斯托扬诺维奇社会主义理论研究

发布时间:2017-05-14 18:19

  本文关键词:斯托扬诺维奇社会主义理论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南斯拉夫实践派是20世纪马克思主义演进的重要一环,斯托扬诺维奇是该派的重要代表人物。在他的社会主义理论中,实践哲学是其理论的基础,人道主义是其理论的本质规定性,自治则是对社会主义改革的有益探索。本文除绪论和结语外,主体部分分为六章,第一、二章分别介绍了斯托扬诺维奇社会主义理论产生的背景与其实践哲学的理论框架。第三、四、五章分别从三个不同的主题切入,对其社会主义理论进行了全方位的阐释。第六章是对斯托扬诺维奇社会主义理论的总体评价。首先,斯托扬诺维奇认为,马克思主义不是意识形态,是人道主义的批判理论。他以马克思的早期著作为依据,对南斯拉夫意识形态现状进行了全面地批判。他认为,揭穿那些新确立的神话、盲目崇拜、禁忌和神圣信条的面纱是走向人道主义社会主义的基础。其次,斯托扬诺维奇对南斯拉夫现行的社会制度进行了批判。他认为,在南斯拉夫,许多人打着自治的旗号为自己谋利益,不但导致了人与人关系的异化,也使社会自治本身发生了异化。这些组织机构成为了国家的主人。斯托扬诺维奇认为应该建立民主的社会主义,他将民主理解为一个过程,民主依托于社会自治,社会自治是民主的实现形式。最后,他认为在马克思的理论中包含伦理学的深刻意蕴,它不同于传统伦理学的说教,他的伦理学不是督促个体在道德层面完善自己,而是分析不人道的社会秩序所产生的原因,这也就是说,马克思伦理学的首要任务就是唤醒工人阶级对自身利益的深刻认识,进而使工人阶级自觉地产生革命的伦理行动,从这一维度上看,斯托扬诺维奇的社会主义理论是一种革命的、实践的伦理学。简言之,斯托扬诺维奇是在“动词”的意义上理解社会主义的。他认为,社会主义必定是一个开放的历史进程,而且也只有这样社会主义才具有意义。社会主义是不断地扬弃异化,实现人的自由与全面发展的社会进程。这样一来“人”就成为社会主义进程的主体。只有逐步以自由人的联合体取代现存国家的政治机构,实现真正的民主,才能实现社会主义的自治。
【关键词】:斯托扬诺维奇 实践派 社会主义 斯大林模式 人道主义
【学位授予单位】:黑龙江大学
【学位级别】:博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4
【分类号】:B089.1
【目录】:
  • 中文摘要5-7
  • Abstract7-17
  • 绪论17-34
  • 一、研究的目的和意义18-21
  •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21-26
  • 三、斯托扬诺维奇社会主义理论的独特性26-31
  • 四、论文所解决的问题、研究方法及框架结构31-34
  • 第一章 斯托扬诺维奇社会主义理论产生的背景34-52
  • 第一节 时代背景:解放与束缚的变奏34-40
  • 一、斯大林化策略的推行35-36
  • 二、斯大林主义的致命要害36-37
  • 三、非斯大林化的历史进程37-40
  • 第二节 青年马克思和二十世纪新马克思主义对其理论的影响40-50
  • 一、理论渊源:青年马克思批判的人本主义41-44
  • 二、思想先导:二十世纪新马克思主义对其理论的影响44-50
  • 本章小结50-52
  • 第二章 斯托扬诺维奇社会主义理论的基石52-70
  • 第一节 实践哲学的理论框架52-62
  • 一、实践哲学的理论观点53-57
  • 二、实践哲学的基本内容57-60
  • 三、实践哲学同传统哲学的不同60-62
  • 第二节 实践哲学是一种社会批判哲学62-69
  • 一、对马克思学说的创造性诠释62-65
  • 二、对社会主义的批判性反思65-69
  • 本章小结69-70
  • 第三章 斯托扬诺维奇社会主义理论中的意识形态批判思想70-98
  • 第一节 马克思主义的意识形态理论沿革70-79
  • 一、马克思、恩格斯的意识形态理论71-73
  • 二、西方马克思主义的意识形态理论73-75
  • 三、东欧新马克思主义的意识形态理论75-79
  • 第二节 斯托扬诺维奇的意识形态批判理论79-90
  • 一、对国家主义的批判80-85
  • 二、科层制组织成为社会的主人85-88
  • 三、国家主义是异化的意识形态88-90
  • 第三节 人道主义批判与社会革命90-96
  • 一、马克思主义是革命的批判意识90-92
  • 二、社会主义与人道主义革命92-95
  • 三、革命者必须践行理论95-96
  • 本章小结96-98
  • 第四章 斯托扬诺维奇社会主义理论中的民主思想98-121
  • 第一节 马克思主义对民主的理解98-106
  • 一、马克思、恩格斯的民主理论99-102
  • 二、东欧新马克思主义理论家对民主的阐释102-106
  • 第二节 斯托扬诺维奇对于民主的阐释106-114
  • 一、对民主概念的解析106-108
  • 二、对民主的专政108-111
  • 三、民主的决策模型——自治的共同体111-114
  • 第三节 自治的现实困境114-120
  • 一、社会自治本身的异化114-116
  • 二、经济与道德的悖论116-118
  • 三、走向社会的完全自治118-120
  • 本章小节120-121
  • 第五章 斯托扬诺维奇社会主义理论中的伦理学思想121-139
  • 第一节 马克思思想的伦理学底蕴121-126
  • 一、马克思思想中的伦理学维度121-123
  • 二、伦理学的理论支撑123-125
  • 三、革命的行动伦理学125-126
  • 第二节 革命运动的性格因素126-131
  • 一、集体主义的性格特征127-129
  • 二、民主社会主义的性格特征129-131
  • 第三节 对革命道德困境的思考131-137
  • 一、革命手段与革命目的相异化132-133
  • 二、异化的革命组织成为革命手段133-135
  • 三、走向成熟的共产主义135-137
  • 本章小结137-139
  • 第六章 对斯托扬诺维奇社会主义理论的评价139-153
  • 第一节 斯托扬诺维奇社会主义理论的借鉴价值139-145
  • 一、实践哲学:社会主义的理论基础139-141
  • 二、人道主义:社会主义的本质规定性141-144
  • 三、自治:社会主义改革的有益探索144-145
  • 第二节 斯托扬诺维奇社会主义理论的局限性145-147
  • 一、缺少对南斯拉夫历史发展阶段性特征的分析145-146
  • 二、没有建立与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所有制形态146-147
  • 第三节 斯托扬诺维奇社会主义理论的现实意义147-153
  • 一、对我国民主建设的现实启示147-149
  • 二、对重建中国当代文化精神的重要意义149-151
  • 三、对以人为本价值观的凸显151-153
  • 结语153-164
  • 一、社会主义理论的多维视野153-162
  • 二、作为一个“动词”的社会主义162-164
  • 参考文献164-171
  • 致谢171-173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173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李楠明;从群体主体向个体主体的嬗变──对市场经济的哲学透视[J];求是学刊;1996年01期

2 衣俊卿;革命范畴的哲学反思——南斯拉夫实践派革命观述评[J];现代哲学;1992年01期


  本文关键词:斯托扬诺维奇社会主义理论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365920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oufeilunwen/rwkxbs/365920.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d6fb9***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