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世纪上半叶中国人物画中的悲剧意识

发布时间:2017-04-07 12:20

  本文关键词:二十世纪上半叶中国人物画中的悲剧意识,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本文旨在从悲剧意识的美学路径出发对20世纪上半叶的中国人物画予以解读。悲剧意识为悲剧的创作者、感受者对悲剧性现实的情感体验与理性思考,这是一种直面将要到来的命定的失败,却仍然敢于去追求、奋斗、牺牲的心理趋势。悲剧意识是人类共同的内在心理倾向,在中西方艺术中均有诸多上乘的表现。笔者将20世纪上半叶中国人物画的悲剧意识分成三类:生命悲剧意识、政治悲剧意识和历史悲剧意识。笔者以为,这阶段的中国人物画中所出现的悲剧意识基本上是围绕着这几条线索发展与演进的。同时,本文还对悲剧意识与“五四”背景文化的关系以及悲剧意识的当下意义进行了相关的阐发。文化传统直接决定了“中国式悲剧”的独特风貌,却在“五四”时期有了根本性的转变。20世纪上半叶的中国画即滥觞于这样的文化土壤。本文第一章便对此展开了系统的论述。本文第二章对该时期中国人物画中关于人生的悲剧性问题予以论述。在悲剧意识中,人生无常与命运悲歌最具终极思考意味,由此产生了诸多与人生悲剧密切相关的悲剧意象。生命的追求、与命运抗争中艰辛而执着的过程与无论结果如何的结局带来了无限又厚重的生命悲剧意识。此章通过生命悲剧意识的审美意象:死亡意象与自况性描述以及画家个体的悲剧人生进行阐发。本文第三章论述了20世纪上半叶中国人物画中的政治悲剧意识。政治抱负的施展向来为中国知识分子自我实现的价值核心。不过个人的政治理想因自身与政治环境的矛盾冲突,或因自身性格的弱点而最终难以实现,往往成为悲剧意识的生发点。本章主要对吕凤子、徐悲鸿等人相关作品中的政治悲剧意象进行了自己的解读。本文第四章论述了20世纪上半叶中国人物画中的历史悲剧意识。历史悲剧意识主要体现在具有历史感的绘画作品中,一者为“寄沉痛于古史”的历史题材的作品,二者为替时贤立传的作品。在这两个方面,傅抱石与徐悲鸿的创作最有代表性,他们大量历史感强烈的杰作铸就了该时期中国画的辉煌篇章。最后,本文以20世纪上半叶中国人物画为参照对象论述了悲剧意识对于当代艺术的重要性。相较以往,有着历史使命感的文化精英启蒙思想日趋衰微,消费和游戏心态解构着悲剧意识和悲剧精神的力量,当代艺术中出现了一系列精神虚无与媚俗化的倾向。在喧哗而混沌中,中国当代艺术所显露的悲剧意识正在缩减和衰变,精神涣散和庸俗化的思想倾向正充斥在当下艺术的各个领域,形成了繁乱而虚荣的假象,而盲目追随西方潮流之风也同样体现了在中国画领域。在当下消费社会的艺术生态中论述悲剧意识的当代意义是极其必要的。
【关键词】:中国人物画 “五四” 悲剧意识 生命 政治 历史
【学位授予单位】:中国美术学院
【学位级别】:博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J212
【目录】:
  • 中文摘要5-7
  • Abstract7-9
  • 引言9-15
  • 一、选题9-11
  • 二、研究综述11-13
  • 三、研究方法13-15
  • 第一章 悲剧意识与“五四”前后中国文艺思潮15-29
  • 第一节 悲剧意识与中国文化传统15-19
  • 一、“中国式悲剧”15-18
  • 二、“以悲为美”的传统18-19
  • 第二节“五四”前后悲剧意识的历史生成19-24
  • 一、绝望的死水19-21
  • 二、浪漫与激情21-22
  • 三、悲剧意识的转变22-24
  • 第三节“五四”语境中的“悲剧意识”24-29
  • 一、悲剧意识与“五四”文学24-26
  • 二、悲剧意识与“五四”前后的绘画26-29
  • 第二章 命运悲歌29-51
  • 第一节 生命无常与艺术永恒29-36
  • 一、生命悲剧意识界定29-31
  • 二、生命悲剧意识的审美意象:死亡意象与自况性描述31-36
  • 第二节 二十世纪上半叶中国人物画中的生命悲剧意识36-51
  • 一、岭南画派作品中的生命悲剧意识36-40
  • 二、命运多舛——林风眠的荒诞抒写与人道呼唤40-51
  • 第三章 理想与幻灭51-80
  • 第一节 理想与幻灭51-56
  • 一、政治悲剧意识界定51-54
  • 二、中国画中政治悲剧意识的审美意象54-56
  • 第二节 二十世纪上半叶中国人物画中的政治悲剧意识56-80
  • 一、黍离之悲56-75
  • 二、伯乐意象75-80
  • 第四章 历史的意义80-106
  • 第一节 存在中的历史81-86
  • 一、存在与历史悲剧意识的发生81-83
  • 二、二十世纪上半叶中国人物画中的历史悲剧意识83-86
  • 第二节 寄沉痛与古史86-100
  • 第三节 历史悲剧的“在场”图载100-106
  • 一、“在场”的历史100-101
  • 二、历史悲剧的“在场”图载101-106
  • 第五章 悲剧意识的当代意义106-115
  • 第一节 盛宴过后的精神虚无106-112
  • 一、社会转型中的艺术转变107-110
  • 二、消费社会的精神虚无110-112
  • 第二节 艺术之不能承受之轻112-115
  • 一、走向深度的前卫精神112-113
  • 二、人本意识与社会关怀113-115
  • 结语115-118
  • 参考文献118-125
  • 攻读学位期间出版或发表论文、科研成果125-126
  • 致谢126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胡明伟;悲剧意识与文化传统[J];齐齐哈尔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年06期

