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宏傣族乐器“光邦”研究
发布时间:2017-06-04 12:06
本文关键词:德宏傣族乐器“光邦”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光邦"(kuang bong)(汉语称为“大小头鼓”或“双面鼓”)是傣族传统膜鸣乐器,流行于云南省德宏州盈江县支那乡支那村,在当地的宗教仪式和民俗活动中被广泛使用。它是集宗教性与娱乐性为一体的民间艺术形式,也是支那村傣族民众的文化符号和象征物。在对光邦进行充分田野调查的基础上,通过对田野调查材料的分析与音乐学、民族学等学科理论运用的结合,本文对光邦进行了全面而深入的解读。 首先,通过文献研究、比较研究和口承文学研究,对“光邦”的名称进行辨析。认为“光邦”的名称应解释为“光”系傣语,意为“鼓”;“邦”是象声词,是模仿敲击此类乐器发出的"bang、bang"声;“光邦”意为能发出bang、bang声的鼓具。同时,对光邦的源流问题进行探讨,认为支那村傣族光邦是由傣族地区传统膜鸣乐器“光弄”(kuang nung)(汉语称为“双面大鼓”)演变而来,其演变轨迹可从两者的外部装饰、外形尺寸、内部结构、演奏方式和口承文学中得以验证。文章分析了光弄到光邦的演变动因,认为支那村傣族先民对生存空间的确立和民族凝聚力彰显的需要是光邦演变的主要原因。 从音乐本体的角度来看,本文对光邦的制作工艺和存放方式进行了详细地描述和记录,认为光邦的制作工艺与傣族地区传统的绦绳型光弄相同,其存放方式由奘房逐渐搬入村寨文化活动室的文化事项,显示出光邦由神圣到世俗的转化与博弈。同时,对支那村16个村寨所演奏的光邦节奏进行了详细的记谱,对16个村寨光邦节奏型异同的原因进行探讨。认为支那村傣族选择的特殊地理生存空间形成的大文化圈内包含三个相对孤立的小文化圈的生存格局,使三个相对封闭的环境具备了产生新事物的先决条件,而促使三个片区的光邦节奏型产生差异,形成三种节奏风格。此外,当支那村三个片区中的光邦演奏者二度创造产生的节奏得到寨民喜爱和认可时,所引发的寨民学习模仿是形成同一片区光邦节奏型相同的原因。 其次,在少数民族族群艺术文化发生急剧变迁、变异,甚至消亡的当下,其赖以生存、延续的传统和封闭的格局逐渐被打破,面临更多的生存困境与挑战。而支那村的光邦却在本民族对传统文化坚守的生活态度影响下,继续在当地广泛使用。本文详细描述了光邦在腊月十五奘房敲响仪式、新佛像进奘房等宗教仪式和走亲串寨拜年、贺新房、送别友人、祭奠已故老人等民俗场域的应用,构成文本研究对地方性知识的一种文化折射和再现。本文把描述性事实置于更为广泛的语境中,认为光邦具有社会建构功能、情感表达功能、象征功能和沟通功能。光邦在支那村各类宗教仪式和民俗活动中以特定的方式被加以利用,在不同的特定场合实践着不同的功能。 光邦以其独特的“物”之功能增强了族群共同体的向心力和凝聚力。在现实场景中,支那村男性寨民人人会演奏光邦,3700多位男性寨民构成了光邦的活态传承群体,并兼具传者与承者的身份。文章对光邦的传承人和传承现状进行研究,认为光邦在当代语境下传承状况较为良好的原因是鼓语音声的宗教信仰感召、附着风俗活动的传承方式、简单易学的演奏技艺以及跨境表演的激励作用。光邦所具有的跨境区域互动和传统风俗延续的文化基础,使光邦得以在当下良好地传承。同时,文章深入分析了社会性别论在少数民族现实生活中的折射与再现是女性不敲光邦的真正原因。剖析了光邦传承的三个演生层次,即原生层次、次生层次和再生层次。倡导民族民间艺术的再创作应尊重本土文化的原生生态文化背景,并提出了“在局内人文化语境的生态格局中发展的民间音乐艺术,才能在族群文化自觉的驱动下兴盛地传承”的观点。
【关键词】:傣族乐器 光邦 名称辨析 演变 音乐本体 应用场合 功能 传承
【学位授予单位】:云南大学
【学位级别】:博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J63
【目录】:
- 摘要3-5
- Abstract5-11
- 绪论11-25
- 一、关于选题11-14
- (一) 选题缘由11-12
- (二) 研究意义12
- (三) 田野调查点12-14
- 二、研究综述14-20
- (一) 鼓文化研究概说14-16
- (二) 傣族传统鼓类乐器研究状况16-20
- 三、理论基础与研究方法20-25
- (一) 理论基础20-23
- (二) 研究方法23-25
- 第一章 光邦的源流问题25-52
- 第一节 “光邦”的名称辨析26-29
- 一、关于“光”的解释26-27
- 二、关于“邦”的辨析27-29
- 第二节 光弄与光邦的关系29-44
- 一、“光弄”的概述29-36
- 二、光弄与光邦外部装饰的比较36-37
- 三、光弄与光邦外形尺寸的比较37-38
- 四、光弄与光邦内部结构的比较38-41
- 五、光弄与光邦演奏方式的比较41-44
