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大的史前城址_《复旦大学》2014年博士论文

发布时间:2016-11-02 18:02

  本文关键词:长江流域史前城址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复旦大学》 2014年

长江流域史前城址研究

郑好  

【摘要】:中国史前城址的不断发现,是中国考古学的重要进展之一。因其在城市起源、文明起源和国家形成中的重要性,近些年来成为考古学关注的重要课题。本论文所研究的史前城址,是一个常见于中国考古学发现和研究中的概念和范畴,泛指围墙类的大型史前建筑遗存。这类遗存在废弃过程之前,亦即建筑过程和使用过程中,是通过堆筑、夯筑、石砌等方法建筑起来的围合性的史前时代聚落,具有区域中心性的生产、政治、经济、军事、人口、宗教、艺术等复合型的史前社会实体功能。迄今为止,在我国发掘的史前城址已经将近百处左右。从这些城址的时空框架来看:在时间上,个别城址已经可以早到仰韶时代中晚期,即距今约6000至5300年期段,大部分落在龙山时代,即距今约5200年至4000年期段。于考古学来说,这属于中国文明起源和形成时期的“城市革命”阶段,于历史特别是中国城市史来说,则属于早起城市发端阶段。在空间上,它们大致分布在北、中、南三个区域。北部的主要是内蒙古中南部地区,约有15座;中部的主要是中原地区和海岱地区,约有40座;南部的主要是长江流域,约有30座。考古学对这些城址的研究,北部和中部相对比较多见,而南部也就是长江流域相对比较少见,这成为本论文选题的一个研究前提和空间,亦即本论文的研究,以整个长江流域的史前城址为研究对象。首先,本论文梳理了以往长江流域史前城址的考古史后发现,长江流域史前城址的发现和研究中存在二个现象:一是发现上的不平衡性,即长江中、上游发现的城址较多,而长江下游除个别外,几乎很少发现城址;二是研究上的非全域性,即以往的研究多是局地性的区域研究模式,或研究上游,或研究中游,或研究下游,很少有将整个长江流域做整合式的全域性研究。其次,本论文研究了长江流域史前城址的考古资料后,总结出以下诸多特征:一是存在数量上的不平衡性。上游有9处、中游有19处,下游只有1处。二是存在规模上的多样性。大者达百万以上平方米,小者仅几万平方米。既呈现出塔形聚落结构,又折射出社会关系的复杂化程度。三是存在分布上的集群性。所有城址并非沿江分布,而是区域性集中分布与上游的成都平原、中游的两湖流域以及下游的太湖地区。各集群之间,又显示出选址的相近性、格局的群组性、影响的相互性、区域经济的一体性等信息。四是存在地理上的多元性。所在地的自然环境有山地,有丘陵,还有平原,个别还分布在低海拔、多水道地区。所在地的人文景观,有村落、有城镇、还有都邑,既以农业聚落为主,但又不乏狩猎和采集以及渔猎等亦农亦渔的生存方式。五是存在兴衰上的异同性。南部也就是长江流域史前城址与中部和北部史前城址相比,既有共性发展道路,又有自身变迁规律。中国史前古城起源期间大多城址的基本特征,在长江流域史前城址中基本都有呈现。但中国史前古城的演化进程,并未在长江流域得到后续发展。那就是:长江中游在距今6000年前于城头山率先兴建古城,是为中国迄今所知发现最早的城址,到了仰韶时代晚期和龙山时代早期已形成兴盛之势。然而,进入龙山时代中晚期却突然衰落,再无直接传承的后续。通过以上研究,本论文得到的基本结论是:第一,在中国史前古城的起源上,长江中游不但是长江流域而且是中国史前古城最重要的发源地之一。长江上游和长江下游出现古城的时间相对较晚,只是中国史前古城的续生地。第二,在史前古城的考古学形态上,包括长江流域早期城址在内的中国史前古城,存在着普遍的相似性。即都由强有力的高层管理统治者主宰、凌驾于普通社会成员之上的公共权力已经形成并逐步加强,地缘关系开始取代血缘关系,大型中心型古城已成为了一定地域范围内的具有行政实体性的统治中心。第三,在史前古城的发展道路上,长江流域的古城走向了与黄河流域特别是中原地区相反的道路,成为中国史前城址“北兴南衰”的典型标本。不但在长江流域城市发展史上出现了缺环,还在社会总体的文明化发展进程中盛极而衰。“其兴也勃焉,其亡也忽焉”,是长江流域史前古城的主要特征和真实写照。

【关键词】:
【学位授予单位】:复旦大学
【学位级别】:博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4
【分类号】:K878.3
【目录】:

