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战争小说的流变研究
发布时间:2017-08-30 15:40
本文关键词:美国战争小说的流变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美国 战争小说 审美特质 审美形态 审美流变
【摘要】:通常,学术界达成的共识是“文学即人学”(高尔基语)。那么,战争文学除了书写战争本身以外,战争中的人更是其关注的核心内容。战争小说以审美的方式去审视、描写和阐释战争,揭示人在战争中的生存状态与命运。文学审美性是包括战争文学在内的一切文学类型的基本属性。严格说来,完全不具备文学审美性的作品不能算作文学作品。战争小说是战争文学的主要表现形式之一,它并非简单机械地描写、复述和再现战争,而是审美主体见之于战争这一审美客体的一种能动反映。这种文学审美性的内涵包括两个组成部分,即通过语言、文字、修辞、创作手法与风格等构成的文学艺术表现形式和被审美主体艺术化了的社会生活。前者具有非功利性特征,而后者则不可避免地带有一定的功利性成分。 战争文学并非历史,但却与历史形影相随,本质上是人类对于战争历史的个体体验性记忆,是硝烟散去之后人们对战争的反思和对本体的反省,是时代和历史的见证,因而战争文学审美也就难以与具体的战争、特定的历史阶段和共时的社会环境相脱节。这里既有审美主体艺术个性的张扬,也有人本性中的英雄崇拜,还有悲天悯人的人性呼唤,更有超越战争、反对战争的理性呐喊。小说家在其作品中对战争推动社会向前发展的作用予以肯定的同时,更多的是对战争的残酷性、破坏性和人性扭曲的揭示与批判,以文学审美特质来反映他们对不同战争的态度与情感。这种来自于不同审美主体,或同一主体不同阶段,以及不同语境下的态度与情感带有明显的多样性美学特征,具体表现在对战争审美的个人认同、民族认同、国家认同和人类共同情感认同上。而人的多重身份,常常会让这诸多“认同”范畴之间变得不再泾渭分明,也绝非二元对立或非此即彼。同时,事物普遍联系的规律又会导致它们之间的交叉互补以及错综复杂的认知程度。在战争文学作品表层结构中,,这种现象通常表现为主人公灵魂深处的全面“内战”爆发。本我的诉求、道义的拷问、良心的质疑、人性的抗议、荣誉的诱惑和信仰的感召足以让其左右彷徨、进退失据,饱受“鱼与熊掌不可兼得”之苦,承受在个人、集体、民族、国家和人类之间被迫多难选择的炼狱煎熬。由此观之,审美主体所面对的审美客体之上经常存在着一种难以名状的模糊性与两面性。 战争小说作为小说谱系中的一个重要组成成分,自然具有其他题材小说的一般性不可或缺的特征。但是,战争小说又拥有文学审美的一般形态以外的特殊品质。其史诗性、崇高性、英雄性、悲剧性、传奇性和批判性等审美范畴的叠加构成了个性鲜明的战争小说审美特质。 人们普遍认为战争是政治的延续,是流血的政治,因而从战争小说中挖掘、提炼、研究战争文学的审美性在战争文学的研究领域就显得举足轻重。美国自从其建立的那一天开始,就与战争结下了不结之缘,其不同时期的战争小说所蕴含的深刻文学审美意义又为战争小说的文学审美性研究提供了丰富、鲜活的范例和详实的论据。 从1775年4月19日莱克星屯的枪声拉开了美国独立战争的帷幕,1776年7月4日大陆会议通过并发表独立宣言,一直到1783年9月3日英国正式承认北美十三个英属殖民地的独立,历经八年的美国独立战争宣告结束。这场战争对于美国来说无异于开天辟地,它对于美利坚民族而言意义重大,影响深远。美国独立战争具有资产阶级革命的性质。其结局是英国殖民统治的桎梏和旧的生产关系被打得粉碎,社会生产力得到解放,为美国资本主义的发展扫清了障碍。同时,殖民地人民获得空前解放,赢得了民族独立,建立了自己的国家,所以从这个意义上讲,美国独立战争又是一场伟大的民族解放战争,因而必然会成为美国独立战争文学的重要审美内容与支点。