- 第三节 关于光邦起源的口承文学44-48
- 第四节 光邦的演变动因48-52
- 第二章 光邦的音乐本体研究52-103
- 第一节 光邦的制作工艺与存放方式52-61
- 一、光邦的制作工艺53-58
- 二、光邦的存放方式58-61
- 第二节 光邦的节奏谱记录61-92
- 一、上片区域5个村寨的光邦节奏谱62-74
- 二、中片区域6个村寨的光邦节奏谱74-84
- 三、下片区域5个村寨光邦节奏谱84-92
- 第三节 光邦节奏型的异同92-103
- 一、光邦节奏型差异的观察92-93
- 二、光邦节奏谱的分析93-99
- 三、光邦节奏型异同的原因分析99-103
- 第三章 光邦的应用场合103-131
- 第一节 宗教仪式中的光邦103-114
- 一、腊月十五奘房敲响仪式活动103-108
- 二、新佛像进奘房仪式活动108-114
- 第二节 民俗场域中的光邦114-131
- 一、走亲串寨拜年114-120
- 二、贺新房120-124
- 三、送别友人124-127
- 四、祭奠已故老人127-131
- 第四章 光邦的功能分析131-157
- 第一节 社会建构功能131-138
- 一、汉傣文化融合背景下族群生存空间的确立132-135
- 二、拜年场景下族群社会关系网络的神圣化135-138
- 第二节 情感表达功能138-145
- 一、日常生活情感138-141
- 二、宗教情感141-143
- 三、地方认同情感143-145
- 第三节 象征功能145-150
- 一、人格化的象征145-147
- 二、语言的象征147-150
- 第四节 沟通功能150-157
- 一、与佛祖沟通151-152
- 二、与亡魂沟通152-154
- 三、与人的沟通154-157
- 第五章 光邦的当代传承157-189
- 第一节 光邦的传承人157-166
- 一、传承者158-163
- 二、女性不敲光邦的原因163-166
- 1. 女性禁忌的影响164-165
- 2. 学习机会的缺乏165-166
- 第二节 光邦的传承现状与原因分析166-173
- 一、良好的传承现状166-167
- 二、传承良好的原因分析167-173
- 1. 鼓语音声的宗教信仰感召167-168
- 2. 附着风俗活动的传承方式168-169
- 3. 简单易学的演奏技艺169-172
- 4. 跨境表演的激励作用172-173
- 第三节 光邦传承的文化基础173-180
- 一、跨境区域互动的文化基础174-176
- 二、传统风俗延续的文化基础176-180
- 第四节 光邦传承中的演生层次180-189
- 一、原生层次181-183
- 二、次生层次183-185
- 三、再生层次185-189
- 结语189-193
- 参考文献193-199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完成的科研成果199-200
- 致谢200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航;理解与启蒙——19世纪末20世纪初进化论在中国的传播[J];安庆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0年02期
2 慕羽;“原生态” 改造了原生态——看《云南映象》[J];北京舞蹈学院学报;2004年02期
3 熊晓辉;;论梅里亚姆“文化中的音乐研究”[J];贵州大学学报(艺术版);2010年03期
4 高志英;段红云;;缅甸傈僳族的多重认同与社会建构[J];广西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年05期
5 乌丙安;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文化圈理论的应用[J];江西社会科学;2005年01期
6 李卫;;解读蒂莫西·赖斯的经典民族音乐学研究模式[J];交响-西安音乐学院学报;2007年03期
7 许继清;刘利轩;;商丘古城空间演变的文化生态环境分析[J];山西建筑;2010年25期
8 杨民康;论傣族南传佛教仪式音乐的分类方法[J];音乐研究;2003年01期
9 谢嘉幸;关于当代中国音乐教育的文化思考[J];音乐研究;1994年02期
10 单春樱;汉、傣乐舞艺术比较论略[J];民族艺术研究;1997年06期
本文关键词:德宏傣族乐器“光邦”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420903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oufeilunwen/rwkxbs/42090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