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战时期宪政思想研究

发布时间:2017-10-23 16:43

  本文关键词:抗战时期宪政思想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民主宪政 抗战建国 团结御辱 历史机遇


【摘要】:抗战时期的宪政思想是伴随着抗战时期的两次宪政运动而兴起与传播的,对于抗战时期的各个党派的团结抗战政治格局的形成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是中国现代政治思想史研究的重要内容之一。可以说,抗战时期的宪政思想是中国近代以来宪政思想最全面、最集中、最深刻地展示,思想内容极其丰富,具有极高的研究价值。 抗战时期的宪政思想站在历史的高度、从理论认识上阐述清楚中国在抗战时期实现宪政不仅是必须的,而且可能的,尤其是中国的民主宪政只能在抗战时期实现,这是中国实现宪政千载难逢的历史机遇。抗战时期宪政运动和宪政思想形成具有客观性、广泛性和必要性等特征。宪政与抗战建国的互为条件性,反映了广大民众的意愿,实现了战时政治总动员。明确了制定宪法,实施宪政是抵御外患的利器,只有实现宪政,才能实现御辱抗敌的目标。战时中国迫切需要实施宪政,这也是建设现代国家和保障民权的需要,战时宪政的实施还要与民生的实现与改善结合起来。抗战时期的宪政理论已经认识到了天赋民权说,将人民的自由权利看作是先国家而存的,独立于法律之外的东西,只要凭着“人”的资格便都可以享受,谁也不得加以剥夺或侵犯。战时宪政具有鲜明的中国特色和时代特色,它是不成文宪政与成文宪政、自上而下的宪政与自下而上的宪政、间接民权的宪政与直接民权的宪政的有机统一。 抗战时期宪政思想的系统化、大众化的普及与传播,,扩大了宪政思想与宪政理论的社会影响,极大地提高了广大民众对宪政思想与宪政理论的认识,有助于澄清人们对宪政思想与宪政理论的误读。抗战时期宪政思想的内涵虽然非常系统、全面且具有很强的针对性,但战时宪政制度设计的适用性有许多不足,尤其是对在中国实现宪政的艰巨性、复杂性的认识不够深刻,有急于求成的倾向存在。 抗战时期的宪政思想反映了中国各党派的政治主张和政治诉求,是认识各党派在抗战时期参加宪政运动的关键所在,尤其是抗战时期的宪政思想动员团结了广大民众积极投身到抗日救亡运动中去,发展和壮大了爱国民主力量,对支持抗战起到了重要作用,特别是中国共产党与中间党派开展了广泛而持久的合作,成为了中国多党合作的良好开端。
【关键词】:民主宪政 抗战建国 团结御辱 历史机遇
【学位授予单位】:吉林大学
【学位级别】:博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K265
【目录】:
  • 摘要4-6
  • Abstract6-14
  • 绪论14-24
  • 一、 选题的意义与价值14-17
  • 二、 论文的研究现状综述17-22
  • 三、 论文的主要内容、研究思路与创新之处22-24
  • 第一章 抗战时期宪政思想的形成24-44
  • 一、 孙中山的宪政设计与国民党实施宪政的准备24-31
  • (一) 孙中山的宪政思想24-27
  • (二) 国民党实施宪政的准备27-31
  • 二、 抗战时期宪政运动与宪政思想的形成31-44
  • (一) 1939 年 1940 年第一次宪政运动31-37
  • (二) 1943 年-1944 年第二次宪政运动37-44
  • 第二章 抗战时期宪政运动的开展及其本质属性的认识44-80
  • 一、 抗战时期实行宪政的现实迫切性44-50
  • (一) 抗战与民主宪政的协同一致性44-46
  • (二) 战时人民权利限的相对性46-48
  • (三) 抗战时期民主宪政的主要目标48-50
  • 二、 抗战时期宪政实施的历史机遇性50-54
  • (一) 抗战时期历史条件的特殊性50-51
  • (二) 抗战时期的宪政可消内乱争外援51-53
  • (三) 抗战时期宪政的困难与可能53-54
  • 三、 抗战建国与宪政实现的内在逻辑性54-60
  • (一) 抗战建国与宪政实现的互为条件性54-55
  • (二) 在宪政运动中培养实行宪政的能力55-57
  • (三) 宪政与抗战胜利的本质联系57-60
  • 四、 抗战时期宪政运动的特征60-64
  • (一) 宪政运动产生的客观性60-61
  • (二) 宪政运动存在的广泛性61-62
  • (三) 宪政运动开展的必要性62-63
  • (四) 宪政运动的民众期盼性63-64
  • 五、 抗战时期宪政的政治设计与制约因素分析64-72
  • (一) 抗战时期宪政设计的总体思路64-65
  • (二) 宪政宣传与宪政实施规划65-67
  • (三) 具有战时特色的宪政形式67-69
  • (四) 抗战时期宪政运动开展的障碍69-72
  • 六、 抗战时期宪政开展和完成的必要准备72-80
  • (一) 抗战时期宪政教育的普及72-74
  • (二) 抗战时期宪法权利的实践与保障74-76
  • (三) 抗战时期政治训练的开展76-77
  • (四) 政党组织的完善与政治道德的养成77-80
  • 第三章 抗战时期宪政与宪法理论的解读与阐释80-114
  • 一、 抗战时期宪政与宪法的基本属性80-89
  • (一) 抗战时期宪政的涵义80-83
  • (二) 抗战时期宪法的特点83-86
  • (三) 抗战时期宪政与宪法的关系86-89
  • 二、 抗战时期宪法制定的相关问题89-96
  • (一) 抗战时期宪法需要速成89-91
  • (二) 抗战时期宪法要充分代表民意91-93
  • (三) 抗战时期宪法要避免成为虚文政治93-94
  • (四) 抗战时期宪法应以五五宪章为蓝本94-96
  • 三、 抗战时期宪法草案中的人权保障96-106