反映独立战争主题的文学作品,特别是小说,在美国战争文学中占有独特的地位,对其文学审美性的研究与挖掘有助于学术界重新审视与认识这一时期美国的历史、政治、经济和文化。 反映美国独立战争的小说在整体风格上与其他战争小说有着很大的不同。其不同点主要表现在作家对战争的态度、战争叙事的风格和民族情感的认同上。应该说反映独立战争的小说,特别是早期发表的一些我们耳熟能详的作品,基本上都是以浪漫主义作为总的基调,所表现的是一种不折不扣的爱国主义精神和英雄主义传奇。这种浪漫主义基调在美国战争小说审美史上也算是一道亮丽的风景线。可以说,从作家对这场战争的积极态度和浪漫主义的叙事手法到作家对民族精神的肯定与爱国主义的颂扬,均充分满足了美国人民对于民族解放和国家独立的审美需求。1821年詹姆斯·库柏出版了他的战争小说《间谍》。该作品被认为是美国战争小说的开山之作,并使库柏从此蜚声世界文坛,形成美国19世纪30年代战争小说创作领域中的“库柏派”。库柏本人及其追随者共同用小说书写了美国独立战争民族精神的血色浪漫史。浪漫主义审美创作到20世纪30年代才开始逐步转向了现实主义写真。 美国独立之后,民族矛盾已经下降到了第二位,国内阶级矛盾上升到了首位,且经历了半个多世纪的发展之后,到了19世纪50年代末,这种矛盾已经到了一种空前激化的程度。如果说美国独立战争作为一场完全意义上的正义战争这一论断不会受到更多质疑的话,那么美国南北战争的性质则的确有不同的声音存在。主流观点一般认为美国南北战争是一场内战,是继独立战争后的美国第二次资产阶级革命,是一场捍卫国家统一的正义战争。它阻止了分裂,维护了统一;废除了南方落后的奴隶制度,解放了生产力,为美国资本主义进一步发展铺平了道路。对于美国南北战争爆发的起因,马克思从社会历史发展的高度,分析并得出了结论,即南北战争是南方的奴隶制度与北方的自由劳动制度之间的斗争。战争爆发的原因是这两种制度已无法共存于北美大陆,而只能以其中一种制度占主导。战争造成的巨大伤亡是迄今为止美国所参与过的国内外战争中伤亡人数最多的一次。 战争对于南北双方感受各异。对北方而言,战后南方黑人奴隶获得了解放,蓄奴制被废除,资本主义雇佣劳动取代了奴隶制,因而极大地解放了生产力,进一步促进了资本主义发展。战争捍卫了国家统一,避免了国家分裂,恢复了联邦政府权威的合法性。而对于南方来说,他们失去的是传统的田园牧歌式的生活、种植园主控制下的蓄奴制和那份割舍不下的南方情节。他们的失败不仅表现在物质层面,而且也表现在精神层面。基于人本主义视角,对南北双方而言,这场内战消耗了双方大量的人力和物力,给美国人民带来了长时间的、多方面的影响,尤其是精神上受到了极大的伤害。在美国南北战争小说的创作过程中,作家们对南北战争的立场决定了他们怎样去书写这场战争,进而影响到其审美内容的筛选。而多数作家对战争所持的立场又往往决定于自身的归属。换言之,多数北方作家与南方作家由于所处地域不同,对这场战争的立场也是不同的,因此在南北战争小说文学审美活动中表现出很大的差异性。战争小说中,大多数作家把主题定位在表现和抒发爱国情怀和关照兄弟情义,表达无奈的伤感和咏叹悲情的挽歌,超越自身立场和反思战争等几个方面。这一期间库柏派浪漫传奇式的战争小说虽为数不少,但乏善可陈;现实主义作品较前者要少,但又不乏精品。其中,《飘》以典型的南方视角,史诗般地演绎了当时美国南方种植园主阶层的生活经历,思想感情和美国南方内战前后翻天覆地的变化,特别是内战后渐行渐远的旧南方以及战争的毁灭与南方芸芸众生的命运。作者玛格丽特·米切尔成功地对南方形象进行了典型化定型处理,对南方的田园生活和区域文化的方方面面,详略并施,打造了“一部庄园传奇的百科全书”。