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传《古文尚书》渊源与成书问题探论
本文关键词:孔传《古文尚书》渊源与成书问题探论
更多相关文章: 《古文尚书》 出土文献 华简 对古书的反思 多本并传 孔子 孔安国
【摘要】:《古文尚书》的真伪问题一直是中国学术史上的重点课题,影响深广。其中,清代学者《古文尚书》辨伪的方法、成果,尤为后世疑古辨伪学者所崇重、借鉴和推衍。不过,清人的辨伪工作并非完美无缺,也存在不少可议之处。 近年来,随着大量战国秦汉时期的简帛古书问世,前沿学者倡导对古书成书问题展开反思,一些学者由此对《古文尚书》案进行反思和检讨,并探索新的研究理路与方法。最近,由于清华简《尚书》类文献的面世,使《古文尚书》问题的探讨愈发地展现出复杂性与深厚的学术、文化内涵。 本文企望在此学术背景下,将《古文尚书》问题的讨论落脚于对其成书过程与特征的具体认识上。旨在由“对古书的反思”角度,探论孔安国传本《古文尚书》的系列成书问题,具体即从上溯其渊源所自入手,考察其传流、演变以及在西汉时期的整理成书过程,以求更深刻地理解《尚书》类文献的本质,及其传流、演变的各种特征,进而为《古文尚书》案的重新认识和解决提供新的视角和研究思路。 第一章为引论部分,主题是对《古文尚书》问题的反思以及新研究理路的探讨。首先回顾《古文尚书》问题的由来,继以综述现今学术背景,特别是现当代学者对《古文尚书》问题的反思与新探讨,以及相关出土文献所带来的《古文尚书》问题的新进展,进而提出在此新背景下,由“对古书的反思”视角,具体、分步骤地考察《古文尚书》的成书问题。 第二章追溯《尚书》类文献的起源,特别是其与上古王官传统的关系,以从内在理路上对《尚书》类文献可靠性加以论证。这类文献来自史官记录,并经过相续的编纂、整理,与王官传统,尤其是史官制度密不可分,并为史官赞治的重要途径和工具。因此,《尚书》类文献重在承载历代王道、治法,为现实政治提供制度、思想、文化资源。在此试举一端:儒家所传“中道”思想渊源深厚,而将清华简《保训》篇与今本《尚书》、《逸周书》等相关记载相结合,可明显看出《尚书》类文献中系统的“中道”思想传承。 第三章探讨东周时期《尚书》类文献的传流问题。在政治、文化分裂的背景中,《尚书》类文献亦在不同地域与文化区中继续传播、传流,,并随即发生相似却又不尽相同的演化、改易,造成样貌、特征等的各具特色。由新出简帛文献可见,东周时期的学术、文化、文献等已有非常广泛的传播,许多文献,包括《尚书》类文献,都有多种文本在各地传流。通过比较典籍引文与《尚书》原文,出土《尚书》类文献与今本《尚书》的异同,大致可见,即使在政治分立、文化差异的背景下,《尚书》类文献的精神、本质基本不变,但其不同文本间会产生、存在诸如字体、文句、篇目、篇名等的各种差异。 第四章主要讨论孔子儒家与《尚书》的关系,以及由此产生的对《尚书》文本的各种影响。孔子熟习《尚书》类文献,并对其性质、内涵、功能等有深刻认识,他对这些文献的整理、研习和讲论,是其继承、发展王官之学与先王之道的重要体现。正由这一过程,形成孔门《书》说,以及孔门《尚书》传承。其中,所谓孔子“删书”,其实质并非将一部分删去、弃之,而是择取其中内容重要、主题鲜明、文本完善的一部分,从而形成已知《尚书》学史上第一个定本。但除此以外,由子思、孟子引《书》可见,孔门中还当有其它《尚书》类文献的文本传流。 第五章主要讨论孔安国与《古文尚书》的关系。首先由汉初政治、学术的特殊背景,考论孔壁所出《古文尚书》在学术史上的地位和意义。继而结合相关文献,考察孔安国的学术背景、渊源及学风特点。又结合现代简帛文献的整理方式,以求更准确地理解孔安国对《古文尚书》的整理和改编过程。其间,为了澄清一些重要论据,对孔安国《尚书序》做了专门考证。最后推论孔安国整理《古文尚书》,既有对字体的隶定,也包含对文句的改读、疏通,意在保证《尚书》大义的前提下,在形式上作出适应时代的改变。孔安国对《古文尚书》的整理、训传工作,开启了汉魏孔氏家学中的《古文尚书》传承历程。 第六章为后论部分,提出由对《古文尚书》真伪之疑辨,到现代学者对疑辨之反思、检讨,再到出土文献带来的新问题与新认识,不能简单地视为机械地否定之否定,而应在新的学术背景下,将研究重点引申、整合到对《古文尚书》成书问题的具体认识上。再以论文主题部分为基础,总结《尚书》传流中多本并传,以及文本屡屡改易等特征,指出在此过程中“变”与“不变”的辨证性:文字、形式常应时而变,而本质、主旨等则大体不变。这些传流特点对认识孔传《古文尚书》的成书及其面貌、特征具有关键意义,并对《古文尚书》真伪问题及其它文献的相关问题均大有裨益。
