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TORC1在金黄色葡萄球菌及其肽聚糖诱导炎性反应中的作用与机制
本文关键词:mTORC1在金黄色葡萄球菌及其肽聚糖诱导炎性反应中的作用与机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金黄色葡萄球菌(Staphylococcus aureus)是一种典型的革兰氏阳性细菌,作为一种环境致病菌可引起群体感染。金黄色葡萄球菌可引起奶牛乳腺炎,造成奶牛产奶量下降,导致养殖业严重的经济损失。肽聚糖是金黄色葡萄球菌细胞壁的主要成分,作为一种重要的病原相关分子模式(pathogen-associated molecular patterns, PAMP),是模式识别受体Toll样受体2(toll like receptor 2, TLR2)的配体。肽聚糖与TLR2结合,导致TLR2胞内TIR结构域结合并激活MyD88 (myeloid differentiation 88),进而募集IRAK (IL-1-receptor kinase)和TRAF6 (TNF-receptor-associated factor 6),激活NF-κB (transcription factor nuclear factor, NF-κB)等转录因子,诱导炎性因子表达,引起炎症反应。mTOR (mammalian target of rapamycin)是进化上十分保守的丝氨酸/苏氨酸激酶,属于PIKK (phosphatidyl-inositol 3-kinase-related kinase)超家族,在细胞内与其它蛋白组成mTORC1 (mTOR complex 1)和mTORC2 (mTOR complex 2)两种复合体。其中mTORC1对rapamycin敏感,在天然免疫反应中具有重要作用,但mTORC1是否调控金黄色葡萄球菌及其肽聚糖诱导的炎性反应目前还不清楚。本研究选择小鼠巨噬细胞和牛乳腺上皮细胞为研究对象,首先以金黄色葡萄球菌肽聚糖作为病原相关分子模式配体作用于小鼠巨噬细胞,探讨mTORC1在调控肽聚糖诱导炎性因子的表达及巨噬细胞增殖中的作用;进而以金黄色葡萄球菌侵染牛乳腺上皮细胞,通过比较蛋白质组学研究筛选出与细菌侵染相关的蛋白分子和信号转导通路,并探讨mTORC1在这一过程中的调控作用。旨在将病原相关分子模式(肽聚糖)和病原体侵染(金黄色葡萄球菌)在诱导炎性反应中的作用相互参照,以证明mTORC1在调控金黄色葡萄球菌及其肽聚糖诱导的炎性反应中的关键性作用及机制。本论文由两部分组成:第一部分以金黄色葡萄球菌的肽聚糖(peptidoglycan, PGN)刺激小鼠巨噬细胞Ana-1,观察肽聚糖对Ana-1细胞增殖的作用,检测肽聚糖诱导Ana-1细胞分泌炎性因子(TNF-α, IL-6和IL-10)情况,以证明肽聚糖具有诱导小鼠巨噬细胞分泌炎性因子的作用。同时使用mTORC1特异性抑制剂rapamycin处理细胞,检测mTORC1信号通路被抑制后肽聚糖诱导Ana-1细胞分泌炎性因子的变化情况,以证明mTORC1对肽聚糖诱导小鼠巨噬细胞分泌炎性因子具有调控作用。结果表明:(1)肽聚糖刺激巨噬细胞表达TNF-α, IL-6和IL-10,且具有时间和剂量依赖性。刺激Ana-1细胞最佳浓度和时间分别为25 μg/ml/6 hr;(2)使用rapamycin处理细胞抑制mTORC1活性后,肽聚糖诱导的细胞增殖和炎症因子TNF-α, IL-6分泌减弱,而抑炎因子IL-10分泌增强。说明mTORC1在调控肽聚糖诱导的炎性因子分泌中,对炎症因子TNF-α, IL-6和抑炎因子IL-10可能具有不同的调控机制。为探讨mTORC1调控肽聚糖诱导的巨噬细胞炎性因子表达的分子机制,我们对mTOR信号通路和炎性因子基因表达相关转录因子展开研究。