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平原先秦时期的文化发展与人地关系研究

发布时间:2017-03-26 18:09

  本文关键词:成都平原先秦时期的文化发展与人地关系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成都平原先秦文化以其“独特”为世人所熟知,这种“独特”主要是由三星堆遗址青铜造像群、陶器群,金沙遗址的黄金制品、玉石器以及船棺葬的青铜兵器、工具等遗存所营造的。毫无疑问,它们代表的是成都平原先秦时期人们的最高技术和艺术审美能力,属于精英文化,也被定义为时代的标签;但这并不是时代的全部或主要内容,时代有着它自己稳定发展的物质文化传统。 本文意在借助这种稳定演变的物质文化——陶器,建立成都平原先秦时期人们活动的时间标尺。并在此基础上,探讨成都平原先秦时期最广大人群与环境之间存在的互动关系。 通过本文的研究,我们建立了成都平原先秦遗存五期17段的时间标尺。其绝对年代约在公元前3100—公元前250年。根据各期遗存面貌所反映出的文化结构,将这五期分别命名为成都平原先秦文化发展的“引入及风格自塑期”、“局部互动期”、“全面整合期”、“开放发展期”和“重塑期”。在此过程中,,将三星堆遗存重新定义为成都平原本土文化发展“基因提供者”的角色。 人地关系的研究表明,成都平原先秦时期人群活动对自然环境的适应性主要表现在对水环境的适应上。对人文环境的适应主要体现在三星堆城址的修建和以三星堆城址为中心的遗址集群中心的出现,部分反映精神文化的遗存也是对人文环境适应的表现。
【关键词】:成都平原 先秦时期 考古学 文化发展 人地关系
【学位授予单位】:吉林大学
【学位级别】:博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K878
【目录】:
  • 中文摘要4-5
  • Abstract5-11
  • 第1章 绪论11-23
  • 1.1 本文所研究的时空范围11-12
  • 1.1.1 空间范围11-12
  • 1.1.2 时间范围12
  • 1.2 研究目的及对象12
  • 1.3 考古发现与研究简史12-19
  • 1.4 研究思路及方法19-21
  • 1.4.1 遗存编年序列的问题及解决方案19-21
  • 1.4.2 成都平原先秦时期人地关系研究的实施21
  • 1.5 相关说明21-23
  • 1.5.1 概念和组织方式的说明21-22
  • 1.5.2 成都平原考古资料的相关说明22-23
  • 第2章 成都平原先秦时期遗存编年序列的构建23-133
  • 2.1 典型遗址分组23-70
  • 2.1.1 桂圆桥遗址23-24
  • 2.1.2 宝墩遗址24-27
  • 2.1.3 郫县古城遗址27-29
  • 2.1.4 鱼凫村遗址29-30
  • 2.1.5 芒城遗址30-32
  • 2.1.6 双河古城遗址32-33
  • 2.1.7 格威药业遗址群33-34
  • 2.1.8 曹家祠遗址34-35
  • 2.1.9 三星堆遗址35-38
  • 2.1.10 航空港遗址38-39
  • 2.1.11 三星村遗址39-40
  • 2.1.12 桂林乡遗址40-41
  • 2.1.13 清江村遗址41
  • 2.1.14 万安药业包装厂遗址41-42
  • 2.1.15 微波生产基地古址42-43
  • 2.1.16 永福村三组遗址43-44
  • 2.1.17 陈家院子遗址44-45
  • 2.1.18 范家碾遗址45
  • 2.1.19 宏峰村遗址45-46
  • 2.1.20 宋家河坝遗址46-47
  • 2.1.21 三观村遗址47-48
  • 2.1.22 忠义遗址48
  • 2.1.23 褚家村遗址48-49
  • 2.1.24 西南交通大学新校区遗址(后文简称“交大新校”)49
  • 2.1.25 方源中科遗址49-50
  • 2.1.26 青杠村遗址50-51
  • 2.1.27 岷江小区遗址51-52
  • 2.1.28 柳河村遗址52-53
  • 2.1.29 天乡路遗址53
  • 2.1.30 烟堆子遗址53-54
  • 2.1.31 正因遗址54-55
