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单音节反义语素”与“同形语素”构成的双音节名词研究
发布时间:2021-06-28 07:46
反义关系是汉语中一种非常重要的聚合关系,对言形式是汉语中由来已久的一种语言型态。由“单音节反义语素”与“同形语素”组合构成的双音节名词是二者结合的一种集中体现。文章以由“单音节反义语素”与“同形语素”组合构成的双音节名词为研究对象,首先对《现代汉语词典》(第7版)和《现代汉语反义词词典》进行系统的调查,分析其类型、特点及造词地位,然后根据《现代汉语词典》(第7版)的调查结果选取16对高频的“单音节反义语素”作为造词语素,抽样调查其在《近代汉语大词典》(2008)、《近代汉语词典》(2015)、《古代汉语词典》(2015)、《辞源》(2015)等辞书中的构词情况,并以专书、专题、断代的反义词及复音词研究成果作为参照,考察由“单音节反义语素”与“同形语素”组合构成的双音节名词的产生、发展和演变过程,探求其成因、发展规律和特点。对《现代汉语词典》(第7版)调查显示由“单音节反义语素”与“同形语素”组合构成的双音节名词在名词中约占10.24%。而《现代汉语反义词词典》中由“单音节反义语素”与“同形语素”组合构成的双音节反义名词(即部分同素反义名词)占该词典所收双音节反义名词的57.89%。这说...
【文章来源】:吉林大学吉林省 211工程院校 985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173 页
【学位级别】:博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选题缘起
1.2 研究综述
1.2.1 同素词范畴的研究
1.2.2 单音节反义语素造词范畴的相关研究
1.3 研究目的和研究意义
1.3.1 研究目的
1.3.2 研究意义
1.4 研究对象和研究范围
1.4.1 研究对象及界定标准
1.4.2 研究范围
1.5 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
1.5.1 研究思路
1.5.2 研究方法
1.6 理论背景
1.6.1 类推理论
1.6.2 概念隐喻理论
1.6.3 原型理论
1.7 语料的选择及来源
1.7.1 语料的选择标准
1.7.2 语料来源
第二章 现代汉语中由“单音节反义语素”与“同形语素”构成的双音节名词
2.1 双音节部分同素反义名词
2.1.1 双音节部分同素反义名词的类型
2.1.2 双音节部分同素反义名词的语义对应性
2.1.3 不具有部分同素反义词的双音节名词的类型及其成因
2.1.4 现代汉语中双音节部分同素反义名词的特点
2.1.5 双音节部分同素反义名词产生的文化背景及作用
2.2 双音节假性部分同素反义名词
2.2.1 双音节假性部分同素反义名词的界定
2.2.2 双音节假性部分同素反义名词的类型
2.2.3 双音节假性部分同素反义名词词义不对应的体现
2.2.4 双音节假性部分同素反义名词的成因
2.2.5 现代汉语中双音节假性部分同素反义名词的特点
2.3 现代汉语中由“单音节反义语素”与“同形语素”构成的双音节名词的特点
第三章 由“单音节反义语素”与“同形语素”构成的双音节名词的历时考察
3.1 近代汉语中由“单音节反义语素”与“同形语素”构成的双音节名词
3.2 古代汉语中由“单音节反义语素”与“同形语素”构成的双音节名词
第四章 汉语中由“单音节反义语素”与“同形语素”构成的双音节名词的形成及演变
4.1 由“单音节反义语素”与“同形语素”构成的双音节名词的来源
4.2 由“单音节反义语素”与“同形语素”构成的双音节名词的演变
第五章 认知视角下的由“单音节反义语素”与“同形语素”构成的双音节名词
5.1 认知和词义的形成
5.2 认知和部分同素反义名词的产生
5.2.1 矛盾认知和单音节反义词
5.2.2 认知与单音节反义词的意义范畴
5.2.3 部分同素反义名词产生的认知基础和语法基础
5.2.4 部分同素反义名词的生成和类推
第六章 研究由“单音节反义语素”与“同形语素”构成的双音节名词的意义
6.1 研究双音节部分同素反义名词的意义
6.2 研究双音节假性部分同素反义名词的意义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作者简介及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致谢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互文”和“联语”的当代阐释——兼论“平行处理”和“动态处理”[J]. 沈家煊. 当代修辞学. 2020(01)