首先利用肽聚糖刺激巨噬细胞,检测mTOR, S6,4E-BP1蛋白磷酸化水平,观察肽聚糖是否激活mTOR信号通路;其次,分别采用TLR1和TLR2抗体封闭TLR1和TLR2,抑制其作为肽聚糖受体的功能,检测细胞因子表达变化及mTORC1信号通路变化;最后,在转录因子层面上检测转录因子NF-κB和STAT3活性变化情况。结果表明:(1)肽聚糖激活mTORC1信号通路,rapamycin处理后,肽聚糖诱导的mTOR及其下游效应蛋白S6,4E-BP1的磷酸化活性被抑制;(2)采用抗体封闭TLR1和TLR2后,肽聚糖激活的mTORC1信号通路和转录因子STAT3, NF-κB活性降低,表明TLR1和TLR2介导肽聚糖诱导的mTORC1信号通路激活和转录因子活化;(3)抗体封闭TLR1和TLR2后,TNF-α, IL-6和IL-10的分泌均减少,表明TLRl和TLR2介导了肽聚糖诱导的炎性因子TNF-α,IL-6和抑炎因子IL-10的表达。通过第一部分的实验我们可以得到:金黄色葡萄球菌的肽聚糖通过结合受体TLR1和TLR2,激活mTORC1信号通路和转录因子NF-κB和STAT3,进而调控炎症因子TNF-α, IL-6和抑炎因子IL-10的分泌。mTORC1在这一过程中可能通过不同的机制调控炎症因子和抑炎因子的表达。本论文的第二部分以牛乳腺上皮细胞为研究对象,用金黄色葡萄球菌侵染细胞。实验设非处理组,金黄色葡萄球菌侵染组,rapamycin处理组,rapamycin处理后金黄色葡萄球菌侵染组等4组,试图通过比较各组之间的差异表达蛋白筛选出与金黄色葡萄球菌侵染相关并受mTORC1调控的炎性反应相关的细胞因子和信号通路。采用iTRAQ技术获得了4个组的定量蛋白质组数据。通过数据的两两比对获得了4个比较蛋白质组数据及其GO功能分析数据和KEGG pathway功能分析数据。从4组样品中共鉴定出蛋白1761个;筛选出与mTORC1相关的差异表达蛋白54个,对其中可以在KEGG数据库检索到的蛋白22个进行了功能注释;与细菌侵染相关的差异表达蛋白44个,对其中可以在KEGG数据库检索到的蛋白16个进行了功能注释;与细菌侵染并与mTORC1相关的差异表达蛋白61个,对其中可以在KEGG数据库检索到的蛋白27个进行了功能注释;与细菌侵染相关并受到mTORC1调控的差异表达蛋白58个,对其中可以在KEGG数据库检索到的蛋白22个进行了功能注释。综上所述,mTORC1信号通路在调控肽聚糖诱导的炎性反应中发挥重要作用。其可能的分子机制为肽聚糖通过TLR1和TLR2激活mTORC1通路,进而激活转录因子NF-κB和STAT3,调控炎性因子表达。蛋白质组学研究表明,1nTORC1可能在金黄色葡萄球菌侵染奶牛乳腺上皮细胞过程中发挥调控作用。项目研究成果丰富了病原体与宿主细胞相互作用研究领域知识,为奶牛乳腺炎的防治提供了基础数据。
【关键词】:肽聚糖 金黄色葡萄球菌 mTORC1 炎性因子 蛋白质组
【学位授予单位】:内蒙古大学
【学位级别】:博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S852.611
【目录】:
- 摘要3-7
- ABSTRACT7-14
- 缩写词表14-16
- 前言16-18
- 第一章 文献综述18-30
- 1.1 病原体与宿主的相互作用18
- 1.2 TLRs和mTOR信号通路18-25
- 1.2.1 TLRs的结构及种类18-20
- 1.2.2 细胞表面的TLRs及其配体20-21
- 1.2.3 TLR信号转导通路及调控分子21-23
- 1.2.4 mTOR及其复合物23-24
- 1.2.5 mTOR信号通路及功能24-25
- 1.2.6 TLRs/mTOR信号通路25
- 1.3 金黄色葡萄球菌及其病原相关分子模式25-28
- 1.3.1 金黄色葡萄球菌的免疫原特异性25-27
- 1.3.2 肽聚糖及其TLR1/2受体27-28
- 1.3.2.1 肽聚糖的结构及功能27
