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硕博论文 > 农业博士论文 >

我国城市森林多主体协同治理问题研究

发布时间:2017-09-17 05:06

  本文关键词:我国城市森林多主体协同治理问题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中国 城市森林 多主体 协同治理


【摘要】:顺应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环境的期待,中国政府提出了“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战略决策。城市森林作为大规模人口集聚地的绿色基础设施,因其具有净化空气、涵养水源、保持水土、减少噪音、美化环境等巨大生态效益,使其成为改善我国城市生态问题的重要途径和城市生态文明的核心所在,在城市可持续发展中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因此,截止到2014年,在中国有75个城市被命名国家森林城市之后,全国25个省(区、市)的130多个城市开展了国家森林城市创建活动,15个省(区)启动了省级森林城市(城镇)创建,形成全国上下联动的森林城市建设格局,城市森林建设进入新一轮快速发展时期。在这个过程中,传统的治理主体缺位、治理信息不对称、治理模式单一、治理机制不全、治理绩效低下的治理系统已经不能满足和适应当下城市森林快速建设发展的需要;同时,在城市森林治理过程中,单纯或者割裂地发挥城市政府、城市林业企业、民间组织、市民的主体作用都存在治理“失灵”现象。因此,城市森林多主体协同治理问题,已经成为当前生态文明建设亟待解决的问题。本研究从我国城市森林的特点出发,以多主体协同治理为切入点,以城市生态文明、公共物品、利益相关者博弈、系统协同与评价等理论作为分析工具,对我国城市森林多主体协同治理问题进行了研究。首先,对我国城市森林多主体协同治理系统内涵与系统要素进行了研究,构建了由治理主体、治理客体、治理动力、治理模式、治理机制、治理信息平台等组成的我国城市森林多主体协同治理系统,并对系统要素功能与特征进行了分析。其次,对我国城市森林多年体协同治理系统动力进行了分析,揭示了城市森林治理过程中存在的推动系统进化的协同力与阻碍系统演进的摩擦力,从治理环境、治理目标与治理主体的利益层面分析了协同力与摩擦力对城市森林治理系统作用与反作用,并对系统的合力与治理系统的协同发展以及与各治理主体的协同发展的作用机理进行了解析。第三,对我国城市森林多主体协同治理系统协同效应进行了测度。从治理主体参与度、治理客体发展度、治理模式适用度、治理机制完善度、治理信息共享度、治理目标导向度与治理环境促进度等维度构建了城市森林治理系统协同度评价指标体系,以青岛城市森林治理数据为例,通过各个子系统有序度的分析,进而运用协同度模型,对青岛市城市森林治理的系统协同度进行了测度。实证研究表明:青岛城市森林协同治理系统协同度呈直线上升态势,经历了从不协同形态到弱协同形态到一般协同形态的发展过程,距高效协同形态还有一定的距离,同时还辨识出了对青岛城市森林治理系统协同效应贡献的优势因子与“短板”要素。为后续研究提供了实证支撑。第四,对我国城市森林多主体协同治理模式进行了构建与选择。根据目标和利益核心要素的不同组合,构建出政府主导型、沟通型、公私协同型和战略协同型四种城市森林协同治理模式,并结合国内外城市森林治理实践的经验,对不同协同模式的内涵与特点及其选择进行了分析与阐述,还提出城市森林协同治理模式要随着经济社会发展条件的变化动态选择的观点,为我国城市森林治理模式的选择提供可操作性的借鉴。第五,构建了我国城市森林多主体协同治理的机制。在对治理机制对城市森林治理实现协同保证意义论述的基础上,从运行机制与保障机制两方面,阐述了强化城市森林治理系统的协同力与遏制摩擦力的城市森林协同治理机制。其运行机制包括责任分担机制、有序参与机制及评价激励机制;保障机制包括制度赋权机制、利益均衡机制、诉求表达机制及矛盾调处机制。最后,从集成的视角对我国城市森林多主体协同治理信息平台建设进行了论述。信息的交互与传递是实现城市森林多主体协同治理的平台保障,互联网+时代为城市森林协同治理信息平台建设提供了良好条件与建设机遇。本研究在对信息平台功能需求分析的基础上,对信息平台的总体架构进行了构建,包括设施层、数据层、支撑层、应用层和主体层五个方面,并相应地提出了四项保障措施。
【关键词】:中国 城市森林 多主体 协同治理
【学位授予单位】:东北林业大学
【学位级别】:博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S731.2
【目录】:
  • 摘要4-6
  • Abstract6-17
  • 1 绪论17-42
  • 1.1 研究的目的与意义17-22
  • 1.1.1 研究的背景17-20
  • 1.1.2 研究的目的20
  • 1.1.3 研究的意义20-22
  • 1.2 国内外相关研究综述22-37
  • 1.2.1 国内研究基本情况22-29
  • 1.2.2 国外研究基本情况29-30
  • 1.2.3 国内外相关研究现状30-36
  • 1.2.4 国内外相关研究评述36-37
  • 1.3 研究的主要内容和结构37-40
  • 1.3.1 研究的主要内容37-38
  • 1.3.2 研究的结构框架38-40
  • 1.4 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40
  • 1.4.1 研究方法40
  • 1.4.2 研究的技术路线40
  • 1.5 研究的创新点40-42
  • 2 我国城市森林多主体协同治理现实诉求研究42-56
  • 2.1 我国城市森林治理历史进程42-44
