唱音障碍的感觉运动映射机制及短时程自我模唱干预
发布时间:2018-01-12 14:08
本文关键词:唱音障碍的感觉运动映射机制及短时程自我模唱干预 出处:《华东师范大学》2016年博士论文 论文类型:学位论文
更多相关文章: 唱音障碍 感觉运动映射 线性映射模型 失乐症 干预
【摘要】:唱音障碍表现为个体在歌唱时无法唱出与目标音具有相同音高的音。唱音障碍的总体发生率约为三分之一。尽管音高知觉、感觉运动转换(映射)、发声运动控制以及音高记忆方面的功能障碍均有可能导致唱音障碍,但感觉运动转换障碍被认为是导致唱音障碍的主要原因。迄今,已有不少研究探讨了唱音障碍的感觉运动转换机制,并认为音高的感觉运动映射体系的功能异常是导致唱音障碍的关键因素。然而,以往研究未探讨音高感觉运动映射系统的结构,且既往用于描述感觉运动映射系统形成过程的模型不能全面地表征各种唱音类型。此外,关于唱音障碍领域中广泛存在着的自我模唱优势效应,以往研究均未提出足够清晰准确的解释。而且,迄今尚未有研究借助自我模唱优势效应来设计针对唱音障碍的干预方法。基于上述问题,本研究旨在对唱音障碍的感觉运动映射机制以及唱音障碍的干预方法做进一步的探索。关于唱音障碍的感觉运动映射机制,本研究提出了感觉运动失映射假说和线性映射模型,分别用于阐述唱音障碍者的感觉运动映射系统的结构和形成过程。感觉运动失映射假说认为,音高的感觉运动失映射可以分为错误映射和无映射两种类型;它们分别产生两种具有不同性质的错误唱音。线性映射模型则指出,感觉运动映射系统的形成受到了个体的舒适音的影响。关于唱音障碍的干预,本研究基于自我模唱优势效应设计了一套自我模唱训练系统,并基于这套系统考察了自我模唱训练对唱音障碍的短时程干预效果。本研究由以下七项子研究构成。研究1和研究2通过检验失映射类型操作定义的信度及效度来检验失映射假设。研究1采用纯音模唱任务,研究2采用同、异音节自我模唱任务。这三项任务均要求被试既准又快地模唱所听到的目标音。研究1和研究2的结果均显示失映射类型的操作定义具有较好的信度,即依据时间先后所划分的两部分试次的唱音一致性之间存在显著的线性关系。失映射类型的操作定义也具有较好的关联效度。具体表现为(1)无映射条件下的唱音反应时长于错误映射条件下的唱音反应时,(2)无映射条件下的唱音比错误映射条件下的唱音具有更强的对于(目标音与实际唱音之间的)咬字一致性的依赖性。此外,研究2提出并检验了新的关于自我模唱优势效应产生机制的假设。研究3将失映射视作连续变量,并在此基础上考察了唱音一致性与两个校标(校标1:自我模唱优势量;校标2:自我模唱优势效应量与一致性之间回归直线的斜率)之间的线性关系。其结果显示,发声动作对于咬字动作一致性的依赖性随着唱音一致性的降低而增大。研究3在将失映射视作连续变量的条件下复制出了研究2的效度检验结果,从而为感觉运动失映射假设提供了更为充分的证据。研究4通过蒙特卡罗仿真技术,模拟研究2和研究3所观测到的实验数据,以期考察变量(唱音一致性与自我模唱优势效应量)之间是否本身就存在着前两项研究所显示的相关关系。即,该研究旨在排除研究2和研究3所得到的是一个先验结果的可能性,从而表明之前的研究结果的确源于实验操作。研究4的结果显示,研究2和研究3所揭示的两类线性关系并非一个由变量间原本就存在着的相关关系而可以事先预知的结论。研究5通过构建线性映射模型解释了音高感觉运动映射系统的形成过程。此外,线性映射模型能够较好地表征以往研究所揭示的四种唱音类型。研究6考察了短时程的自我模唱训练是否能够提升唱音障碍者的模唱水平。结果显示,短时程的自我模唱训练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提升唱音障碍者的模唱表现。这种训练具有跨音级、跨音色的泛化效应,且自我模唱训练对无映射唱音的干预效果要大于对错误映射唱音的干预效果。研究7则将自我模唱训练运用于先天性失乐症者,考察了该方法对于具有音高知觉能力障碍者的短程干预效果。结果显示,短时程的自我模唱训练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提升先天性失乐症者的模唱表现。本研究可以得出以下结论:第一,导致唱音障碍的音高感觉运动失映射分为两种类型:错误映射和无映射。错误映射条件下的唱音表现为(1)虽不准确但一致性高,(2)反应时较短,(3)对于目标音与实际唱音之间的咬字动作一致性的依赖性较弱。相较而言,无映射条件下的唱音表现为(1)既不准确又不一致,(2)反应时较长,(3)对于目标音与实际唱音之间的咬字动作一致性有着较强的依赖性。当将感觉运动失映射视作连续变量时,上述结论得到进一步的确证,即,唱音的一致性越低,其对于目标音与实际唱音之间的咬字一致性的依赖性越强。第二,音高感觉运动失映射的形成主要源自于舒适音的干扰作用。映射系统的受损程度可以通过音高知觉和发声动作之间的实际回归直线与理想回归直线之间的偏移程度反映出来。此外,线性映射模型能够较好地表征正确唱音、错误映射唱音、无映射唱音以及噪声唱音这四种唱音类型。第三,自我模唱优势效应的产生源于目标音与实际唱音之间的咬字动作一致性。基于此,短时程的自我模唱训练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提升(包括先天性失乐症者在内的)唱音障碍者的模唱表现。这种训练具有音级泛化效应和音色泛化效应。此外,自我模唱训练对无映射唱音的干预效果要大于对错误映射唱音的干预效果。
[Abstract]:In this paper , we have studied the mechanism of perceptual motion mapping system , which is based on the self - modal singing superiority effect . In addition , the effect of self - mode singing is more dependent on the consistency of the bit between the target tone and the actual singing voice .
【学位授予单位】:华东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博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B842
【相似文献】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何昊;唱音障碍的感觉运动映射机制及短时程自我模唱干预[D];华东师范大学;2016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孙慧中;视觉的双通道理论与感觉运动理论之争[D];山东大学;2014年
,本文编号:1414575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oufeilunwen/rwkxbs/141457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