- 1.3.2.2 TLR2的特点及功能27-28
- 1.4 小鼠巨噬细胞和奶牛乳腺上皮细胞在免疫应答研究方面的应用28
- 1.5 比较蛋白质组学在病原体与宿主细胞相互作用研究中的应用28-30
- 第二章 mTORC1在肽聚糖诱导炎性因子表达中的调控作用与机制30-49
- 2.1 肽聚糖刺激小鼠巨噬细胞Ana-1分泌炎性因子30-36
- 2.1.1 材料30-31
- 2.1.1.1 实验细胞30
- 2.1.1.2 主要试剂,抗体与耗材30-31
- 2.1.2 方法31-34
- 2.1.2.1 Ana-1细胞的培养31-32
- 2.1.2.2 肽聚糖配制32
- 2.1.2.3 肽聚糖刺激小鼠巨噬细胞32-33
- 2.1.2.4 细胞因子的检测33-34
- 2.1.2.5 数据统计34
- 2.1.3 结果34-36
- 2.1.3.1 肽聚糖诱导巨噬细胞分泌细胞因子具有剂量依赖性34-35
- 2.1.3.2 肽聚糖诱导巨噬细胞分泌细胞因子具有时间依赖性35-36
- 2.1.3.3 mTORC1介导肽聚糖诱导的炎性因子表达36
- 2.2 肽聚糖诱导Ana-1细胞增殖并激活mTOR信号通路36-43
- 2.2.1 材料36-38
- 2.2.1.1 实验细胞36
- 2.2.1.2 主要试剂,抗体与耗材36-37
- 2.2.1.3 主要仪器设备37
- 2.2.1.4 溶液配方及配制37-38
- 2.2.2 方法38-41
- 2.2.2.1 细胞系和肽聚糖配制38
- 2.2.2.2 肽聚糖刺激小鼠巨噬细胞38
- 2.2.2.3 提取总蛋白38-39
- 2.2.2.4 制备样品39
- 2.2.2.5 SDS-PAGE39-40
- 2.2.2.6 Western blot40-41
- 2.2.2.7 MTT法测定细胞增殖41
- 2.2.2.8 数据统计41
- 2.2.3 结果41-43
- 2.2.3.1 肽聚糖激活mTORC1信号通路和转录因子NF-KB41-42
- 2.2.3.2 Rapamycin抑制肽聚糖诱导的Ana-1细胞增殖42-43
- 2.3 TLR1/2介导肽聚糖诱导的mTORC1和转录因子NF-κB,STAT3活化及炎性因子表达43-47
- 2.3.1 材料43-44
- 2.3.1.1 实验细胞43
- 2.3.1.2 主要试剂,抗体与耗材43-44
- 2.3.1.3 溶液配方及配制44
- 2.3.2 方法44-45
- 2.3.2.1 细胞系和肽聚糖配制44
- 2.3.2.2 TLR受体封闭及肽聚糖刺激小鼠巨噬细胞44-45
- 2.3.2.3 ELISA及Western blot操作45
- 2.3.2.4 数据统计45
- 2.3.3 结果45-47
- 2.3.3.1 TLR1/2封闭减弱肽聚糖诱导的细胞因子分泌45-46
- 2.3.3.2 TLR1/2封闭抑制肽聚糖诱导的mTORC1和转录因子NF-κB,STAT3活性46-47
- 2.4 讨论47-49
- 第三章 金黄色葡萄球菌(S.aureus)侵染牛乳腺上皮细胞的比较蛋白质组学研究49-69
- 3.1 材料49-51
- 3.1.1 实验细胞系49
- 3.1.2 实验用的细菌49-50
- 3.1.3 主要试剂,耗材与抗体50
- 3.1.4 仪器设备50
- 3.1.5 实验溶液配制50-51
- 3.2 方法51-55
- 3.2.1 菌株培养及保存51
- 3.2.2 菌落计数51
- 3.2.3 奶牛乳腺上皮细胞的培养51-52
- 3.2.4 细胞数计52
- 3.2.5 侵染条件优化52
- 3.2.6 细菌侵染后的菌落计数52-53
- 3.2.7 蛋白样品制备与质量检测53-54
- 3.2.8 iTRAQ蛋白质组测定54-55
- 3.2.9 比较蛋白质组分析和筛选55
- 3.3 结果55-68
- 3.3.1 最佳MOI及侵染时间的确定55-56