[2]假性局部同素反义名词研究[J]. 徐正考,张桂梅. 语言研究. 2018(02)
[3]汉语局部同素反义名词研究[J]. 徐正考,张桂梅. 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5(04)
[4]从语义类推的新类型看其认知本质、动因及其他问题[J]. 朱彦. 世界汉语教学. 2011(04)
[5]创造性类推构词中词语模式的范畴扩展[J]. 朱彦. 中国语文. 2010(02)
[6]从《周易》看先秦两汉反义词系统的发展[J]. 郭伦. 电影评介. 2009(07)
[7]成组属性词的对应性及其影响因素[J]. 孟凯. 中国语文. 2008(01)
[8]反义类比构词中的语义不对应及其成因[J]. 张博. 语言教学与研究. 2007(01)
[9]《战国策》复音词的统计与研究[J]. 李仕春. 江西科技师范学院学报. 2006(02)
[10]仿词造词法初探[J]. 刘兰民. 广西社会科学. 2005(11)
博士论文
[1]支谶译经“构词法”及“造词法”研究[D]. 张烨.吉林大学 2012
[2]北朝汉语复音词研究[D]. 王冰.吉林大学 2008
[3]两汉常用词研究[D]. 于飞.吉林大学 2008
[4]中古汉译佛经反义词研究[D]. 张建勇.浙江大学 2007
[5]从《三国志》、《洛阳伽蓝记》、《水经注》看魏晋南北朝汉语双音合成词的发展及演变[D]. 张悦.山东大学 2006
[6]《晏子春秋》词汇研究[D]. 唐德正.山东大学 2006
[7]《论衡》反义聚合研究[D]. 汪梅枝.山东大学 2006
[8]西周金文词汇研究[D]. 杨怀源.四川大学 2006
[9]形名组合的静态与动态研究[D]. 赵春利.暨南大学 2006
[10]《三国志》复音词专题研究[D]. 阎玉文.复旦大学 2003
硕士论文
[1]《拾遗记》复音词研究[D]. 岳美廷.山东师范大学 2016
[2]《国语》与《战国策》造词法和构词法的比较研究[D]. 杨翠娜.山东师范大学 2015
[3]汉语形名复合词认知语义研究[D]. 钱蕊.山东财经大学 2014
[4]《三国志注》复音名词研究[D]. 朱丽.新疆大学 2014
[5]共素同义单、双音节名词的语法差别[D]. 高敏.西南大学 2014
[6]2005年-2012年汉语新词构词法分析与对外汉语教学[D]. 刘锦心.云南师范大学 2013
[7]概念整合补充下中国网络语言仿拟词模因研究[D]. 李艳.河南科技大学 2013
[8]汉语作为第二语言的同素词教学研究[D]. 苟栎心.西南大学 2013
[9]反义词语不对称研究[D]. 鞠欣.辽宁师范大学 2013
[10]现代汉语反义词的不对称性研究[D]. 李秀香.黑龙江大学 2013
本文编号:3253922
【文章来源】:吉林大学吉林省 211工程院校 985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173 页
【学位级别】:博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选题缘起
1.2 研究综述
1.2.1 同素词范畴的研究
1.2.2 单音节反义语素造词范畴的相关研究
1.3 研究目的和研究意义
1.3.1 研究目的
1.3.2 研究意义
1.4 研究对象和研究范围
1.4.1 研究对象及界定标准
1.4.2 研究范围
1.5 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
1.5.1 研究思路
1.5.2 研究方法
1.6 理论背景
1.6.1 类推理论
1.6.2 概念隐喻理论
1.6.3 原型理论
1.7 语料的选择及来源
1.7.1 语料的选择标准
1.7.2 语料来源
第二章 现代汉语中由“单音节反义语素”与“同形语素”构成的双音节名词
2.1 双音节部分同素反义名词
2.1.1 双音节部分同素反义名词的类型
2.1.2 双音节部分同素反义名词的语义对应性
2.1.3 不具有部分同素反义词的双音节名词的类型及其成因
2.1.4 现代汉语中双音节部分同素反义名词的特点
2.1.5 双音节部分同素反义名词产生的文化背景及作用
2.2 双音节假性部分同素反义名词
2.2.1 双音节假性部分同素反义名词的界定
2.2.2 双音节假性部分同素反义名词的类型
2.2.3 双音节假性部分同素反义名词词义不对应的体现
2.2.4 双音节假性部分同素反义名词的成因
2.2.5 现代汉语中双音节假性部分同素反义名词的特点