【关键词】:《古文尚书》 出土文献 华简 对古书的反思 多本并传 孔子 孔安国
【学位授予单位】:曲阜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博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4
【分类号】:K221.04
【目录】:
- 摘要3-5
- Abstract5-9
- 第一章 引论:《古文尚书》问题的反思与新探9-37
- 一、 相关背景9-14
- 二、 现代学者对《古文尚书》问题的反思14-25
- 三、 新出竹书与《古文尚书》问题新进展25-35
- 四、 《古文尚书》问题研究的新理路35-37
- 第二章 王官传统与《尚书》类文献起源37-60
- 一、 《尚书》溯源37-39
- 二、 王官传统:《尚书》类文献可靠性的内证之路39-41
- 三、 史官职掌与《尚书》类文献之关系41-50
- 四、 《尚书》类文献与古道传承50-60
- 第三章 东周时期的《尚书》传流60-76
- 一、 东周时代的特征60-62
- 二、 东周时期的文化、文献传播62-65
- 三、 古籍引《书》与《尚书》类文献的传播65-67
- 四、 清华简《尚书》与《尚书》类文献的传播67-76
- 第四章 孔子儒家与《尚书》传流76-96
- 一、 孔子与六经关系概观76-82
- 二、 孔子与《尚书》之关系82-86
- 三、 子思学派的《尚书》传承暨《成之闻之》的作者问题86-96
- 第五章 孔安国与《古文尚书》96-105
- 一、关于孔安国《尚书序》的文辞、文气问题96-97
- 二、关于《尚书序》中的“三皇五帝”说问题97-100
- 三、关于《尚书》性质、体裁问题的探讨100-101
- 四、关于孔安国《古文尚书》整理的文字问题101-102
- 五、《尚书序》所见孔安国二次献书问题102-104
- 六、关于《古文尚书》可能存在的问题104-105
- 第六章 后论:《古文尚书》问题的辩证性发展105-112
- 一、 《古文尚书》辨伪存在的若干问题105-108
- 二、 新时代研究思路的转化108-109
- 三、 本论文的阶段性认识109-110
- 四、 启示110-112
- 参考文献112-136
- 在读期间科研成果及发表论文136-137
- 后记137-139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程丰;关于《伪古文尚书》[J];中国典籍与文化;1996年04期
2 李学勤;《尚书孔传》的出现时间[J];古籍整理研究学刊;2002年01期
3 丁鼎;;“伪《古文尚书》案”平议[J];古籍整理研究学刊;2010年02期
4 杨善群;辨伪学的歧途——评《尚书古文疏证》[J];淮阴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年03期
5 吴通福;论梅本《古文尚书》绝对不出于孟子之手[J];江西财经大学学报;2005年02期
6 李学勤;竹简《家语》与汉魏孔氏家学[J];孔子研究;1987年02期
7 杨善群;论古文《尚书》的学术价值[J];孔子研究;2004年05期
8 郑杰文;;《墨子》引《书》与历代《尚书》传本之比较——兼议“伪古文《尚书》”不伪[J];孔子研究;2006年01期
9 陈来;;竹帛《五行》篇为子思、孟子所作论——兼论郭店楚简《五行》篇出土的历史意义[J];孔子研究;2007年01期
10 郭沂;郭店楚简《天降大常》(《成之闻之》)篇疏证[J];孔子研究;1998年03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张华;《洪范》与先秦思想[D];吉林大学;2011年
2 史振卿;清代《尚书》学若干问题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1年
3 王灿;《尚书》历史思想研究[D];山东大学;2011年
4 胡宏哲;《尚书》与《逸周书》比较研究[D];北京语言大学;2008年
5 马楠;周秦两汉书经考[D];清华大学;2012年
本文编号:1004716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oufeilunwen/rwkxbs/100471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