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中唐代碑刻研究

发布时间:2017-04-23 03:02

  本文关键词:关中唐代碑刻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关中是唐都长安的所在地,留下了大量的唐代碑刻。这些碑刻作为重要的唐代文化遗存,蕴含着大量的历史信息,为我们研究唐代政治、经济、军事、文化、历史地理、民族关系及对外交流提供了大量的珍贵资料,也为我们研究中国古代的雕刻艺术和装饰艺术提供了珍贵的实物依据。 自北宋代以来,曾有不少学者对关中唐代碑刻进行过研究,也取得了不少成果。但总体而言,到目前为止,研究工作仍不够集中,更不够系统,还没有人对关中唐代碑刻进行全面研究。这种状况是与关中唐代碑刻的历史地位不相符合的。在新的历史时期,有必要对关中唐代碑刻的内涵外延、主要形式、基本内容、史料价值、艺术价值、保护利用等问题进行深入考察,全面、系统地对关中唐代碑刻进行深入解读和综合研究。从学术的角度讲,探索关中唐代碑刻的学术价值和理论意义,是一项具有开拓性质的科研工作。 从历史的角度来看,关中碑刻滥觞于汉代,经过魏晋南北朝的发展,到唐代日益兴盛。据笔者统计,现存记载关中唐代碑刻的文献共52部。这些文献中提到的关中唐代碑刻凡3017种。经过千余年的风雨沧桑,其中的1493碑刻已不复存在,但仍有1524种保存下来。这些碑刻有碑石、墓志、经幢、塔铭、造像记等多种形式,内容涉及记事述颂、哀悼纪念、经典文献等诸多方面。关中唐代碑刻具有明显的时代特征:安史之乱以前关中碑刻数量较多,安史之乱以后则逐渐减少。在空间分布上,关中唐代碑刻也有明显的特征:即关中中部碑刻存世量大,内容丰富;西部碑刻分布相对集中,多为初唐碑刻;东部碑刻分布亦较集中,多为盛唐碑刻。从总体上讲,关中唐代碑刻呈现出数量众多、规格较高、工艺先进、内容丰富的特点。 当然,关中唐代碑刻兴盛,决不是偶然的,是有多方面原因的。富平墨玉为关中唐代碑刻的兴盛,提供了极为有利的碑刻物质条件;悠久的刻碑造像传统,延绵不断,时代延续性极强,为关中唐代碑刻的兴盛积累了丰富的文化经验;陵墓众多,除唐十八陵及其陪葬墓遗址外,唐长安京畿附近也分布有大量的高规格墓葬,为关中唐代碑刻的兴盛创造了优越的先决条件;关中是唐代教育发展的重镇,从中央到地方,从官学到私学,教育十分繁荣,为碑刻碑文的撰写、书丹以及镌刻培养了多方面的人才,因教育繁荣所需的教材规范文本的刊刻,以及学子们登榜题名的碑上题名印记,也成为关中唐代碑刻的永久记忆;关中宗教发达,除儒、释、道三教外,还有景教、火袄教、摩尼教等外来宗教,各种宗教汇聚于此,极大地丰富了碑刻的内容与形式,对关中唐代碑刻的发展起到了推动作用,为关中唐代碑刻的兴盛创造了十分优越的条件。唐代帝王对孝道的提倡,中央政府机构中对负责碑刻刊刻、碑刻原料采集的相关官署和职官的设置,有效推动了关中唐代碑刻的发展;制碑造像工艺成熟,“物勒工名”的刺激、经济收入的提高,大大提高了刻工的社会地位,刻工对书法笔意的追求,碑刻雕刻水平显著提高,出现了高水平的刻工族群,这些都使刻工队伍有效扩大,为关中唐代碑刻的提供了后续刻工人力资源;唐代关中碑刻的兴盛,与唐代书法艺术的发展是分不开的,这一时期由于帝王的爱好与倡导,科举与官吏铨选等制度都与书法密切相关,使书法艺术得到了空前的发展,书法家大量涌现,书法水平进一步提高,对关中唐代碑刻产生了积极的影响,极大地推动了关中唐代碑刻的发展,成为关中唐代碑刻的兴盛的重要条件。 令人欣慰的是,关中唐代碑刻具有很高的史料价值,是唐史研究不可或缺的重要资料。这些史料具有与其它传世文献不具有的特点,与传世文献相比,具有更高的可信度,特别是对史籍的校正和补充作用更是其他资料所不能比拟的。碑刻资料自身特点决定,在利用关中唐代碑刻史料上,应以史书为主,兼具通识,明辨是非,合理加以利用。关中唐代碑刻资料内容宏富,涉及有唐一代政治、经济、军事、文化、民族、宗教、社会、国际关系等各个方面,给唐史研究提供了大量翔实、可靠的第一手资料,在唐代政治史研究、经济史研究、军事史研究、文化史研究、民族史研究、宗教史研究、社会史研究、国际关系史研究等研究领域发挥着重要作用。其中有的资料,历史文献有记载,可以与正史互校互证,有些历史文献缺载,可以成为弥足珍贵的唯一史料,补史之阙。 