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礼》所见学校外教育专题研究
发布时间:2017-10-09 19:22
本文关键词:《周礼》所见学校外教育专题研究
【摘要】:本文以《周礼》所记的职官体系作为研究基础,将《周礼》所记学校外教育现象中具有制度化特征的部分整理出来做专题性质的讨论。拟选取《周礼》中泼墨较多的官吏教育、万民教育、女子教育、职业技能教育四大方面为研究对象,以教育学的研究方法为切入点,从历史学的角度展开系统考察,揭示校外教育的特点。凡涉及到周代与校外教育密切相关的职官和制度,则另立小专题进行讨论,并将其置于周代历史环境中进行考察,以找出《周礼》对于某类职官或某一制度记载的特征。并试图从校外教育制度的角度对《周礼》的史料价值做相应的判断。 全文共分为六个部分: 第一部分绪论。主要回顾和综述本课题已有的研究成果,并对本课题的写作缘由、研究价值,研究空间及研究思路等相关问题加以阐明。 第二部分主要包括第一章官吏教育。本章以《周礼》经文及注疏为研究中心,试结合秦汉简牍及其他相关文献对《周礼》所载为官教育做专题探讨。首先对此部分所涉及的受教群体进行了考察,即包括各级官吏和“庶人在官者”。其次,围绕官吏教育的主要内容“教典”和“教法”展开论述。对二者的含义、“教典”与“教职”、“邦教”的关系和官吏在教育系统中的双重身份等问题进行讨论,得出了官吏一方面要接受教育,另一方面又要对民众进行教育,这说明《周礼》中对于施教者和受教者的界限区分的不是很严格,突显了校外教育研究的特殊性。最后,将《周礼》“六廉”与睡虎地秦简《为吏之道》的“五善”,“五失”进行比较研究,得出秦简中官吏教育具有“儒法兼综”的特点。 第三部分主要论述万民教育。包括第二至第五章,包括万民教育之礼教,万民教育之德教,万民教育之俗教和万民教育之法教。 第二章对万民礼教进行探讨。首先对万民礼教的内容进行阐释。因为周礼大司徒所施的“十二教”中前五教均与礼的教育有关系,礼的教育在“十二教”中所占比重最大,故将礼教放在万民教育的首位。其次,在礼仪仪式进行的过程中,对民众施以礼教是《周礼》所载万民礼教的主要形式。并选取具有代表性的乡饮酒礼、乡射礼、士冠礼为例对万民礼教的施教情况进行讨论。 第三章万民德教部分。主要以“乡三物”为中心展开论述。首先考察了六德、六行、六艺的具体内涵,并将大司徒所施的“六德”“六行”与师氏所掌“三德”“三行”进行对比,揭示他们之间的关系。最后对与乡遂德教有关的兴宾贤能之制进行探讨。因为《周礼》中贤能之士是从乡遂中选出的,特别是从乡中选出的,而选举的重要标准之一就是德行道艺,所以乡中德教就显得更为重要。 第四章万民俗教部分。首先根据《周礼》经文及注疏对礼、俗以及礼俗的相关内容进行系统梳理,分析《周礼》所载俗教的具体内容及作用。而后将《周礼》所载俗教与秦风俗教育进行比较,以加深《周礼》所载万民俗教的理解。《周礼》中的“俗”是长期以来内约定俗成的,而不像秦的风俗那样是靠法律手段强制推行的,相比较而言《周礼》所载俗教所产生的效果更为长效稳定。 第五章主要以《周礼》所载万民法教为考察对象。通过对法教内容的分析,得出《周礼》法律教育具有礼法兼综、宽缓刑罚等特点。在教学目的上,民众的法律教育不在于宣扬法律的公平与正义,而是为了威慑百姓,便于官府的治理。《周礼》中没有系统的法律教育,也没有形成独立的法律职业群体,各级官吏和民众法律知识的获得主要是靠读法、观法来实现。在教学内容上,法律依附于政治。《周礼》中并没有专门的法律教育机构,这使得法律教育的方法多限于边实践边学习之上。 第四部分主要采用比较研究的方法对女子教育做专题讨论。首先对《周礼》天官及春官所记的女子教育材料按教育内容进行分类梳理与探讨,并对相关问题加以考证,再对《礼记·内则》中的女子教育材料进行归纳整理,与《周礼》中的女子教育内容作比较研究,深入分析二者的异同,由此更准确地得出《周礼》所记女子教育的特点,即女子教育的施教者无论在身份还是具体职能上均存在特殊性;女子教育的内容具有严格的等级差别。 