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牧业生产中的效率问题研究——以内蒙古自治区呼伦贝尔市为例
发布时间:2024-04-21 18:48
草地作为国家重要的绿色生态屏障,生态功能始终是其第一大功能,保障草地生态安全也成为落实十八大提出的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关键任务。然而,近年来在人类活动强度不断加大与气候变化进程持续加剧的双重影响下,草地生态环境面临极大的威胁与挑战。此外,草地还具有重要的生产功能,并且随着居民膳食结构的转变,对于口粮的消费量在不断减少,对于畜产品(肉、奶、蛋)的需求量在显著增加,而农业产业结构并未随着市场消费需求变化进行及时调整,从而导致农产品市场上供需失衡。并且,作为畜产品生产最基本的投入要素,充足且优质的饲草是畜产品持续供给的根本保障,但是当前以天然饲草为支撑的传统草牧业生产模式难以满足市场对于畜产品的强劲需求,造成畜产品大量依赖进口,且对外依存度不断增高,严重威胁国家粮食安全。而在资源约束趋紧,市场需求激增的背景下,通过生产模式的转型升级,进而提高草牧业生产的效率水平无疑是在保障草地生态安全的同时,提升其生产功能,扩大经济产出,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经。本研究围绕效率的测算、效率的收敛性、效率的影响因素、效率的经济溢出效应等方面对呼伦贝尔不同草牧业生产模式下的效率问题进行了深入分析。首先,在厘清...
【文章页数】:182 页
【学位级别】:博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1.2.1 关于效率的研究进展
1.2.2 关于草牧业生产中效率问题的研究进展
1.2.3 文献述评
1.3 关键科学问题、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1.3.1 关键科学问题
1.3.2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1.4 创新点
1.5 研究区概况
1.6 论文结构
1.7 本章小结
2 概念界定及理论基础
2.1 概念界定
2.1.1 草牧业
2.1.2 效率
2.2 效率测度的理论依据
2.2.1 效率的相关理论
2.2.2 效率评价的相关理论
2.2.3 效率与技术进步
2.3 草牧业生产中的效率问题
2.3.1 要素生产效率
2.3.2 产业生产效率
2.3.3 全要素生产率
2.4 不同理论下的草牧业生产技术效率
2.4.1 经济增长理论与草牧业生产技术效率
2.4.2 技术溢出理论与草牧业生产技术效率的收敛性
2.4.3 一般均衡理论与草牧业生产技术效率的经济溢出效应
2.5 本论文研究框架
2.6 本章小结
3 草牧业发展现状分析
3.1 草地生态系统的时空演变特征
3.1.1 草地生态系统的空间分布
3.1.2 草地生态系统的动态变化
3.1.3 草地生态系统的时空演变
3.2 草地生态系统供给能力分析
3.2.1 生态供给能力分析
3.2.2 生产供给能力分析
3.3 市场消费需求变化分析
3.4 基于供给-需求关系的草牧业发展现状分析
3.5 本章小结
4 旗县维度草牧业生产中的效率分析
4.1 方法选择与模型设定
4.1.1 超效率数据包络分析模型
4.1.2 Malmquist指数
4.1.3 收敛性分析
4.1.4 Tobit回归模型
4.2 变量选取与数据来源
4.3 各旗县草牧业生产技术效率的时空演变特征
4.3.1 各旗县草牧业生产技术效率的空间差异
4.3.2 各旗县草牧业生产技术效率的动态变化
4.3.3 各旗县草牧业生产技术效率的空间变动及收敛性分析
4.4 草牧业生产技术效率的影响因素分析
4.4.1 稳健性检验
4.4.2 相关性检验
4.4.3 影响因素分析
4.5 本章小结
5 牧民维度草牧业生产中的效率分析
5.1 方法选择与模型设定
5.1.1 随机前沿分析模型
