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明清汉语词缀发展演变史研究

发布时间:2016-12-27 12:12

  本文关键词:元明清汉语词缀发展演变史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苏州大学》 2015年

元明清汉语词缀发展演变史研究

王丹  

【摘要】:由单音节向复音节发展,是汉语词汇发展的一个重要趋势。双音词数量的增加及词缀的频繁使用是古代汉语词汇发展至近代汉语阶段表现出来的新特点。元明清时期是近代汉语的最后一个阶段,此时正值汉语由近代汉语向现代汉语过渡的关键期,汉语的各个语言要素都发生了一些改变。元明清时期复音词的广泛运用、附加式构词法的日益成熟,使这一时期词缀的数量及使用频率都呈现出与前代不同的面貌。目前关于元明清词缀的研究已取得不少成果,但这些研究多集中于单个词缀的考释及词缀专书研究,整个词缀系统的历时研究仍是空白。此外,在以往的研究中,元明清或明清时期的语言特点多被一概而论,这显然是不合理的。虽然元明清时期的语言特点有许多共性特征,但时代、社会、文化的差异毕竟会导致语言使用上的不同。本文以共时研究为基础,以历时研究为目的,力图呈现汉语词缀系统在元明清六百年间的发展演变情况,构建元明清词缀发展史。本文选取七本语料,分别代表元、明、清三个朝代的语言情况,从共时、历时两方面对其中出现的词缀进行研究。在七本语料中,《古本老乞大》《老乞大谚解》《重刊老乞大谚解》是一组系列语料,是《老乞大》在元、明、清三个时期的不同版本,通过对比这三个版本中词缀的使用情况,便可以发现元代至清代词缀的发展演变规律,这是本文研究的“暗线”。在研究过程中,首先对“词缀”名称的选用、定义及界定标准等问题进行探讨,提出“结构能力及类化作用比语义虚化更能体现词缀特性”的观点,将“典型词缀”及“类词缀”均列入研究范围,并将元明清词缀研究史分为萌芽期、理论构建期、发展期及繁荣期。其次,根据词缀的特点及其最突出的作用将词缀分为功能型词缀、语体型词缀、色彩型词缀及衬音型词缀,并从共时、历时两个角度对元明清时期出现的7个前缀、4个中缀、22个单音节后缀及百余个双音节后缀进行研究。在共时研究中,充分运用数量统计方法,对每一个词缀在特定语料中的音节形式、内部结构、语义类型进行描写和分析,将其在特定时期、特定语料中的使用情况用数据进行说明。在此基础上,对每本语料中词缀的表现进行历时对比,上溯古代汉语,下至现代汉语,梳理每一个词缀在元明清六百年的发展轨迹。再次,本文总结了元明清词缀系统的总体规律,即跨类词缀数量多于单类词缀、跨类词缀逐渐向单类词缀过渡、元明清时期的多数词缀能产性弱等特点;并发现明代是汉语词缀系统演变的转折期。此外,根据词缀所构成合成词的词性,将词缀分为名词词缀、代词词缀、形容词词缀、动词词缀、副词词缀、数词词缀及量词词缀,对每一类词缀在元明清时期的发展演变情况进行说明。通过共时、历时两个层面的研究,我们对元明清时期单个词缀及词缀系统的发展演变情况有了一些新的发现。本文选用明、暗线交织的语料,在研究过程中广泛运用数量统计方法,将共时专书研究与历时演变研究相结合。希望所得结论可以为汉语词缀史的构建奠定基础。

【关键词】:
【学位授予单位】:苏州大学
【学位级别】:博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H146
【目录】:

下载全文 更多同类文献

CAJ全文下载

(如何获取全文? 欢迎:购买知网充值卡、在线充值、在线咨询)

CAJViewer阅读器支持CAJ、PDF文件格式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周元琳;前缀“老”和“老”缀词语义色彩探微[J];安徽大学学报;2000年03期

2 朱茂汉;名词前缀“阿”和“老”的形成和发展[J];安徽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3年04期

