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EFL学生反向迁移实证研究

发布时间:2017-10-21 01:20

  本文关键词:汉语EFL学生反向迁移实证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反向迁移 共同底层概念基础(CUCB) 概念流利 汉语EFL学生


【摘要】:反向迁移研究是迁移研究的新发展,涉及到多个语言研究的领域,是第二语言习得、语言磨蚀、心理及认知语言学等学科共同关心的话题。概念层面上的反向迁移研究从研究语言入手,通过概念,再回到语言,其假设为:在语言使用中出现跨语言影响的例证,其原因是由于受到通过另一种语言而习得的概念范畴的影响。因此,研究概念层面上的迁移的学者的主要研究对象为一种语言中借助语言的概念范畴对另一种语言中的语言表达的影响,其理论基础是语言发展的非线性本质。研究反向迁移的意义重大,从语言学习的方面来说,首先,这种迁移类型的研究对人类了解语言能力和本族语者的语言发展有着重要的理论意义。其次,反向迁移研究在外语和第二语言教学领域的重要性也是不言而喻的,它可以优化语言教师对跨语言影响的理解,提高其在语言教学中对反向迁移现象的意识。另外,对概念层面上的反向迁移的研究还可以促进心理及认知语言学的发展,有助于对概念结构内化过程的理解。最后,反向迁移的研究成果还可以应用到本族语的语言规划与发展中,在保持本族语的纯洁性和跨文化交流方面发挥作用。 目前国内的反向迁移,特别是概念层面上反向迁移的研究还刚刚起步,理论介绍居多,实证研究较少,在少量的实证研究中,语料搜集的数量和对象语言的种类还不够多,调查对象还不够全面,因此得出的结论难免会缺乏普遍性和适用性,还有很多重要的理论和实践问题有待探索。鉴于以上情况,本研究以不同层次的汉语EFL学习者为研究对象,基于反向迁移研究的基本方法、KecskesPapp (2009)所提出的检验第二语言对第一语言效应的方法和汉语语言表现和书面表现的测量方法,对外语课堂学习环境下,英语对学习者母语操控的概念体系以及母语的使用所造成的影响作系统描述和分析。通过对母语为汉语的多个层次的受试者进行英文概要写作的测试来判断其概念体系的变化,并通过对其汉语作文中多项指标的采集,观察其本族语的书面表达在结构完整性、句子构建及处理、词汇质量以及认知的功能发挥等方面的表现,以此判断汉语EFL学习者在反向迁移的影响下,第一语言使用方面的变化情况。同时,笔者在KecskesPapp (2009)所提出的检验第二语言对第一语言效应的方法的基础上,根据汉语和英语在形合和意合、静态表达和动态表达方面的显著区别,增加了多项指标的采集,以便观察受试者在反向迁移影响下语言使用方面的趋势变化。研究问题如下: 1、对多个层次的汉语EFL学习者进行实验,观察其CUCB的发展水平。对英语不同强度和长度的学习是否产生了反向迁移,,并因此使学习者以汉语为基础的概念体系发生了变化?如果发生了变化,变化的程度如何? 2、英语作为第二语言,具有自身的社会文化基础,如果能够影响汉语EFL学习者现存的、由第一语言控制的知识和概念基础,从而造成了反向迁移,这种迁移的结果在第一语言的使用中是否有所体现,如果有,又是如何体现的呢? 本研究共有预实验和正式实验两次实验研究。在预实验中,使用概要写作的方法,对多个层次的汉语EFL学习者进行实验,通过对其长度和与原文词语重复比例两个方面的分析,展现出三组受试者在所完成任务中的表现,以观察不同层次的汉语EFL学习者CUCB的发展水平,在对英语学习和使用的情况下,学习者的概念体系是否发生了变化。在正式实验中,作者从结构完整性(句子构建及处理)、词汇质量、认知的功能发挥、形合与意合、静态表达与动态表达等几个方面对受试者进行检测,观察受试者在以上几个方面的变化。最后得出了如下结论:在外语课堂教学环境中,学习者在外语学习的过程中建立概念连接是可能的,但是之前必须经历漫长的词汇连接过程,并且必须在外语的学习强度上达到一定的程度之后。在本研究中的三组受试者的表现显示,在没有建立CUCB之前或者在CUCB仍然不成熟之前,学习者通常会通过第一语言启动心理表征,而不是直接使用英语。由于英语通道较弱,学习者仍然会进行外语到一语的词汇过程而不是概念连接。但是在一定时期的大量的英语教学之后,学习者可以建立英语和概念体系的直接联系,从而达到用英语思考、输入英语与输出英语直接进行的状态。英语作为第二语言,能够影响汉语EFL学习者现存的、由第一语言汉语控制的知识和概念基础,这种影响在第一语言的使用中也有所体现。