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硕博论文 > 农业博士论文 >

青藏高原地区草地植被与湖泊变化及其关系研究

发布时间:2017-10-03 02:32

  本文关键词:青藏高原地区草地植被与湖泊变化及其关系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青藏高原 气候变暖 草地物候 湖泊 遥感监测 纳木错流域 冰雪融水


【摘要】:青藏高原上分布着世界上面积最大、类型最为独特的高寒草地生态系统和我国近一半的湖泊,是重要的生态屏障,也是全球气候变化的敏感区域。作为高原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高寒草地植被和高原湖泊由于受到气候变暖的影响而发生着显著的变化,从而进一步影响高原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因此,研究植被活动和湖泊的变化及其与气候因子之间的关系,在认识高原生态环境变迁和可持续发展方面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基于多种遥感资料,结合1981-2010年月平均气温、月累积降水的格网插值数据,分别分析1981-2010年青藏高原草地植被物候的时空变化趋势和HY2003-2010年(Hydrological year, HYi)湖泊水位变化特点及其对气候变化的时空响应特征。在此基础上,选取纳木错流域作为典型研究区,结合野外调查资料,对流域的气候、湖泊和草地之间的关系以及积雪对草地植被生长的影响进行了系统的分析,得到以下结论:1)1981-2010年青藏高原的草地物候由东南向西北呈现出明显的区域性差异。高原东部和西北部地区的草地植被返青时间(SOG)较早,枯黄时间(EOG)较晚,相应的生长季长度(LOG)也较其他地区长。分析近30年青藏高原草地物候的变化趋势发现,植被物候参数的变化趋势在东西部地区的差异也十分明显。草地返青提前的区域主要集中在高原的东部地区。高原西部的草地具有返青推迟、生长季长度缩短的趋势。高原西南部和青海东部草地的枯黄时间呈现出推迟的趋势。西部和东部部分地区的草地枯黄时间提前。2)从时间角度分析,青藏高原的春季温度和春季降水对草地植被的返青具有一定的促进作用。在EOG提前和LOG缩短的区域内,夏季气温是限制草地EOG和LOG的决定因素。EOG推迟和LOG延长区域的草地EOG和LOG的变化由气温和降水共同决定。在空间分布上,高原东部地区的草地返青时间、高原东部和西部的草地枯黄时间及高原北部地区的生长季长度受温度和降水的共同影响,而其他地区的返青、枯黄时间则主要受到温度的调控,受降水的影响较小。青藏高原东部草地生长季长度受降水的影响较大。3)青藏高原大部分湖泊水位集中在4500~5000 m,主要分布在青藏高原的中部和西部地区,该地区湖泊水位变化十分剧烈,部分湖泊水位上升十分明显。高原南部的打加错、羊卓雍错和高原西部的班公错的湖泊水位下降趋势显著。分析青藏高原湖泊水位变化与气候变化的关系表明,不同流域的湖泊水位随着气温和降水的变化而呈现出不同的变化趋势,湖泊水量的增加除了依靠降水的直接补给以外,也会受到由温度变暖而引起的积雪融水增加的影响。4)近年来,纳木错流域气温的显著上升是造成盛草时期草地植被恶化和纳木错湖泊面积持续扩张、水位上升的主要原因。纳木错流域草地EVI与湖泊面积之间呈显著的负向相关关系,A区(距湖泊边界25 km以内的区域)草地的EVI与湖泊面积的负向相关关系(R2=0.76,P=0.001)高于B区(R2=0.67,P=0.004)(距湖泊边界25-50km的区域)和C区(R2=0.38,P=0.06)(距湖泊边界50-95 km的区域),说明湖泊面积扩张越剧烈,距离湖泊越近地区的草地植被长势的恶化趋势越明显。究其原因有以下2点:(1)湖泊扩张导致湖泊周边地区(即A区)的草地被湖水掩埋;(2)由于冰雪融水形成的地表径流具有搬运作用,在径流汇入湖泊的过程中使得更多的砾石在A区的草地上堆积导致对A区草地植被的侵蚀较B区和C区严重。5)纳木错流域积雪覆盖率与植被返青期呈正向相关关系,与生长季长度呈负向相关关系。在不考虑积雪对植被物候的影响下,温度与植被物候期之间无明显相关关系,说明流域植被物候对4-5月平均积雪覆盖率的响应比春季温度敏感。流域草地植被的长势随着返青提前和生长季的延长而变差,这可能是由于纳木错流域的积雪多为浅雪,其越早消融可能会导致植物过早的暴露在气温较低的环境下,造成霜冻损害。
【关键词】:青藏高原 气候变暖 草地物候 湖泊 遥感监测 纳木错流域 冰雪融水
【学位授予单位】:兰州大学
【学位级别】:博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S812
【目录】:
  • 中文摘要3-5
  • Abstract5-10
  • 第一章 绪论10-19
  •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10-11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11-16
  • 1.2.1 植被物候变化及其对气候变化的响应12-14
  • 1.2.2 湖泊变化及其对气候变化的响应14-16
  • 1.3 研究内容及结构16-19
  • 第二章 青藏高原草地植被物候的时空动态变化及特征19-37
  • 2.1 研究区概况19-21
  • 2.2 研究数据与方法21-24
  • 2.2.1 数据来源与预处理21-22
  • 2.2.2 植被物候期的遥感提取方法22-23
  • 2.2.3 Mann-Kendall趋势分析23
  • 2.2.4 线性变化趋势分析23-24
  • 2.2.5 Theil-Sen's中值斜率的计算24
  • 2.3 结果与分析24-35
  • 2.3.1 青藏高原植被物候的空间分布特征24-26
  • 2.3.2 植被物候的年际时空变化特征26-35
  • 2.4 讨论35-36
  • 2.5 小结36-37
  • 第三章 青藏高原草地物候对气候变化的响应37-47
  • 3.1 研究数据与方法37-39
  • 3.1.1 研究数据37-38
  • 3.1.2 Mann-Kendall突变点检验38
  • 3.1.3 物候对温度、降水变化的时间响应分析38-39
  • 3.1.4 物候对温度、降水变化的空间响应分析39
  • 3.2 物候对气候和降水变化的时空响应特征39-43
  • 3.2.1 物候对气温和降水变化的时间响应特征39-42
  • 3.2.2 物候对气温和降水变化的空间响应特征42-43
  • 3.3 讨论43-46
  • 3.4 小结46-47
  • 第四章 青藏高原湖泊水位的动态变化及其对气候变化的时空响应特征47-58
  • 4.1 研究数据和方法47-49
  • 4.2 基于ICESat GLAS14数据的青藏高原湖泊水位时空分布特征49-50
  • 4.3 基于ICESat激光测高数据的青藏高原湖泊水位的动态变化特征50-52
  • 4.4 青藏高原湖泊水位变化与气候变化之间的关系52-55
  • 4.5 讨论55-57
  • 4.6 小结57-58
  • 第五章 纳木错流域湖泊与草地生长状况的关系研究58-81
  • 5.1 数据与方法59-65
  • 5.1.1 研究区概况59
  • 5.1.2 观测资料与数据处理59-63
  • 5.1.3 水体信息的提取63
  • 5.1.4 每日无云积雪覆盖图的制作63
  • 5.1.5 纳木错流域草地变化趋势分析63-64
  • 5.1.6 气候、草地植被与湖泊变化的关系探讨64-65
  • 5.1.7 家畜数量的换算65
  • 5.2 结果与分析65-74
  • 5.2.1 纳木错流域气候变化特征65-66
  • 5.2.2 纳木错流域积雪动态变化66-68
  • 5.2.3 纳木错流域草地植被动态变化68-70
  • 5.2.4 纳木错流域湖泊动态变化70-71
  • 5.2.5 气候变化与草地植被及湖泊变化的关系分析71-74
  • 5.3 讨论74-79
  • 5.3.1 气象资料分析74-75
  • 5.3.2 纳木错流域草地植被变化的分析75-76
  • 5.3.3 气候变化与湖泊及植被生长的关系分析76-78
  • 5.3.4 湖泊变化与植被变化之间的关系分析78-79
  • 5.4 小结79-81
  • 第六章 纳木错流域积雪消融对高寒草地植被物候的影响研究81-94
  • 6.1 数据与方法81-83
  • 6.1.1 研究数据81-82
  • 6.1.2 植被物候信息的提取82
  • 6.1.3 每日无云积雪产品的合成82
  • 6.1.4 植被物候信息与春季积雪覆盖率的关系比较82-83
  • 6.2 结果83-88
  • 6.2.1 纳木错流域草地平均返青时间(SOG)和生长季长度(LOG)时空变化特征83-84
  • 6.2.2 纳木错流域每日积雪覆盖率与草地植被指数EVI的年际和年内变化特点84-85
  • 6.2.3 纳木错流域积雪覆盖状况与植被物候之间的关系及其对时间的响应特征85-88
  • 6.3 讨论88-92
  • 6.4 小结92-94
  •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94-98
  • 7.1 结论94-96
  • 7.2 存在的问题及展望96-98
  • 参考文献98-107
  •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107-108
  • 一、发表论文107
  • 二、参与课题107-108
  • 致谢108-109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鲁安新;姚檀栋;王丽红;刘时银;郭治龙;;青藏高原典型冰川和湖泊变化遥感研究[J];冰川冻土;2005年06期