另一部反映美国内战的经典小说是斯蒂芬克莱恩的《红色英勇勋章》。该小说的审美方法、意蕴与风格的独到之处对美国战争文学创作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在美国战争文学史上留下了浓重的一笔。作品对战争的反思与批判被评论界认为是美国反战小说的雏形。从小说对交战双方、战争背景和人物姓名的模糊化处理来看,作者将审美观照的主线集中在战争之外,影射现实生活与战争一样具有某种荒谬性与荒诞性,带有对现代主义的前瞻性特征。该作品被认为是自然主义经典战争文学作品,其影响日后在多斯·帕索斯和海明威等作家的作品中皆有所反映。 第一次世界大战是一场被公认的列强之间争夺世界霸权的非正义战争。战争爆发于1914年6月,而美国直到1917年4月6日才宣布参战。美国之所以没有在第一时间加入这场战争,原因是多方面的。战争爆发伊始,美国一是需要时间备战,进行必要的经济动员与军事准备;二是不失时机地游离于两大军事集团之间从事军火贸易活动,从中攫取高额利润;三是由于当时的美国社会不具备派兵参战的民意基础。美国由于参战较晚,战争中损失相对不大,然而这场战争给美国人,尤其是曾在战争宣传下,怀着为人类民主而战、维护世界和平的理想而走上前线的青年知识分子带来的肉体和精神上的双重创伤却是巨大的。理想和信念的幻灭让一代年轻人顿然失去了前行的方向,陷入了深深的迷惘当中。这种情绪广泛见诸于美国一战战争小说当中。其审美取向、审美把握、审美架构基本上是以“迷惘的一代”核心作家为其主流。归结起来,一战战争小说审美的主要范围包括书写战场的残酷恐怖与非人性、战争的荒诞与无意义、军队的黑暗与暴虐以及理想的幻灭与灵魂的绝望,进而唤起读者对战争、人生与命运的思考。 “迷惘的一代”没有统一的纲领,是介于现实主义与现代主义之间的一个文学流派。其主要成员,如多斯·帕索斯、厄内斯特·海明威、爱德华·卡明斯等作家都参加过一战,其创作以现实主义为主,兼有自然主义与现代主义倾向。他们从人本主义出发,观照人在战争中的境状与命运,通过对战场、战斗层面的现实主义和自然主义描写,旨在揭露战争的残酷性、血腥性和惨烈性,进而对这场战争非理性和反人道的实质进行深刻的反思与有力的批判。通过描写军人对战争意义的幻灭和理想信念的破灭,来表现一种普遍的厌战、反战和迷惘情绪,进而审视战争造成的人性扭曲与人的异化。有些作品把战争作为背景,淡化战斗场面描写,而把审美目光投向了战争对人的精神和肉体的双重摧残之上,揭示出这种摧残既来自于战场上的敌人,同时也来自于己方军队中的黑暗、专制和极权,进而最终把批判的矛头直接指向了自己的军官和整个战争机器,凸显战争的荒谬、无意义、毁灭性与反人类性本质,把反战主题与人类命运紧紧联系在一起。因而,第一次世界大战战争小说的审美意蕴及其走向对美国战争小说书写传统产生的重大而又深远的影响是不容低估的。 第二次世界大战是古往今来人类历史上规模最大的战争。与一战相比,其规模更大、伤亡更多、破坏性更强、影响也更加深远。其惨烈程度前所未有,给参战双方的人民造成了巨大的灾难性后果,使人类数千年文明几乎毁于一旦。1939年9月1日德国发动闪电战,一举占领波兰。这一战争行动导致英国和法国联合对德国宣战,战争开始于欧洲,但战争之火迅速席卷了大半个世界。 美国自一战后一直奉行孤立主义政策。一直到第二次世界大战前夕,美国主张孤立主义的势力仍十分强大,他们极力反对美国在美洲以外承担任何责任,更不愿冒险加入这场战争。二战爆发伊始,美国像在一战中表现的那样,采取了中立政策。其原因是多方面的,尽管不能排除其“渔翁得利”的功利动机,但在很大程度上还是由于美国民众反对参战的态度和在军事上准备尚不够充分所致。1942年12月7日,日本偷袭美国太平洋舰队,令其几乎全部覆没。12月8日美对日宣战,11日对德、意宣战。