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念非直陈形式表征研究

发布时间:2021-04-17 15:05
  人们在反复体验事物、事件和关系后,产生了事物、事件和关系经验,经验通过概念化,即用形式单位进行表征后,成为了事物、事件和关系概念,概念本质上是语符化的,存于人们的大脑之中。这些用以表征事物、事件和关系概念的形式单位就是概念形式表征。基于概念化手段,概念形式表征又可分为概念直陈和非直陈形式表征。相比概念直陈形式表征,概念非直陈形式表征对概念结构的扭曲程度更高,象似性更弱,语用功能更丰富,更能反映出语言生成者的知识结构和概念化手段,更具研究价值。概念非直陈形式表征的已有研究成果丰硕,但仍存在可完善之处:(一)未揭示概念非直陈形式表征与抽象化、语言经济性、象似性的联系与区别,更没能将它们结合起来进行探讨。(二)未界定和分类概念非直陈形式表征。(三)研究概念非直陈形式表征时,未结合概念直陈形式表征,未将二者置于同一连续统中进行考察。(四)没有分别对同一概念同一语言和不同语言非直陈形式表征进行描写、分析及解释。未在此基础上概括出概念非直陈形式表征的成因及生成规律。本研究的理论工具为原型范畴理论、知识结构理论、概念转喻理论以及话语分析理论。本研究采取的主要研究方法为定性分析法:首先广泛搜集语料,自... 

【文章来源】:湖南师范大学湖南省 211工程院校

【文章页数】:279 页

【学位级别】:博士

【部分图文】:

概念非直陈形式表征研究


“社会—认知”话语分析模式(辛斌、刘辰2017)

范畴,形式,概念


概念非直陈形式表征研究1015.2概念直陈和非直陈形式表征连续统属性概念直陈和非直陈形式表征连续统的属性主要有以下几点:一、包含了概念直陈形式表征范畴和非直陈形式表征范畴概念直陈形式表征范畴和非直陈形式表征范畴的属性特征有所不同,主要体现在概念化方式、象似性、经济性等方面,因此概念直陈和非直陈形式表征连续统本质上包含了两个截然不同、独立存在的范畴(概念直陈形式表征范畴和非直陈形式表征范畴)。每个原型范畴内部都存在一个抽象的、图式化的原型,且这两个原型范畴内部的成员都存在渐变的等级差。在转喻等非直陈手段的作用下,两个范畴能够彼此互动、连通,进而构成一个更大的系统,如下图所示:图2概念直陈形式表征范畴和非直陈形式表征范畴下面将举一例具体阐释:概念“他的弹跳太惊人了,摆脱了地球引力,违背了一般的物理

韵律,汉语,语法,语境


概念非直陈形式表征研究143(13)这场球该怎么踢?(连线家2018年06月22日)此处,“球”经历了两次转喻:先以“球”代“足球”(因球可涵盖篮球、足球、网球等,故以“球”代“足球”属于以类代种),再代“足球赛”(事物概念的限定成分代整个概念)。此处“球”的成因之一为语境的强有力支持,若缺乏相应语境(一、文中提及的唯一球类运动是足球;二、由“这潮可推断出后面的事物为“比赛”),语言生成者便难以保障交际的有效进行,也就不会将事物概念“足球赛”非直陈概念化为“球”。“论校排薪”中,“校”指代“应聘者就读院校的等级”,“薪”指代“应聘者薪金等级”,即二者的中心成分“等级”皆未表征出来,语言生成者之所以能这样概念化的很重要的原因之一便是语境强有力的支持,即有了上下文语境“企业招聘‘论校排薪’有失公平”,语言生成者便可在隐略中心成分的前提下,保证理解者能接收到有效信息,保证交际的成功、有效进行。二、韵律的制约图3汉语韵律和语法的关系(沈家煊2017)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基于概念形式表征连续统的“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简化研究[J]. 尹铂淳.  汉字文化. 2020(09)
[2]事件概念形式表征的语内和语际对比研究[J]. 尹铂淳,廖光蓉.  外国语文. 2020(01)
[3]汉语复合词的扩展[J]. 廖光蓉.  湘潭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9(05)
[4]认知语义对比:理论、原则、目标与方法[J]. 刘正光,李易.  外语教学. 2019(04)
[5]汉语转喻搭配超常及其典型性探讨[J]. 廖光蓉.  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9(04)
[6]社会认知语言学[J]. 文旭.  现代外语. 2019(03)
[7]基于体认语言学的英语语法教学[J]. 王寅,王天翼.  外语界. 2019(01)
[8]汉语词类超常活用及典型性探讨[J]. 廖光蓉.  湖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9(01)
[9]话语分析范式与生态话语分析的理论基础[J]. 何伟,魏榕.  当代修辞学. 2018(05)
[10]认知语言学:反思与展望[J]. 文旭,司卫国.  中国社会科学评价. 2018(03)

博士论文
[1]转喻的修辞批评研究[D]. 李克.上海外国语大学 2012
[2]现代汉语转喻的认知研究[D]. 胡方芳.华东师范大学 2008
[3]城市居民自我药疗行为研究[D]. 胡银环.华中科技大学 2007
[4]文化模式与对外汉语词语教学[D]. 吴平.中央民族大学 2006
[5]英汉词语文化语义对比研究[D]. 杨元刚.华东师范大学 2005
[6]现代汉语动名互转的认知研究[D]. 王冬梅.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 2001

硕士论文
[1]基层农业系统青年干部成长现状及培养对策研究[D]. 张中瀚.广西大学 2019
[2]Adams直陈条件句逻辑理论研究[D]. 邹小东.南京大学 2014
[3]语境理论研究评述[D]. 胡湘婉.安徽大学 2012
[4]反讽叙事研究[D]. 谷蜜.重庆师范大学 2009



本文编号:3143662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oufeilunwen/rwkxbs/3143662.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ec247***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