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人员的道德想象力研究

发布时间:2017-03-29 09:08

  本文关键词:科技人员的道德想象力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近年来,与科技伦理相关的重大工程技术问题不断出现,且呈愈演愈烈之势。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一个不可忽视的原因是相关科技人员道德想象力的缺失,其具体表现为他们缺乏从伦理道德角度想象科技活动对利益相关者影响的能力,缺乏从伦理道德角度想象科技活动可能带来风险的能力,缺乏从伦理道德角度想象应对科技伦理难题的可能方案的能力。对科技人员道德想象力的研究,有助于提高科技人员自身道德素养和能力,增强科技人员对行为的后果意识和情感体验,在科技活动中做出一种想象到更多现实因素的“考虑周全”的伦理选择,减少科技活动的社会风险。这方面研究有助于从组织和制度层面鼓励科技人员主动遵循科技伦理原则,积极承担社会责任。道德想象力养成能够使科技人员不仅仅把伦理道德视为科技活动之外的一种规范力量,而是看成一种内在的自律因素,将创造性的科技活动建立在尽可能广泛的伦理反思基础之上。科技人员道德想象力研究彰显了科技伦理探究未曾展开的新维度,推进了道德想象力研究的“经验转向”,使科技伦理的关注重心转向具体情境中的道德实践。 本文综合运用案例分析、历史与逻辑相统一和跨学科的研究方法,在确立道德想象力理论内涵的基础上,对科技人员道德想象力的基本特征进行了深入分析,认为科技人员的道德想象力是在特定情境中针对科技活动对利益相关者的影响、科技活动的可能后果、解决科技伦理难题的可能方案而展开的道德想象能力。它具有类似思想实验的特征,在发挥道德想象力的过程中揭示观念冲突,发现思想症结,做到合理决策。科技活动自身的特性使得科技人员道德想象力具有不同于其他职业活动者的特点,即注重科技活动后果的不确定性、强调“考虑的周全性”、整体思考科技活动基础的可靠性和全程追求科技活动要素的和谐性。 在厘清本研究与伦理学、心理学各主要流派的关系的基础上,本文分析了科技人员道德想象力在科技人员道德认知视域的拓展、道德敏感性的形成和伦理自觉性的养成,以及引导科技人员自觉承担社会责任、树立道德理想和对科技活动利益相关者的关注等方面的重要价值,并重点阐述了科技人员道德想象力在有效减少和化解科技风险、提升科技伦理的实践有效性、促使科技人员创造性思考科技伦理问题和应对道德冲突方面所具有的独特价值。本文从外在条件、内在机制和外在机制三重维度探讨了科技人员道德想象力的生成机制。对科技活动特性的认知和对科技工作的职业责任感,是科技人员道德想象力生成的必要条件。科技人员道德想象力生成的内在机制表现为“知·情·意”的统一,这一过程为科技人员道德想象力生成提供持续的内在驱动力。“知”指向对科技伦理责任认知,它提供履行科技伦理责任的指南;“情”指向科技活动中的共情能力,它能够激发科技人员高尚的道德追求;而“意”在这里并非局限于意志或意愿,它是关于伦理意义上何种可能性应该实现的内隐认知的自动运行,是对言语所不能充分表达的科技活动伦理意蕴之内在体验,具体表现为道德直觉、道德意志和道德理想的交相映辉,它推动科技人员想象力从心理能力向实践智慧转化。三者彼此渗透、相辅相成。而科技制度的完善和社会舆论的监督则为科技人员道德想象力的生成提供外在的保证机制。 科技人员道德想象力培育途径是科技人员道德想象力研究的落脚点。基于此,本文从科技、社会、文化等方面深入分析科技人员道德想象力缺失的深层次根源,指出科技活动目的的“去价值性”、科技活动过程的复杂性、科技活动结果的不确定性和科技伦理教育的“去情景化”等因素,是导致科技人员道德想象力缺失的科技方面的原因;精细化的社会分工机制、科层化的社会管理方式,以及科技评估对伦理维度的忽视等因素,成为限制或束缚科技人员道德想象力的生长和发展的社会方面的原因。工具理性至上的文化氛围和科技与人文两种文化的隔阂,对科技人员道德想象力也有潜移默化的影响和制约作用。对此,本文基于“真·善·美”相统一的思路,从科技人员自我培育、科技伦理教育引导和科技制度保障三个方面提出培育科技人员道德想象力的途径和方法,使科技人员道德想象力在其科技活动中发挥应有的实际功效。
【关键词】:道德想象力 科技人员 价值 形成机制 培育
【学位授予单位】:大连理工大学
【学位级别】:博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4
【分类号】:B82-057
【目录】:
  • 摘要4-6
  • ABSTRACT6-9
  • 目录9-12
  • TABLE OF CONTENTS12-15
  • 1 绪论15-29
  • 1.1 选题意义15-18
  • 1.2 国内外相关研究综述18-27
  • 1.2.1 道德想象力研究现状及评析18-23
  • 1.2.2 科技伦理研究现状及评析23-27
  • 1.3 研究思路与方法27-29
  • 1.3.1 研究思路27
  • 1.3.2 研究方法27-29
  • 2 科技人员道德想象力的理论基础29-54
  • 2.1 科技人员道德想象力的概念解析29-39
  • 2.1.1 道德想象力的理论内涵29-32
  • 2.1.2 科技人员道德想象力的特点32-39
  • 2.2 科技人员道德想象力研究的伦理学基础39-48
  • 2.2.1 科技伦理学提供的理论基础39-41
  • 2.2.2 规范伦理学的认知模式41-43
  • 2.2.3 美德伦理学的养成路径43-45
  • 2.2.4 实用主义伦理学的方法论启示45-48
  • 2.3 科技人员道德想象力研究的心理学基础48-53
  • 2.3.1 道德心理学的思想背景48-50
  • 2.3.2 具身认知心理学的独特视角50-53
  • 2.4 本章小结53-54
  • 3 科技人员道德想象力的价值所在54-70
  • 3.1 科技人员道德想象力的认知价值54-60