自此,美国正式加入世界反法西斯阵营,对反法西斯战争在全世界取得最后的胜利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 文学的美来源于生活,是审美主体对于客体的一种艺术把握,是对现实生活的一种能动的反映,是浓缩了的、特定的社会文化和具体的价值取向。仅就美国战争文学而言,尽管一战战争文学作品对二战后小说,特别是战后初期战争小说的审美具有一定的影响与传承,但后者无论是在审美意识形态上还是审美意蕴上与前者相比,都存在着明显的差异。有关二战的战争小说从主题到创作手法和技巧上都开始呈现出一种多元化趋势,审美视角较二战前战争小说也更加宽泛。作品直接描写、反映现实的情形已不多见,且鲜有激烈的政治倾向。二战的反法西斯性质决定了二战后较少有激烈地质疑这场战争的意义、直接怀疑战争正义性的作品问世,而是转而针对战争的残酷性和惨烈性以及军队内部的黑暗、专制、践踏民主等内容施以审美观照。将军营描绘成社会的缩影,以军队中的官兵矛盾冲突来影射社会问题是这一时期二战战争小说中较常见的一种审美倾向。尽管如此,厌战和反战等这些美国战争小说的传统主题并未完全消失,而是从抽象的人性角度去反思战争和诅咒战争。从《裸着与死者》和《从这里到永恒》等战后早期的一些作品中尚可以看到一战战争小说的影子,而到了海勒的《第二十二条军规》发表,则标志着二战战争小说进入了一个由现代主义发展而来的后现代主义阶段。这种现象与战后30年间美国国际、国内各种矛盾激化有着密切关系。国际上冷战开始,朝鲜战争铩羽而归,越南战争深陷泥潭;国内经历了麦卡锡主义而人人自危的20世纪50年代、颓废与骚动的60年代。对于战争小说审美的直接影响是仅靠先前循规蹈矩的审美策略已不能够适应审美客体的荒诞与疯狂。于是,以黑色幽默为代表的后现代主义战争文学审美便成了60年代之后美国战争小说审美的主要方式。进入新世纪,后现代主义审美已露颓废之象,为摆脱这种困境,使战争小说对人文精神层面进行再定位,战争小说家们在后现代主义语境下,试图另辟蹊径,以个性化的方式去诠释历史和反思战争,进而完善战争小说审美策略,以期更有效地实现战争小说的文学审美价值。近年来新现实主义战争小说和新历史主义战争小说的出现日益受到文学批评界的重视,也为后现代主义语境下战争小说文学审美多元走向形成了有力的支撑和详实的注脚。 从独立战争到二战结束,美国战争小说经历了产生、发展、成熟和繁荣几个发展阶段。不同历史时期的美国战争小说除了在文学审美方面有着明显的时代印记以外,还与每一时期重大的历史事件、政治经济和文化背景、社会思潮、战争观念以及社会心理等方面有着密切关系,从不同的角度诠释了美国社会历史的发展轨迹以及美国人战争观与历史观的嬗变。美国战争小说经历了浪漫主义、自然主义、现代主义直到后现代主义和新历史主义文学浪潮的洗礼而最终走向成熟。对于不同时期美国战争小说文学审美特征与历史流变的探究会将有助于人们更加深刻地了解美国和世界,促使人们对战争与和平、人性与人道、公平与正义、命运与归宿等相关命题进行理性的思考与评价。
【关键词】:美国 战争小说 审美特质 审美形态 审美流变
【学位授予单位】:吉林大学
【学位级别】:博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4
【分类号】:I712.074
【目录】:
- 内容提要4-6
- 中文摘要6-12
- Abstract12-22
- 绪论22-32
- 第一节 美国战争小说流变研究评述23-28
- 第二节 研究的价值与意义28
- 第三节 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28-32
- 第一章 战争-文学-人学32-54
- 第一节 战争本质与战争观32-36
