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尔库塞个体解放思想研究
发布时间:2023-02-13 19:30
人之解放是马尔库塞思想的主题。他通过批判现代性来观照人之命运和存在,从个体角度阐释人类解放,力图另谋解放路径。其人类解放思想的主旨是,揭示现代文明何以导致个体生存的新困境,解决“人的本真存在和自由如何可能”的问题。在马尔库塞个体解放思想中,个体既不是孤立的人,又非马克思的“现实的个人”,而是具有普遍性的独立的激进的历史性主体;解放是从人的内在性出发,通过人的本能、意识、观念,谋求爱欲解放、审美救赎。马尔库塞个体解放思想发轫于现象学与马克思主义的批评性相遇。在其早期经历中,为了救治马克思主义的危机,马尔库塞不断尝试从其他理论寻找出路。卢卡奇学说影响了他,但由于卢卡奇的辩证法缺乏历史性维度,所以,马尔库塞扬弃了它,求助于现象学。经由对接现象学与马克思主义,马尔库塞力图从海德格尔之“此在”和黑格尔之“自我意识”中,寻找激进的历史性个体和解放要素。《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问世后,马尔库塞转向马克思早期思想的深度探究。通过对异化劳动、私有财产及其扬弃等思想的激进阐释,马尔库塞剖析了个体压抑的根源、个体解放的路径。马尔库塞爱欲解放论建构于弗洛伊德理论的改造。这一理论标志着马尔库塞个体解放思想的...
【文章页数】:205 页
【学位级别】:博士
【文章目录】:
论文的创新点
摘要
ABSTRACT
绪论
0.1 选题背景与研究思路
0.2 选题的意义
0.3 国内外研究现状
0.3.1 国外研究现状
0.3.2 国内研究现状
0.4 研究方法与内容结构
1 寻找激进的历史性个体
1.1 个体与个体压抑
1.1.1 马尔库塞个体范畴的哲学释义
1.1.2 观念论与感性压抑
1.1.3 单向度哲学与意识操控
1.1.4 总体主义国家观与个体贬损
1.2 个体解放思想的萌芽
1.2.1 政治实践与马克思主义的危机
1.2.2 卢卡奇思想的影响与扬弃
1.2.3 《历史唯物主义现象学论稿》与个体解放思想的萌动
1.3 从理论资源到理论自觉
1.3.1 在海德格尔本体论中寻觅历史性个体
1.3.2 从黑格尔现象学发掘激进的自我意识
1.4 从现象学到马克思主义
1.4.1 历史性与历史:现象学与马克思主义的对接
1.4.2 《历史唯物主义的基础》:个体解放思想的逻辑起点
1.4.3 异化劳动:个体压抑的根源
1.4.4 异化扬弃:个体解放的路径
2 重建非压抑性的个体
2.1 对弗洛伊德文明论的改造
2.1.1 负罪感:文明的起源及其辩证法
2.1.2 个体存在的原像:俄耳浦斯与那喀索斯形象
2.1.3 现代文明的改造:席勒美学与政治救赎
2.1.4 非压抑性文明的可能:由额外压抑到基本压抑
2.2 弗洛伊德本能理论的批判继承
2.2.1 生本能与死本能的存在逻辑
2.2.2 性欲和劳动的双重爱欲化
2.2.3 力比多释放与本能革命
2.3 弗洛伊德人格理论的重构
2.3.1 本我、自我与超我的辩证发展
2.3.2 快乐原则、现实原则与操作原则
2.3.3 超越现存现实原则与爱欲解放
2.4 个体解放思想的理论品质
2.4.1 威权反叛与个体倚重
2.4.2 理性与感性的兼容
2.4.3 历史性与主体性的契合
3 拯救否定性的意识
3.1 苏联批判与政治解放
3.1.1 马克思主义理论意识形态化
3.1.2 国家权力对个体权利的拒斥
3.2 现代性批判与替代性方案
3.2.1 虚假意识与生活方式解构
3.2.2 技术理性批判与批判理性建构
3.2.3 单向度的思想与文化革命
3.2.4 大拒绝与新社会谋划
3.3 艺术改造与乌托邦构想
3.3.1 现实存在的困境与真实存在的美学还原
3.3.2 新感性培育与感性解放
3.3.3 艺术自律与审美解放
4 个体解放思想的生命力及其边界
4.1. 个体解放思想的理论贡献
4.1.1. 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拓展与丰富
