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朝咏物诗史论

发布时间:2017-06-04 02:11

  本文关键词:六朝咏物诗史论,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本文在全面系统深入地把握六朝咏物诗的基础上,采取史论结合的架构,从文学思想史的研究视角,对六朝咏物诗的创作特征及其演进,以及蕴含其中的诗学观念及其演进,作出探讨。在此基础上,试图从整体上重新审视六朝咏物诗创作及其诗学观念,重新思考六朝咏物诗的文学史地位。 研究六朝咏物诗及其诗学思想,是了解先唐诗歌表现技巧和创作思想的重要方面。处于过渡阶段的六朝文学及诗人的创作观念,为后世尤其是唐诗的成熟奠定了基础。什么是咏物诗?咏物诗的本质是什么?咏物诗人的创作情境如何?咏物诗的创作特征如何认定?咏物诗的表现特征体现了咏物诗人怎样的诗歌观念?以六朝诗人的观念为原点,梳理和分析以上问题,不仅能把握六朝咏物诗文学形式及诗人创作思想演变的轨迹,更能反映出咏物诗人创作观念形成和变化的原因,揭示咏物诗创作观念及其演变在中国文学史上的地位和意义。本文整体结构如下: 第一章通过对前人咏物诗义界的研究状况的回顾,结合咏物诗创作和甄别的实际情况及六朝人对“物”内涵的认识,完善咏物诗概念的理论表述:俞琰《咏物诗选》所说的“以一物命题”之“一物”,是指诗歌的中心物象;以诗歌内容主体作为咏物诗判断标准较为稳妥;客观的具体实在之物符合六朝人对“物”的理解,以其为中心意象的诗歌就是咏物诗。 第二章考察魏晋到梁陈的咏物诗本体观。认为六朝诗人经历了一个由抒发情志到娱乐情性的咏物诗主流本体观念的发展过程。但这个本体观并非按照由“志”到“情”再到“性情”的顺序性发展,而是有着错综复杂的交错和联系:魏晋时期“情”与“志”相互包含,以缘情取代言志,南朝以来由“情隐性显”到诗人主动娱乐情性。六朝咏物诗人本体观是研究其时文学思想的重要途径。 第三章论述六朝咏物诗人的创作情境。咏物诗人的创作,离不开对前人创作经验的总结,离不开同一时代诗人的个体之间、群体之间、个体与群体间的切磋和交流,也离不开处于不同地域或政权统治区域间的相互影响。六朝诗人的创作态度,由崇古尊经到重今求新,最后能依据自身创作需要,理性成熟的 汲取前人创作经验,对不同文学集团和不同的地域、民族特色遗产都兼收并蓄。对六朝诗人的创作情境的研究,使得六朝咏物诗的文学形式及表现变得更易理解。 第四章探讨六朝咏物诗的语言形式观念。通过对六朝咏物诗声律、对偶、用典、辞藻诸方面的文本细读,梳理其“声文”、“形文”之美,进而揭示其时诗人在艺术形式上追求“真”与“美”的创作倾向和审美情趣。 第五章考察六朝咏物诗人的意象观。分别对六朝咏物诗人的意象时空观和意象之间的相互关系、意象与诗人间的关系进行分析,发现:第一,诗歌意象的空间性由宏观视角、意与象疏离变成细微局部、意与象融合,意象的时间性则从有序的直线思维发展成无序和跳跃;第二,咏物诗的中心意象与其它意象的组合关系主要有辐辏式、辐射式、并置式三类;第三,因地域、阶层等方面所造成的咏物诗人所处的生活环境和文化氛围,是形成他们咏物诗的意象观的重要原因。 余论部分以六朝咏物诗人的本体观和意象观为切入点,简要分析了六朝咏物诗对唐代成熟咏物诗作的影响。从而明确六朝咏物诗在中国文学史上的地位。
【关键词】:六朝 咏物诗 本体观 创作情境 语言形式 意象 艺术流变
【学位授予单位】:南开大学
【学位级别】:博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4
【分类号】:I207.22
【目录】:
  • 摘要5-7
  • Abstract7-12
  • 绪论12-29
  • 一、咏物诗:先唐诗歌研究的一个重要问题12-13
  • 二、文献综述及研究现状13-26
  • 三、本文的研究思路和方法26-27
  • 四、本文的创新之处及难点27-29
  • 第一章 六朝咏物诗概念界定29-40
  • 第一节 六朝咏物诗界定研究之回顾29-33
  • 第二节 六朝咏物诗界定之理论探讨33-35
  • 第三节 六朝咏物诗界定之实际困难35-37
  • 第四节 六朝咏物诗人的“物”观念37-40
  • 第二章 六朝咏物诗的本体观40-116
  • 第一节 魏晋:以抒情言志作为主流41-62
  • 2.1.1 咏物诗寓兴为上——“言志观”的巅峰41-51
  • 2.1.2 诗缘情而绮靡——缘情的弱化、俗化和女性化51-59
  • 2.1.3 以体物为本体观的咏物诗59-62
  • 第二节 东晋和刘宋:由玄理化转向世俗化的缘情与体物观念的兴起62-77
  • 2.2.1 东晋咏物诗——抒情言志的玄理化与向体物倾向的转变62-69
  • 2.2.2 刘宋咏物诗——世俗之情的回归与追求形似创作观念的盛行69-77
  • 第三节 齐至梁前期:吟咏情性与声色大开77-94
  • 2.3.1 “诗体物”与齐梁咏物诗人本体观77-83
  • 2.3.2 齐梁诗人的“情性”观辨析83-88
  • 2.3.3 逞才游戏的创作倾向88-94
  • 第四节 梁后期至陈:求真求美与娱乐本性94-116
