叙事语篇研究的修辞视角

发布时间:2017-05-15 23:03

  本文关键词:叙事语篇研究的修辞视角,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语篇研究是现代语言学继结构主义语言学和生成语言学之后20世纪60年代发展起来的语言学的一个研究领域,而且随着研究的不断深入,已涉及许多不同的学科和领域,比如,,人类学、哲学、心理学、认知科学等学科,呈现出跨学科研究的特点和趋势。目前语篇研究包括结构、功能、体裁、类型、语境、互动交际、语篇与社会秩序的建构等其它跨学科性研究。然而语篇研究领域针对语篇类型所作的分析比较少,更鲜有对语篇类型之一的叙事语篇开展跨学科性的研究。 修辞理论,无论是在中国还是在西方,源远流长,博大精深。中国《易经》上就有了“修辞立其诚”;西方从古希腊修辞学传统直至当今的修辞观,传承几千年,构成极具西方特色的西方修辞学理论体系。20世纪语言研究领域的“修辞转向”更是凸显了修辞学在人文学科中的位置,以及对其它学科的解释力。本论文正是从西方修辞学的视角对语篇类型之一——叙事语篇,进行跨学科的综合研究。之所以选择从修辞的视角来解读叙事语篇,另一层原因是国内外语言学界还很少有这方面的研究,而文学批评领域对叙事以及文本的叙事性的修辞诠释比较片面。随着跨学科研究的不断兴起,这种从修辞的视角对叙事语篇所开展的这种交叉学科研究无疑是人文学科研究的发展趋势。 本研究尝试探索叙事语篇研究的修辞理据,以Aristotle等为代表的古希腊修辞思想家所构筑的古典修辞学理论体系是当代语言学科研究之基础,叙事语篇研究或者说话语分析理论之缘起。就西方修辞学理论和叙事语篇研究的关联性而言,研究发现二者在目的、结构、语境、交际、作者与受众、动机、跨学科性等几方面的研究有契合之处,两门学科研究的最大契合点都是通过语言这种象征符号,以受众为对象的交际活动,而且都和社会现实密切相关,注重研究的社会交际性,这也为从修辞的视角研究叙事语篇给出了学理理据。论文选择相关修辞理论,其中包括修辞象征性、修辞动机、修辞情境、修辞互动观、劝说、同一等经典修辞学理论对叙事语篇进行阐释,研究发现从西方修辞的视角能廓清叙事语篇的生成和理解机制。 本课题作为一种人文社会科学研究注重以质性研究方法为主,这种研究重视以思辨研究为基础,并适时地结合量性研究方法,加以一定的实证分析,廓清了叙事语篇研究的修辞理据性,明确了西方修辞学和叙事语篇研究的契合之处,最为重要的是确定了从西方修辞的视角能澄清叙事语篇的生成和理解过程。而且这种对叙事语篇的阐释,从理论层面上讲,拓宽了叙事语篇研究的视野,同时课题从修辞的视角诠释叙事语篇,在一定程度上也拓展了修辞学的研究范围;研究成果也有一定的应用和推广价值。
【关键词】:叙事语篇 西方修辞 理据 契合点 跨学科研究
【学位授予单位】:上海外国语大学
【学位级别】:博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4
【分类号】:H05
【目录】:
  • 致谢5-7
  • 摘要7-9
  • Abstract9-11
  • 目录11-15
  • 第一章 引论15-24
  • 1.1 选题题解15-19
  •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19-20
  • 1.3 研究框架和方法20-21
  • 1.4 研究目标和主要内容21-23
  • 1.5 主要创新点23-24
  • 第二章 相关研究述评24-49
  • 2.1 引言24
  • 2.2 语言学中的叙事语篇研究24-28
  • 2.2.1 语类、语篇类型、语域24-27
  • 2.2.2 语言学中的叙事语篇研究27-28
  • 2.3 文学中的叙事研究28-38
  • 2.3.1 经典叙事学29-31
  • 2.3.2 后经典叙事学31-38
  • 2.3.2.1 修辞性叙事学32-37
  • 2.3.2.2 女性主义叙事学37-38
  • 2.3.2.3 认知叙事学38
  • 2.4 叙事语篇研究方法38-48
  • 2.4.1 Schiffrin 的语篇分析分类法39-44
  • 2.4.2 Gee 的语篇分析分类法44-45
  • 2.4.3 国内语篇研究45-47
  • 2.4.4 叙事语篇研究方法47-48
  • 2.5 小结48-49
  • 第三章 叙事语篇研究的修辞理据49-87
  • 3.1 引言49
  • 3.2 修辞学 —— 叙事语篇研究之源49-77
  • 3.2.1 西方修辞学研究的主要内容49-58
  • 3.2.1.1 古典修辞理论49-54
  • 3.2.1.2 中世纪及文艺复兴时期修辞理论54-55
  • 3.2.1.3 近现代时期修辞理论55-56
  • 3.2.1.4 新修辞理论56-58
  • 3.2.2 叙事语篇研究的修辞理据58-77
  • 3.2.2.1 语言研究与修辞学58-65
  • 3.2.2.2 语篇研究中的修辞理据65-74
  • 3.2.2.3 叙事的修辞性74-77
  • 3.3 西方修辞学研究与叙事语篇研究的接口77-86
  • 3.3.1 修辞研究与叙事语篇研究之异77-78
  • 3.3.2 修辞研究与叙事语篇研究的契合点78-86
