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之洞经世实学思想研究

发布时间:2024-07-05 03:35
  晚清时期,西方列强逐渐加紧在中国扩张,清朝的生存危机愈陷愈深。张之洞翰林词臣出身,学而优则仕,在国家民族危亡之际,一方面开展了当时规模最大的洋务运动,以求自强,另一方面提倡实学教育,试图努力恢复儒学承载的圣学精神,重新恢复儒学的经世功能。张之洞的实学思想,就是在晚清中西学冲突交融的时代背景下产生的,是中国传统知识分子努力开展近代转型的体现。张之洞出生于官宦世家,成长于兵燹之中,幼年奠定了扎实的理学基础,青年之后转向经学,并在国家危难中坚定了学术经世致用的生平志向。张之洞从担任学政时期,开始提倡实学教育,展现出通经致用的经世实学思想。随着西学在中国不断扩大传播,在社会思想混乱的背景下,张之洞以《劝学篇》表达了明确的“中体西用”思想,实质上是以实学解决学术、文化冲突的努力。张之洞认为,中华圣学是历代圣人艰辛实践的总结,是中华学术的核心和源头,中国各学术流派都可以追溯至这一源头。经学是经过孔子整理的、较为系统的圣学现实形态。儒学是后世儒生根据历史而对圣学进行的丰富,子学是诸子百家对圣学的各自理解。圣学经历代圣人实践检验,又经孔子整理,具有无所不包的解释能力。近代西方强盛、中华衰落,原因则在于...

【文章页数】:244 页

【学位级别】:博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前言
    一、缘起
    二、先行研究
    三、实学:匡正时弊的外在表现
    四、研究范式
第一章 从“通经致用”到“中体西用”:与时俱进的实学表现
    第一节 国势衰落与张之洞的学术成长
        一、童年奠定理学基础
        二、“慨然有经世志”
        三、儒学立场兼采汉宋
        四、闲散京官与实学学政
    第二节 通经致用:前期实学的主要表现
        一、治理山西:“儒术经常之规”作用有限
        二、政教岭南:中法战争、洋务端绪与广雅书院
        三、承乏两湖:规模最大、系统最完善的洋务建设
    第三节 中体西用:后期实学的现代调适
        一、“极有用”:对西方工艺的早期认识
        二、由西艺而西政
        三、湖北新学堂建设与癸卯学制
        四、从改科举到废科举
        五、意图“留存中师”的存古学堂
        六、弱国外交的个人折冲
        七、阻挠还是推动立宪?
    小结:暨对张之洞使用“实学”语境之梳理
第二章 读书期于明理,明理归于致用:以经世致用为指向的实学体系
    第一节 张之洞学术体系基本框架
        一、中学渊源于圣学
        二、圣学的实践性
        三、中学的现实形态:圣学与经学、儒学、子学
        四、西学在张之洞学术体系中的位置
    第二节“积虚成弱”与“积奋成强”:中西现实反差的原因
        一、西方何以强盛
        二、中华何以衰落
        三、迂儒、俗吏与谈士的阻挠
    第三节 以“中体西用”求“经世致用”的实学设计
        一、中国之经书即是中国之宗教
        二、理学“宗旨归于躬行实践”
        三、减损繁文缛节
        四、“好学深思,心知其意”之会通
        五、实践与真知
    小结:兼论张之洞实学中“圣学精神”与“经世致用”的关系
第三章 应对“书生空言”之讥:个人实学实践
    第一节 天道观
        一、“人事既修,天心自格”
        二、“志定力坚,自有功效可睹”
        三、“天道已板板,人事仍熙熙”
        四、“天自牖之,人自塞之”
    第二节 义利观
        一、“私利不可讲,公利却不可不讲”
        二、“官为商倡”与“官督商办”
        三、“财政一事,全国命脉所关”
        四、“办大事不得惜费”
    第三节 天下观
        一、“推己及人”的渐趋扩散性
        二、“彼虽岛夷,亦有政论公体”
        三、“守此不易之谓经,随时转移之谓权”
    小结:兼论中国传统之“循吏”与“名臣”之关系
第四章 实事求是:“万物皆备于我”的洒落气象
    第一节 实事:综合考察精神、物质和理论学说
        一、理学规范精神世界
        二、汉学应对物质世界
        三、兼采各家诸长
    第二节 实践:“求是”的核心
        一、“类族”而“辨物”的认识方法
        二、史学经世的实践内涵
        三、名实相符的理想状态
    第三节 自主:对现实世界的超越追求
        一、“独立不惧”的表现
        二、以“求是”而“自主”
        三、“一樽明月坐西楼”的境界
    小结
第五章 结论
    一、评价
    二、启示
    三、局限性
参考文献
后记



本文编号:4000975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oufeilunwen/rwkxbs/4000975.html

上一篇:改写论视角下的《酒国》俄译本研究  
下一篇:没有了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3b084***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