  • 2.2 我国城市森林的发展现状44-45
  • 2.2.1 纵向比较——发展快44
  • 2.2.2 横向比较——差异大44-45
  • 2.3 我国城市森林多主体协同治理的现实诉求45-54
  • 2.3.1 宏观诉求45-50
  • 2.3.2 中观诉求50-51
  • 2.3.3 微观诉求51-54
  • 2.4 多主体协同治理现实诉求与治理冲突54-55
  • 2.5 本章小结55-56
  • 3 我国城市森林多主体协同治理基础理论研究56-69
  • 3.1 相关基础理论研究56-63
  • 3.1.1 城市生态文明理论56-57
  • 3.1.2 公共产品理论57-59
  • 3.1.3 利益相关者博弈理论59-61
  • 3.1.4 系统协同理论61-63
  • 3.1.5 评价理论63
  • 3.2 相关概念界定63-68
  • 3.2.1 城市森林与森林城市63-65
  • 3.2.2 多主体65-66
  • 3.2.3 多主体协同66
  • 3.2.4 多主体协同治理66-67
  • 3.2.5 城市森林多主体协同治理67-68
  • 3.3 本章小结68-69
  • 4 我国城市森林多主体协同治理模型构建及系统分析69-77
  • 4.1 我国城市森林多主体协同治理模型构建69-72
  • 4.1.1 发达国家城市森林治理经验借鉴69-72
  • 4.1.2 系统模型构建72
  • 4.2 我国城市森林多主体协同治理系统分析72-76
  • 4.2.1 系统要素分析72-74
  • 4.2.2 系统要素功能分析74-75
  • 4.2.3 系统特征分析75-76
  • 4.3 本章小结76-77
  • 5 我国城市森林多主体协同治理系统动力分析77-97
  • 5.1 系统受力分析77-78
  • 5.1.1 多主体协同治理的摩擦力77
  • 5.1.2 多主体协同治理的协同力77-78
  • 5.1.3 多主体协同治理力量关系78
  • 5.2 系统核心力量要素分析78-92
  • 5.2.1 基于治理环境的协同力与摩擦力分析78-80
  • 5.2.2 基于治理目标的协同力与摩擦力分析80-85
  • 5.2.3 基于治理主体利益的协同力与摩擦力分析85-92
  • 5.3 系统总力量与协同发展92-96
  • 5.3.1 总力量与系统协同发展92-93
  • 5.3.2 总力量与多主体协同发展93-96
  • 5.4 本章小结96-97
  • 6 我国城市森林多主体协同治理系统协同效应测度97-124
  • 6.1 协同治理系统协同效应与协同度分析97-101
  • 6.1.1 协同效应分析98-99
  • 6.1.2 协同度分析99-100
  • 6.1.3 协同效应与协同度关系分析100-101
  • 6.2 系统协同度测度模型101-104
  • 6.2.1 子系统有序度模型101-103
  • 6.2.2 系统协同度模型103
  • 6.2.3 系统的协同度形态103-104
  • 6.3 系统协同度指标体系的构建104-111
  • 6.3.1 指标体系构建的程序104
  • 6.3.2 指标体系构建的原则依据104-105
  • 6.3.3 指标体系的构建105-111
  • 6.4 系统协同度实证分析111-123
  • 6.4.1 案例选择与简介111-115
  • 6.4.2 数据采集115-118
  • 6.4.3 利用熵权法确定指标权重118-119
  • 6.4.4 各子系统的有序度及系统协同度119-120
  • 6.4.5 实证结果分析120-123
  • 6.4.6 实证结论123
  • 6.5 本章小结123-124
  • 7 我国城市森林多主体协同治理模式选择124-130
  • 7.1 协同治理模式分析124-125
  • 7.2 我国城市森林多主体协同治理模式选择125-128
  • 7.2.1 一般性协同治理模式选择125-127
  • 7.2.2 高效协同型治理模式选择127-128
  • 7.3 我国城市森林多主体协同治理模式转换128-129
  • 7.4 本章小结129-130
  • 8 我国城市森林多主体协同治理机制构建130-137
  • 8.1 机制为协同提供保证130
  • 8.2 我国城市森林协同治理机制的构建130-136
  • 8.2.1 运行机制131-133
  • 8.2.2 保障机制133-136
  • 8.3 我国城市森林协同治理机制的运用与完善136
  • 8.4 本章小结136-137
  • 9 我国城市森林多主体协同治理信息集成平台建设137-142
  • 9.1 信息集成平台建设的可行因素137-139
  • 9.1.1 网民的崛起提供群众基础137
  • 9.1.2 电子民主的发展提供政治条件137-138
  • 9.1.3 信息技术的进步提供技术支持138
  • 9.1.4 智慧城市的建设提供建设机遇138-139
  • 9.2 协同治理信息集成平台构建139-141
  • 9.2.1 构建的基本原则139
  • 9.2.2 平台功能需求分析139-140
  • 9.2.3 平台的总体实现框架140-141
  • 9.3 信息集成平台建设的保障措施141
  • 9.4 本章小结141-142
  • 结论142-144
  • 参考文献144-152
  • 附录152-158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158-159
  • 致谢159-160
  • 个人简历160-161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吴泽民;;城市森林经营管理中的几个主要方面[J];中国城市林业;2005年05期