3 刘瑞明;;关于词尾“家”的时代和古今关系——与吕叔湘先生等讨论[J];北京社会科学;1988年04期

4 张新红;刘锋;;汉语词根词缀化[J];昌吉学院学报;2007年05期

5 沈家煊;实词虚化的机制──《演化而来的语法》评介[J];当代语言学;1998年03期

6 杨芳;;《儿女英雄传》常用词缀研究[J];呼伦贝尔学院学报;2011年05期

7 谢自立;刘丹青;石汝杰;汪平;张家茂;;苏州方言里的语缀(一)[J];方言;1989年02期

8 蒋绍愚;近十年间近代汉语研究的回顾与前瞻[J];古汉语研究;1998年04期

9 王云路;从《唐五代语言词典》看附加式构词法在中近古汉语中的地位[J];古汉语研究;2001年02期

10 陈宝勤;试论汉语词头“阿”的产生与发展[J];古汉语研究;2004年01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褚福侠;元曲词缀研究[D];山东大学;2007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7条

1 曾令香;儿缀考[D];山东大学;2006年

2 鲍滢;近代汉语词缀研究[D];四川大学;2006年

3 张鹏;《红楼梦》词缀研究[D];西南大学;2008年

4 崔兰;《朱子语类》词缀时空性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8年

5 高军;《金瓶梅词话》词缀计量研究[D];苏州大学;2009年

6 洪琰;《儿女英雄传》词缀计量研究[D];苏州大学;2010年

7 汤京普;《醒世姻缘传》词缀研究[D];重庆师范大学;2010年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泰;《醒世姻缘传》注释商榷[J];蒲松龄研究;2000年02期

2 姚颖;;“双美共侍一夫”故事模式的背后——以《聊斋志异》和子弟书“志目”为例[J];蒲松龄研究;2011年04期

3 孙其香;;古老与现代的合奏——从《聊斋俚曲·穷汉词》中的叠音词谈起[J];蒲松龄研究;2012年01期

4 周俊勋;从高诱注看东汉北方代词系统的调整[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0年01期

5 张小燕;普通话上声变调与轻声分析[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4年02期

6 申向阳;;九寨沟方言“把”字句及“给”字句研究[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8年01期

7 王岩;;先秦时期表结果“所以”的虚化[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9年03期

8 周元琳;前缀“老”和“老”缀词语义色彩探微[J];安徽大学学报;2000年03期

9 周刚;连词产生和发展的历史要略[J];安徽大学学报;2003年01期

10 杜道流;指称、陈述理论及其对上古语法研究的意义[J];安徽大学学报;2004年0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郭洪伯;;秦汉“稗官”考 秦汉基层机构的组织方式(其一)[A];述往而通古今,,知史以明大道——第七届北京大学史学论坛论文集[C];2011年

2 孙秋霞;;艺术类博物馆与青少年美育[A];新世纪博物馆的实践与思考——北京博物馆学会第五届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7年

3 刘善涛;李敏;;基于信息库的新词词汇共性分析与教学策略研究[A];中国计算语言学研究前沿进展(2009-2011)[C];2011年

4 夏慧茹;;《说文解字》与中医基础理论[A];全国第十二次中医诊断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1年

5 周怀宇;曹怀锋;;论《管子·地员》篇生态学价值及其现代意义(论文提纲)[A];管子思想与中国传统文化——安徽省管子研究会第四届管子学术研讨会交流论文集[C];2009年

6 ;汉语否定词的“实质”与演变[A];高名凯先生学术思想研讨会——纪念高名凯先生诞辰100周年论文集[C];2011年

7 沈家煊;;“名动词”的反思:问题和对策[A];高名凯先生学术思想研讨会——纪念高名凯先生诞辰100周年论文集[C];2011年

8 黄宇和;;山在虚无缥缈间:孙逸仙民生主义伦敦探源[A];北京论坛(2005)文明的和谐与共同繁荣——全球化视野中亚洲的机遇与发展:“历史变化:实际的、被表现的和想象的”历史分论坛论文或摘要集(下)[C];2005年