4.1.2. 个体解放思想与辩证的想象
4.1.3. 个体解放思想与解构主义的对话
4.2 个体解放思想的当代意义
4.2.1 个体解放思想与我国现代化建设
4.2.2 当代人的存在与解困之路
4.3 个体解放思想的限度
4.3.1 个体解放思想的先验性
4.3.2 个体解放思想的内在对立
结语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科研成果目录
后记
本文编号:3742174
【文章页数】:205 页
【学位级别】:博士
【文章目录】:
论文的创新点
摘要
ABSTRACT
绪论
0.1 选题背景与研究思路
0.2 选题的意义
0.3 国内外研究现状
0.3.1 国外研究现状
0.3.2 国内研究现状
0.4 研究方法与内容结构
1 寻找激进的历史性个体
1.1 个体与个体压抑
1.1.1 马尔库塞个体范畴的哲学释义
1.1.2 观念论与感性压抑
1.1.3 单向度哲学与意识操控
1.1.4 总体主义国家观与个体贬损
1.2 个体解放思想的萌芽
1.2.1 政治实践与马克思主义的危机
1.2.2 卢卡奇思想的影响与扬弃
1.2.3 《历史唯物主义现象学论稿》与个体解放思想的萌动
1.3 从理论资源到理论自觉
1.3.1 在海德格尔本体论中寻觅历史性个体
1.3.2 从黑格尔现象学发掘激进的自我意识
1.4 从现象学到马克思主义
1.4.1 历史性与历史:现象学与马克思主义的对接
1.4.2 《历史唯物主义的基础》:个体解放思想的逻辑起点
1.4.3 异化劳动:个体压抑的根源
1.4.4 异化扬弃:个体解放的路径
2 重建非压抑性的个体
2.1 对弗洛伊德文明论的改造
2.1.1 负罪感:文明的起源及其辩证法
2.1.2 个体存在的原像:俄耳浦斯与那喀索斯形象
2.1.3 现代文明的改造:席勒美学与政治救赎
2.1.4 非压抑性文明的可能:由额外压抑到基本压抑
2.2 弗洛伊德本能理论的批判继承
2.2.1 生本能与死本能的存在逻辑
2.2.2 性欲和劳动的双重爱欲化
2.2.3 力比多释放与本能革命
2.3 弗洛伊德人格理论的重构
2.3.1 本我、自我与超我的辩证发展
2.3.2 快乐原则、现实原则与操作原则
2.3.3 超越现存现实原则与爱欲解放
2.4 个体解放思想的理论品质
2.4.1 威权反叛与个体倚重
2.4.2 理性与感性的兼容
2.4.3 历史性与主体性的契合
3 拯救否定性的意识
3.1 苏联批判与政治解放
3.1.1 马克思主义理论意识形态化
3.1.2 国家权力对个体权利的拒斥
3.2 现代性批判与替代性方案
3.2.1 虚假意识与生活方式解构
3.2.2 技术理性批判与批判理性建构
3.2.3 单向度的思想与文化革命
3.2.4 大拒绝与新社会谋划
3.3 艺术改造与乌托邦构想
3.3.1 现实存在的困境与真实存在的美学还原
3.3.2 新感性培育与感性解放
3.3.3 艺术自律与审美解放
4 个体解放思想的生命力及其边界
4.1. 个体解放思想的理论贡献
4.1.1. 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拓展与丰富
4.1.2. 个体解放思想与辩证的想象
4.1.3. 个体解放思想与解构主义的对话
4.2 个体解放思想的当代意义
4.2.1 个体解放思想与我国现代化建设
4.2.2 当代人的存在与解困之路
4.3 个体解放思想的限度
4.3.1 个体解放思想的先验性
4.3.2 个体解放思想的内在对立
结语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科研成果目录
后记
本文编号:3742174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oufeilunwen/rwkxbs/374217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