不仅如此,关中唐代碑刻还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因为关中唐代碑刻大多出自名家之手,真、草、隶、篆众体皆各,而以楷书为其大宗。在唐代289年间,书法艺术曾发生过一系列变化,从初唐到盛唐再到晚唐,碑刻书法呈现出明显的时代特点,每个时期都有代表性的书法家。书法家是书法艺术的创造者,其书风与人品对书法艺术有直接的影响。另一方面,关中唐代碑刻的附加纹饰及其典型题材非常丰富。这些纹饰也是碑刻艺术价值的重要组成部分,对研究碑刻的断代、分期和唐人的审美情趣具有重要意义。 当然,关中唐代碑刻数量巨大,种类繁多,保存分散,损毁严重,保管难堪,入藏难继,现状不容乐观。历史时期关中碑刻损毁与流失情况严重,是为前车之鉴。目前关中唐代碑刻仍有受损的趋势,保护工作刻不容缓。政府部门应当整合资源,搭建信息平台,建立关中唐代碑刻文字档案信息资源库,切实加强对关中唐代碑刻的保护,同时开发它的功能,使之为世所用。 本文的创新之处主要有四:一是首次确立“关中唐代碑刻研究”这一专题,采用跨学科综合研究的方法,将历史学、历史文献学与书法艺术学结合起来,将宏观研究与微观研究结合起来,对关中唐代碑刻进行了开拓性的研究。二是利用2014年6月以前公开出版或刊行的五十余部金石专著、志书、论著和期刊资料,编制了《关中唐代碑刻存佚表》,首次较为具体地分类统计出了关中唐代碑刻的存佚情况。三是全面考察了关中唐代碑刻的主要形式和基本内容,具体分析了关中唐代碑刻的地理分布和时代特征。四是深入分析了关中唐代碑刻的史料价值和艺术价值,提出了一些新的观点。由于关中唐代碑刻数量众多,加之时间紧迫,文中对某些问题未能展开分析。今后,本人将继续对此类问题进行研究,争取有更大的突破。
【关键词】:关中 唐代 碑刻 史料 艺术
【学位授予单位】:陕西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博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4
【分类号】:K877.42
【目录】:
  • 摘要3-6
  • Abstract6-10
  • 目录10-14
  • 绪言14-34
  • 第一节 选题缘起14-15
  • 第二节 关中碑刻界定15-20
  • 一 历史上的“关中”15-18
  • 二 关于“碑刻”的概念18-20
  • 第三节 学术史的回顾20-31
  • 一 碑刻资料的新发现20-24
  • 二 碑刻资料的整理、著录与汇辑24-28
  • 三 相关研究成果28-31
  • 四 研究工作存在的问题31
  • 第四节 研究的意义和方法31-34
  • 一 本课题研究的意义31-32
  • 二 总体思路与研究方法32-34
  • 第一章 关中唐代碑刻之盛况34-72
  • 第一节 碑刻的数量34-38
  • 一 资料来源34-36
  • 二 统计数据36-37
  • 三 数据分析37-38
  • 第二节 碑刻的形式38-50
  • 一 碑石38-43
  • 二 墓志43-45
  • 三 经幢45-46
  • 四 塔铭46-48
  • 五 造像记48-50
  • 第三节 碑刻的内容50-63
  • 一 记事述颂50-51
  • 二 哀诔纪念51-54
  • 三 经典文献54-61
  • 四 刻诗题名61-63
  • 第四节 碑刻的基本特点63-71
  • 一 时代特征63-64
  • 二 区域特征64-69
  • 三 总体特征69-71
  • 本章小结71-72
  • 第二章 关中唐代碑刻兴盛的原因72-112
  • 第一节 良好的碑刻基础72-81
  • 一 关中出产碑刻原料72-74
  • 二 关中有刻碑造像的传统74-81
  • 第二节 优越的碑刻条件81-91
  • 一 关中陵墓众多81-86
  • 二 关中教育繁荣86-87
  • 三 关中宗教发达87-91
  • 第三节 官方对碑刻的倡导91-97
  • 一 帝王对孝道的提倡91-94
  • 二 政府部门的有效管理94-97
  • 第四节 制碑造像工艺的成熟97-101
  • 一 刻工队伍的扩大97-99