下载全文 更多同类文献

CAJ全文下载

(如何获取全文? 欢迎:购买知网充值卡、在线充值、在线咨询)

CAJViewer阅读器支持CAJ、PDF文件格式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吴维棠;从新石器时代文化遗址看杭州湾两岸的全新世古地理[J];地理学报;1983年02期

2 严钦尚,黄山;杭嘉湖平原全新世沉积环境的演变[J];地理学报;1987年01期

3 杨权喜;试论城背溪文化[J];东南文化;1991年05期

4 ;江阴佘城遗址试掘简报[J];东南文化;2001年09期

5 费国平;浙江余杭良渚文化遗址群考察报告[J];东南文化;1995年02期

6 朱育新,薛滨,羊向东,夏威岚,王苏民;江汉平原沔城M1孔的沉积特征与古环境重建[J];地质力学学报;1997年04期

7 高蒙河;长江下游文明化初期的人地关系——多学科交叉的实践与探索[J];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02期

8 韩辉友,李升峰,张立新,周曙,张建新,吴胜光,王富葆;江苏句容宝华山全新世中晚期的花粉与环境[J];古生物学报;2000年02期

9 ;“福泉山遗址吴家场墓地考古新发现专家讨论会”会议纪要[J];东南文化;2011年06期

10 张玉石;史前城址与中原地区中国古代文明中心地位的形成[J];华夏考古;2001年0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陈云洪;颜劲松;;成都平原宝墩文化史前城址群初步分析[A];中国古都研究(第十九辑)——中国古都学会2002年年会暨长江上游城市文明起源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2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毋建庄 邢心田 韩长松 张丽芳;[N];中国文物报;2007年

2 王青 王良智;[N];中国文物报;2008年

3 马学泽;[N];中国文物报;2008年

4 记者 李晓东 危兆盖;[N];光明日报;2013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李丽娜;龙山至二里头时代城邑研究[D];郑州大学;2010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田庄;海岱地区史前城址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11年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朔知;从凌家滩文化看中国文明的起源[J];安徽史学;2000年03期

2 陈立柱;亳在大伾说[J];安徽史学;2004年02期

3 齐磊;翟京襄;;略论先秦城市发展的阶段性特征[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8年09期

4 张丽敏;任广岭;;商代都城手工业探析[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8年10期

5 侯宏堂;“天人合一”观早期发生历程[J];安庆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0年05期

6 付宝新;王忠伟;宋香谒;;太昊伏羲的管理思想[J];辽宁科技大学学报;2008年Z1期

7 吕军;从考古学上谈岫岩玉在中国玉文化起源中的地位与作用[J];鞍山师范学院学报;2003年05期

8 韩江苏;;殷墟在历史教学实践课中的规划与设计[J];安阳师范学院学报;2011年04期

9 徐馨;我国东部晚第四纪气候演变[J];冰川冻土;1989年01期

10 韩建业;唐伐西夏与稷放丹朱[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1年04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周小云;;试论“澧县小叶”野茶悠远的文明演化[A];科技创新 转型升级 做大做强湖南特色茶叶——湖南省茶叶学会2011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1年

2 周宗尧;余国春;董学发;骆丁;宋明义;;河姆渡早期文化发展中断原因初探——来自田螺山剖面的新证据[A];“资源保障 环境安全——地质工作使命”华东六省一市地学科技论坛文集[C];2011年

3 王曰珠;张永奎;;管仲商业方略与淮夷商贾贸易[A];安徽省管子研究会2010年年会暨全国第五届管子学术研讨会交流论文集[C];2010年

4 裘士京;;论江南自古即为产铜地[A];钱币文论特辑[C];1988年

5 江林昌;;东西方古文明的比较[A];北京论坛(2006)文明的和谐与共同繁荣——对人类文明方式的思考:“世界格局中的中华文明”国学分论坛论文或摘要集[C];2006年

6 朱士光;;论中国古代都城规制之特点及其与保护古都风貌之关系[A];中国古都研究(第十三辑)——中国古都学会第十三届年会论文集[C];1995年

7 李先登;;论五帝时代[A];中国古都研究(第十五辑)——中国古都学会第十五届年会暨新郑古都与中原文明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1998年

8 段渝;陈剑;;成都平原史前古城性质初探[A];中国古都研究(第十八辑下册)——中国古都学会2001年年会暨赤峰辽王朝故都历史文化研讨会论文集[C];2001年

9 叶万松;李德方;;成都平原史前古城形态考察[A];中国古都研究(第十九辑)——中国古都学会2002年年会暨长江上游城市文明起源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2年

10 陈云洪;颜劲松;;成都平原宝墩文化史前城址群初步分析[A];中国古都研究(第十九辑)——中国古都学会2002年年会暨长江上游城市文明起源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2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袁野;汉画像石造型研究[D];中央美术学院;2011年