  • 3.1.1 科技人员道德认知视域的拓展54-56
  • 3.1.2 科技人员道德敏感性的形成56-58
  • 3.1.3 科技人员伦理自觉性的养成58-60
  • 3.2 科技人员道德想象力的社会价值60-63
  • 3.2.1 科技人员的社会责任与理想60-61
  • 3.2.2 科技人员对利益相关者的关注61-63
  • 3.3 科技人员道德想象力的实践价值63-69
  • 3.3.1 减少科技活动的风险64-65
  • 3.3.2 增强科技伦理的实际效用65-67
  • 3.3.3 创造性地思考问题与化解冲突67-69
  • 3.4 本章小结69-70
  • 4 科技人员道德想象力的形成机制70-88
  • 4.1 科技人员道德想象力形成的必要条件70-74
  • 4.1.1 对科技活动特性的深入理解70-72
  • 4.1.2 对科技工作的职业责任感72-74
  • 4.2 科技人员道德想象力形成的内在机制74-85
  • 4.2.1 科技伦理认知的奠基75-77
  • 4.2.2 共情能力的催化77-78
  • 4.2.3 伦理实践想象的助推78-82
  • 4.2.4 道德直觉和道德意志的作用82-83
  • 4.2.5 道德理想的感召83-85
  • 4.3 科技人员道德想象力形成的外在机制85-87
  • 4.3.1 科技制度的完善85-87
  • 4.3.2 社会舆论的影响87
  • 4.4 本章小结87-88
  • 5 科技人员道德想象力的缺失成因88-112
  • 5.1 科技人员道德想象力缺失的科技原因88-98
  • 5.1.1 科技活动目的的“去价值性”88-91
  • 5.1.2 科技活动过程的复杂性91-93
  • 5.1.3 科技活动后果的不确定性93-96
  • 5.1.4 科技伦理教育的“去情境化”96-98
  • 5.2 科技人员道德想象力缺失的社会原因98-106
  • 5.2.1 精细化的社会分工机制98-100
  • 5.2.2 科层化的社会管理方式100-103
  • 5.2.3 科技评估伦理维度的缺失103-106
  • 5.3 科技人员道德想象力缺失的文化原因106-111
  • 5.3.1 工具理性至上的文化氛围106-108
  • 5.3.2 科技和人文两种文化的隔阂108-111
  • 5.4 本章小结111-112
  • 6 科技人员道德想象力的培育路径112-131
  • 6.1 科技人员道德想象力的自我培育112-118
  • 6.1.1 对科技“二重性”的反思112-114
  • 6.1.2 对科技伦理的情境化理解114-116
  • 6.1.3 对科技实践的审美性体验116-118
  • 6.2 科技伦理教育的引导作用118-124
  • 6.2.1 实践智慧的培养118-120
  • 6.2.2 共情能力的激发120-122
  • 6.2.3 叙事教育的作用122-124
  • 6.3 科技工作者道德想象力培育的制度保障124-130
  • 6.3.1 科技管理对道德想象力的关注124-126
  • 6.3.2 科技政策对道德想象力的促进126-128
  • 6.3.3 社会舆论对科技实践的监督128-130
  • 6.4 本章小结130-131
  • 7 结论与展望131-135
  • 7.1 结论131-132
  • 7.2 创新点132-133
  • 7.3 展望133-135
  • 参考文献135-148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科研项目及科研成果148-150
  • 致谢150-152
  • 作者简介152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陈勇;郭玉松;;论科技伦理责任的构建与实现的社会机制[J];道德与文明;2008年02期

2 宋秀葵;;实现想象力与道德的平衡——评段义孚的生态伦理观[J];东岳论丛;2012年05期

3 程建川;张健康;陈景雅;袁浩;史桂芳;王晓颖;;简论道路综合敏感性设计理念[J];公路;2007年07期

4 刘新玲;朴素艳;;道德叙事及其借鉴[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06年03期

5 杨慧民;;现场案例教学:思想政治理论课案例教学的新模式[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12年04期

6 朱林;道德心理学思考[J];江西社会科学;1987年04期

7 丁锦宏;“去道德化的教育”现象刍议[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4年15期

8 侯怀银;王霞;;论教育研究的叙事学转向[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6年05期

9 张卫;王前;;论技术伦理学的内在研究进路[J];科学技术哲学研究;2012年03期

10 段伟文;;从科学的道德规范到实践的明智[J];科学与社会;2011年01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朱勤;实践有效性视角下的工程伦理学探析[D];大连理工大学;2011年


  本文关键词:科技人员的道德想象力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274103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oufeilunwen/rwkxbs/274103.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8bd7a***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