大量和成功的英语学习对汉语作为一语使用的技巧方面能够产生强烈的、有益的影响。在英语学习强度大量增加的情况下,英语学习对汉语具有促进和影响作用。大量的英语学习能够帮助作为一语的汉语的内化。英语学习使汉语EFL学习者的汉语使用的发展方向趋于欧化,表现为形合手段增加和静态表达增多。 本研究具有一定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首先第一次在国内对汉语EFL学习者进行了概念层面上的反向迁移的实证研究,通过对KecskesPapp (2009)所提出的检验第二语言对第一语言效应的方法进行修改,量化了衡量反向迁移的指标,对今后国内反向迁移研究提供了实证参考。第二,本论文的研究结果有助于外语和第二语言的课堂教学,强化语言教师在教学中对概念层面上反向迁移的认识,提高其对汉语EFL学习者的概念流利度的重视程度,在教学中改变教学模式,增加英汉语间不同的概念隐喻和语法隐喻的对比,在文化意识上超越肤浅的表层现象的介绍,而深入到语言背后所隐含的深层概念基础。此外,通过该研究,客观、公正的评价了倍受中国社会舆论诟病的大学生“英语水平高、汉语水平低”的问题,有助于中国英语教育的健康发展。
【关键词】:反向迁移 共同底层概念基础(CUCB) 概念流利 汉语EFL学生
【学位授予单位】:东北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博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4
【分类号】:H319
【目录】:
  • 摘要4-6
  • Abstract6-8
  • 图表清单8-9
  • 缩略语9-10
  • 目录10-13
  • 第一章 绪论13-17
  • 1.1 研究背景13-14
  • 1.2 研究问题14-15
  • 1.3 研究意义15-16
  • 1.4 论文结构16-17
  • 第二章 反向迁移研究文献综述17-39
  • 2.1 语言迁移的定义17-19
  • 2.2 语言迁移研究的发展阶段19-21
  • 2.3 不同视角下语言迁移研究的研究内容和研究意义21-24
  • 2.3.1 语言相对论视角21-22
  • 2.3.2 语言磨蚀视角22-23
  • 2.3.3 双语记忆、双语词库、双语加工视角23-24
  • 2.4 语言迁移的类型24-26
  • 2.5 国外反向迁移研究26-37
  • 2.5.1 反向语音迁移的研究成果26-27
  • 2.5.2 反向词汇及语义迁移的研究成果27-28
  • 2.5.3 反向形态和句法迁移的研究成果28-29
  • 2.5.4 语篇和语用领域的反向迁移的研究成果29-30
  • 2.5.5 反向概念结构迁移的研究成果30-34
  • 2.5.6 外语学习环境下的反向概念迁移研究成果34-37
  • 2.6 国内对反向迁移的研究37-39
  • 2.7 小结39
  • 第三章 本研究的理论基础39-57
  • 3.1 Vivian Cook 提出的多元语言能力模型40-46
  • 3.1.1 第一语言和第二语言习得的区别40-43
  • 3.1.2 一语和二语在双语者大脑中的存储状态43-45
  • 3.1.3 双语者的多元语言能力45-46
  • 3.2 Kecskes 和 Papp 提出的共同底层概念基础理论46-56
  • 3.2.1 外语学习者的语言加工机制47-48
  • 3.2.2 共同底层概念基础48-51
  • 3.2.3 外语学习者概念迁移模型51-56
  • 3.3 小结56-57
  • 第四章 本研究的研究方法57-82
  • 4.1 语言迁移研究的基本方法58-64
  • 4.1.1 反向迁移研究的两个层面58-59
  • 4.1.2 研究反向迁移的心理语言学方法59-60
  • 4.1.3 证明反向迁移存在的数据搜集方法60-62
  • 4.1.4 影响可迁移性的因素和中间变量62-64
  • 4.2 语言表现和书面表现的测量方法64-66
  • 4.2.1 语言表现和书面表现的定义64
  • 4.2.2 语言表现的量化方法64-66
  • 4.3 Kecskes 和 Papp 的测量方法66-70
  • 4.4 本研究中研究方法的确立70-80
  • 4.4.1 Kecskes 和 Papp 的测量法在应用于本研究时存在的问题71-72