  • (一) 人权理论的基本认知96-98
  • (二) 人权保障范围的界定98
  • (三) 抗战时期对英美人权保障的借鉴98-101
  • (四) 人权保障的主要内容和基本原则101-103
  • (五) 宪法中亟待明确的人权保障问题103-106
  • 四、 抗战时期宪法与宪政实施的特殊路径106-114
  • (一) 抗战时期宪法实施在于守法精神的培养106-108
  • (二) 抗战时期宪法实施在于民治的完成108
  • (三) 抗战时期宪政实现必须解决的关键环节108-110
  • (四) 抗战时期宪法与宪政的实用价值110-114
  • 第四章 抗战时期宪政实现的地方组织形式与法治原则114-147
  • 一、 地方自治是战时宪政实现的基本组织形式114-121
  • (一) 地方自治的内涵及其功能114-116
  • (二) 宪政所具有的制度特征116-118
  • (三) 抗战时期实现地方自治的难度118-121
  • 二、 抗战时期实现地方自治的路径之争121-128
  • (一) 地方自治应以城市为切入点121-124
  • (二) 地方自治应以乡村为突破口124-127
  • (三) 城市与乡村地方自治的比较127-128
  • 三、 抗战时期地方自治面临的困境与出路128-132
  • (一) 地方自治面临的现实问题128-129
  • (二) 实现地方自治的出路129-131
  • (三) 地方自治的目标追求131-132
  • 四、 法治是宪政和地方自治的保障132-142
  • (一) 法与法治的解读132-134
  • (二) 人治与法治的辨析134-137
  • (三) 实施宪政就是要实现法治137-140
  • (四) 制约法治实现的诸多因素140-142
  • 五、 法治运行与政治制度化的逻辑一致性142-147
  • (一) 政治制度化的实质就是法治142-143
  • (二) 政治制度化是社会进步的常态143-145
  • (三) 政治制度化的具体途径145-147
  • 第五章 抗战时期宪政实现的道德基础及发展趋势147-174
  • 一、 政治道德是抗战时期宪政实现的思想之基147-151
  • (一) 民主宪政的本质是道德政治147-148
  • (二) 民主宪政的手段和方法是道德的148-151
  • 二、 政治道德是抗战时期宪政实现的精神推动力151-157
  • (一) 政治道德的表现与作用151-152
  • (二) 政治与道德的辩证关系152-154
  • (三) 专制政治下的道德与宪政道德的背离性154-157
  • 三、 宪政制度精神是抗战时期政治道德的灵魂157-160
  • (一) 政治组织形成的精神内聚力157-158
  • (二) 宪政制度精神的养成158-160
  • 四、 民主宪政是战后世界发展的大趋势160-167
  • (一) 中国的民主宪政是对世界潮流的适应160-162
  • (二) 真正的宪政必须是民主的宪政162-164
  • (三) 现代民主政治的新特点164-167
  • 五、 中国民主宪政发展的分析与展望167-174
  • (一) 国民党内有识之士的认识167-168
  • (二) 倡导宪政的知识分子的看法168-170
  • (三) 抗战时期实现民主宪政的三条途径170-171
  • (四)抗战时期实现宪政的准备与步骤171-174
  • 结论174-183
  • 参考文献183-189
  • 附录189-205
  • 作者简介及主要科研成果205-206
  • 致谢206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杜君;中国现代知识分子的心路历程[J];北方论丛;2002年02期

2 方敏;抗日战争时期中间势力的宪政思想[J];北京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04期

3 陈锋;简论近代中国新式知识分子的社会特征[J];北京市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2年04期

4 蒋国海;石丽芹;;抗战时期中间势力宪政思想与孙中山五权宪法思想比较[J];重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03期

5 王顺达;中国知识分子的历史形态与时代使命[J];重庆师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年02期

6 谌玉梅;;张申府与抗战时期民主宪政运动[J];重庆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11年01期

7 苏姒 ,夏明星;抗战期间的第一次民主宪政运动[J];党史天地;2001年03期

8 吴鸿丽;中国知识分子在解放战争中政治态度的探讨[J];福建论坛(文史哲版);1999年05期

9 祝天智;抗战时期宪政运动的博弈分析[J];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2005年06期

10 苗连营,王钰;从传统的家园意识看近代中国的宪政建设[J];华东政法学院学报;2002年06期



本文编号:1084390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oufeilunwen/rwkxbs/1084390.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630e9***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