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的全面而自由发展视域下的技术追问

发布时间:2016-11-10 13:52

  本文关键词:人的全面而自由发展视域下的技术追问,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吉林大学》 2014年

人的全面而自由发展视域下的技术追问

秦荣  

【摘要】:马克思的技术哲学思想是马克思哲学的重要基础和理论资源,不同于以往以及同时代的任何哲学家,马克思对于现代技术的思考视域是世界历史性的。换言之,马克思的现代技术思考是在人的全面而自由发展的视域下展开的,这一视域带领我们真正走进了技术的过去、现在和未来。 呈现在马克思面前的现代技术是机器大工业的生产过程,面对机器生产的事实,我们首先要对现代技术的历史本质进行追问。我们会发现马克思关于现代技术本质的思考,既不同于直观的唯物主义,也不同于历史的唯心主义,它是在历史意识和唯物主义真正统一的基础上对人的本质以及人的全面而自由发展的一种深思。我们不仅需要看到机器大工业的生产与人的本质、人的历史以及人的解放之间的联系,更要洞悉到机器大工业生产过程的历史维度,进而才能确立关于现代技术的唯物史观。伴随着机器大工业的历史发展,马克思越来越感到自然科学在其发展过程中的重要作用,其实现代技术的历史就是一部自然科学的历史,在人与自然相互作用的过程中,现代技术是二者发生联系的重要中介。因为有了自然科学的参与,机器大工业的生产过程变成了一个科学化的生产过程,因此我们有必要对现代技术的自然基础进行进一步的追问,理清现代技术与自然科学的关系以及在现代技术的自然科学中如何实现人的全面而自由的发展,进而才能全面了解现代技术的自然科学本质。从更根本的意义上看,机器大工业的生产过程就是资本主义的生产过程,这是从机器的资本主义应用的角度来看待机器的生产,也是我们从社会规定的方面对技术进行的更深一层次的追问,同时正是在现代技术的资本主义异化形态当中,,马克思看到了现代技术的巨大能量,从马克思对资本主义社会的初级解剖和系统解剖当中,我们能更清晰和深入地把握到马克思科学技术哲学思想的独特之处和深刻之处,进而在历史唯物主义的广阔而深厚的历史视阈中把握到整个马克思科学技术哲学的思想体系。 因此,只有从人的全面而自由发展的视域出发追问技术,我们才能深入到现代技术的历史性本质规定,才能把握现代技术的历史性发展过程,才能理解现代技术的历史性现实意义。现代技术的历史发展是实现人的全面而自由发展的现实途径,这一途径正是在现代技术的异化形态以及异化形态的扬弃过程中形成的。现代技术的资本主义应用虽然造成了人类的被奴役、被剥削,但它同时也给予了人类全面而自由发展的可能性。资本主义社会的现代技术发展虽然是为了成全资本家榨取剩余价值的欲望,但它同时也使得工人可能从局部的人潜在地发展为全面的人。事实上,马克思对于技术的追问并未过时,也不可能过时,因为只要我们还生活在资本占统治地位的机器大工业的时代,只要我们还需要继续洞察自身社会存在的历史本质,并且在这一深入的洞见中继续深入到现代技术的“历史的本质性的一度当中”,展现人的全面而自由发展的历史性存在方式,那么,从人的全面而自由发展的视域下追问现代技术就是挥之不去的动力,它始终会激励着我们在人类自我解放的历史发展道路上再次展开“技术的追问”。

【关键词】:
【学位授予单位】:吉林大学
【学位级别】:博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4
【分类号】:B038
【目录】:

下载全文 更多同类文献

CAJ全文下载

(如何获取全文? 欢迎:购买知网充值卡、在线充值、在线咨询)

CAJViewer阅读器支持CAJ、PDF文件格式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南湜,谢永康;历史唯物主义的再理解——以历史概念作为切入点[J];河北学刊;2005年05期

2 那坦.罗森伯格;骆桢;梅咏春;张晨;孟捷;李怡乐;;作为技术研究者的马克思[J];教学与研究;2009年12期

3 巨乃岐;王建军;;广义技术探析——兼论技术的五种基本形态[J];科技管理研究;2009年05期

4 李三虎;马克思技术哲学思想探析[J];科学技术与辩证法;1998年01期

5 牟焕森;马克思与技术决定论研究[J];科学技术与辩证法;2002年03期

6 杨庆峰,姜琬;技术历史境遇的哲学分析[J];科学技术与辩证法;2002年03期

7 林德宏;人与技术关系的演变[J];科学技术与辩证法;2003年06期

8 管晓刚;马克思技术哲学思想的系统整体特征[J];科学技术与辩证法;2005年06期

9 王伯鲁;;马克思技术思想的特点与研究路径[J];科学技术与辩证法;2008年03期

10 张铃,傅畅梅;从技术的本质到技术的价值[J];辽宁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年02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鲍金;休谟问题及休谟的解决[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5年01期