9 徐赳赳;;现代汉语篇章中启后性分析[A];和谐社会:社会建设与改革创新——2007学术前沿论丛(下卷)[C];2007年

10 董秀芳;;句法构式与词汇化[A];科学发展:文化软实力与民族复兴——纪念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60周年论文集(上卷)[C];2009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邱闯仙;现代汉语插入语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2 曲丽玮;元刊杂剧复字词汇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3 张喜荣;英汉叙述语篇参与者标识手段对比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4 陈佳;论英汉运动事件表达中“路径”单位的“空间界态”概念语义及其句法—语义接口功能[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5 张俊;对《红楼梦》中称呼语的所指和意图的研究:认知语用视角[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6 王春秀;现代俄语同义词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7 杨石乔;基于语料库的汉语医患会话修正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8 吴善子;汉韩反诘语气副词对比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9 李红梅;韩国语范围表达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10 刘艳清;清代“六书”学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0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晓敬;试论茅盾《子夜》的语言艺术[D];河北大学;2007年

2 黄雪;俄汉语词汇理据性对比研究[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3 吴艺彬;俄语三价动词的语义配价与句法模式[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4 宋文平;现代汉语“A而不B”格式的多角度研究[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5 杨秋利;《醒世姻缘传》中的女性形象研究[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6 赵桂阳;现代汉语“不是X的X”结构考察[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7 刘敏;“难不成”的衍生过程[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8 于欧洋;六朝骈文的兴盛与形式美学的发展[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9 许庆玲;试论孝观念向封建孝道的转化[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10 马晶晶;表人名词类词缀“X手”、“X者”、“X员”分析比较[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白兆麟;;语法研究应当重视语法体系的总格局——从通行的“词缀说”谈起[J];安徽大学学报;1991年03期

2 周元琳;前缀“老”和“老”缀词语义色彩探微[J];安徽大学学报;2000年03期

3 朱茂汉;名词后缀“子”、“儿”、“头”[J];安徽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2年01期

4 朱茂汉;名词前缀“阿”和“老”的形成和发展[J];安徽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3年04期

5 李思明;《水浒全传》中的虚词“便”与“就”[J];安庆师院社会科学学报;1991年01期

6 朱德熙;“老乞大谚解”“朴通事谚解”书后[J];北京大学学报(人文科学);1958年02期

7 朱亚军;现代汉语构形后辍的范畴与作用[J];北方论丛;1995年04期

8 赵湜;;词尾“头”溯源[J];吉林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5年Z1期

9 李仕春;;从复音词数据看上古汉语构词法的发展[J];北京化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01期

10 刘瑞明;;关于词尾“家”的时代和古今关系——与吕叔湘先生等讨论[J];北京社会科学;1988年04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祖生利;元代白话碑文研究[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0年

2 曹跃香;现代汉语“V+子/儿/头”结构的多角度考察[D];湖南师范大学;2004年

3 王树瑛;《朱子语类》问句系统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06年

4 褚福侠;元曲词缀研究[D];山东大学;2007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玲芳;现代汉语新兴类词缀(语缀)研究[D];广西大学;2001年

2 李菡幽;现代汉语词缀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01年

3 宋刚;汉语名词习得中的中介词缀研究[D];北京语言文化大学;2001年

4 昌梅香;吉安赣语的常用后缀[D];暨南大学;2003年

5 李琦;现代汉语名词后缀"子"的用法探析[D];河南大学;2003年

6 李婷婷;论现代汉语里的词缀[D];天津师范大学;2003年

7 李蓓;现代汉语新兴类词缀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04年

8 赵艳平;《现代汉语词典》所收词缀探析[D];河北大学;2005年

9 李晓静;怀来方言词缀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2005年

10 林君峰;现代汉语派生构词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05年

《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电子杂志社有限公司
同方知网数字出版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地址:北京清华大学 84-48信箱 大众知识服务
京ICP证040441号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 新出网证(京)字008号
出版物经营许可证 新出发京批字第直0595号

订购热线:400-819-9993 010-62982499
服务热线:010-62985026 010-62791813
在线咨询:
传真:010-62780361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0475号



  本文关键词:元明清汉语词缀发展演变史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228246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oufeilunwen/rwkxbs/228246.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e9de3***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