  • 2.1.32 新一村遗址55-56
  • 2.1.33 大江村遗址56-57
  • 2.1.34 中海国际社区遗址群57-59
  • 2.1.35 金沙遗址群59-70
  • 2.2 一般性遗址遗存辨析70-93
  • 2.2.1 十二桥遗址70-75
  • 2.2.2 太平村遗址75
  • 2.2.3 中海国际社区 4 号地点75
  • 2.2.4 富通光缆遗址75-76
  • 2.2.5 朱王村遗址76
  • 2.2.6 新庄村遗址76
  • 2.2.7 红桥村遗址76-77
  • 2.2.8 电子科大实验楼地点77
  • 2.2.9 电子科大行政楼地点77
  • 2.2.10 十街坊遗址77-78
  • 2.2.11 化成村遗址78
  • 2.2.12 顺江小区三期遗址78-79
  • 2.2.13 顺江小区二期遗址79
  • 2.2.14 高桥村遗址79
  • 2.2.15 团结村遗址79-80
  • 2.2.16 金海岸二期遗址80
  • 2.2.17 柳岸村遗址80
  • 2.2.18 新华村遗址80-81
  • 2.2.19 核桃村遗址81
  • 2.2.20 梳妆台遗址81
  • 2.2.21 李家院子遗址81-82
  • 2.2.22 蓝光绿色饮品二期遗址82
  • 2.2.23 梅花泉遗址82-83
  • 2.2.24 米筛泉遗址83
  • 2.2.25 天台村遗址83
  • 2.2.26 国腾二期遗址83-84
  • 2.2.27 普天电缆遗址84
  • 2.2.28 天王村遗址84
  • 2.2.29 青龙村遗址84-85
  • 2.2.30 大夫村遗址85
  • 2.2.31 大唐电信二期遗址85-86
  • 2.2.32 抚琴小区遗址86
  • 2.2.33 方池街遗址86
  • 2.2.34 龙泉村遗址86
  • 2.2.35 下东大街遗址86-87
  • 2.2.36 成都市博物馆新址遗址87
  • 2.2.37 青羊宫遗址87
  • 2.2.38 上汪家拐遗址87-88
  • 2.2.39 水观音遗址88
  • 2.2.40 指挥街遗址88-89
  • 2.2.41 新锦犀包装厂遗址89
  • 2.2.42 赵家河坝遗址群89-90
  • 2.2.43 西华大学遗址群90-91
  • 2.2.44 金沙遗址群91-93
  • 2.3 遗存编年序列的构建93-110
  • 2.3.1 遗存的分段93-101
  • 2.3.2 三星堆遗址先秦遗存与典型遗址编年序列的关系101-102
  • 2.3.3 遗存的分期102-110
  • 2.4 绝对年代110-126
  • 2.5 成都平原先秦时期的文化演进126-131
  • 2.5.1 三星堆遗存面貌及其在成都平原先秦时期文化演进中角色的确认126-128
  • 2.5.2 成都平原先秦时期的文化演进128-131
  • 2.6 小结131-133
  • 第3章 成都平原先秦时期的人地关系133-187
  • 3.1 他们是谁133-136
  • 3.2 他们生活在怎样的生境之中136-157
  • 3.2.1 地理背景136-137
  • 3.2.2 生物群137-154
  • 3.2.3 气候环境154-157
  • 3.3 他们的适应方式157-184
  • 3.3.1 居住场所的选择157-165
  • 3.3.2 居住空间的塑造165-183
  • 3.3.3 精神文化的追求183-184
  • 3.4 小结184-187
  • 第4章 结语187-191
  • 附录191-223
  • 参考文献223-237

  本文关键词:成都平原先秦时期的文化发展与人地关系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269174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oufeilunwen/rwkxbs/269174.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6e457***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