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意识思维整体加工方式的研究

发布时间:2017-04-15 07:16

  本文关键词:无意识思维整体加工方式的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传统观点认为,思维作为人类的高级认知活动,属于有意识范畴。但最近研究表明,思维不仅可以在无意识条件下进行,而且对某些复杂问题的解决,无意识思维的加工结果还优于有意识思维。无意识思维研究打破了“努力思考就会有好结果”的传统观念,已成为社会认知研究领域的热点问题之一。当前该领域研究的重点已由争论无意识思维是否存在,以及其与有意识思维孰优孰劣等问题,转向探讨无意识思维的加工机制。已有研究表明,无意识思维在容量、权重、规则、聚合与发散等方面与有意识思维具有不同的加工特点,且存在不同于有意识思维的神经机制,但迄今未见有关无意识思维信息加工方式的研究。整体加工与局部加工作为两种基本的信息加工方式,它们对人的信息加工过程具有重要影响。研究表明,有意识思维倾向于采用局部加工方式对信息进行加工,那么无意识思维在处理信息过程中是否倾向于采用整体加工方式呢?本研究采用无意识思维研究范式,在重复检验无意识思维效应的基础上,对该问题进行了系统考察。 本研究包括三个部分,共十个实验。研究一以假想手机购买任务,对无意识思维经典研究范式的有效性进行了检验(实验1)。研究二探讨整体或局部加工方式的启动对无意识思维加工方式的影响。分别采用Navon大字母或小字母辨别分心任务,比较了这两种条件下无意识思维在简单评价任务(实验2)、整体或部分报告任务(实验3)、个体记忆任务(实验4)、相似点和差异点任务(实验5)中的绩效差异,考察了启动整体或局部加工方式对无意识思维加工方式的影响。实验6采用蓝色或红色分别启动整体或局部加工方式,排除了分心任务难度对无意识思维加工方式的影响。研究三探讨无意识思维对分段信息的整合。将复杂信息分前后两段呈现,通过操作两段信息各自的特征与整体特征的差异(实验7和实验8),进一步考察无意识思维的整体加工方式。该部分研究还排除了在第一段和第二段信息中,手机优劣的相对变化(实验9)和在线判断(实验10)对无意识思维整体加工方式的影响。 本研究主要获得了以下结论: (1)无意识思维倾向于整体加工方式,即依据信息的整体特征进行加工 (2)启动局部加工方式会干扰无意识思维的整体加工方式,而启动整体加工方式则不产生干扰。这说明与无意识思维同时进行的有意识层面的活动会影响无意识思维的信息加工过程。 (3)无意识思维能依据各段信息的整体特征对分段信息进行整合,而有意识思维在整合分段信息时则会表现出近因效应。这说明与有意识思维比较,无意识思维更有利于长时段信息的加工。
【关键词】:无意识思维 整体加工 加工方式 信息整合 决策
【学位授予单位】:浙江大学
【学位级别】:博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4
【分类号】:B842
【目录】:
  • 致谢5-6
  • 摘要6-8
  • Abstract8-14
  • 1 引言14-30
  • 1.1 无意识思维研究概述14-23
  • 1.1.1 无意识思维理论14-18
  • 1.1.2 无意识思维的基本实验证据18
  • 1.1.3 质疑无意识思维的相关研究18-20
  • 1.1.4 有关无意识思维质疑回应的研究20-23
  • 1.1.4.1 无意识思维效应的中介变量20-21
  • 1.1.4.2 无意识思维的加工机制21-23
  • 1.2 问题提出23-26
  • 1.3 研究构思26-29
  • 1.4 研究意义29-30
  • 2 研究一 无意识思维范式有效性的检验30-34
  • 2.1 实验1 基于假想手机购买任务的无意识思维实验31-33
  • 2.1.1 方法31-32
  • 2.1.1.1 被试和实验设计31
  • 2.1.1.2 实验材料与流程31-32
  • 2.1.2 结果与讨论32-33
  • 2.2 小结33-34
  • 3 研究二 整体或局部加工方式启动对无意识思维加工方式的影响34-51
  • 3.1 实验2 Navon字母辨别任务对无意识思维加工方式的影响36-38
  • 3.1.1 方法36-37
  • 3.1.1.1 被试和实验设计36
  • 3.1.1.2 实验材料与流程36-37
  • 3.1.2 结果与讨论37-38
  • 3.2 实验3 无意识思维的整体加工方式:基于整体或部分报告任务38-40
  • 3.2.1 方法38
  • 3.2.1.1 被试和实验设计38
  • 3.2.1.2 实验材料与流程38
  • 3.2.2 结果与讨论38-40
  • 3.3 实验4 无意识思维的整体加工方式:基于个体记忆任务40-44
  • 3.3.1 方法40-41
  • 3.3.1.1 被试和实验设计40
  • 3.3.1.2 实验材料与流程40-41
  • 3.3.2 结果与讨论41-44
  • 3.4 实验5 无意识思维的整体加工方式:基于相似和差异点任务44-47
  • 3.4.1 方法44-45
  • 3.4.1.1 被试和实验设计44-45
  • 3.4.1.2 实验材料与流程45
  • 3.4.2 结果与讨论45-47
  • 3.5 实验6 分心任务背景颜色对无意识思维加工方式的影响47-50
  • 3.5.1 方法47-48
  • 3.5.1.1 被试和实验设计47-48
  • 3.5.1.2 实验材料与流程48
  • 3.5.2 结果与讨论48-50
  • 3.6 小结50-51
  • 4 研究三 无意识思维对分段信息的整合51-68
  • 4.1 实验7 第二段信息特征对无意识思维整合分段信息的影响52-56
  • 4.1.1 方法52-54
  • 4.1.1.1 被试和实验设计52
  • 4.1.1.2 实验材料与流程52-54
  • 4.1.2 结果与讨论54-56
  • 4.2 实验8 第一段信息特征对无意识思维整合分段信息的影响56-59
  • 4.2.1 方法56-57
  • 4.2.1.1 被试和实验设计56
  • 4.2.1.2 实验材料与流程56-57
  • 4.2.2 结果与讨论57-59
  • 4.3 实验9 手机的优劣变化对无意识思维整合分段信息的影响59-63
  • 4.3.1 实验9a 排除实验7中手机优劣变化的影响59-61
  • 4.3.1.1 方法59-60
  • 4.3.1.1.1 被试和实验设计59
  • 4.3.1.1.2 实验材料与流程59-60
  • 4.3.1.2 结果与讨论60-61
  • 4.3.2 实验9b 排除实验8中手机优劣变化的影响61-63
  • 4.3.2.1 方法61
  • 4.3.2.1.1 被试和实验设计61
  • 4.3.2.1.2 实验材料与流程61
  • 4.3.2.2 结果与讨论61-63
  • 4.4 实验10 在线判断对无意识思维整合分段信息的影响63-67
  • 4.4.1 实验10a 排除实验7中在线判断的影响63-65
  • 4.4.1.1 方法63-64
  • 4.4.1.1.1 被试和实验设计63
  • 4.4.1.1.2 实验材料与流程63-64
  • 4.4.1.2 结果与讨论64-65
  • 4.4.2 实验10b 排除实验8中在线判断的影响65-67
  • 4.4.2.1 方法65
  • 4.4.2.1.1 被试和实验设计65
  • 4.4.2.1.2 实验材料与流程65
  • 4.4.2.2 结果与讨论65-67
  • 4.5 小结67-68
  • 5 总讨论68-75
  • 5.1 整体或局部加工方式启动对无意识思维整体加工方式的影响68-71
  • 5.2 无意识思维对分段信息的整合71-73
  • 5.3 无意识思维的整体加工方式73-75
  • 6 结论及进一步研究设想75-76
  • 参考文献76-84
  • 附录84-93
  • 附录1 手机属性84-85
  • 附录2 实验指导语85-91
  • 附录3 老年人刻板印象行为91-92
  • 附录4 情绪自评量表(PANAS)92-93
  • 附录5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科研成果93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儒德,陈红艳;论中小学生的数学观[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05期

