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丁中学美女_《东北师范大学》2015年博士论文
本文关键词:古丁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从1931年九一八事变的发生,到1945年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是近代东北备受屈辱的一个历史时期。日本占领的十四年间,三千万东北民众沦为亡国奴,一百多万平方公里的土地惨遭涂炭。解学诗在《伪满洲国史新编》中这样认为:“日本侵略者在中国东北占领区所采取的此种统治模式,有别于中国其他沦陷区,同时在世界帝国主义殖民史上,也是一个罕见的以‘国家’面貌出现,实行实质的军事殖民统治、掠夺的典型。”古丁本名徐长吉,他和他的文学正是在这样一种扭曲的文化背景下出现的。作为伪满洲国文坛的代表作家,他一生的主要文学活动也都是在日本殖民统治时期完成的。古丁在当时的文坛上使用过许多笔名,他本来的名字逐渐为人们所淡忘。他以伪满洲国的首都“新京”为舞台,涉猎了杂文、诗歌、小说等相当宽泛的题材领域和文学样式,留下了杂文集《一知半解集》、《谭》、散文诗集《浮沉》和小说集《奋飞》、《竹林》等百余万字的创作成果,表现了非凡的文学才华和艺术影响力,在当时的伪满洲国文坛上独树一帜,风格独具。古丁的文学不仅是伪满洲国文坛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五四新文学运动的延长线上的一种存在;如果把现代文学史作为一个整体来对待,古丁的文学业绩是同样应该占有属于自己的章节的。不仅他的杂文秉承了鲁迅的风格和神髓,对中国文化传统中的鄙弱掷出了犀利的投枪与匕首;他笔下的钱经邦、霍有金、哲、金花等人物谱系和形象系列,同样成为伪满洲国社会的百科全书。命运多舛是古丁的文学宿命。这位作家不仅生前颇多非议,身后也从未有过安宁。1964年死于辽宁的监狱中时,年仅50岁,宛如一颗淡淡的黄昏星,从伪满文坛上瞬间划过。他从小接受日本语言和文化的教育,不仅日本近代文学成为他重要的写作资源,而且在思想意识与行为方式上同样受到日本影响,其中大量的日本文化因子,甚至左右了他的一生。他在伪满文坛上“面从腹背”、委屈求全,执着于刺刀下的文学追求,却并没有做出对不起国家和民族的、过格的事情。就读于北京大学时,他曾参加过左翼文学运动,被捕后被迫放弃政治追求、从此一生主张文学应该是一种“脱政治”的存在,并且成为伪满文坛上最大的文艺团体“艺文志派”的领军人物、和所谓的“大东亚文学者”的旗手。古丁在伪满时期的特殊经历和创作追求,导致他成为一位众说纷纭、莫衷一是的作家,直至九十年代中期,才有一本《古丁作品选》出版。尽管笔者没有绕开这些难点,但仍然深感到古丁研究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本文关键词:古丁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21326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oufeilunwen/rwkxbs/21326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