2.3 现代汉语中由“单音节反义语素”与“同形语素”构成的双音节名词的特点
第三章 由“单音节反义语素”与“同形语素”构成的双音节名词的历时考察
3.1 近代汉语中由“单音节反义语素”与“同形语素”构成的双音节名词
3.2 古代汉语中由“单音节反义语素”与“同形语素”构成的双音节名词
第四章 汉语中由“单音节反义语素”与“同形语素”构成的双音节名词的形成及演变
4.1 由“单音节反义语素”与“同形语素”构成的双音节名词的来源
4.2 由“单音节反义语素”与“同形语素”构成的双音节名词的演变
第五章 认知视角下的由“单音节反义语素”与“同形语素”构成的双音节名词
5.1 认知和词义的形成
5.2 认知和部分同素反义名词的产生
5.2.1 矛盾认知和单音节反义词
5.2.2 认知与单音节反义词的意义范畴
5.2.3 部分同素反义名词产生的认知基础和语法基础
5.2.4 部分同素反义名词的生成和类推
第六章 研究由“单音节反义语素”与“同形语素”构成的双音节名词的意义
6.1 研究双音节部分同素反义名词的意义
6.2 研究双音节假性部分同素反义名词的意义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作者简介及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致谢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互文”和“联语”的当代阐释——兼论“平行处理”和“动态处理”[J]. 沈家煊. 当代修辞学. 2020(01)
[2]假性局部同素反义名词研究[J]. 徐正考,张桂梅. 语言研究. 2018(02)
[3]汉语局部同素反义名词研究[J]. 徐正考,张桂梅. 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5(04)
[4]从语义类推的新类型看其认知本质、动因及其他问题[J]. 朱彦. 世界汉语教学. 2011(04)
[5]创造性类推构词中词语模式的范畴扩展[J]. 朱彦. 中国语文. 2010(02)
[6]从《周易》看先秦两汉反义词系统的发展[J]. 郭伦. 电影评介. 2009(07)
[7]成组属性词的对应性及其影响因素[J]. 孟凯. 中国语文. 2008(01)
[8]反义类比构词中的语义不对应及其成因[J]. 张博. 语言教学与研究. 2007(01)
[9]《战国策》复音词的统计与研究[J]. 李仕春. 江西科技师范学院学报. 2006(02)
[10]仿词造词法初探[J]. 刘兰民. 广西社会科学. 2005(11)
博士论文
[1]支谶译经“构词法”及“造词法”研究[D]. 张烨.吉林大学 2012
[2]北朝汉语复音词研究[D]. 王冰.吉林大学 2008
[3]两汉常用词研究[D]. 于飞.吉林大学 2008
[4]中古汉译佛经反义词研究[D]. 张建勇.浙江大学 2007
[5]从《三国志》、《洛阳伽蓝记》、《水经注》看魏晋南北朝汉语双音合成词的发展及演变[D]. 张悦.山东大学 2006
[6]《晏子春秋》词汇研究[D]. 唐德正.山东大学 2006
[7]《论衡》反义聚合研究[D]. 汪梅枝.山东大学 2006
[8]西周金文词汇研究[D]. 杨怀源.四川大学 2006
[9]形名组合的静态与动态研究[D]. 赵春利.暨南大学 2006
[10]《三国志》复音词专题研究[D]. 阎玉文.复旦大学 2003
硕士论文
[1]《拾遗记》复音词研究[D]. 岳美廷.山东师范大学 2016
[2]《国语》与《战国策》造词法和构词法的比较研究[D]. 杨翠娜.山东师范大学 2015
[3]汉语形名复合词认知语义研究[D]. 钱蕊.山东财经大学 2014
[4]《三国志注》复音名词研究[D]. 朱丽.新疆大学 2014
[5]共素同义单、双音节名词的语法差别[D]. 高敏.西南大学 2014
[6]2005年-2012年汉语新词构词法分析与对外汉语教学[D]. 刘锦心.云南师范大学 2013
[7]概念整合补充下中国网络语言仿拟词模因研究[D]. 李艳.河南科技大学 2013
[8]汉语作为第二语言的同素词教学研究[D]. 苟栎心.西南大学 2013
[9]反义词语不对称研究[D]. 鞠欣.辽宁师范大学 2013
[10]现代汉语反义词的不对称性研究[D]. 李秀香.黑龙江大学 2013
本文编号:325392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oufeilunwen/rwkxbs/325392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