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国汉语学习者汉语写作中“他”和“所以”衔接错误研究
发布时间:2018-03-14 02:38
本文选题:韩国汉语学习者 切入点:衔接错误(他和所以的过度使用) 出处:《浙江大学》2016年博士论文 论文类型:学位论文
【摘要】:当前,汉语已日益成为一门热门外语,大量韩国留学生前往中国学习汉语。由于在汉语水平考试中能否取得好成绩直接关系到他们回国后能否找到满意的工作,因此,韩国留学生十分重视汉语水平考试。在汉语水平考试中,写作被视为除语法外最难的一部分。大量研究表明,韩国学生在运用衔接策略时存在困难,具体表现在他们在汉语写作时过多使用代词"他"和连词"所以"。本文作者认为,韩国汉语学习者所犯的重复性错误,例如过多使用"他"和"所以",不仅与他们的母语迁移有关,同时也与其第二语言(即英语)和教师的不当反馈的有关。为了检验本假说,本文针对韩国汉语学习者对教师错误反馈偏好,以及教师对衔接错误的认识进行了调查。本文利用对比理论和错误分析理论,采用问卷调查与访谈相结合的方法,全面分析了韩国汉语学习者在使用代词"他"和连词"所以"时出现的重复性错误的原因。二语写作的许多研究表明,母语和非母语作者写作所使用的衔接手段在数量和类型上都存在差异。同样,在汉语写作中,汉语母语作者和韩国汉语学习者在衔接手段的使用和方式上也存在差异。许多学者都曾指出,诸如人称代词"他"和因果连词"所以"是韩国学生经常犯的衔接错误。但是目前尚未有针对其使用特点的对比研究。由于记叙文(如,汉语水平考试中的缩写任务)能够考察特定衔接手段的使用,所以本研究仅限于记叙文中的衔接错误,例如,写作者如何在故事中使用足够的人物指称(指称连贯)以及如何在各事件中建立语义连接(连接连贯)。鉴于记叙文的文体效应,在叙述文本中,因果关系对于情节的连贯和主要人事的叙述极为重要,因此本研究重点考察因果连词和代词。现有的研究仅对韩国汉语学习者的衔接错误进行了整体的描述,并未深入分析出现错误的原因,且大多数研究将其主要归因于母语的迁移。在韩国,大多数学生必须接受八年半的正式英语教育,而汉语则是作为另一门外语进行学习。对于已经在英语学习中掌握了指称策略(即,大量使用代词)的韩国学习者来说,这有可能对他们的汉语写作产生影响。然而,来自英语(第一外语)的迁移以及教师反馈的不足,这些因素并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因此,对韩国学习者汉语写作中出现的重复性衔接错误进行深入剖析显得尤为必要。本研究旨在从Corder(1982)提出的三个层面,即语言迁移、学生语言过度泛化以及教师反馈不足,实验产生"他"和"所以"的衔接错误的具体原因,并对这类错误的出现给出合理的解释,同时为汉语写作教学提供一个实践模型。具体来说,本研究在以下几个方面做出了贡献。首先,本研究能够揭示韩国汉语学习者的语言背景知识(母语及英语)如何影响他们在汉语写作中衔接手段的使用。其次,基于Kang(2004)的词频分析方法,本研究进行了相关实验,弥补了汉语文献中研究方法的不足。再次,本研究对韩国学生汉语写作中的衔接错误进行了对比分析(语言层面)、错误分析(学习者层面)及教师反馈(教师层面)分析。研究结果可以更好地揭示造成韩国学习者出现衔接错误的原因。此外,本研究提出了一个完整的教学模型,即写作→比较→解释→修改→反馈,这一实践模型对汉语写作教学具有实际意义。最后,本研究提出的衔接错误辨别方法和研究模型能够指导其它类型的衔接错误的分析,例如,韩国的汉语学习者对"还有"等的过度使用;本研究还可以运用到其他国家的汉语学习者出现的相关错误(如日本、泰国的汉语学习者)的研究中。本研究由六个章节组成。第一章介绍研究目的、中国及国外关于衔接错误的现有研究。本研究旨在解决现有研究存在的三点不足。第一,关于"他"和"所以"的现有研究,很少利用词频分析,只大致将此类错误归因于母语迁移、过度泛化和教学环节,且未针对具体错误进行分析。第二,尽管Norment(1994)指出衔接手段的使用频率取决于文体,大多数现有研究似乎没有考虑文体因素。此外,虽然有一些研究基于教学材料和评估进行,但是相对于国外关于连贯的研究,目前尚未有研究涉及到教师反馈这一层面。第二章介绍本研究的研究背景、理论框架以及衔接的重要性,并对相关理论进行了梳理,包括迁移理论、对比分析理论和错误分析理论。结合对比分析理论和错误分析理论这两种理论,本研究引入了一个改进的理论框架,并从无关错误和学习者知识层面对反馈进行描述。动词时态、主谓一致、冠词使用此类可修正错误的出现是基于语法的,而诸如过度使用"他"和"所以"之类的不可修正错误则需要学习者利用相关知识才能改正。多数学者坚持认为学生处理这两类错误的能力有显著不同。因此,本文也对教师反馈的作用进行了研究。围绕韩国汉语学习者在"他"和"所以"的使用中可能出现的僵化现象,开展韩语、汉语和英语之间的对比研究。在韩语中,双方如根据语境,即能明白指称语的所指,那么指示性短语往往省略不说,并用相应头街来代替第二人称代词、第三人称代词。