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体育电影发展研究

发布时间:2021-05-26 14:14
  20世纪90年代至新世纪以来逐渐兴盛的电影史研究中,相较武侠片、警匪片、惊悚片等类型电影,中国体育电影的研究起步晚,成果有限,仍有多维拓展空间。本研究将中国体育电影(故事片)作为研究对象,沿袭电影史研究的撰述传统,以史论结合的方式,在纵向的史的梳理的基础上,总结每一时段影片的故事类型特征,并把影片作为特定历史语境下的时代文本,结合社会、历史、文化背景,体育事业发展状况及体育政策、体育理念,电影政策和电影市场发展的规律,探究中国体育电影的面貌及其成因。我国体育电影的中国特色之一,在于诞生之初就先天负载了“强身强种”的家国使命,浓重的意识形态诉求使得体育电影从视听形式到主题都超越了对体育运动“力与美”的单一表达,超越了运动励志的简单旨归。这与近代体育运动传入中国时,在特殊的历史语境中被赋予的意义密切相关。第一章首先探究诞生于近代的中国体育强国梦。近代中国面临存亡危机之时,政治精英和知识精英试图依赖西式体育强军强民,最终实现强国梦想。了解近代中国的体育强国梦及其实践,了解近代体育之于民族——国家的功用,是从源头上深刻解读中国体育运动内涵及体育电影的一把钥匙。第二章梳理发轫期(1905——19... 

【文章来源】:苏州大学江苏省

【文章页数】:155 页

【学位级别】:博士

【文章目录】:
中文提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节 研究缘起
    第二节 研究对象
    第三节 文献综述
    第四节 研究思路与方法
第一章 近代中国体育强国梦
    第一节 晚清体育强国梦的萌生及最初实践
    第二节 辛亥革命之后体育理念的发展变迁
第二章 中国体育电影发轫(1905-1949):书写民族自强之梦
    第一节 创作概述
    第二节 体育救国之梦的影像书写
第三章 新中国十七年体育电影(1949-1966):体育家国伦理对个人主义的改造
    第一节 创作概述
    第二节 故事类型:改造——皈依的故事
    第三节 故事主题:对个人主义的改造
    第四节 对“新中国体育”的意义书写和伦理确认
第四章 中国体育电影再出发(1977-1989):续写时代体育强国梦
    第一节 创作概况
    第二节 故事类型:由弱而强的故事
    第三节 美学特征:世俗化与现实主义
    第四节 对体育强国梦和时代精神的书写
第五章 走向新世纪的中国体育电影(1990-2000):强国梦的人文趋向
    第一节 创作概述
    第二节 故事类型:人文品性的成长故事
    第三节 体育电影与体育事业的共生及疏离
第六章 新世纪中国体育电影(2001-2016):强国梦的“轻”表达
    第一节 创作概况
    第二节 故事类型:层递化的成长故事
    第三节 体育电影对体育强国梦的“轻”表达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公开发表的科研成果
后记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新中国“十七年”电影关键词解读[J]. 沈鲁,王杰祥.  电影文学. 2016(21)
[2]当代中国体育文化的内涵、特性与体育人文精神建设[J]. 李春晖.  北京体育大学学报. 2015(12)
[3]2004—2014年度体育科技奖管窥新世纪以来我国体育科研的新特征[J]. 王琪.  沈阳体育学院学报. 2015(05)
[4]中国女性运动形象的暧昧表达——从期刊《良友画报》到电影《体育皇后》[J]. 杨洋.  当代文坛. 2015(05)
[5]“工农兵电影”的另类人物形象塑造——析“十七年电影”之体育故事片[J]. 杨洋.  四川戏剧. 2015(08)
[6]百年思潮与百年“中国梦”[J]. 谭春玲,张治银.  湖南社会科学. 2015(02)
[7]论体育作为政治传播载体的功能变迁——1949年以来我国体育事业发展各阶段体育传播观念的发展[J]. 赵雅文,王松,任杰.  新闻大学. 2014(06)
[8]“新生活运动先锋队”:《体育皇后》与20世纪30年代初期的现代性身体话语[J]. 李九如.  当代电影. 2014(07)
[9]从两种世俗化视角看当代中国大众文化[J]. 陶东风.  中国文学研究. 2014(02)
[10]中国电影史学的历史——在西方历史学与西方电影史学的视野下[J]. 黄鹏.  电影评介. 2014(02)

硕士论文
[1]从体育传播看国家形象建构[D]. 谭友志.安徽大学 2012
[2]远东运动会与近代中国[D]. 李琪.华中师范大学 2008
[3]论新生活运动对中国近代体育的影响[D]. 常志良.苏州大学 2007
[4]论新中国体育电影的发展[D]. 杨清琼.北京体育大学 2006



本文编号:3206510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oufeilunwen/rwkxbs/3206510.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e75a7***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