5.1.2 FAO Penman-Monteith模型
5.1.3 Tobit回归模型
5.2 变量选取与数据来源
5.2.1 变量选取
5.2.2 数据来源
5.3 牧民草牧业生产技术效率分析
5.3.1 模型估计与参数检验
5.3.2 牧民草牧业生产技术效率分析
5.4 极端干旱与牧民适应性措施
5.4.1 极端干旱的时空演变特征
5.4.2 牧民应对极端干旱的适应性措施
5.5 草牧业生产技术效率的影响因素分析
5.5.1 多重共线性检验
5.5.2 异方差检验
5.5.3 影响因素分析
5.6 本章小结
6 牧场维度草牧业生产中的效率分析
6.1 方法选择与模型设定
6.1.1 草牧业系统中的能量与能值分析
6.1.2 能值计算方法
6.1.3 能值评价标准
6.2 案例区选取与介绍
6.2.1 草牧业生态工程试验区
6.2.2 特泥河牧场
6.2.3 谢尔塔拉牧场
6.3 草牧业系统的投入产出状况
6.3.1 草牧业系统能量图
6.3.2 草牧业系统的能值投入结构
6.3.3 草牧业系统的能值产出结构
6.4 草牧业系统的能值效率分析
6.4.1 净能值产出率
6.4.2 环境负载率
6.4.3 可持续发展指数
6.5 以人工饲草为支撑的新型草牧业生产模式的优势分析
6.5.1 保障饲草供给,缓解生态压力
6.5.2 优化饲草质量,提高畜产品竞争力
6.5.3 推动技术进步,提高草牧业生产的效率水平
6.6 本章小结
7 草牧业生产的效率变动对农业部门的经济溢出效应分析
7.1 方法选择与模型设定
7.1.1 一般均衡模型原理
7.1.2 可计算一般均衡模型
7.1.3 Orani-G模型
7.2 数据库构建
7.2.1 数据库基本结构
7.2.2 数据库构建及数据来源
7.3 效率变动的经济溢出效应分析
7.3.1 方案设定
7.3.2 效率变动的经济溢出效应分析
7.4 本章小结
8 主要结论及研究展望
8.1 主要结论
8.2 政策建议
8.2.1 加大草牧业科研投入,提升草畜产品市场竞争力。
8.2.2 完善灾害预警应对手段,提高适应性管理水平
8.2.3 转变草牧业生产方式,实现草地生态置换
8.2.4 优化草牧业经营模式,改变草地放牧依赖
8.2.5 划定草地资源与生态保护红线,恢复草地生态功能
8.2.6 加大草地生态补偿投入,完善生态补偿机制
8.2.7 深化农业供给侧改革,实现产业结构优化升级
8.2.8 构建草牧业产业体系,推动草原牧区可持续发展
8.3 研究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1 调研问卷
作者简介
导师简介
获得成果目录清单
致谢
本文编号:3961310
【文章页数】:182 页
【学位级别】:博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1.2.1 关于效率的研究进展
1.2.2 关于草牧业生产中效率问题的研究进展
1.2.3 文献述评
1.3 关键科学问题、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1.3.1 关键科学问题
1.3.2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1.4 创新点
1.5 研究区概况
1.6 论文结构
1.7 本章小结
2 概念界定及理论基础
2.1 概念界定
2.1.1 草牧业
2.1.2 效率
2.2 效率测度的理论依据
2.2.1 效率的相关理论
2.2.2 效率评价的相关理论
2.2.3 效率与技术进步
2.3 草牧业生产中的效率问题
2.3.1 要素生产效率
2.3.2 产业生产效率
2.3.3 全要素生产率
2.4 不同理论下的草牧业生产技术效率
2.4.1 经济增长理论与草牧业生产技术效率
2.4.2 技术溢出理论与草牧业生产技术效率的收敛性
2.4.3 一般均衡理论与草牧业生产技术效率的经济溢出效应
2.5 本论文研究框架
2.6 本章小结
3 草牧业发展现状分析
3.1 草地生态系统的时空演变特征
3.1.1 草地生态系统的空间分布