2 王浩斌;;试论马克思恩格斯的实践正义观及其理论构建[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9年04期

3 王海斌;;论马克思实践观的主体向度[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1年01期

4 邵艳军;;试论生态马克思主义与马克思生态思想的内在联系[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2年01期

5 袁家群;论人的最高本质及其同劳动、社会的关系——关于马克思和恩格斯“人的本质学说”的新探索[J];安徽电气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4年02期

6 汤文曙;陈明秀;;社会历史中的自然观——兼谈卢卡奇的“自然是一个社会范畴”[J];安徽电气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6年02期

7 汤文曙;;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社会哲学及其基本范畴[J];安徽电气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8年02期

8 周琦;;马克思异化劳动理论的剖析及其当代意义[J];安徽电气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8年02期

9 芮必峰;健全的社会与健全的传播——试论弗洛姆的传播思想[J];安徽大学学报;2003年01期

10 刘力永;马克思与海德格尔批判形而上学的根本差异[J];安徽大学学报;2003年0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孙玉锁;;《管子》的成人命题:既仁且智,是谓成人[A];安徽省管子研究会2011年年会暨全国第六届管子学术研讨会交流论文集[C];2011年

2 龚武;龚圣理;;中国古代社会及其私有制的终结——谨以此文献给中国共产党九十周年华诞[A];安徽省管子研究会2011年年会暨全国第六届管子学术研讨会交流论文集[C];2011年

3 刘业进;莫志宏;;论社会科学的事实[A];第十一届中国制度经济学年会论文汇编(下)[C];2011年

4 刘业进;莫志宏;;从集中控制到框架条件管理——城市规划的演化理论视角[A];2011城市国际化论坛——全球化进程中的大都市治理(论文集)[C];2011年

5 孙斌;张艳芬;;当自然遭遇无所不在的镜头——视频技术时代的生态学与马克思主义[A];当代国外马克思主义评论(9)[C];2011年

6 陆心宇;;我在这里——近代经济学和哲学文本空间中的自我[A];当代国外马克思主义评论(9)[C];2011年

7 陶达;;马克思全面自由发展理论视阈下“幸福指数”体系的构建[A];2011年贵州省社会科学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1年

8 饶洪生;;遵义会议开启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先河[A];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与贵州发展——纪念中国共产党成立九十周年理论研究[C];2011年

9 胡晓兵;;复杂性农业技术的社会选择——现代化大农业的复杂性思考[A];黑龙江垦区现代化大农业建设理论研讨会论文专辑上册[C];2009年

10 刘英杰;;从三个“悖论”看马克思意识形态概念的演变及重新界定[A];繁荣学术 服务龙江——黑龙江省第二届社会科学学术年会优秀论文集(上册)[C];2010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康德强;传统体育养生的文化哲学研究[D];上海体育学院;2010年

2 张玉堂;边沁功利主义分析法学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3 刘卫先;后代人权利论批判[D];中国海洋大学;2010年

4 苏勇;解构批评:形态与价值[D];江西师范大学;2010年

5 赵一强;知识社会价值的道德分析[D];苏州大学;2010年

6 任雪萍;企业管理价值生态研究[D];合肥工业大学;2010年

7 顾远飞;市场化环境下的大学运行逻辑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0年

8 杨玲;文化交往论[D];华中科技大学;2010年

9 靳宝;批判哲学的现象学批判[D];华中科技大学;2010年

10 朱新春;莱布尼茨自然有机论研究[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10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许耕耘;静观万象——中国古典园林中的审美境界[D];华中农业大学;2010年

2 赵鑫;科学知识生产模式的转变及其意义研究[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3 任海滨;葛兰西市民社会理论及其当代启示[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4 张占民;论科学发展观指导下思想政治教育功能的发展[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5 周珊珊;马克思实践本体论问题研究[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6 胡警月;马克思与阿尔都塞意识形态比较研究[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7 顾博;西方马克思主义的知识分子理论探析[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8 谢勇;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思想探源及其突破性贡献[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9 刘岩;社会主义和谐文化研究[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10 于海霞;主体间性视域下高校德育主体间矛盾的消解[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远德玉;技术过程论的再思考[J];东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06期

2 俞吾金;论哲学发生学[J];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1986年01期

3 R.米什拉 ,汲自信;马克思理论中的技术和社会结构——探索性的分析[J];国外社会科学;1980年01期

4 乔法容;马克思的《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一条未走之路[J];国外社会科学;1995年06期

