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瓦戈医生》的叙事话语研究

发布时间:2017-12-12 00:24

  本文关键词:《日瓦戈医生》的叙事话语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帕斯捷尔纳克 《日瓦戈医生》 叙事话语


【摘要】:长篇小说《日瓦戈医生》是“人类文学史和道德史上的重要事件”(埃德蒙·威尔逊语),这部划时代的作品因其极为丰沛的文化和艺术魅力,自问世以来始终受到世界各国学者的广泛关注和高度重视。但纵观小说研究史,我们发现,20世纪对《日瓦戈医生》的研究普遍受到意识形态批评的拘囿。进入新世纪以来,学界逐渐走出了意识形态批评视域,在该小说的研究方面,打破了社会历史学批评范式,开始了较为深入的文化学和诗学研究,研究视角也日趋多样。然而,在我们看来,长篇小说《日瓦戈医生》的一个尤为重要的研究领域——叙事话语研究并未能引起研究者们足够的重视。俄罗斯国立人文大学的B.邱帕教授就指出,迄今为止对《日瓦戈医生》的社会、伦理意义的重要性,以及对其美学价值的认知间仍存在着较大的语义断层。这部小说的结构极富创新性和“异质性”,以至于相当多的权威学者至今还未能确定其叙事结构类型以及文本的体裁属性。作品的小说部分与诗歌部分是按照怎样的原则杂糅的,为何诗歌部分未以一个独立的部分予以凸显,而是延续小说的章节编码,作为整部作品的第17章呈现,类似问题至今仍存争议。还有一些研究者对这部作品的叙事艺术成就表示质疑。实际上,叙事艺术是《日瓦戈医生》的重要特色,该小说是苏联时期长篇小说叙事现代性转型的一个重要标志。帕斯捷尔纳克在小说中继承19世纪俄罗斯文学叙事传统(史诗性、悲剧性、复调性)的同时,极大地丰富了其审美手段,将现代主义小说的叙事元素融入了现实主义的叙事中,将小说与诗歌两种不同的体裁融合在了一起。对小说独特的叙事话语的深入研究,不仅可以更好地揭示这部小说的审美形式特点,还可以为我们深入发掘作品丰沛的历史文化意蕴、了解作家的创作立场带来有益的启迪。论文“《日瓦戈医生》的叙事话语研究”是对小说叙事审美形式的研究,同时兼顾创作主体的思想文化伦理分析。笔者分别从叙事结构、人物及叙述者的话语形态及其功能、叙事视角以及叙事伦理四个方面,较为全面、系统地展现《日瓦戈医生》卓越的叙事艺术成就,揭示创作主体潜在的精神空间以及在世界和人类面前独特的责任伦理。论文由绪论、正文四章、结语、参考文献等七部分组成。绪论部分介绍了论文选题的缘起与意图,西方、俄罗斯及中国学界对《日瓦戈医生》研究的学术史沿革以及本论题的研究方法、价值与创新意义等。第一章“《日瓦戈医生》的叙事结构”考察了小说独特的叙事结构特征。这部小说在整体上延续了现实主义小说的线性时间叙事传统,但也呈现了现代主义小说空间叙事的新特点。我们分别从“节点式”的空间叙事、情节的“潜结构类型”、小说与诗歌体裁合成文本的整体性等三个方面对小说的叙事结构加以探讨,阐释其有异于传统现实主义小说的创新型叙事结构的鲜明特点。第二章是“《日瓦戈医生》的叙事视角及其功能”。《日瓦戈医生》“精致主义”的叙事风格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它极富独特性和创新性的叙事视角。在本章中我们集中探讨了小说的有限全知视角、摄像式外视角、人物内视角等三种叙事视角类型,并揭示了不同视角的叙事功能。笔者认为,不同视角的转换、交叉、融合、呼应是该小说叙事视角的一个鲜明特征,小说中这种多重视角的运用在很大程度上丰富了小说叙事的审美意蕴。第三章我们重点考察了该小说的“叙事话语形态及其功能”。《日瓦戈医生》独特的叙事话语集中表现在人物及叙述者的话语上。在本章我们对小说中最富特色的三种人物话语形态(对话性直接引语、自由间接引语、自由直接引语)以及叙述者话语的三种角色(讲述者、审视者、思想者)、三种功能(情节连缀功能、心灵揭示功能、哲学阐释功能)进行了具体深入的分析。第四章是“叙事话语伦理”。本章探讨《日瓦戈医生》由上述叙事特点所呈现的作者的世界观和价值取向。审美叙事的个性话语都带有叙事主体的鲜明烙印;与此同时,创作主体自我审美意识的强化与高扬以其深刻的、超越世俗的叙事伦理为依托和归宿。因此,对小说叙事话语的研究不能缺少对创作主体叙事伦理的阐释,后者是发现小说思想、揭示作家精神世界的重要链环。通过对叙事伦理的分析,作家的世界观、价值取向及其对世界和人类的哲学认知才能得以充分的揭示。论文作者从反暴力叙事、反乌托邦叙事、反国家主义的自由个体叙事和宗教神性伦理叙事等四个方面,揭示了创作主体叙事伦理的具体内容。论文的结语总结了《日瓦戈医生》叙事话语的特点。该作品是20世纪俄罗斯长篇小说的巨大成就和重要创新,是苏联时期长篇小说现代性转型的重要标志。帕斯捷尔纳克不仅是一个具有重大思想发现的伟大作家,还是一个具有重大艺术创新的小说家。
【学位授予单位】:北京外国语大学
【学位级别】:博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I512.074


本文编号:1280486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oufeilunwen/rwkxbs/1280486.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fcdfc***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