第五部分考察职业技能教育。选取《周礼》中记载较多的,具有代表性的农业技能教育,军事技能教育,医学教育和文书技能教育等内容进行专题性考察,进而总结《周礼》所记技能教育的特点。 第六部分论述《周礼》所见的政教合一的管理模式。教育机构与行政机构尚未分离,各级官府是供准备为官之人和已经为官之人学习为吏技能的场所,官吏教育的教师本身也是官府的官吏,这鲜明地反映了教育本身是为政治服务的特点。“政教合一”教育体制的具体体现是“学在官府”和“官师一体”。 第七部分主要阐述本文的结论。《周礼》所记的学校外教育制度可能结合了西周史实,也可能是作者根据西周史实添加了自己的主观思想设计出来的,有些内容也确确实实在周代实行过,而且也被儒家继承下来,对中国传统社会产生了深远影响。儒家设计的政治模式,就是政教合一的模式。“学在官府”教育制度对秦汉教育产生了影响。秦汉官府庶务繁重,需培养大批有吏事能力的官员,促成了宦学之风大盛。《周礼》设计的校外教育制度及其理念对现实社会也有所帮助,现代社会不仅没有一套系统的教育制度,而且没有成熟的教育理念,现代社会存在教育的缺憾,教育不能只局限于学校教育,,而应该是一个全社会的问题。
【关键词】:《周礼》 校外教育 官吏 万民
【学位授予单位】:吉林大学
【学位级别】:博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4
【分类号】:K224.06
【目录】:
- 中文摘要4-7
- Abstract7-15
- 绪论15-31
- 一、文章选题说明及研究价值15-18
- (一)选题说明15-16
- (二)研究价值16-18
- 二、研究成果综述18-26
- (一)基本资料部分18-21
- (二)今人研究成果21-26
- 三、研究空间及研究方法26-31
- (一)研究空间26-27
- (二)研究方法27-31
- 第一章 官吏教育31-59
- 第一节 受教群体考察31-33
- 一、各级官吏31-33
- 二、庶人在官者33
- 第二节 以“教典”教官府33-44
- 一、“教典”含义考述34-38
- 二、“教典”与“教职”、“邦教”关系辨析38-40
- 三、官吏的双重身份40-42
- 四、“教典”的施教范围42-44
- 第三节 以“教法”教官吏44-47
- 一、“教法”含义考述44-46
- 二、“教典”与“教法”的关系46
- 三、监督机制46-47
- 第四节 睡虎地秦简中的官吏教育47-57
- 一、“五善”、“五失”的具体内容47-49
- 二、“五善”、“五失”对比《周礼》“六廉”49-53
- 三、正反对比的教育方式53-55
- 四、儒法兼综的特点55-57
- 小结57-59
- 第二章 万民教育之一——礼教59-73
- 第一节 礼教的内容59-67
- 一、祀礼60-63
- 二、阳礼和阴礼63-64
- 三、乐礼64-65
- 四、礼仪65-67
- 第二节 礼教的方式及保障措施67-72
- 一、在礼仪实践中传授礼教67-70
- 二、以刑教保证礼教实施70-72
- 小结72-73
- 第三章 万民教育之二——德教73-83
- 第一节 “乡三物”含义辨析73-77
- 一、六德、六行和六艺73-75
- 二、“德行”与“道艺”的关系75-76
- 三、六德、六行与三德、三行76-77
- 第二节 乡遂德教与选贤任能77-80
- 一、乡中德教77-80
- 二、遂中德教80
- 小结80-83
- 第四章 万民教育之三——俗教83-93
- 第一节 “以俗教安”的内容83-88
- 一、“本俗六”含义考略83-85
- 二、礼俗——“以驭其民”85-86
- 三、本俗、地俗——以安万民86-88
- 第二节 俗教的教育目标和教育特点88-89
- 第三节 与秦风俗教育之比较89-93
- 第五章 万民教育之四——法教93-105
- 第一节 法律教育的内容93-98
- 第二节 教育过程及方式98-100
