句法语用界面下汉语省略结构的动态解析
发布时间:2023-02-08 09:28
语句省略是人类语言中普遍存在的一种现象,它是人们在言语交际过程中自觉遵守省力原则的体现。由于其音一义不匹配的特征,以及强烈的语境依赖性,省略结构一直是形式语言学界研究的热点与难点。本文在动态句法学的理论框架下,力求将语句的语义内容与语用环境的表征结构化,采取从左至右的动态解析视角,对汉语中的一些省略结构进行了一致的形式化分析。通过动态解析,本文认为省略结构解析的本质是一个语用充实过程;语句省略是句子结构、语义内容和语用环境之间相互作用的结果,是句法、语义及语用接口研究的典型例证。将三者结合起来,能使我们对人类语言的省略机制有更深入的认识。全文一共分为八章,具体如下:第一章介绍本文的研究背景、研究对象和意义、研究理论和方法,以及论文的结构框架。第二章首先从宏观角度介绍省略结构的一致性条件和解析途径,之后对汉语中争议较大的几类省略结构,如主语省略结构、空宾语结构、动词短语省略结构、动词空缺句及话语片段等进行文献综述和评析,重点评介生成语法框架下省略研究的优缺点,为后文从动态解析的角度研究省略结构奠定基础。第三章重点介绍本文解析汉语省略结构将要采用的理论框架:动态句法(DS)。本章首先简述D...
【文章页数】:201 页
【学位级别】:博士
【文章目录】:
致谢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对象和意义
1.2.1 研究对象
1.2.2 研究意义
1.3 研究理论和方法
1.3.1 研究理论
1.3.2 研究方法
1.4 论文结构
2 省略结构研究综述
2.1 省略的一致性条件
2.1.1 语义一致性
2.1.2 句法一致性
2.2 省略的解析途径
2.2.1 非结构性解析
2.2.2 结构性解析
2.3 汉语省略结构
2.3.1 论元省略
2.3.2 动词短语省略
2.3.3 动词空缺句
2.3.4 片语
2.4 本章小结
3 理论框架:动态句法(DS)
3.1 DS介绍
3.2 DS理论模型
3.2.1 部分树及其节点修饰
3.2.2 树结构“生长
3.3 DS实例分析
3.4 DS特点
3.4.1 句法一语义并行演绎
3.4.2 递增性
3.4.3 语境性
3.4.4 标示不足与语用充实
3.5 D S解释力
3.5.1 照应性表达
3.5.2 左错位结构
3.5.3 附加结构
3.6 汉语动态解析模型
3.6.1 汉语计算规则
3.6.2 汉语词项行为
3.6.3 汉语语用行为
3.6.4 汉语语境刻画
3.7 DS对省略结构的处理方案
3.7.1 DS对省略结构的处理方案
3.7.2 DS处理省略结构的优势
3.8 本章小结
4 论元省略的动态解析
4.1 动态解析方案
4.2 主语省略特征解析
4.3 宾语省略特征解析
4.3.1 严格、宽泛解读歧义
4.3.2 局域效应
4.4 状语成分解析
4.5 讨论
4.6 本章小结
5 动词短语省略的动态解析
5.1 情态动词引导的动词短语省略
5.1.1 动态解析方案
5.1.2 情态动词语义限制
5.2 “是”字扶持句
5.2.1 动态解析方案
5.2.2 “是”字句的限制条件
5.3 否定词引导的动词短语省略
5.4 动词短语省略特征解析
5.4.1 严格、宽泛解读歧义
5.4.2 局域效应
5.5 状语成分解析
5.6 本章小结
6 动词空缺句的动态解析
6.1 动态解析方案
6.2 极端的动词空缺句
6.3 左边界删除结构
6.4 本章小结
7 片语的动态解析
7.1 DS处理片语的理论优势
7.2 动态解析方案
7.3 本章小结
8 结语
8.1 主要内容
8.2 对“语言能力”和“语言运用”的再思考
8.3 创新点与不足
参考文献
本文编号:3737755
【文章页数】:201 页
【学位级别】:博士
【文章目录】:
致谢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对象和意义
1.2.1 研究对象
1.2.2 研究意义
1.3 研究理论和方法
1.3.1 研究理论
1.3.2 研究方法
1.4 论文结构
2 省略结构研究综述
2.1 省略的一致性条件
2.1.1 语义一致性
2.1.2 句法一致性
2.2 省略的解析途径
2.2.1 非结构性解析
2.2.2 结构性解析
2.3 汉语省略结构
2.3.1 论元省略
2.3.2 动词短语省略
2.3.3 动词空缺句
2.3.4 片语
2.4 本章小结
3 理论框架:动态句法(DS)
3.1 DS介绍
3.2 DS理论模型
3.2.1 部分树及其节点修饰
3.2.2 树结构“生长
3.3 DS实例分析
3.4 DS特点
3.4.1 句法一语义并行演绎
3.4.2 递增性
3.4.3 语境性
3.4.4 标示不足与语用充实
3.5 D S解释力
3.5.1 照应性表达
3.5.2 左错位结构
3.5.3 附加结构
3.6 汉语动态解析模型
3.6.1 汉语计算规则
3.6.2 汉语词项行为
3.6.3 汉语语用行为
3.6.4 汉语语境刻画
3.7 DS对省略结构的处理方案
3.7.1 DS对省略结构的处理方案
3.7.2 DS处理省略结构的优势
3.8 本章小结
4 论元省略的动态解析
4.1 动态解析方案
4.2 主语省略特征解析
4.3 宾语省略特征解析
4.3.1 严格、宽泛解读歧义
4.3.2 局域效应
4.4 状语成分解析
4.5 讨论
4.6 本章小结
5 动词短语省略的动态解析
5.1 情态动词引导的动词短语省略
5.1.1 动态解析方案
5.1.2 情态动词语义限制
5.2 “是”字扶持句
5.2.1 动态解析方案
5.2.2 “是”字句的限制条件
5.3 否定词引导的动词短语省略
5.4 动词短语省略特征解析
5.4.1 严格、宽泛解读歧义
5.4.2 局域效应
5.5 状语成分解析
5.6 本章小结
6 动词空缺句的动态解析
6.1 动态解析方案
6.2 极端的动词空缺句
6.3 左边界删除结构
6.4 本章小结
7 片语的动态解析
7.1 DS处理片语的理论优势
7.2 动态解析方案
7.3 本章小结
8 结语
8.1 主要内容
8.2 对“语言能力”和“语言运用”的再思考
8.3 创新点与不足
参考文献
本文编号:3737755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oufeilunwen/rwkxbs/373775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