  • 3.4 小结86-87
  • 第四章 叙事语篇的修辞阐释87-133
  • 4.1 引言87
  • 4.2 西方修辞学理论对叙事语篇研究的启示87-101
  • 4.2.1 修辞作为诱发合作的象征行为对叙事语篇的阐释87-95
  • 4.2.1.1 修辞的诱发合作的象征特性87-92
  • 4.2.1.2 作为诱发合作的象征行为的修辞对叙事语篇的阐释92-95
  • 4.2.2 修辞作为叙事语篇研究的旨归95-101
  • 4.2.2.1 修辞性叙事语篇95-99
  • 4.2.2.2 Fisher 的叙事范式99-101
  • 4.3 修辞情境与叙事语篇生成101-115
  • 4.3.1 修辞情境101-110
  • 4.3.1.1 Bitzer 的修辞情境理论102-106
  • 4.3.1.2 Vatz 的修辞情境论106-108
  • 4.3.1.3 Burke 的修辞情境观108-110
  • 4.3.2 修辞情境与叙事语篇生成110-115
  • 4.3.2.1 语境110-112
  • 4.3.2.2 语境与叙事语篇112-113
  • 4.3.2.3 修辞情境与叙事语篇生成113-115
  • 4.4 修辞动机与叙事语篇理解115-124
  • 4.4.1 修辞动机115-121
  • 4.4.1.1 动机115-116
  • 4.4.1.2 Burke 的戏剧五元模式116-120
  • 4.4.1.3 Burke 的修辞动机观120-121
  • 4.4.2 修辞动机与叙事语篇理解121-124
  • 4.4.2.1 叙事语篇理解121-123
  • 4.4.2.2 修辞动机与叙事语篇理解123-124
  • 4.5 修辞互动观与叙事交流124-132
  • 4.5.1 修辞互动观124-129
  • 4.5.1.1 修辞中的施事者124-125
  • 4.5.1.2 修辞中的受众125-126
  • 4.5.1.3 修辞互动观126-129
  • 4.5.2 叙事交流129-131
  • 4.5.3 修辞互动观与叙事交流131-132
  • 4.6 小结132-133
  • 第五章 叙事语篇的修辞视角研究的应用133-139
  • 5.1 引言133
  • 5.2 实例 1133-136
  • 5.3 实例 2136-137
  • 5.4 小结137-139
  • 第六章 结论139-143
  • 6.1 本研究的核心观点139-140
  • 6.2 本研究的主要贡献140-141
  • 6.3 问题与展望141-143
  • 附录143-148
  • 参考文献148-160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申丹;;何为“隐含作者”?[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年02期

2 王希杰;修辞学和修辞学转向[J];毕节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综合版);2003年01期

3 申丹;修辞学还是叙事学?经典还是后经典?——评西摩·查特曼的叙事修辞学[J];外国文学;2002年02期

4 孙绍先;女权主义[J];外国文学;2004年05期

5 曹京渊;王绍梅;;美国修辞情景研究及其后现代主义趋势[J];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2期

6 徐永;;西方语言学流派研究之启示[J];淮北煤炭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年06期

7 秦秀白;语篇的“体裁分析”[J];华南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7年S2期

8 岳国法;;修辞性:叙事批评的旨归——修辞论转向下的文学批评范式研究[J];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年03期

9 袁野;;语篇理解的体验观:认知心理学的新阐释[J];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2007年01期

10 姚喜明;王惠敏;;西方修辞学视域下的受众解读[J];宁波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2010年01期


  本文关键词:叙事语篇研究的修辞视角,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369075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oufeilunwen/rwkxbs/369075.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78105***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