- 3.3.2 蛋白质组样品的制备与SDS-PAGE分析56-57
- 3.3.3 蛋白质组的基本信息统计57-58
- 3.3.4 比较蛋白质组的信息学分析58-62
- 3.3.4.1 比较蛋白质组的基本信息分析58-59
- 3.3.4.2 比较蛋白质组的功能分析59-62
- 3.3.5 与金黄色葡萄球菌侵染及与mTORC1相关的蛋白质的筛选62-68
- 3.3.5.1 与mTORC1相关的蛋白质的筛选62-63
- 3.3.5.2 金黄色葡萄球菌侵染相关的蛋白质的筛选63-64
- 3.3.5.3 与金黄色葡萄球菌侵染并与mTORC1相关的蛋白质筛选64-66
- 3.3.5.4 与金黄色葡萄球菌侵染相关并受mTORC1调控的蛋白质筛选66-68
- 3.4 讨论68-69
- 结论69-70
- 参考文献70-79
- 致谢79-80
- 攻读博士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80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毅;金黄色葡萄球菌及其肠毒素研究进展[J];中国卫生检验杂志;2004年04期
2 袁桂兴;温剑;;金黄色葡萄球菌的快速检测方法[J];生物技术通报;2007年06期
3 王小红;谢笔钧;史贤明;;金黄色葡萄球菌B型肠毒素的构象研究[J];现代食品科技;2008年04期
4 任晓东;李一松;姜毓君;;优化金黄色葡萄球菌基因组DNA的提取方法[J];东北农业大学学报;2009年01期
5 王润芝,徐敏华,张顺玉,朴相浩;金黄色葡萄球菌血清型及其分布的研究[J];微生物学通报;1981年04期
6 陈菀;;金黄色葡萄球菌获得产生毒素性休克相关蛋白及对家兔模型致病的能力[J];国外医学(微生物学分册);1985年06期
7 胡东良,胡希荣,品川邦汽,松坂尚典;食品中金黄色葡萄球菌的快速检测[J];吉林农业大学学报;1992年04期
8 薛振菲;李莹;陈晓珑;张晓峰;李文杰;;金黄色葡萄球菌选择培养基成分筛选及优化[J];食品科技;2013年11期
9 赵建,丁水军,陆扁,傅丹青;48株金黄色葡萄球菌的肠毒素分布及其耐药性研究[J];中国卫生检验杂志;2005年07期
10 胡青平;徐建国;;金黄色葡萄球菌的分离及其抗药性的研究[J];微生物学杂志;2006年04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邵东华;邱亚峰;沈阳;史子学;马志永;;金黄色葡萄球菌快速检测方法研究进展[A];中国畜牧兽医学会兽医公共卫生学分会第二次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0年
2 蒋荩芳;;金黄色葡萄球菌的分离鉴定及耐药性分析[A];第二十二届航天医学年会暨第五届航天护理年会论文汇编(下册)[C];2006年
3 朱战波;任宪刚;崔玉东;朴范泽;;金黄色葡萄球菌的分子生物学分型研究进展[A];第四届第九次全国学术研讨会暨饲料和动物源食品安全战略论坛论文集(下册)[C];2008年
4 章惠彬;葛主辉;;婴儿下呼吸道感染金黄色葡萄球菌145例临床分析[A];中华医学会第十三届全国儿科呼吸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12年
5 刘阳;王雅玲;胡莲花;孙力军;;水产品中产毒金黄色葡萄球菌及检测技术的研究进展[A];“亚运食品安全与广东食品产业创新发展”学术研讨会暨2009年广东省食品学会年会论文集[C];2009年
6 邸英如;;131株金黄色葡萄球菌耐药监测与分析[A];中华医院管理学会第十届全国医院感染管理学术年会论文汇编[C];2003年
7 赵若寒;;浅议78例金黄色葡萄球菌的药物敏感性[A];第6次全国微生物学与免疫学大会论文摘要汇编[C];2004年