- 第三节 法律教育的特点100-103
- 一、礼法兼综100-101
- 二、宽缓刑罚101-103
- 三、缺乏独立性103
- 小结103-105
- 第六章 宫内女子教育105-153
- 第一节 礼的教育105-118
- 一、阴礼之教106-114
- 二、妇学之法114-118
- 第二节 技能教育118-127
- 一、嫔妃技能教育119-124
- 二、女奴劳作教育124-126
- 三、女子技能教育的特点126-127
- 第三节 教师群体考127-133
- 一、男性教师128-131
- 二、女性教师131-133
- 第四节 《礼记》所记女子教育133-150
- 一、《礼记》所记女子教育之教师群体134-141
- 二、《礼记》所记女子教育之教育内容141-150
- 第五节 内宫女子教育的特点150-151
- 一、《周礼》所记女教内容与《礼记》相比更具实际内涵150
- 二、女官之贵者注重礼教,女官之贱者注重职教150-151
- 小结151-153
- 第七章 技能教育153-181
- 第一节 农业技能教育153-160
- 一、重视农业生产153-155
- 二、教育对象及主要方式方法155
- 三、土宜之法——有关土壤知识的教育155-157
- 四、土圭之法——有关天文历法知识教育157-158
- 五、稼穑之术——有关耕种技能的教育158-160
- 六、监督机制160
- 第二节 军事教育160-166
- 一、四时教习军事161-162
- 二、教辨别旌旗与鼓声162-165
- 三、军事教育特点165-166
- 第三节 医学教育166-172
- 一、职医教育的施教者——医师167-169
- 二、医学分科169-171
- 三、医学教育的方式171-172
- 第四节 秦汉简帛所见文书教育172-179
- 一、文书分类及写作规范173-174
- 二、教育对象、场所及方式174-177
- 三、教育内容177-179
- 小结179-181
- 第八章 《周礼》所见政教合一的管理模式181-185
- 第一节 学在官府181-182
- 第二节 官师一体182-183
- 第三节 “学在官府”制度对秦汉教育的影响183-185
- 附录“师”这一概念的发展及教育内涵的获得185-187
- 结语187-189
- 参考文献189-199
- 作者简介及研究成果199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崔永东;出土法律史料中的刑法思想[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9年01期
2 赵振;;论中国古代的官德教育[J];北方论丛;2006年03期
3 谢乃和;;试论商周时期贵族妇女地位的两次转型[J];北方论丛;2008年01期
4 张吕;论诗经时代妇女的社会地位[J];丝路学刊;1995年03期
5 谢乃和;;西周官制中王与后分治制度考论[J];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年01期
6 束有春;从《葛覃》看周代女子婚前培训习俗[J];东南文化;1996年02期
7 徐宗元;;金文中所见官名考[J];福建师范学院学报;1957年02期
8 陈连庆;《周礼》中的刑事法规及其阶级实质[J];古籍整理研究学刊;1986年03期
9 沈刚;;居延汉简中的习字简述略[J];古籍整理研究学刊;2006年01期
10 朱红林;;战国时期官营畜牧业立法研究——竹简秦汉律与《周礼》比较研究(六)[J];古代文明;2010年04期
本文编号:100197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oufeilunwen/rwkxbs/100197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