拖延的时间决策模型及神经基础

发布时间:2021-08-08 04:37
  拖延(procrastination)指的是尽管预见到延迟行为会带来不利后果,人们仍然自愿推迟开始或完成某一计划中的任务。它是一种不仅影响人们的工作、学习效率还危害人们的身心健康的问题行为。这一问题行为不仅广泛流行于不同文化和国家之中,还能够在个体身上长期稳定地存在,甚至在代际间遗传。因此,探明拖延行为的成因及形成机制具有重要的科学价值,对拖延的干预和预防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拖延的情绪调节理论(emotion-regulation perspective)认为是人们对任务的厌恶情绪调节失败导致了拖延。而拖延的时间动机理论(temporal motivational theory)则认为是由于任务的远期奖赏受到了时间折扣而产生了拖延。由此可见,情绪调节理论和时间动机理论都只考虑了引起拖延的部分原因,无法系统地解析拖延的形成机制。为了更系统地解释拖延,我们提出了拖延的时间决策模型(temporal decision model)以揭示拖延产生的认知机制以及影响因素的作用方式。拖延的时间决策模型将个体做出“现在做还是以后做?”这一拖延决策作为其理论的核心:首先,拖延动机和执行动机的竞争是决定... 

【文章来源】:西南大学重庆市 211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122 页

【学位级别】:博士

【部分图文】:

拖延的时间决策模型及神经基础


一个学期课程中学生社交和写作的效用估计图(资料来源:Steel,2007)

实时任务,效用,时间点


可能会以相似的形式随着结果兑现日期的临近而增加。然而,因为受延迟折扣的作用,延迟任务的任务厌恶则会比实时的任务厌恶低很多。假设任务本身不发生变化,那么实时的任务厌恶也将位于相对稳定的程度。这意味着,无论在现在还是未来,执行任务时所感受到的厌恶感的强度是一致的(见下图)。在任意时间点t是否执行任务取决于时间点t时的任务厌恶和结果效用的强弱比较。具体而言,一旦在某时间点的任务厌恶大于结果效用的强度,个体便会拒绝在该时间点执行任务。当个体考虑是否在当前时间点执行任务时,此时的任务厌恶大于结果效用,因此个体拒绝立即执行该任务(见下图中的当前时间点)。当预期将在未来执行该任务时,延迟任务的任务厌恶逐渐减小而延迟任务的结果效用又不断增加。当到达某一临界时间点时,延迟任务的结果效用的强度将和延迟任务的任务厌恶持平(见下图中的预期延迟时间)。因此,个体预期自己将在这个临界时间点停止拖延。然而,当这一预期中的临近时间点到来时,由于个体体验到的实时任务厌恶仍将大于实时的结果效用,个体实际上仍将继续拖延该任务。事实上,与预期的情况不同,个体将持续拖延该任务直到在某一时间点实时的结果效用增加到与实时的任务厌恶同等的强度(见下图中的实际延迟时间)。图2实时任务厌恶表示个体执行任务时所能体验到的不愉悦感,而延迟任务的任务厌恶表示任务被延迟后所引发的不愉悦感。实时结果效用表示个体在具体时刻实时感受到的任务远期结果的影响,而延迟任务的结果效用表示个体预期自己在延迟任务对应的时间点将感受到任务远期结果的影响。在任意时

框架图,框架,决策模型,效用


图3.研究框架2.4研究意义及创新之处时间决策模型通过揭示个体如何权衡任务厌恶和结果效用从而做出是否拖延的决策(S.Zhang&Feng,2019;S.Zhang,Liu,etal.,2019),很大程度上完备了拖延的理论解释(张顺民&冯廷勇,2017)。然而,无论在理论基础上还是实践应用上,时间决策模型仍有待于深入和扩展。从理论发展角度而言,本论文的贡献主要有两点:(1)研究1能够系统地考察任务价值的构成成分以及其影响拖延的神经机制,从而验证时间决策模型以任务厌恶和结果效用为任务价值的核心的这一基本假设;(2)研究2检验了自我控制及特质拖延在拖延决策中的作用,从而探索了用时间决策模型综合不同人格特质的可能性。从应用角度而言,本论文首次检验了任务的评估、选择及执行三个阶段各自对拖延行为的作用。因此,能够从引起拖延的关键阶段入手,为设计减少拖延的方案提供更有针对性的建议。从理论建构的角度而言,本论文将进一步夯实时间决策模型的基本假设。时间决策模型认为任务厌恶以及结果效用是影响拖延行为的主要任务价值。类似地,许多研究都显示拖延者普遍认为对任务的厌恶感是他们拖延的主要原因(JosephR.Ferrari,1993;Grunscheletal.,2013;Ozer&Ferrari,2011;Solomon&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拖延的决策模型[J]. 张顺民,冯廷勇.  心理科学. 2017(05)
[2]拖延行为的时间取向模型[J]. 宋梅歌,苏缇,冯廷勇.  心理科学进展. 2015(07)
[3]基于计划行为理论的大学生学业拖延行为研究[J]. 林琳,白新文.  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 2014(05)
[4]延迟折扣的认知与神经机制:特质性与状态性研究取向[J]. 刘雷,苏缇,彭娟,郭逸群,冯廷勇.  心理科学进展. 2014(07)
[5]高低拖延者的冲动性特征与延迟折扣差异研究[J]. 王有智,罗静.  心理科学. 2009(02)

硕士论文
[1]完美主义、成就动机、无条件自我接纳对拖延的影响研究[D]. 申雨凡.西南大学 2012



本文编号:3329240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oufeilunwen/rwkxbs/3329240.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e2b16***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