角下草场流转的生态减贫机制分析
6.2.1 生态视角下草场流转对牧民收入的影响分析
6.2.2 草场流转对牧民收入影响的生态中介效应分析
6.3 研究框架与模型构建
6.3.1 研究框架
6.3.2 模型构建与变量选取
6.4 模型估计结果与分析
6.4.1 草场流转的生态特征分析
6.4.2 生态视角下生态减贫效应影响的实证分析
6.4.3 生态减贫效应的影响路径分析
6.5 本章小结
第七章 感知视角下草场流转的生态减贫效应分析
7.1 引言
7.2 研究机理与研究框架
7.2.1 牧民草场流转的生态效应感知评价机理分析
7.2.2 研究框架设计
7.3 模型构建与变量选取
7.3.1 模型构建
7.3.2 变量选取与说明
7.4 模型估计结果与分析
7.4.1 牧民草场流转的生态减贫效应感知
7.4.2 牧民生态减贫效应感知的实证分析
7.4.3 牧民生态减贫效应感知的影响路径分析
7.5 本章小结
第八章 草场流转的生态减贫效应提升机制分析
8.1 引言
8.2 土地经营制度改革与农民生计保障
8.2.1 传统转包、互换形式
8.2.2 股份合作与土地换保障模式
8.2.3 产权比例化市场流转模式
8.2.4 经验比较分析
8.3 草地经营制度改革与牧民生计保障
8.3.1 草地经营制度改革与生计保障
8.3.2 草地经营制度改革与生态保护
8.4 双重保障型草场市场流转机制框架构想
8.4.1 生计、生态与草场市场化流转的保障机制
8.4.2 双重保障型草场市场化流转机制的尝试
8.5 本章小结
第九章 研究结论及展望
9.1 研究结论
9.1.1 土地(草地)承包经营制度改革趋于稳定
9.1.2 草场流转关乎牧民生计转型,流转决策存在差异
9.1.3 牧民草场流转对生态减贫的收入效应影响显著
9.1.4 牧民草场流转对生态减贫的生态效应影响滞后
9.1.5 牧民不同流转类型的生态减贫效应的感知存在差异
9.2 政策建议
9.2.1 健全牧民社会保障体系、弘扬牧区优良传统文化
9.2.2 提高生态补偿力度,优化牧民创业环境
9.2.3 健全流转市场监管体系,加大违法惩处力度
9.2.4 流转效率优先兼顾公平,严防贫富差距继续扩大
9.2.5 规范政府政策实施管理,提高农牧民制度信任
9.2.6 创新畜牧经营方式,探索畜牧业与生态保护的衔接机制
9.3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介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牧民草场流转的收入效应分析[J]. 李先东,李录堂,苏岚岚,夏咏. 农业技术经济. 2019(11)
[2]增收与生态保护:双重保障型草地市场化流转机制探析[J]. 李先东,米巧,李录堂,高松. 生态经济. 2019(09)
[3]社会保障、社会信任与牧民草场生态保护[J]. 李先东,李录堂.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9(03)
[4]新时代农村承包地改革管理的法律基石——农业农村部政策与改革司副巡视员孙邦群解读《农村土地承包法》[J]. 李春艳,徐刚. 农村经营管理. 2019(02)
[5]草原承包经营制度功能间的矛盾与草原“三权分置”的法权构造[J]. 代琴,杨红. 中国农村观察. 2019(01)
[6]生态补偿、居民心理与生态保护——基于秦巴生态功能区调研数据研究[J]. 张文彬,华崇言,张跃胜. 管理学刊. 2018(02)
[7]中国土地制度的历史追溯与反思[J]. 李先东,李录堂,米巧. 农业经济问题. 2018(04)
[8]草原生态保护补奖政策下牧户牧业生产决策行为影响分析——以山西和新疆为例[J]. 杨春,朱增勇,韩振. 干旱区资源与环境. 2018(05)
[9]社会资本与牧户草地租赁倾向[J]. 刘博,谭淑豪. 干旱区资源与环境. 2018(04)
[10]草地流转与牧户效率:“能人”效应还是“资源平衡”效应?[J]. 谭仲春,谭淑豪.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2018(03)
博士论文
[1]草场生态保护对牧民生活的影响研究[D]. 韩枫.中国农业科学院 2016
[2]气候变化及放牧对内蒙古草地的影响与适应对策[D]. 李秋月.中国农业大学 2015
[3]草原产权制度变迁与效应研究[D]. 赵澍.中国农业科学院 2015
[4]制度视域下的草地资源利用和管理研究[D]. 何欣.内蒙古大学 2013
[5]土地制度变迁视野下的哈萨克牧区社会[D]. 刘鑫渝.吉林大学 2011
[6]新疆牧民生产决策行为与草地退化问题研究[D]. 柴军.中国农业科学院 2008
[7]中国城市化进程中失地农民可持续生计问题研究[D]. 罗蓉.西南财经大学 2008
硕士论文
[1]新疆棉区农业社会化服务水平及制约因素分解[D]. 李先东.新疆农业大学 2016
[2]清代土地制度演进分析[D]. 王炯.河北农业大学 2011
本文编号:317726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oufeilunwen/nykjbs/3177262.html
最近更新
教材专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