  • 4.4.2 本研究中对 Kecskes 和 Papp 的测量法中存在的问题的解决方法72-80
  • 4.5 小结80-82
  • 第五章 预实验研究82-111
  • 5.1 预实验研究的目的82-83
  • 5.2 预实验研究过程83-84
  • 5.2.1 研究对象83
  • 5.2.2 数据搜集方法及实验假设83-84
  • 5.3 数据分析84-108
  • 5.3.1 概要写作的长度84-87
  • 5.3.2 受试者概要写作的内容同原文的相似度87-108
  • 5.4 讨论108-110
  • 5.5 结论110-111
  • 第六章 正式实验研究111-131
  • 6.1 正式实验研究的目的111
  • 6.2 研究假设111-112
  • 6.3 研究内容112-122
  • 6.3.1 研究对象112-113
  • 6.3.2 研究方法113-115
  • 6.3.3 数据搜集方法及测量指标115-122
  • 6.4 统计结果122-124
  • 6.4.1 结构完整性的统计结果122
  • 6.4.2 词汇质量的统计结果122
  • 6.4.3 认知功能发挥的统计结果122
  • 6.4.4 形合与意合的统计结果122
  • 6.4.5 静态与动态表达的统计结果122-124
  • 6.5 数据分析和讨论124-130
  • 6.5.1 结构完整性统计结果分析126-127
  • 6.5.2 词汇质量统计结果分析127-128
  • 6.5.3 认知功能发挥统计结果分析128-129
  • 6.5.4 形合与意合统计结果分析129-130
  • 6.5.5 静态表达和动态表达统计结果分析130
  • 6.6 结论130-131
  • 第七章 结论与启示131-138
  • 7.1 主要发现131-133
  • 7.2 本研究的创新133-135
  • 7.3 本研究的启示135-138
  • 7.4 本研究的不足之处和未来研究方向138
  • 参考文献138-146
  • 附录146-151
  • 后记151-152
  • 在学期间公开发表论文及著作情况152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倪传斌;刘治;;影响母语磨蚀的相关因素分析[J];当代语言学;2009年03期

2 张京鱼;薛常明;;顺向翻译中二语对母语的影响:二语效应[J];外国语言文学;2006年02期

3 王文格;;类型学视角下的汉语小句和英语小句[J];广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年06期

4 方欣欣;;语言接触与双语研究的经典著作——Weinreich《语言的接触:已发现的与待解决的问题》[J];国外汉语教学动态;2004年03期

5 方媛媛;尹锡荣;洪程;;基于心理学视角的语言迁移研究[J];合肥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01期

6 王东志;;语言迁移研究的新视角:二语对母语的迁移[J];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学报;2009年12期

7 濮建忠,卫乃兴;词汇和语法[J];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2000年02期

8 陈春华;英汉时间状语从句位置分布差异及其对英语学生写作的影响——基于CLEC的实证研究[J];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2004年01期

9 郑军;现代汉语连词研究概述[J];龙岩师专学报;2004年01期

10 吴安其;语言接触对语言演变的影响[J];民族语文;2004年01期



本文编号:1070464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oufeilunwen/rwkxbs/1070464.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1cb3a***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