  • 二 雕刻水平的提高99-101
  • 第五节 书法艺术的发展101-109
  • 一 帝王的爱好与倡导101-107
  • 二 科举制与官吏铨选制度的作用107-109
  • 本章小结109-112
  • 第三章 关中唐代碑刻的史料价值112-190
  • 第一节 碑刻资料的特点112-114
  • 一 文字与图像的统一112-113
  • 二 原始性与片段性的统一113-114
  • 第二节 碑刻资料的重要价值114-185
  • 一 对政治史研究的价值114-141
  • 二 对经济史研究的价值141-144
  • 三 对文化史研究的价值144-155
  • 四 对民族史研究的价值155-160
  • 五 对宗教史研究的价值160-172
  • 六 对社会史研究的价值172-178
  • 七 对国际关系史研究的价值178-185
  • 第三节 利用碑刻资料应注意的问题185-188
  • 一 碑刻资料应以图像为基础185-186
  • 二 研究碑刻贵有通识186-188
  • 本章小结188-190
  • 第四章 关中唐代碑刻的艺术价值190-234
  • 第一节 雕刻艺术190-193
  • 一 造型艺术190-192
  • 二 雕刻工艺192-193
  • 第二节 书法艺术193-224
  • 一 书法分期、书家与代表碑刻193-218
  • 二 书法风尚218-224
  • 第三节 纹饰艺术224-232
  • 一 装饰部位与题材224-230
  • 二 纹饰风格230-232
  • 本章小结232-234
  • 结语234-238
  • 参考文献238-246
  • 附录 关中唐代碑刻存佚表246-402
  • 凡例246-247
  • 附表1-1:现存关中唐代碑石表247-257
  • 附表1-2:亡佚关中唐代碑石表257-297
  • 附表2-1:现存关中唐代墓志表297-353
  • 附表2-2:亡佚关中唐代墓志表353-375
  • 附表3-1:现存关中唐代塔铭表375-376
  • 附表3-2:亡佚关中唐代塔铭表376-381
  • 附表4-1:现存关中唐代经幢表381-385
  • 附表4-2:亡佚关中唐代经幢表385-394
  • 附表5-1:现存关中唐代造像记表394-395
  • 附表5-2:亡佚关中唐代造像记表395-399
  • 征引书目399-402
  • 致谢402-404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科研成果404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拜根兴;;唐代百济移民祢氏家族墓志相关问题研究[J];当代韩国;2012年02期

2 张岩;;慧坚禅师碑考述[J];碑林集刊;1996年00期

3 张云;;《唐宗圣观记碑》漫谈[J];碑林集刊;1996年00期

4 赵望秦;;《李晟碑》两题[J];碑林集刊;2000年00期

5 王建中;;唐《弘福寺首律师碑》考释[J];碑林集刊;2004年00期

6 贺华;;从唐墓志看唐代的音乐文化艺术[J];碑林集刊;2005年00期

7 王艳娣;;试析唐太宗“崇王”之缘由[J];浙江海洋学院学报(人文科学版);2006年02期

8 ;唐李凤墓发掘简报[J];考古;1977年05期

9 季庆阳;;唐代孝文化与礼文化[J];民办教育研究;2010年06期

10 刘天琪;;略论隋唐十二生肖墓志的起源与装饰风格[J];美苑;2009年02期


  本文关键词:关中唐代碑刻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321699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oufeilunwen/rwkxbs/321699.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bf78d***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