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我之蕴”:艾略特诗歌疗愈功能研究
发布时间:2021-06-16 06:29
T.S.艾略特(1888-1965)是既定义界限又超越界限的“生成”着的经典。对艾略特思想及作品的阐释不能停留在单纯“注释与解读”的层次上。而应将其投入到新的生命的问题中,放到更为开放、前沿、与其他异质性的学科语境、思想领域的上下文关系中,来探索一种自由的“对话”与“共振”。这也是本文将艾略特研究置放于文学、哲学、认知与神经科学交叉视野下,对其疗愈功能进行研究的初衷。本文以“身体”为逻辑起点,以“生成”为路径,以疗愈为旨归。以认知科学认知“生成进路”三个阶段(具身-延展-生成)的逻辑关系作为构建结构的基础,围绕文明的病人、诊断师、治疗师三个视角,对艾略特诗学思想与诗歌创作中体现的疗愈性进行综合研究。生成哲学从语用学的角度考察文学的功用,认知与神经科学从神经生理学角度考察影响人类认知的因素,生成批评从文学接受中的身体维度革新文学欣赏与批评。三者侧重点不同,形成对话、互补和循环。对于诗歌治疗是最好的研究工具。将之与艾略特的诗学思想与创作实践相结合,合力论证了文学与健康的关系。本文除绪论、结论之外,主要由三部分内容组成。第一部分研究艾略特诗歌语言的“具身性”,论述诗歌语言产生疗愈功能的物质墓...
【文章来源】:浙江大学浙江省 211工程院校 985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130 页
【学位级别】:博士
【文章目录】:
致谢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选题缘起:艾略特的生命力
1.2 研究对象
1.3 研究综述
1.4 研究方法与思路:艾略特与“生成”
2 小我之殇:艾略特的具身化诗学
2.1 疾病遭遇与艺术创作
2.1.1 患病诗人的具身化体验
2.1.2 神经科医生的具身化治疗
2.1.3 诗学体系中的具身化意识
2.2 非个性化诗学:诗人的自我疗愈
2.2.1 转译—转化:诗歌治疗的理念革新
2.2.2 临床凝视:诗歌治疗的客体化视角
3 大我之境:诗歌语言的延展式情境
3.1 生理症状与诗学符号
3.1.1 症状作为指称对象:神经症的症候式再现
3.1.2 症状作为指涉手法:神经症的结构式再现
3.2 神经症的文化语境
3.2.1 身体内部的真理
3.2.2 意识的健康模式
3.2.3 语言之力的“镜-观”与“动-观”
4 无我之蕴:疗愈性的生成
4.1 整合断裂的经验:诗学空间与神经美学
4.1.1 碎片化与神经生理学结构
4.1.2 突触间隙与诗歌的语义模式
4.1.3 苦读者的游戏:主体的碎片化与整合
4.2 融合分离的情思:听觉想象与宗教感受力
4.2.1 宗教感受力的生成
4.2.2 感知阈限的突破
4.2.3 顽固语言结构的处理
4.3 审视现代唯我论:语言与象征性曼荼罗
4.3.1 贯穿玫瑰园的曼荼罗意象
4.3.2 曼荼罗的时空观
4.3.3 诗歌语言的悖论与循环
5 结论
参考文献
作者简历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艺术符号的生成与潜能——德勒兹文学思想研究[J]. 葛跃. 淮南师范学院学报. 2015(02)
[2]身体、符号与意象:德勒兹视阈中的“情—调”[J]. 姜宇辉. 学术月刊. 2010(10)
[3]变形的鱼王:艾略特《荒原》的身体叙述[J]. 刘立辉. 外国文学研究. 2009(01)
[4]文学治疗的原理及实践[J]. 叶舒宪. 文艺研究. 1998(06)
[5]破碎思想体系的残片——艾略特、多恩和《荒原》[J]. 陆建德. 外国文学评论. 1992(01)
[6]英国T.S.艾略特诗二首[J]. 张子清. 当代外国文学. 1988(04)
本文编号:3232561
【文章来源】:浙江大学浙江省 211工程院校 985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130 页
【学位级别】:博士
【文章目录】:
致谢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选题缘起:艾略特的生命力
1.2 研究对象
1.3 研究综述
1.4 研究方法与思路:艾略特与“生成”
2 小我之殇:艾略特的具身化诗学
2.1 疾病遭遇与艺术创作
2.1.1 患病诗人的具身化体验
2.1.2 神经科医生的具身化治疗
2.1.3 诗学体系中的具身化意识
2.2 非个性化诗学:诗人的自我疗愈
2.2.1 转译—转化:诗歌治疗的理念革新
2.2.2 临床凝视:诗歌治疗的客体化视角
3 大我之境:诗歌语言的延展式情境
3.1 生理症状与诗学符号
3.1.1 症状作为指称对象:神经症的症候式再现
3.1.2 症状作为指涉手法:神经症的结构式再现
3.2 神经症的文化语境
3.2.1 身体内部的真理
3.2.2 意识的健康模式
3.2.3 语言之力的“镜-观”与“动-观”
4 无我之蕴:疗愈性的生成
4.1 整合断裂的经验:诗学空间与神经美学
4.1.1 碎片化与神经生理学结构
4.1.2 突触间隙与诗歌的语义模式
4.1.3 苦读者的游戏:主体的碎片化与整合
4.2 融合分离的情思:听觉想象与宗教感受力
4.2.1 宗教感受力的生成
4.2.2 感知阈限的突破
4.2.3 顽固语言结构的处理
4.3 审视现代唯我论:语言与象征性曼荼罗
4.3.1 贯穿玫瑰园的曼荼罗意象
4.3.2 曼荼罗的时空观
4.3.3 诗歌语言的悖论与循环
5 结论
参考文献
作者简历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艺术符号的生成与潜能——德勒兹文学思想研究[J]. 葛跃. 淮南师范学院学报. 2015(02)
[2]身体、符号与意象:德勒兹视阈中的“情—调”[J]. 姜宇辉. 学术月刊. 2010(10)
[3]变形的鱼王:艾略特《荒原》的身体叙述[J]. 刘立辉. 外国文学研究. 2009(01)
[4]文学治疗的原理及实践[J]. 叶舒宪. 文艺研究. 1998(06)
[5]破碎思想体系的残片——艾略特、多恩和《荒原》[J]. 陆建德. 外国文学评论. 1992(01)
[6]英国T.S.艾略特诗二首[J]. 张子清. 当代外国文学. 1988(04)
本文编号:3232561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oufeilunwen/rwkxbs/323256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