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代书目研究

发布时间:2021-09-08 19:16
  明代的书目编纂是中国古代书目编纂史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明代的书目进行全面、系统的探讨,是研究中国古代目录学史的必经阶段。明代书目编纂的成果较多、种类多样。明代的文渊阁、行人司、地方府学、书院等机构都有大量的藏书,大多编有藏书目录。各家私人藏书、藏书目的数量较之前代皆呈井喷式增长。史志书目方面,兼有国史目录、政书目录及数十种方志艺文志。又有经学、医学、戏曲、宗教等多种专科书目。又有公、私、坊刻书目、地方及个人著述书目、辨伪书目、引用书目等诸家特种书目。此外,尚有大量存世的序跋题记,可看做对书目解题的补充,亦是研究明代书目及作者的重要资料。明代书目于书目体例、著录内容、编纂方式上皆多有创新。其对四部分类法有继承、又有改进;在同一书目中往往综合运用多种设类依据;对书籍相关信息的著录既简要又灵活;不仅保存了前代书籍的线索,更载录了明代著述、刻板的具体情况;不仅著录了书籍信息,更著录有相关的学术思想。明代的书目编纂为后世的目录学工作打开了新的思路,具有重要的研究价值。在学界各领域的研究过程中,不乏对明代目录学成果的参考利用,但专门针对这些成果的研究却寥寥可数,且多集中于对明代的某几部书目的研究,而... 

【文章来源】:山东大学山东省 211工程院校 985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460 页