2 王伟;索伦鄂温克宗教信仰:仪式、象征与解释[D];首都师范大学;2011年

3 豆海锋;长江中游地区商代文化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4 曾忠忠;基于气候适应性的中国古代城市形态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1年

5 孟万忠;历史时期汾河中游河湖变迁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1年

6 苟爽;明清以来仡佬族分布格局变迁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11年

7 廖国一;珠江流域中上游新石器时代文化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11年

8 朱新林;《淮南子》与先秦诸子承传考论[D];浙江大学;2010年

9 惠夕平;地理信息系统支持下的鲁东南沿海地区史前至汉代聚落考古研究[D];山东大学;2011年

10 崔英杰;江淮东部史前文化与社会研究[D];山东大学;201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杨勇波;明清时期“喜相逢”纹样艺术符号研究[D];湖南工业大学;2010年

2 吴立;巢湖流域新石器至汉代古聚落变更与环境变迁[D];安徽师范大学;2010年

3 郭楠;城镇化背景下的传统聚落空间形态传承与发展研究[D];昆明理工大学;2010年

4 杨雄;“害羞”之墙[D];昆明理工大学;2009年

5 邹园园;楚文化中的凤纹在平面设计中的探索化运用[D];武汉理工大学;2010年

6 黄智凯;湘南传统聚落水系景观空间研究[D];中南林业科技大学;2008年

7 刘素娟;先商文化漳河型研究[D];首都师范大学;2011年

8 常荩心;郑州地区二里头文化研究[D];首都师范大学;2011年

9 贺慧慧;战国魏西长城研究[D];西北大学;2011年

10 赵汗青;关于在我国北方草原地区开展游牧聚落考古的探讨[D];西北大学;2011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徐馨;我国东部晚第四纪气候演变[J];冰川冻土;1989年01期

2 董畸;论我国史前时期的城堡[J];北方文物;1988年04期

3 朱诚;天目山姚砂岭地区第四纪沉积环境研究[J];沉积学报;1995年03期

4 杨华;从考古资料寻找长江三峡地区新石器时代城址遗迹的新线索[J];重庆师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0年01期

5 蔡祖仁 ,林洪泉;浙北杭嘉湖平原的全新世地层[J];地层学杂志;1984年01期

6 朱诚,于世永,张兵,赵宁羲,严苏宁,王郡玉,任黎秀;南京宝华山地区全新世沉积环境研究[J];地理科学;1997年03期

7 陈吉余 ,虞志英 ,恽才兴;长江三角洲的地貌发育[J];地理学报;1959年03期

8 杨怀仁,谢志仁;气候变化与海面升降的过程和趋向[J];地理学报;1984年01期

9 杨达源;晚更新世冰期最盛时长江中下游地区的古环境[J];地理学报;1986年04期

10 潘凤英,石尚群,邱淑彰,孙世英;全新世以来苏南地区的古地理演变[J];地理研究;1984年03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陈云洪;颜劲松;;成都平原宝墩文化史前城址群初步分析[A];中国古都研究(第十九辑)——中国古都学会2002年年会暨长江上游城市文明起源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2年

2 田广金;;内蒙古中南部仰韶时代文化遗存研究[A];内蒙古中南部原始文化研究文集[C];1989年

3 魏坚;;准格尔旗寨子塔、二里半考古主要收获[A];内蒙古中南部原始文化研究文集[C];1989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记者 管菁 王娟;[N];长江日报;2008年

2 叶茂林 李明斌;[N];中国文物报;2000年

3 许宏 陈国梁;[N];中国文物报;2001年

4 贾笑冰 周海铎;[N];中国文物报;2001年

5 方燕明;[N];中国文物报;2005年

6 王炜林 马明志 杜林渊;[N];中国文物报;2005年

7 马升 王俊;[N];中国文物报;2005年

8 魏兴涛 赵文军 楚小龙 徐序白;[N];中国文物报;2006年

9 赵青春 张松林 张家强 张巧燕 钱立森 魏新民;[N];中国文物报;2006年

10 毋建庄 邢心田 韩长松 张丽芳;[N];中国文物报;2007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段天璟;二里头文化时期的文化格局[D];吉林大学;2005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孙周勇;河套地区龙山时代考古学文化初步研究[D];西北大学;2002年

2 杨杰;河南偃师二里头遗址的动物考古学研究[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6年

3 陈颖;成都平原史前城址与中原地区史前城址比较研究[D];四川师范大学;2007年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傅光中;走进《中国考古大发现》[J];书屋;2000年08期