5 牟焕森;马克思技术哲学思想的形成[J];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年01期

6 李三虎;马克思技术哲学思想探析[J];科学技术与辩证法;1998年01期

7 陈文化,李立生;马克思主义技术观不是“技术决定论”[J];科学技术与辩证法;2001年06期

8 曾国屏,谭文华;国际研发和基础研究强度的发展轨迹及其启示[J];科学学研究;2003年02期

9 路甬祥;21世纪科技发展展望[J];瞭望新闻周刊;2000年01期

10 路甬祥;二十一世纪世界科技发展前瞻[J];瞭望新闻周刊;1998年01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孙江;;工业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空间向度研究[J];哲学动态;2010年10期

2 许永璋;;近代法、德工业发展之比较[J];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3年04期

3 历以宁;;科学管理与管理科学[J];文艺研究;2006年07期

4 管佩韦;;英国工业革命的后果[J];杭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0年03期

5 彭贵昌;;马克思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的伟大学说——为纪念马克思逝世一百周年而写[J];南都学坛;1983年01期

6 卞历南;论美国劳联的蜕变及其历史根源[J];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5年06期

7 赵金;;恶之花之味——比亚兹莱的插画艺术及其对中国的影响[J];天津美术学院学报;2011年01期

8 王民同;;英国经过工业革命发展成为近代工业强国[J];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79年01期

9 程广中;;从铁路建设看德国产业革命的道路[J];社会科学战线;1987年03期

10 宋立人;论私营经济对生产力的兼容性[J];宝鸡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0年04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人为;;序[A];绝热材料的前景与施工[C];2002年

2 林刚;;再论中国现代化道路的民族性特征——对近代长江三角洲农民家庭纺织业与机器大工业相互关系的分析[A];近代中国(第七辑)[C];1997年

3 傅兴国;;西方教育经济思想渊源[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16)——外国教育思想史与人物研究[C];2009年

4 林世昌;;经济全球化的发展与生产方式的结构性变革[A];马克思主义 中国探索与当代价值:上海市社会科学界第七届学术年会文集(2009年度)马克思主义研究学科卷[C];2009年

5 蒋伟新;汤可可;;孙中山对于中国城市现代化的构想[A];近代中国(第七辑)[C];1997年

6 李亚非;;现代西方行政改革对我国的启示[A];“公共行政管理方法论创新”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7 汪敬虞;;论近代中国的产业革命精神[A];近代中国(第一辑)[C];1991年

8 刘灿;;深化对劳动价值论的认识[A];中国经济热点问题探索(上)[C];2001年

9 陈永志;;正确看待新技术革命条件下马克思生产劳动理论[A];中国经济热点问题探索(上)[C];2001年

10 刘灿;;现代企业制度即现代公司制[A];当今中国经济学八大理论热点[C];1994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厉以宁;[N];北京日报;2006年

2 厉以宁;[N];人民日报;2006年

3 王正林 王家富;[N];安徽日报;2006年

4 采访人 郑杨 商报记者;[N];中国图书商报;2006年

5 北京师范大学北京文化发展研究院研究部主任 杨志;[N];文艺报;2007年

6 雷成娟;[N];科学导报;2005年

7 北尚 汪文 吴 菁;[N];哈尔滨日报;2006年

8 张焯;[N];中国花卉报;2004年

9 本报记者 梁杰;[N];中国教育报;2003年

10 刘诗白;[N];光明日报;2002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秦荣;人的全面而自由发展视域下的技术追问[D];吉林大学;2014年

2 孙爱军;实践唯物主义视野下的科学和技术[D];华中师范大学;2007年

3 王金霞;河北与中国教育早期现代化[D];河北大学;2006年

4 朱云平;《资本论》转型发展理论及其当代意义[D];华侨大学;2012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魏丽;论马克思的机器观[D];大连理工大学;2008年

2 苏会敏;工业劳动方式变革的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分析[D];河南大学;2009年

3 樊东光;西方管理思想科学性的历史发展及其启示[D];吉林大学;2004年

4 郭洪水;马克思与海德格尔:科学技术思想的比较[D];首都师范大学;2007年

5 费嘉;浅探汽车文化[D];上海师范大学;2007年

6 姜丽丽;德国工业革命时期的城市化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8年

7 赵绍印;艺术设计发展中的多元化问题研究[D];吉林大学;2007年

8 邢华彬;论资本主义相对剩余价值生产的历史与现实[D];南开大学;2011年

9 贺绍华;四十年代女作家笔下的都市人生[D];华中师范大学;2005年

10 田艺;民国后期的武汉手工业与同业公会(1940-1949)[D];华中师范大学;2005年


  本文关键词:人的全面而自由发展视域下的技术追问,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169953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oufeilunwen/rwkxbs/169953.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8eeef***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