- 第二节 战争与战争中的人36-39
- 第三节 文学与文学审美性39-43
- 第四节 战争文学的审美特质43-54
- 1.独立的审美形态43-45
- 2.创作主体的审美把握45-51
- 3.审美客体的本质与特征51-54
- 第二章 美国独立战争小说的审美意蕴54-71
- 第一节 独立战争小说的审美视角55-57
- 第二节 民族精神的血色浪漫史57-64
- 第三节 客观而深沉的现实主义写照64-71
- 第三章 美国南北战争小说的审美特征71-87
- 第一节 捍卫统一前提下的兄弟情谊72-77
- 第二节 无奈的感伤与悲情的挽歌77-81
- 第三节 超越立场与战争反思81-87
- 第四章 第一次世界大战与美国战争小说87-115
- 第一节 一战对美国的影响89-90
- 第二节 美国一战小说的审美特征90-93
- 第三节 美国一战小说审美的案例分析93-115
- 1.战争的残酷与意义的荒诞95-97
- 2.人性的异化与理想的幻灭97-102
- 3.迷惘的一代与绝望的灵魂102-115
- 第五章 第二次世界大战与美国战争小说115-163
- 第一节 二战对美国的影响118-120
- 第二节 美国二战小说的审美特征120-122
- 第三节 战争小说表现形式在此间的剧变122-163
- 1.性与战争机器的较量123-148
- 2.黑色幽默下的政治悖论148-153
- 3.义视角下的战争史诗153-163
- 第六章 当代美国战争小说的审美策略与走向163-170
- 第一节 后现代主义战争文学审美的延续165-168
- 第二节 后现代语境下战争小说审美的多元走向168-170
- 结论170-173
- 参考文献173-177
- 作者简介及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177-178
- 后记178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任合生;文明与野蛮——论西方的战争文学[J];安徽教育学院学报;2003年05期
2 张慧诚;;美国独立战争时期文学中的主体精神[J];昌吉学院学报;2009年03期
3 陈思广;;战争观·历史观·审美观——当代战争小说研究的三个要素[J];当代文坛;2007年01期
4 朴玉明,李公昭;歌颂·质疑·批判——美国朝鲜战争小说主题的三部曲式[J];外国文学;2005年06期
5 董学文;李志宏;;文学是可以具有意识形态性的审美意识形式——兼析所谓“文艺学的第一原理”[J];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年03期
6 赵承纲;沉重与辉煌──论二战与战后世界之发展[J];贵州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5年04期
7 董鼎山;;美国二战文学四大家[J];博览群书;1995年08期
8 万俊;美国间谍小说的起源、发展与现状[J];当代外国文学;2000年04期
9 曾艳兵;论“黑色幽默”的美学品格及其文化渊源[J];河北学刊;1997年04期
10 朱桂成;欧美战争文学二题[J];河海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0年04期
本文编号:760164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oufeilunwen/rwkxbs/76016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