2 雨言;;《新中国考古五十年》一书面世[J];考古;2000年04期

3 古运泉;李岩;李子文;;广东考古世纪回顾[J];考古;2000年06期

4 古运泉;;广东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简介[J];考古;2000年06期

5 刘诗中;;江西考古的世纪回顾与思考[J];考古;2000年12期

6 ;江西省文物考古研究所[J];价格月刊;2001年10期

7 吴春明,钟礼强;20世纪闽台考古研究的回顾与思考[J];厦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1年02期

8 ;美国科研人员为考古工作添帮手[J];传感器世界;2001年09期

9 徐光冀;对三峡库区考古工作的几点意见[J];四川文物;2001年02期

10 燕生东,尹秀娇,王琦;20世纪枣滕地区考古发现与研究[J];枣庄师专学报;2001年0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林辉;;近年来西藏地区主要开展的考古工作及收获[A];中国边疆考古学术讨论会论文摘要[C];2005年

2 罗宗真;;我和六朝考古——回顾六朝考古工作五十年[A];建国六十年来六朝史研究的回顾与展望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3 梁太鹤;;可乐考古与地方历史文化资源的开发和保护[A];2004乌蒙论坛论文集(一)[C];2004年

4 张忠良;王峰;富锡良;;综合物理探查技术在考古中的应用研究[A];上海市岩土工程检测中心论文集(1995—2005)[C];1995年

5 ;中国金莲山考古发现疑似针灸用具[A];全国第六届骨科微创手术与多种针刀手术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8年

6 索秀芬;;内蒙古东部地区考古学术研讨会纪要[A];内蒙古东部区考古学文化研究文集[C];1990年

7 张忠培;;关于内蒙古东部地区考古的几个问题——在内蒙古东部地区考古学术研讨会上的发言[A];内蒙古东部区考古学文化研究文集[C];1990年

8 刘诗中;;江西考古的世纪回顾与思考[A];艺海探真——论文论著选编[C];2011年

9 郭京宁;;北京考古发现与北京文化之都建设[A];当代北京研究(2012年第4期)[C];2012年

10 郭京宁;;深入学习贯彻十八大精神 推动北京文化之都建设——从北京的考古工作谈起[A];繁荣古都历史文化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论坛文集[C];2013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朱虹;[N];中国文物报;2005年

2 李陈奇 赵评春;[N];黑龙江日报;2005年

3 本报记者 侯永锋;[N];辽宁日报;2003年

4 文/文阁;[N];陕西日报;2000年

5 本报记者 周毅;[N];文汇报;2000年

6 新华社记者 黎张、李翔丽;[N];新华每日电讯;2002年

7 黄华;[N];云南日报;2004年

8 董纯进;[N];海南日报;2007年

9 高纪春(北京邮电大学文法经济学院副教授);[N];中国图书商报;2006年

10 陈鹤颜;[N];雅安日报;2007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杨瑞霞;中原地区数字环境考古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9年

2 高蒙河;长江下游考古时代的环境研究[D];复旦大学;2003年

3 林金鑫;综合地球物理考古方法的应用可行性研究[D];浙江大学;2011年

4 侯仰军;考古发现与夏商起源研究[D];山东大学;2006年

5 王晓毅;陶寺考古:技术的实证解析[D];山西大学;2011年

6 潘艳;长江三角洲与钱塘江流域距今10000-6000年的资源生产:植物考古与人类生态学研究[D];复旦大学;2011年

7 付宁;史前至12世纪中国北方地区的东西文化交流[D];内蒙古大学;2007年

8 王新春;中国西北科学考查团考古学史研究[D];兰州大学;2012年

9 刘建国;GIS支持的聚落考古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07年

10 潘碧华;三峡早期人居环境研究[D];复旦大学;2007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郭云菁;公众考古传播研究[D];复旦大学;2012年

2 代生;考古发现与《天问》研究[D];烟台大学;2008年

3 范伊然;考古项目的电视新闻表达[D];吉林大学;2008年

4 贠泽荣;论聚落考古在中国的引进与发展[D];山西大学;2012年

5 程涛;胶东先秦考古发展史[D];烟台大学;2014年

6 蒋淑杰;协助界定考古地层边界的测试报警系统的开发研究[D];西北大学;2010年

7 赵蕊;考古地理信息网络发布技术的研究与实现[D];首都师范大学;2007年

8 王义学;赤柏松古城考古发现及其相关问题研究[D];吉林大学;2008年

9 赵晶;唐代胡瓶的考古发现与综合研究[D];西北大学;2008年

10 靳峰;考古文物绘图生成技术研究与实现[D];西北大学;2014年


  本文关键词:长江流域史前城址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162410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oufeilunwen/rwkxbs/162410.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9bb4e***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