8 宋秀杰;刘又宁;鞠红梅;;左氧氟沙星与磷霉素对30株金黄色葡萄球菌的联合药敏研究[A];2009年中国药学大会暨第九届中国药师周论文集[C];2009年
9 宋秀杰;刘又宁;鞠红梅;;左氧氟沙星与磷霉素对30株金黄色葡萄球菌的联合药敏研究[A];2010年中国药学大会暨第十届中国药师周论文集[C];2010年
10 耿勇;单璐;王金凤;;金黄色葡萄球菌核酸酶β亚结构域和α亚结构域的相互作用[A];中国科协2005年学术年会生物物理与重大疾病分会论文摘要集[C];2005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小龙;夏秋两季易感染金黄色葡萄球菌[N];科技日报;2011年
2 国家二级营养师 李纯;警惕牛奶中的金黄色葡萄球菌[N];健康报;2012年
3 本报记者 闫巍;《速冻》新国标将实施专家称已与世界接轨[N];粮油市场报;2011年
4 记者 桂运安;金黄色葡萄球菌入侵细胞新机制[N];安徽日报;2014年
5 记者 马晓华;水饺新国标再起争议 卫生部称不影响食品安全[N];第一财经日报;2011年
6 记者 白毅;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宿主“帮凶”被找到[N];中国医药报;2014年
7 侯震;金黄色葡萄球菌致中毒[N];大众卫生报;2000年
8 北京大学临床药理研究所 卫生部全国细菌耐药监测网 王进;金黄色葡萄球菌在蔓延[N];健康报;2008年
9 本报记者 徐建华;“限量检出”更符合实际[N];中国质量报;2011年
10 本报记者 郭朝飞;应对“细菌门”思念、三全业绩表现迥异[N];中国经济时报;2012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贾静静;金黄色葡萄球菌噬菌体的分离及其裂解性能的研究[D];江南大学;2012年
2 徐继达;食源性金黄色葡萄球菌及其肠毒素基因分布研究[D];河北农业大学;2013年
3 刘洪贵;牛源金黄色葡萄球菌免疫胶体金试纸条的研制[D];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2009年
4 骆旋;上海市鲜猪肉中金黄色葡萄球菌定量风险评估[D];复旦大学;2010年
5 朱俊友;金黄色葡萄球菌B型肠毒素的分离纯化及其单克隆抗体的制备[D];西华大学;2007年
6 张超楠;食品中金黄色葡萄球菌的快速检测方法研究[D];吉林大学;2012年
7 柳敦江;养鸡场舍环境携带耐药基因的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气溶胶形成及传播研究[D];山东农业大学;2012年
8 魏琼;沙门氏菌、志贺氏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多重荧光定量PCR快速检测方法的研究[D];吉林农业大学;2011年
9 郑远明;腹泻病人感染金黄色葡萄球菌的快速检测[D];大连医科大学;2008年
10 张晓艳;金黄色葡萄球菌候选疫苗组分的筛选与评价[D];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医学科学院;2010年
本文关键词:mTORC1在金黄色葡萄球菌及其肽聚糖诱导炎性反应中的作用与机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390039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oufeilunwen/nykjbs/39003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