儒家生命教育观及其当代实践研究
本文选题:儒家 + 生命哲学 ; 参考:《华侨大学》2017年博士论文
【摘要】:生命教育既是儒家生命哲学的有机组成部分,又是儒家生命哲学的理论实践。因为儒家的生命哲学一方面探索生命的意义,追求建构系统完善的价值体系;同时另一方面又期望能将其思想观念具体落实到生活环境之中,以提升社会各个阶层人们的生活质量。其理论宗旨的最终取向,即倘若人们在现实中遭遇难以超脱的社会与人生困境,儒家的思想观念将会在世俗层面与物质层面为之提供“安身立命”的终极启示。由此可见,儒家生命教育的具体内涵,不只是抽象玄奥的形上之学,更为重要的是“知行合一”的生活实践,其终极目标更是指向儒者生命教育的精神归宿。有鉴于此,笔者拟以中国历代儒家代表人物的思想学说中有关“生命”的观念和学说作为探究核心,其中尤以孔孟、程朱、陆王等儒家圣贤的生命理论和教育实践作为研讨重点,希望这种探讨和研究有助于提升儒学研习者自身生命的圆融与发展,更希望以此推动笔者所生活和工作的台湾地区开展“生命教育”相关课程的实施和开展。从思想史的视角来看,儒家思想是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自先秦儒学至宋明理学均对人类的生命存在给予相当的重视,并先后建构了具有丰富内涵的儒家哲学和伦理思想的理论体系。儒家思想对于人类生命的重视与其建构的思想学说,在历史上产生了十分深远的影响,更为重要的如果能够吸收其思想精华结合当代社会的现实状况加以综合创新,如此对于现代社会的生命教育乃至促进人们的和谐生活具有重要的价值与意义。总之,本文期以儒家对生命存在价值所彰显的思想智慧作为当代社会生命教育的基本内涵,并以详实的社会考察和论述作为论文儒家生命教育观在当代社会的实践案例,在论文的结语部分对儒家生命教育的体悟与实践予以总结和反思。综合而言,笔者希望通过这样的探讨和阐述,既在儒家生命教育观的学术研究方面贡献自身的微薄之力,又希望能在儒家生命教育观的社会实践方面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从而促进当代社会生命教育的有益开展。
[Abstract]:Life education is not only an organic part of Confucian life philosophy, but also a theoretical practice of Confucian life philosophy. This is because the Confucian philosophy of life, on the one hand, explores the meaning of life and seeks to build a systematic and perfect value system; on the other hand, it expects to concretely implement its ideas into the living environment. In order to improve the quality of life of people at all levels of society. The ultimate orientation of its theoretical purpose is that if people encounter difficult social and life difficulties in reality, the Confucian ideology will provide the ultimate enlightenment of "settling down" in the secular and material aspects. It can be seen from this that the concrete connotation of life education of Confucianism is not only the metaphysical metaphysics, but also the practice of "integration of knowledge and action", and its ultimate goal is to point to the spiritual end-result of life education of Confucianism. In view of this, the author intends to take the concept and theory of "life" in the thought and theory of the representative figures of the Chinese Confucianists as the core of the study, especially the Confucius and Mencius, Cheng Zhu, The life theory and educational practice of Lu Wang and other Confucian sages are the focus of the research. I hope this kind of discussion and research will help to promote the mellowness and development of the Confucian scholars' own lives. I hope to promote the implementation and development of life education courses in Taiwan, where I live and work.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the history of thought, Confucianism is an important part of China's excellent traditional culture. From pre-Qin Confucianism to Song Ming's Neo-Confucianism, the existence of human life has been given considerable attention. And has constructed the Confucian philosophy and the ethics thought theory system which has the rich connotation successively. Confucianism's emphasis on human life and its constructed ideology have had a profound impact on history, and more importantly, if it can absorb the essence of its thoughts and combine with the reality of the contemporary society to comprehensively innovate, This is of great value and significance to the life education of modern society and even to the promotion of people's harmonious life. In a word, this article regards the ideological wisdom of Confucian as the basic connotation of life education in contemporary society, and takes the detailed social investigation and discussion as the practical case of Confucian life education view in contemporary society. In the conclusion of the thesis, the author summarizes and reflects on the Confucian life education. To sum up, the author hopes that through such a discussion and elaboration, the author can not only contribute his own modest strength in the academic research of Confucian life education view, but also hope to have certain reference value in the social practice of Confucian life education view. So as to promote the development of life education in contemporary society.