【学位级别】:博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明代书目编纂概况
    二、明代书目的研究价值
    三、本课题研究的历史与现状
        (一) 历代目录学史中有关明代的章节
        (二) 有关明代书目研究的专门成果
    四、本论文的研究目的和研究方法
第一章 明代的公藏书目
    第一节 杨士奇(等)《文渊阁书目》
        一、明代文渊阁的建制与功用
        二、《文渊阁书目》的纂修及其作者问题
        三、《文渊阁书目》的版本
        四、《文渊阁书目》的编纂体例
        五、《文渊阁书目》的特色
        六、对《文渊阁书目》的评价
    第二节 钱溥(等)《秘阁书目》
        一、《秘阁书目》的作者与版本
        二、“未收书目”所录书目的来源
        三、《秘阁书目》的编纂体例
        四、《秘阁书目》的学术价值
        五、《秘阁书目》与《文渊阁书目》的关系
    第三节 张萱(等)《内阁藏书目录》
        一、称张萱等人所撰为《文渊阁书目》的情况
        二、《内阁藏书目录》的作者张萱等人
        三、《内阁藏书目录》的版本
        四、《内阁藏书目录》的编纂体例
        五、《内阁藏书目录》的特色
        六、《内阁藏书目录》的价值
    第四节 徐图(等)《行人司重刻书目》
        一、行人司概述
        二、《行人司重刻书目》的作者与版本
        三、《行人司重刻书目》的编纂体例与分类特色
第二章 明代的私藏书目(上)
    第一节 吴宽《吴文定公藏书目》
        一、《吴文定公藏书目》的作者吴宽
        二、《吴文定公藏书目》的版本
        三、《吴文定公藏书目》的编纂体例
        四、《吴文定公藏书目》的特色
        五、《吴文定公藏书目》的学术价值
    第二节 李廷相《濮阳蒲汀李先生家藏书目》
        一、《濮阳蒲汀李先生家藏书目》的作者与版本
        二、《濮阳蒲汀李先生家藏书目》的编纂体例
        三、《濮阳蒲汀李先生家藏书目》的特色
        四、《濮阳蒲汀李先生家藏书目》的价值
    第三节 晁瑮《晁氏宝文堂书目》
        一、《晁氏宝文堂书目》的编纂者晁瑮父子
        二、《晁氏宝文堂书目》的版本
        三、《晁氏宝文堂书目》的编纂体例
        四、《晁氏宝文堂书目》的著录特色
        五、对《晁氏宝文堂书目》的价值评述
    第四节 赵用贤《赵定宇书目》
        一、《赵定宇书目》的作者赵用贤
        二、《赵定宇书目》传世的两个写本
        三、《赵定宇书目》的编纂体例
        四、《赵定宇书目》的特色
        五、《赵定宇书目》中反映出的赵用贤藏书特色
        六、《赵定宇书目》对《脉望馆藏书目》的影响——兼议高穀谥号
    第五节 赵琦美《脉望馆藏书目》
        一、对《脉望馆藏书目》作者的考辨
        二、《脉望馆藏书目》的版本
        三、《脉望馆藏书目》的编纂体例
        四、《脉望馆藏书目》的著录特色
        五、《脉望馆藏书目》与《赵定宇书目》的承继关系
    第六节 高儒《百川书志》
        一、《百川书志》的作者高儒
        二、《百川书志》的成书
        三、《百川书志》的版本
        四、《百川书志》的编纂体例
        五、《百川书志》的特色
        六、《百川书志》的价值
第三章 明代的私藏书目(下)
    第一节 李如一《江阴李氏得月楼书目》
        一、《江阴李氏得月楼书目》的作者与编纂体例
        二、各家对《江阴李氏得月楼书目》的著录及该书的版本
        三、《江阴李氏得月楼书目》重视版本的著录特色
        四、李如一的藏书思想
        五、《江阴李氏得月楼书目》存世版本两种的差异
    第二节 祁承(?)《澹生堂藏书目》
        一、《澹生堂藏书目》的作者祁承(?)
        二、《澹生堂藏书目》的版本
        三、《澹生堂藏书目》的编纂体例
        四、《澹生堂藏书目》的特点
        五、祁承(?)的目录学思想——兼议《澹生堂藏书训约》与《旷亭集》
    第三节 陈第《世善堂书目》
        一、《世善堂书目》的作者与成书
        二、关于《世善堂书目》是否是伪书的争论
        三、《世善堂书目》的版本
        四、《世善堂书目》的编纂体例
        五、《世善堂书目》的特点与价值
    第四节 徐(?)《徐氏家藏书目》——兼议红雨楼题跋三种
        一、《徐氏家藏书目》的作者徐(?)
        二、徐(?)的聚书与编目
        三、徐氏旧藏书籍的去向
        四、《徐氏家藏书目》的版本
        五、《徐氏家藏书目》的编纂体例
        六、《徐氏家藏书目》的著录特色与价值
        七、红雨楼徐氏题跋三种
    第五节 朱睦(?)《万卷堂书目》
        一、《万卷堂书目》的作者朱睦(?)
        二、《万卷堂书目》的版本
        三、《万卷堂书目》的编纂体例
        四、《万卷堂书目》的著录特色
        五、《万卷堂书目》与《聚乐堂艺文目》的关系
    第六节 王道□《笠泽堂书目》
        一、《笠泽堂书目》的作者为王继贤之子
        二、《笠泽堂书目》的版本与编纂体例
        三、《笠泽堂书目》的著录特色
第四章 明代的史志书目
    第一节 焦竑《国史经籍志》
        一、《国史经籍志》的作者与版本
        二、《国史经籍志》的编纂体例
        三、《国史经籍志》的特色
        四、《国史经籍志》的价值
    第二节 王圻《续文献通考·经籍考》
        一、《续文献通考·经籍考》的作者与版本
        二、《续文献通考·经籍考》的编纂体例
        三、《续文献通考·经籍考》的特色
        四、《续文献通考·经籍考》的价值
    第三节 方志艺文志——以(成化)《杭州府志·书籍》与(嘉靖)《浙江通志·艺文志》为例
        一、(成化)《杭州府志·书籍》
        二、(嘉靖)《浙江通志·艺文志》
第五章 明代的专科书目
    第一节 经学目录
