隐喻:从语言学到文化哲学

发布时间:2021-04-17 13:33
  隐喻作为语言中的一种普遍现象,两千多年来一直是学者们研究和关注的对象。由于隐喻在语言的形成与发展过程中以及在与人及外部世界的关系中所起的重要作用,人们对隐喻展开了多角度跨学科的研究。在修辞学、语言学、哲学、心理学等不同研究视域中,隐喻展现出了不同的面貌。本文以对隐喻的本质规定的分析为基础,对修辞学、语言学和哲学视域下的隐喻研究传统进行了历史的梳理和分析,进而对隐喻的文化哲学意义进行了深入分析和阐释。本文认为,隐喻不仅是语言现象,也是人类的认知活动,是我们理解世界并形成概念的工具。隐喻的运行机制是概念系统的跨领域映射。隐喻具有形象生动、开放多义,富于民族性的特点。修辞学视域下,隐喻发生在词汇层次上,主要在语言修辞中的情感认识与形象表达方面发挥作用。进入二十世纪,出现了隐喻研究的语言学转向。在语言学看来,隐喻可以发生在句子和语篇的层级上,对于隐喻的研究涉及语义学、语用学和认知语言学等多个方面。哲学与隐喻问题有着内在的关联,是因为哲学及其研究对象所具有的特殊性。哲学既诉诸于理性,另一方面又以人类精神的“终极关怀”为理想,诗歌语言、日常语言与科学语言都无法满足哲学表达的需要,而隐喻的特质适应哲... 

【文章来源】:黑龙江大学黑龙江省

【文章页数】:137 页

【学位级别】:博士

【文章目录】: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课题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
    三、论文的主要理论观点与基本框架
第一章 隐喻的本质规定
    第一节 隐喻的概念
        一、隐喻概念的内涵
        二、隐喻概念的外延
    第二节 隐喻的运行机制
        一、隐喻的替换和比较机制
        二、隐喻的互动机制
    第三节 隐喻的特点
        一、隐喻的形象性
        二、隐喻的开放性和多义性
        三、隐喻的民族性
第二章 隐喻的传统修辞学研究
    第一节 西方古典修辞学的隐喻观
        一、亚里士多德的隐喻功能理论
        二、昆提良的隐喻转义说
    第二节 中国古代修辞学的隐喻观
第三章 语言学视域下的隐喻研究
    第一节 隐喻的语言学研究转向
        一、互动理论
        二、语言学领域隐喻研究的相关理论
    第二节 概念隐喻理论
        一、概念隐喻理论的哲学基础——体验哲学
        二、概念隐喻理论的具体内涵
    第三节 隐喻的概念合成理论
        一、隐喻的概念合成理论的内容
        二、概念合成理论的局限性
第四章 哲学视域下的隐喻研究
    第一节 隐喻研究的哲学渊源
        一、古希腊罗马时期的隐喻研究
        二、中世纪经院哲学体系中的隐喻研究
        三、近代哲学中的隐喻研究
        四、现代哲学中的隐喻研究
    第二节 隐喻与哲学的内在关联
        一、哲学研究对象的特殊性
        二、隐喻是哲学表达的理想语言
第五章 文化哲学视域下的隐喻研究
    第一节 隐喻研究的文化哲学资源
        一、维柯的诗性智慧——隐喻思维
        二、卡西尔符号论的隐喻思维基础
        三、罗蒂的隐喻观
    第二节 隐喻的文化哲学阐释
        一、隐喻体现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
        二、隐喻体现了人的主体性
        三、隐喻的世界观体现了人之生存的维度
    第三节 隐喻研究在现代文化批判中的意义
        一、技术理性主义和商品拜物教
        二、隐喻与现代文化批判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马克思关于历史的戏剧隐喻[J]. 沈湘平.  学术研究. 2016(11)
[2]马克思对商品拜物教的批判及其当代启示——对《商品的拜物教性质及其秘密》的文本学再解读[J]. 项荣建,王峰明.  学习与探索. 2016(08)
[3]马克思关于资本主义社会的三个隐喻[J]. 王庆丰.  社会科学家. 2015(01)
[4]从颜色词汇看中西文化背景下的隐喻[J]. 李颖.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2(04)
[5]文化哲学的文化自觉与哲学自觉——从卡西尔的文化哲学观看[J]. 王国有.  社会科学辑刊. 2010(01)
[6]从后现代哲学的人本观看语言象似性——语言学研究新增长点之六:象似性的哲学基础与教学应用[J]. 王寅.  外语学刊. 2009(06)
[7]隐喻文化学学科建设的构想及其意义[J]. 赵维森.  延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9(05)
[8]大众文化批判的现代性之维[J]. 郭彩霞.  理论研究. 2008(03)
[9]超越字面意义的疆域——隐喻歧义的理解及消解[J]. 石洛祥,李力.  外语与外语教学. 2008(06)
[10]论隐喻思维的特点[J]. 舒海英.  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 2008(02)

博士论文
[1]新康德主义与文化哲学转向[D]. 刘振怡.黑龙江大学 2009
[2]隐喻的多维研究[D]. 王松鹤.上海外国语大学 2009
[3]科学隐喻的元理论研究[D]. 安军.山西大学 2007
[4]隐喻构建与解读的主体自洽[D]. 王文斌.上海外国语大学 2005

硕士论文
[1]隐喻与文化[D]. 王倩.山东大学 2006
[2]隐喻的文化认知及其在文化语境下的意义构建[D]. 邱文生.福建师范大学 2004



本文编号:3143539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oufeilunwen/rwkxbs/3143539.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ecf8b***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