3.1.2 草地生态系统的动态变化
3.1.3 草地生态系统的时空演变
3.2 草地生态系统供给能力分析
3.2.1 生态供给能力分析
3.2.2 生产供给能力分析
3.3 市场消费需求变化分析
3.4 基于供给-需求关系的草牧业发展现状分析
3.5 本章小结
4 旗县维度草牧业生产中的效率分析
4.1 方法选择与模型设定
4.1.1 超效率数据包络分析模型
4.1.2 Malmquist指数
4.1.3 收敛性分析
4.1.4 Tobit回归模型
4.2 变量选取与数据来源
4.3 各旗县草牧业生产技术效率的时空演变特征
4.3.1 各旗县草牧业生产技术效率的空间差异
4.3.2 各旗县草牧业生产技术效率的动态变化
4.3.3 各旗县草牧业生产技术效率的空间变动及收敛性分析
4.4 草牧业生产技术效率的影响因素分析
4.4.1 稳健性检验
4.4.2 相关性检验
4.4.3 影响因素分析
4.5 本章小结
5 牧民维度草牧业生产中的效率分析
5.1 方法选择与模型设定
5.1.1 随机前沿分析模型
5.1.2 FAO Penman-Monteith模型
5.1.3 Tobit回归模型
5.2 变量选取与数据来源
5.2.1 变量选取
5.2.2 数据来源
5.3 牧民草牧业生产技术效率分析
5.3.1 模型估计与参数检验
5.3.2 牧民草牧业生产技术效率分析
5.4 极端干旱与牧民适应性措施
5.4.1 极端干旱的时空演变特征
5.4.2 牧民应对极端干旱的适应性措施
5.5 草牧业生产技术效率的影响因素分析
5.5.1 多重共线性检验
5.5.2 异方差检验
5.5.3 影响因素分析
5.6 本章小结
6 牧场维度草牧业生产中的效率分析
6.1 方法选择与模型设定
6.1.1 草牧业系统中的能量与能值分析
6.1.2 能值计算方法
6.1.3 能值评价标准
6.2 案例区选取与介绍
6.2.1 草牧业生态工程试验区
6.2.2 特泥河牧场
6.2.3 谢尔塔拉牧场
6.3 草牧业系统的投入产出状况
6.3.1 草牧业系统能量图
6.3.2 草牧业系统的能值投入结构
6.3.3 草牧业系统的能值产出结构
6.4 草牧业系统的能值效率分析
6.4.1 净能值产出率
6.4.2 环境负载率
6.4.3 可持续发展指数
6.5 以人工饲草为支撑的新型草牧业生产模式的优势分析
6.5.1 保障饲草供给,缓解生态压力
6.5.2 优化饲草质量,提高畜产品竞争力
6.5.3 推动技术进步,提高草牧业生产的效率水平
6.6 本章小结
7 草牧业生产的效率变动对农业部门的经济溢出效应分析
7.1 方法选择与模型设定
7.1.1 一般均衡模型原理
7.1.2 可计算一般均衡模型
7.1.3 Orani-G模型
7.2 数据库构建
7.2.1 数据库基本结构
7.2.2 数据库构建及数据来源
7.3 效率变动的经济溢出效应分析
7.3.1 方案设定
7.3.2 效率变动的经济溢出效应分析
7.4 本章小结
8 主要结论及研究展望
8.1 主要结论
8.2 政策建议
8.2.1 加大草牧业科研投入,提升草畜产品市场竞争力。
8.2.2 完善灾害预警应对手段,提高适应性管理水平
8.2.3 转变草牧业生产方式,实现草地生态置换
8.2.4 优化草牧业经营模式,改变草地放牧依赖
8.2.5 划定草地资源与生态保护红线,恢复草地生态功能
8.2.6 加大草地生态补偿投入,完善生态补偿机制
8.2.7 深化农业供给侧改革,实现产业结构优化升级
8.2.8 构建草牧业产业体系,推动草原牧区可持续发展
8.3 研究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1 调研问卷
作者简介
导师简介
获得成果目录清单
致谢
本文编号:3961310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oufeilunwen/nykjbs/3961310.html
最近更新
教材专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