【学位授予单位】:华侨大学
【学位级别】:博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7
【分类号】:B222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李晓男,郑维东;论儒家传统与现代化[J];辽宁教育学院学报;2000年03期
2 蒋春,吕泽华;儒家人文精神是发展市场经济的驱动力——评《儒家传统与现代市场经济》[J];管子学刊;2001年01期
3 张丽华;;关于儒家传统的思考——读彭国翔的《儒家传统——宗教与人文主义之间》[J];孔子研究;2008年01期
4 杜维明;;文化多元、文化间对话与和谐:一种儒家视角[J];中外法学;2010年03期
5 赵阳;朱丽霞;;法治视野下儒家和谐思想的价值反思[J];武汉科技学院学报;2010年05期
6 贾丽民;;论儒家传统个人伦理观[J];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11年01期
7 叶飞;;儒家的三种传统及其现代命运[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1年02期
8 干春松;;儒家如何参与制度重构?[J];南风窗;2012年19期
9 胡治洪;;儒家传统的源流、内涵及其真精神[J];杭州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年06期
10 邓新文;;儒家富强观试析[J];杭州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年0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方旭东;;身体伦理:一个隐而不显的儒家传统[A];中国哲学史学会2004年年会暨中国传统哲学当代价值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2 白龙飞;蒋利平;;试论儒家民本思想在晚明的嬗变[A];孔学研究(第六辑)——云南孔子学术研究会第六次暨海峡两岸第四次孔子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1999年
3 李锐;;论儒家传统道德的现代价值[A];孔学研究(第四辑)[C];1998年
4 马德邻;;也论儒家的修身之道[A];《与孔子对话——儒家文化与现代生活》第四集——上海文庙第四届儒学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5 郭齐勇;;儒家人文精神及其宗教意涵[A];国际儒学研究(第十七辑)[C];2010年
6 马祥林;;儒家和谐思想辨析[A];孔学研究(第十八辑)——云南孔子学术研究会第十八次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1年
7 杜维明;;面对全球化的儒家人文主义[A];国际儒学研究(第十三辑)[C];2004年
8 张言亮;;从“儒学与宗教的讨论”看儒家与基督教的对话[A];宗教对话与和谐社会(第三辑)——第三届“宗教对话与和谐社会”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1年
9 蔡辉振;;儒家人性观之析论[A];孔学研究(第七辑)——云南孔子学术研究会第七次暨海峡两岸第五次孔子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0年
10 关凯;;族群政治的东方神话——儒家民族主义与中华民族认同[A];中华民族认同与认同中华民族——人类学高级论坛2008卷[C];2008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夏威夷大学中国研究中心 田辰山博士 复旦大学历史地理研究中心 葛剑雄 中央民族大学 牟钟鉴 美国哈佛大学燕京学社 杜维明 计海庆译;再看儒家世界观[N];社会科学报;2002年
2 秋风;儒家复兴与社会整合[N];21世纪经济报道;2006年
3 清华大学哲学系教授 彭国翔;儒家认同的抉择[N];中华读书报;2009年
4 早报记者 田波澜;儒家精英政治在现代社会是否可行[N];东方早报;2011年
5 信孚研究院研究员 秋风;请经济学家放弃对儒家的偏见[N];中国经营报;2011年
6 ;中国道路与儒家的未来[N];21世纪经济报道;2012年
7 本报记者 褚国飞;探讨西方核心价值观与儒家核心价值观之间的平等对话[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0年
8 本报记者 李纯一;上海交通大学人文艺术研究院致远讲席教授贝淡宁:人们在社会关系中担当责任才是首要的[N];文汇报;2011年
9 本报记者 陶继新;对儒家人文精神的多元观照[N];中国教育报;2004年
10 牟坚 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祝瑞开谈儒家的核心思想[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0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许素玉(HSU,SU-YU);儒家生命教育观及其当代实践研究[D];华侨大学;2017年
2 李克建;儒家民族观的形成与发展[D];西南民族大学;2008年
3 方世忠;儒家传统与现代性[D];华东师范大学;2004年
4 孔宪峰;思想政治教育视野下儒家“和”文化研究[D];辽宁大学;2011年
5 康宇;儒家美德与当代社会[D];黑龙江大学;2007年
6 毛文凤;近代儒家终极关怀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5年
7 吴倩;儒家超越之路的现代探寻[D];南开大学;2010年
8 杨孝青;儒家仁学思想的演进与超越[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15年
9 徐加胜;韩愈的道统及其宗教性诠释[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12年
10 章益国;论儒家资本主义学说[D];华东师范大学;2003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王佩云;姚中秋“儒家宪政”思想研究[D];山东大学;2015年
2 季林;儒家“朋友”伦理思想及当代价值探析[D];南京大学;2013年
3 王东;儒家“仁爱伦理”与女性主义“关怀伦理”的对话[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6年
4 孙国娟;论儒家天道德性生态观对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的涵养作用[D];南京信息工程大学;2016年
5 王冠;儒家礼乐文化对当下儿童教育的影响与价值[D];南京艺术学院;2016年
6 邱晶;儒家慈善思想的历史考察及其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现实鉴益[D];曲阜师范大学;2016年
7 许楚燕;初中生儒家传统价值观和焦虑相关研究[D];广州大学;2016年
8 王欢欢;儒家忠恕思想及其当代价值[D];西北大学;2016年
9 郑茜;儒家忧乐观与社会主义公民道德建设研究[D];西华大学;2016年
10 汪敏燕;“贪”的语义分析和儒家反贪思想阐释[D];福建师范大学;2016年
,本文编号:1817800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oufeilunwen/rwkxbs/181780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