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家营地台戏调查与研究

发布时间:2017-08-17 02:06

  本文关键词:吉家营地台戏调查与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吉家营 地台戏 祭祀 仪式 戏剧表演


【摘要】:地台戏又称“地台子”、“故事戏”等,是流传于山西省临猗县吉家营村的一种家族祭祀仪式剧,它植根于民间,与祖先信仰、宗教祭祀紧密结合,且依附于元宵社火、祖先崇拜等民俗活动,以福佑子孙、驱凶纳吉为目的,具有浓郁的地方性宗教祭祀色彩。地台戏不设舞台,演出时划地围场,开演前伴有一系列象征性祭祀仪式,人物装扮世袭制,乐队伴奏只以锣鼓、铙钹击节,不配丝弦;演员以唱为主,支曲反复,道白仅出现在打报军情、传令武将等场合,而且十分简单,甚至有些剧目通篇无白;唱词以七言诗赞体形式出现,,偶有添加一至两字凑句现象,基本唱段分为上下栏,各四句;演唱形式又有独唱、对唱、轮唱、合唱,通篇相类;剧目多为历史征战题材,场面火爆,打斗激烈,无女性参与;流传地域仅限于吉家营村,属于家族性祭祀演剧,并且是全部以武戏入剧的特例。开展地台戏的发掘、研究,不仅丰富了祭祀仪式剧的种类,而且也能让我们更加全面的认知仪式剧的各种特质。 序言中,阐述了选题的目的与意义、论文的主要内容及创新之处。第一章分别介绍了古河东地区、临猗县、吉家营村的区域概况、社会人文和宗教信仰,在吉家营村的建村过程中指出明代的户籍制度、兵役制度、屯田制度对当地民俗环境、社会心理的影响,以及与地台戏产生、形成的重要关系。第二章主要探讨地台戏的起源、发生、发展、演变过程,重点分析影响其产生的社会文化因素,总结明代军屯制度对地台戏产生的先决因素,以及本地区迎神赛社、民间歌舞和各种仪式演剧形态对地台戏的最终成型所起的重要作用。第三章介绍地台戏的演出形态,主要以2012年元宵节期间,山西大学、非遗保护中心、临猗县文化馆联合考察过程作为研究基础,全面展现地台戏存在的民俗环境,真实记录地台戏从组织筹备到排练演出的整个过程,系统总结家族祭祀演剧所保留的原始艺术形态,力求还原地台戏的真实面貌,从而揭示出祭祀仪式与戏剧表演之间相互包含、相互融合的关系。 地台戏现存剧目34出,大部分是反映历代征战兴废的题材,以隋唐五代故事居多,还有少数先秦戏、三国戏、封神戏、水浒戏、神魔戏等。抄本以麻线装钉,单页双折,用蓝色、黄色、格子粗麻布包装,封面无字,唱词均在纸张背面书写。第四章从地台戏剧本内容入手,结合其表演形式、音乐唱腔,对抄本的外观形制、剧情梗概、故事本源、人物形象、创编手段、剧本特点等方面进行初步考证与研究,揭示其中所反映的民众思想、社会心理以及价值取向。第五章将地台戏放置于黄河流域仪式戏剧的大环境中,通过与其他仪式戏剧的比较研究,揭示出传统农耕文明影响下的仪式戏剧在演出目的、演出过程、艺术形态等方面所具有的类同性,并且从剧目名称、情节内容、抄本唱词、音乐唱腔、脚色行当、乐器伴奏等方面将地台戏与当地流行的大剧种——蒲剧、秦腔进行比较,发现三者之间存在着明显的历史传承关系,总结成熟戏剧形态对地台戏形成所起的作用。最后在全文基础上,深入探讨它作为一种民间家族祭祀仪式戏剧所具有的形态功能,以及在中国戏剧史上的价值与意义,为仪式剧研究增添新的实物案例。
【关键词】:吉家营 地台戏 祭祀 仪式 戏剧表演
【学位授予单位】:山西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博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4
【分类号】:J805
【目录】:
  • 摘要3-5
  • Abstract5-9
  • 绪论9-14
  • 一、 选题的目的和意义9-10
  • 二、 研究综述10-11
  • 三、 资料来源与研究思路11-14
  • 第一章 地台戏的生存环境14-28
  • 第一节 临猗县概况15-20
  • 第二节 吉家营村概况20-28
  • 第二章 地台戏的形成原因28-46
  • 第一节 明代屯军与地台戏的产生28-31
  • 第二节 迎神赛社与地台戏的产生31-35
  • 第三节 仪式演剧与地台戏的产生35-42
  • 第四节 民间歌舞与地台戏的产生42-46
  • 第三章 地台戏的演出形态46-86
  • 第一节 地台戏的演出时间46-48
  • 第二节 地台戏的演出过程48-53
  • 第三节 地台戏的演出内容53-67
  • 第四节 地台戏的音乐形式67-77
  • 第五节 地台戏的演员、服装、道具77-79
  • 第六节 地台戏的传承情况79-86
  • 第四章 地台戏剧本解读86-124
  • 第一节 抄本形制及保存状况86-89
  • 第二节 剧目内容及故事来源89-96
  • 第三节 地台戏人物形象分析96-104
  • 第四节 地台戏剧目中的思想内涵104-115
  • 第五节 剧本的创编规律及特色115-124
  • 第五章 地台戏与其他戏剧形态的比较124-172
  • 第一节 地台戏与黄河流域各种仪式戏剧的比较124-136
  • 第二节 地台戏与成熟剧种之间的比较136-172
  • 结语172-174
  • 致谢174-176
  • 参考文献176-184
  • 附录184-260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获奖情况260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吴名岗;;明初黄河三角洲军事移民问题[J];滨州学院学报;2010年01期

2 刘笑岩;;北曲杂剧兴起的原因——金代河东地区两种文化形态的碰撞与融合[J];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11期

3 王世红;;论家族祭祀对社会的凝聚作用[J];重庆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年02期

4 戴云波,葛传彬;《水浒》故事演变与农民起义[J];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年03期

5 宿小妹;李三谋;;明代山西边垦与边军饷银[J];古今农业;2008年04期

6 张琪亚;;民间祭祀仪式的社会内聚力[J];贵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5期

7 朱进彬;;明代保山军屯概说[J];保山学院学报;2011年03期

8 刘祯;现代戏曲史学:从王国维到张庚[J];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年05期

9 刘卫英;姜娜;;近十年国内仪式研究现状综述[J];黄山学院学报;2011年01期

10 傅顽璐;;明代军屯制度沿革[J];军事经济研究;1996年04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高源;李渔的整体戏剧观念及其理论研究[D];山东大学;2008年



本文编号:686586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oufeilunwen/rwkxbs/686586.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d75f6***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