  • 2.4.1 拟古造情与求真的创作理念94-101
  • 2.4.2 追求艺术美的观念101-106
  • 2.4.3 主动娱乐本性的观念106-116
  • 第三章 六朝咏物诗的创作情境116-157
  • 第一节 六朝咏物诗人对于前人的“通变"116-125
  • 3.1.1 魏和西晋咏物诗人的通变观116-120
  • 3.1.2 东晋、刘宋、齐永明时期咏物诗人的通变观念120-122
  • 3.1.3 梁、陈时期的咏物诗人的通变观念122-125
  • 第二节 六朝诗人间的交流及其对咏物诗创作的影响125-138
  • 3.2.1 源于诗艺追求而模仿他人126-131
  • 3.2.2 为文造文的创作情境131-136
  • 3.2.3 六朝诗人间切磋、交流的情境对咏物诗创作的影响136-138
  • 第三节 南北咏物诗人的相互交流与影响138-157
  • 3.3.1 南朝诗人对北朝文学的接受和发展139-144
  • 3.3.2 北朝诗人对南朝文学的接受和发展144-157
  • 第四章 六朝咏物诗的语言形式157-177
  • 第一节 六朝咏物诗的声文之美157-165
  • 4.1.1 魏晋咏物诗的声文之美157-162
  • 4.1.2 南朝咏物诗的声文之美162-165
  • 第二节 六朝咏物诗的形文之美165-177
  • 4.2.1 感物诗与赋物诗165-170
  • 4.2.2 六朝咏物诗语言的辞藻美170-177
  • 第五章 六朝咏物诗的意象177-199
  • 第一节 中心意象所处的时空视角与运动轨迹的演变177-187
  • 5.1.1 空间性视角与思维:视角由宏观到微观,意与象从疏离到融合177-183
  • 5.1.2 意象思维的时间性:在有序和跳跃中回忆、直面和想象183-187
  • 第二节 六朝咏物诗意象之关系论187-199
  • 5.2.1 中心意象与其它意象的关系187-192
  • 5.2.2 咏物诗人与意象间的关系192-199
  • 余论199-203
  • 参考文献203-210
  • 致谢210-211
  • 个人简历211
  • 发表论文情况211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党天正;古代咏物诗三探[J];宝鸡文理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1997年03期

2 党天正;古代咏物诗五探[J];宝鸡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0年02期

3 钱志熙;;情性与通变——唐人诗学的基本思想与方法[J];长江学术;2006年01期

4 黄霖;赋比兴论[J];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5年06期

5 王宾如;;中国古代咏物诗形神说刍议[J];福建论坛(文史哲版);1986年02期

6 沈文凡,窦可阳;南朝咏物诗发展演变及其动因初探[J];贵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03期

7 杨庆华 ,尹仲文;咏物诗刍议[J];河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4年02期

8 詹福瑞;中国古代咏物诗说的理论探索[J];河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6年04期

9 林大志;论咏物诗在齐梁间的演进[J];河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年01期

10 陈新璋;唐宋咏物诗略论[J];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85年04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高淑平;中古咏物诗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1年

2 邓伟龙;中国古代诗学的空间问题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9年

3 金溪;北朝文化对南朝文化的接纳与反馈[D];北京大学;2012年


  本文关键词:六朝咏物诗史论,,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419757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oufeilunwen/rwkxbs/419757.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34214***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