2 马明国;宋怡;王雪梅;;1973-2006年新疆若羌湖泊群遥感动态监测研究[J];冰川冻土;2008年02期

3 崔庆虎;蒋志刚;刘季科;苏建平;;青藏高原草地退化原因述评[J];草业科学;2007年05期

4 金会军,李述训,王绍令,赵林;气候变化对中国多年冻土和寒区环境的影响[J];地理学报;2000年02期

5 刘俊新;侯钦磊;陈姗姗;;汉江上游降雨变化时空分析[J];地下水;2011年06期

6 胡东生;张华京;徐冰;张国伟;李世杰;彭渤;王伟铭;陈诗越;徐士进;田新洪;;青藏高原湖泊动态变化的地球卫星遥感监测及地球动力学分析[J];中国工程科学;2006年05期

7 黄晓东;郝晓华;王玮;冯琦胜;梁天刚;;MODIS逐日积雪产品去云算法研究[J];冰川冻土;2012年05期

8 王青霞;吕世华;鲍艳;马迪;李瑞青;;青藏高原不同时间尺度植被变化特征及其与气候因子的关系分析[J];高原气象;2014年02期

9 常清;王思远;孙云晓;殷慧;尹航;;青藏高原典型植被生长季遥感模型提取分析[J];地球信息科学学报;2014年05期

10 孙芳蒂;赵圆圆;宫鹏;马荣华;戴永久;;动态地表覆盖类型遥感监测:中国主要湖泊面积2000~2010年间逐旬时间尺度消长[J];科学通报;2014年Z1期



本文编号:962687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oufeilunwen/nykjbs/962687.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183fe***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