因此,在指称策略方面,汉语与韩语存在相似之处。而在衔接策略方面,韩语十分依赖于因果连接来实现篇章连贯。这一点与汉语和英语都有所不同,可能与语言之间的区别有关。在韩语中,有两种方式来连接句子,一是用诸如"因此""所以"之类的关系副词,二是添加连接性词尾。第三章采用定量和定性两种研究方法对衔接错误进行分析,分别是基于词频分析的定量研究方法和利用问卷、教师访谈的定性研究方法。在分析韩国学习者写作中"他"和"所以"的使用情况时,本研究采用了 Gass(2013)提出的错误分析模型。在进行错误分析时,该模型包括数据收集、错误识别、错误分类、错误计数、错误来源分析以及错误纠正6个步骤。此外,本章通过对错误进行对比分析,对韩国汉语学习者写作中存在的母语迁移、英语作为外语的迁移以及第二外语效应进行了解释。最后,为了调查韩国学习者对教师关于衔接错误的反馈是否存在偏好,以及教师对韩国学生过度使用连接词"所以"和代词"他"的反馈类型,本研究对学生采用了问卷的定量分析方法,对教师采用了访谈的定性分析方法。第四章由两个调查构成,分别研究"他"和"所以"。首先,对韩国学习者在使用"他"和"所以"时的重复性错误的原因进行了分类和分析。在此基础上,本文讨论了学生对教师反馈的偏好。造成韩国学习者在汉语写作中过度使用"他"的原因表明:(1)韩国汉语学习者不仅受到了来自母语韩语的迁移效应,而且也受到了第一外语英语的迁移影响。尽管也存在来自母语的连接效应或逗号效应的影响,但这种影响似乎不明显;(2)英语作为外语的迁移,在主要人物上体现得尤为明显,主要受到指称效应的影响;(3)过度外显现象与学习者的语言水平相关,比起复合句,学生更倾向于使用两个简单句,这样就自然增加了"他"的使用;(4)教学过程中,对于"他"的省略用法的讲授不足,以及相应练习的缺失也增加了"他"的使用。造成韩国学习者在汉语写作中过度使用"所以"的原因表明:(1)学习者并未受到第一外语英语的迁移影响,而是受到了母语的迁移影响,韩语中广泛使用的连接性词尾使得学习者过度使用"所以";(2)过度泛化现象(不断使用"所以"的回避策略)的产生,与学习者的水平、语言难度(单一形式→多样化形式)、对替代性表达(如"由于/就/让")的练习和掌握不足,都存在关系;(3)教学过程中,由于教师未意识到"所以"的过度使用,以及教材设计的不当(规定式练习v.s自由式练习),也造成了"所以"的大量使用。学生对教师反馈的偏好问卷和教师访谈表明:(1)学生与教师在衔接错误反馈上存在分歧。表现在学生更倾向于得到具体、直接的反馈;(2)汉语教师不大注意连贯错误,这可能导致学生者很早就在"他"和"所以"的使用上产生僵化。因此,有必要让汉语对教学教师意识到僵化现象,要在连接性错误上提供具体的反馈,从而避免学生连贯性错误的伪僵化现象;(3)汉语教师应当指出学生在代词或连词的使用不当之处,并引导他们改正错误,并根据学生水平帮助他们使用复合句(将"所以"的使用作为汉语水平的一个衡量指标)。第五章指出了本研究在汉语教学材料设计以及代词"他"和连词"所以"的教学方面的启示。虽然目前的汉语教材已经逐渐注意到衔接手段教学的重要性,但是许多汉语教材仍偏重于语法教学。即便涉及到衔接手段的教学,也往往只针对水平较高的学生,课堂中也并未系统开展相关教学。中级水平的学习者在达到高级水平之前,也没有机会对衔接手段进行学习。而学习后又可能出现衔接手段的僵化。对此,本研究对目前的汉语教材的编写、对比研究和练习设计提出了一些切实可行的建议。第六章为结论,主要从三个方面总结了造成韩国汉语学习者在"他"和"所以"上出现衔接错误的原因。首先,不仅存在母语的迁移效应还存在第一门外语英语的迁移效应。其次,学习者的过度泛化现象增加了他们犯同样错误的可能。再次,教师讲授的不足、教学材料存在问题以及教师对衔接手段使用的反馈不够,也是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因此,教师不应只重视语法教学,同时应当重视对衔接手段的教授,从而使学生避免相关错误。衔接手段的恰当使用直接与写作连贯相关。教师还应当关注这些由于教学原因造成的韩国汉语学习者的典型性衔接错误。有必要向他们解释这些错误,从而尽早避免僵化的产生。由于本研究是基于词频分析的研究,个别词频错误在所难免。但是,本研究通过从母语/英语迁移、学习者过度泛化、教师反馈三个层面的分析,并提出相应的教学模型,在衔接错误的研究上迈出了重要的第一步。本研究提出的针对汉语衔接错误原因分析的步骤和研究模型,对分析汉语学习者的其它衔接错误也具有指导意义。
[Abstract]:......
【学位授予单位】:浙江大学
【学位级别】:博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H195
,
本文编号:1609231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oufeilunwen/rwkxbs/160923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