2 蔡春菊;彭镇华;王成;;扬州城市森林的文化承载功能初探[J];中国城市林业;2005年06期

3 刘翠玲;;基于森林生态美学理论的城市森林建设与管理[J];中国城市林业;2010年02期

4 古琳;王成;;中国城市森林可持续经营现状及发展对策[J];中国城市林业;2011年05期

5 陆贵巧;谢宝元;谷建才;张锁成;白顺江;;大连市常见绿化树种蒸腾降温的效应分析[J];河北农业大学学报;2006年02期

6 倪同良;李福双;;城市森林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浅析[J];防护林科技;2006年03期

7 那春风;;浅谈中国城市森林建设[J];国家林业局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2年03期

8 苏祖荣;苏孝同;;森林文化体系的建构[J];福建林业;2013年06期

9 王彬彬;刘祖云;;解读生态型政府:提出、意旨及其价值[J];晋阳学刊;2008年04期

10 沈芝琴;陈秋华;陈贵松;郑小敏;;城市森林游憩功能评价研究——以福州国家森林公园和金牛山公园为例[J];林业经济问题;2011年03期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庄少豪;[N];黄河报;2014年

2 本报记者 曹云;[N];中国绿色时报;2012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韩明臣;城市森林保健功能指数评价研究[D];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2011年

2 贺巧知;政府购买公共服务研究[D];财政部财政科学研究所;2014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石丽萍;北京市林地数量变化及其驱动力研究[D];北京林业大学;2006年

2 李东云;非政府组织在我国环保事业中的参与行为初探[D];厦门大学;2007年



本文编号:867417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oufeilunwen/nykjbs/867417.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920ca***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