2 杨波;;小学生数学学习情况调查研究[J];长春教育学院学报;2010年04期

3 周琰;王学臣;;大学生的学习观及其与学习动机、自我效能感的关系[J];西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年02期

4 吴红顺;连榕;;中学生知识学习观研究[J];心理与行为研究;2005年04期

5 周琰;王学臣;;大学生学习观及其与学习动机、自我效能感的关系[J];高等教育研究(成都);2008年01期

6 陈承;黄和梅;李韦嫦;林斗秀;黄永俊;熊宜勤;;小学教师学生学习观问卷的编制[J];贵州师范学院学报;2010年06期

7 杨秀芳;;国外场独立/依存认知风格与外语学习关系研究综述[J];疯狂英语(教师版);2013年03期

8 李平;;中国本土管理研究与中国传统哲学[J];管理学报;2013年09期

9 孙红梅;阴国恩;陈雪莹;;不同类别学习策略下的中医诊断学习:以舌诊学习为例[J];心理与行为研究;2013年06期

10 黄琳妍;李虹;徐继红;;直觉性和分析性决策策略偏好的情境效应[J];心理与行为研究;2013年06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周琰;大学生认识信念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11年

2 张振新;小学高年级学生数学复杂问题解决的认知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5年

3 杨光伟;学生在应用问题解决上的元认知行为表现与信念[D];华东师范大学;2006年

4 杜秀芳;中小学生的科学探究及影响因素[D];山东师范大学;2009年

5 李金富;彝族农村小学生数学计算思维差异研究[D];西南大学;2012年

6 涂q,

本文编号:307919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oufeilunwen/rwkxbs/307919.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65275***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