        一、朱睦(?)《经序录》
        二、朱睦(?)《授经图义例》
    第二节 医学目录——以《医藏书目》为例
        一、《医藏书目》的作者与成书
        二、各家对《医藏书目》的著录与《医藏书目》的版本
        三、《医藏书目》的编纂体例
        四、《医藏书目》的特色与价值
    第三节 宗教目录
        一、释藏目录
        二、道藏目录
    第四节 戏曲目录
        一、朱权《太和正音谱·群英所编杂剧》
        二、《录鬼簿续编》
        三、祁彪佳《远山堂剧品》
        四、徐渭《南词叙录》
        五、《旧编南九宫目录》
        六、吕天成《曲品》
        七、祁彪佳《远山堂曲品》
第六章 明代的特种书目
    第一节 刻书目录
        一、周弘祖《古今书刻》
        二、官刻目录
        三、私人刻书目录——以毛晋《汲古阁校刻书目》为例
        四、坊肆刻书目录
    第二节 引用书目
        一、引用书目的产生与发展概述
        二、引用书目的多种称谓
        三、引用书目的类型
        四、明代引用书目的特点
        五、高武《针灸聚英集用书目》
        六、徐春甫《古今医统大全·采摭诸书》
        七、梅鼎祚《书记洞诠引用书目》
        八、冯复京《六家诗名物疏引用书目》
    第三节 辨伪目录——以胡应麟《四部正讹》为例
        一、《四部正讹》的作者与版本
        二、《四部正讹》的编纂体例
        三、胡应麟的目录学理论——兼议《经籍会通》
    第四节 地方著述目录——以曹学佺《蜀中广记·著作记》为例
        一、《蜀中广记·著作记》的作者曹学佺
        二、《蜀中广记·著作记》的版本
        三、《蜀中广记·著作记》的编纂体例
        四、《蜀中广记·著作记》的特色
        五、对《蜀中广记·著作记》的评价
    第五节 序跋题记——以《读书后》《南濠居士文跋》为例
        一、王世贞《读书后》
        二、都穆《南濠居士文跋》
余论
    一、明代书目中多样化的类目设置
        (一) 二分法与三分法的采用——主要以专科目录为例
        (二) 对四部分类法的继承——主要以综合性书目为例
        (三) 对四部分类法的突破——主要以综合性书目为例
    二、明代书目对多种分类依据的采用
        (一) 设类依据的单一化——以专科目录为例
        (二) 多种设类依据的平行并用——主要以《赵定宇书目》、《脉望馆藏书目》等为例
        (三) 多种设类依据的立体结合——主要以集部、史部为例
    三、明代插架与分类相结合的书目编制体创——兼议《千字文》编号法在书目中的意义
    四、明代书目中新类目的设立与特殊内容的归置
        (一) 藩府类的设立
        (二) 举业类的设立
        (三) 四书、性理类的设立与理学书籍的归置
        (四) 御制类书籍的归置
        (五) 个人著述的归置
        (六) 类书的归置
        (七) 丛书的归置
        (八) 释道二家书籍的归置
    五、明代书目编纂的特征
    六、明代目录学家的目录学思想
    七、明代的书目编纂所体现的学术文化特色
        (一) 经学与理学
        (二) 史学
        (三) 文学——兼议明代目录学家版本意识的抬头
        (四) 医药学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博士期间发表的论文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浅论明代国家书目《内阁藏书目录》[J]. 王维临.  河北旅游职业学院学报. 2016(04)
[2]方志艺文志“别本单行”例析——以《蜀中著作记》《福建艺文志》为考察对象[J]. 周日蓉.  图书馆理论与实践. 2016(11)
[3]中国古代文章分类依据辨析[J]. 丁玲.  五邑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6(04)
[4]《南词叙录》研究概述[J]. 李琳.  戏剧之家. 2016(11)
[5]道家地位变迁在古典目录学上的印证[J]. 万彩红.  兰台世界. 2016(10)
[6]重庆市图书馆藏《永乐北藏》源流及版本考[J]. 谭小华.  重庆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6(02)
[7]浅谈《隐湖题跋》之研究意义[J]. 姬美华.  牡丹江大学学报. 2015(10)
[8]徐渭《南词叙录》研究综述[J]. 孙晓婷.  戏剧之家. 2015(19)
[9]从《南词叙录》看徐渭“华夷”思想下的戏曲批评观[J]. 吴波.  美与时代(下). 2015(09)
[10]有关《永乐南藏》论证的考辨[J]. 何颖.  图书馆界. 2015(04)

博士论文
[1]《少室山房笔丛》研究[D]. 高金霞.山东大学 2016
[2]《千顷堂书目》新证[D]. 李言.南京师范大学 2013
[3]明代经学的发展[D]. 郭素红.山东大学 2008

硕士论文
[1]中国古代《文献通考》系列政书目录研究[D]. 王欢.黑龙江大学 2014
[2]明清综合性书目中曲学文献的著录研究[D]. 刘唯维.华东师范大学 2013
[3]王圻《稗史汇编》初探[D]. 周珊.山东大学 2012
[4]胡应麟文献学论著校注[D]. 米智明.湘潭大学 2011
[5]陈第及其世善堂藏书[D]. 庄琳芳.福建师范大学 2008
[6]三杨与明初政治[D]. 许林如.山西大学 2007
[7]经籍会通研究[D]. 郑艳宏.河北师范大学 2007
[8]《文献通考·经籍考》的文献价值和学术价值[D]. 钟向群.安徽大学 2006
[9]明代内阁制之形成[D]. 吴士勇.华东师范大学 2004



本文编号:3391332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oufeilunwen/rwkxbs/3391332.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25934***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