2 张晓宁;试谈李煜前期词中的悲剧意识[J];株洲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3年04期

3 何锡章,王书婷;佛教与中国传统文化悲剧意识的演变[J];中国文学研究;2004年04期

4 孙兰花;崔薇;;理性之灵光感性之窥斑——试论悲剧意识的生成和消解[J];内蒙古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02期

5 邱天君;;悲剧意识在写作中的有意识运用[J];长春大学学报;2006年05期

6 唐晓红;于永海;;柔韧与刚强——论中日文化中悲剧意识的差异[J];渤海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年06期

7 李胜清;;消费文化的反悲剧意识[J];中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06期

8 王小芹;;李锐小说的悲剧意识[J];信阳农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8年03期

9 周晓英;;论庾信的悲剧意识[J];濮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9年02期

10 陈自然;;从《水在时间之下》看方方小说的生命悲剧意识[J];名作欣赏;2011年14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陈节;;简论李白的悲剧意识及传导方式[A];中国李白研究(1992-1993年集)[C];1992年

2 江业国;;中西悲剧意识:两种不同的心理完形[A];东方丛刊(2001年第2辑 总第三十六辑)[C];2001年

3 成亚林;;论彭邦桢《巴黎意象之书》的悲剧意识与美感思维[A];“湖北作家与外国文学”全国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4 陈国钦;;电视喜剧审美中的悲剧意识[A];中国与世界影视文化多样性的现实与前景——中国高等院校影视学会第十一届年会暨第4届中国影视高层论坛论文集[C];2006年

5 蔡圣勤;;文化殖民后语境中的叙事身份和道德伦理两面性——库切小说《耻》细读之三[A];“文学伦理学批评:文学研究方法新探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国庆;悲剧意识的回归[N];中华读书报;2001年

2 邓晓芒(武汉大学哲学系);个体承担与悲剧意识[N];中国图书商报;2001年

3 邱丹燕;研讨会是林语堂研究的一个里程碑[N];闽南日报;2007年

4 邓晓芒;人生的功课[N];中华读书报;2001年

5 冷成金;唐诗宋词为什么美?[N];解放日报;2004年

6 中国社科院外文所研究员 叶廷芳 (北京);保护废墟,欣赏废墟之美[N];光明日报;2013年

7 杜浩;文化艺术是苦难者的救星[N];中国教育报;2010年

8 关海山;大气的散文[N];文艺报;2002年

9 泓子;一幅恢宏的历史画卷与艺术的完美结合[N];中国贸易报;2004年

10 薛涛;想象在前,,幻想在后[N];文学报;2014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沈沁;二十世纪上半叶中国人物画中的悲剧意识[D];中国美术学院;2015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禹;从《长日入夜行》看尤金·奥尼尔悲剧意识的起源[D];国际关系学院;2015年

2 李葛送;从国民性看中西悲剧意识[D];安徽师范大学;2005年

3 康维忠;社会转型期文学中的人道主义悲剧意识[D];吉林大学;2007年

4 杨征;论悲剧意识教育[D];河南大学;2007年

5 张艳娥;论老舍及其小说的悲剧意识[D];西北大学;2008年

6 覃莉;庄子与叔本华“生命悲剧意识”比较研究[D];中南民族大学;2009年

7 张镰;从悲剧的文学表现反思中国传统文化的悲剧意识[D];首都师范大学;2006年

8 金艳;论老舍的悲剧意识及其小说的悲剧性[D];华中师范大学;2003年

9 李瑞;论董立勃小说的悲剧意识[D];东北师范大学;2011年

10 杨静;论方方小说的悲剧意识[D];河北师范大学;2011年


  本文关键词:二十世纪上半叶中国人物画中的悲剧意识,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290442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oufeilunwen/rwkxbs/290442.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3456d***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