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环境伦理学思想中的审美问题研究

发布时间:2017-09-02 15:28

  本文关键词:当代环境伦理学思想中的审美问题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环境伦理学 环境美学 罗尔斯顿 考利科特 哈格洛夫


【摘要】:环境伦理学是当代环境哲学的核心组成部分,目前已经在国际范围内得到了普遍重视。环境伦理学家们在探讨人对于环境的伦理道德根据时,不少地方涉及到审美问题,最突出的例子是罗尔斯顿的著名论文《从美到责任》,将环境之美视为环境伦理的根据。尽管已经出版了大量环境伦理学与环境美学的著作,但目前尚无论著全面系统地清理环境伦理与环境审美之间的关系。从国际范围内看,最为重要的环境伦理学家有罗尔斯顿、考利科特与哈格洛夫三人,目前只有个别论著分别进行个案研究,比如专门研究罗尔斯顿美学思想的赵红梅的《美学走向荒野》,但尚无论著将三人放在环境伦理与环境审美这个基本框架中进行整体研究。环境伦理学的基础是否稳固,关系到该学科能否成立;而环境美学如果想进一步发展,必然涉及环境伦理学问题。因此,环境伦理与环境审美之关系研究,不仅有助于推进环境伦理学研究,而且有助于推进环境美学研究。本论文拟以罗尔斯顿、考利科特、哈格洛夫各自的思想历程为考察对象,通过追溯其思想的理论渊源,阐释其思想的理论体系,在对其环境伦理学思想全方面把握的基础上,揭示其中所蕴含的美学思想,总结其不同的研究侧重及提出的不同的理论和现实问题,进而探讨这一理论资源对于拓展美学研究空间的可能性。因此,这项研究对于中国当代的环境美学建构和生态文明建设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本论文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展开研究:一、当代西方环境伦理学与审美问题环境审美关注的是如何审美地欣赏自然环境,环境伦理关注的是保护环境的道德根据问题,也就是从伦理学的角度回答缘何保护环境这一问题,二者恰似孪生姐妹密切相关。其一,环境伦理学引发了传统世界观的转变,在这种新的世界观的关照下,环境之美必然会得到更新的思考。其二,环境审美也为环境伦理提供了新的基础,传统伦理学重视责任,而环境伦理学则发现,人与自然之间不仅有责任关系,还有审美关系,因审美而带来环境责任意识的崛起也就在情理之中。环境审美是以环境为欣赏对象的审美,环境伦理是以环境为伦理对象的伦理,二者都对情感具有依赖性。环境审美与环境伦理的结合,更能培养人们对环境的情感关系,将为环境保护带来一片新的领空。其三,二者都是基于对环境的关注才得以产生与发展。在环境伦理学的领域中,代表学者罗尔斯顿、考利科特、哈格洛夫对于环境伦理与环境审美提出了不同的见解。二、罗尔斯顿环境伦理思想之审美问题:从美到责任罗尔斯顿是我们首先要研究的环境美学家,当然,罗尔斯顿的代表作是其专著《环境伦理学》,正是该鸿篇巨著奠定了罗尔斯顿在环境伦理学学术界的泰斗地位,我们不难理解罗尔斯顿的目标,他将环境伦理学不仅仅指向人与自然的关系,更指向人这种生命形式与其他生命形式的关系。但是罗尔斯顿的环境伦理学论述中经常洋溢着深厚的美学气息,所以与其说罗尔斯顿是一位环境伦理学家,不如说他是位有着深厚环境伦理思想的环境美学家。罗尔斯顿对自然的态度,决定了他伦理观的重大改变。他的代表作中饱含着深厚的环境伦理思想的极致唯美的论述及饱含着人文思想的环境美学思想给我们留下了丰厚的学术财富。罗尔斯顿对环境的审美关怀主要表现他既认识到环境自身的审美属性,也强调人类在面对自然时那种审美的能力,不仅来自于视觉的观赏,更来自于我们与自然界的关联,另外还有我们在尊重自然内在价值的同时所产生的情感体验。其环境美学学说的主要贡献在于:一是对自然审美价值的发掘(传统的研究认为是自然审美价值的发现,发现与发掘一字之差,表达了罗尔斯顿深深根植于自然审美的卓越工作),二是审美作为伦理的基础,罗尔斯顿对于审美与道德的关系作出了回应,三是对荒野审美模式进行了引入及探讨。罗尔斯顿认为我们必须建构深度审美的方式,以对自然美获得更加深入的体验。通过亲身的游历与体验,罗尔斯顿坚定地认为荒野自然是具有审美价值的。我们应该在生态科学的引导之下,重新发现荒野的价值,尊重荒野的价值。美学走向荒野对于我们培养环保意识是非常有帮助的。三、考利科特环境伦理思想中的审美问题:生态中心主义考利科特继承了利奥波德的思想,他的独创之处就在于,他应对来自其他学者的批评意见,发展了大地伦理学的内涵。与罗尔斯顿相比,他更倾向于主观非人类中心内在价值论。考利科特的思想在继承利奥波德的同时也修正和发展了大地伦理学。他在大地伦理学的建构过程中形成了自己的伦理观念,促进了环境伦理整体主义的出现。荒野是考利科特关注的一个重点问题。在考利科特看来,站在生态中心主义的角度,我们应该进一步弱化传统观念中的人类中心主义倾向,打破那种视荒野为资源的观念,我们应该转而关注荒野不能为人所用的价值,以此扩展我们的视野。他进一步指出,更值得重视的是整个生态系统的存在价值,而不是其中某一个物种或者个体。而应对人类中心主义最好的出路就是建立在生态科学基础上的生态中心主义。传统西方文化的偏好归结为一点就是:人类中心主义。而应对人类中心主义最好的出路就是建立在生态科学基础上的生态中心主义。考利科特还就环境审美的世界观基础进行了辨析,并为利奥波德的整体主义价值观进行了辩护。考利科特对整体主义做了相关辩护,以论证整体主义的客观合理。考利科特认为,整体主义并非完全不顾个体,整体主义中也有个体论的成分。总之,在考利科特看来,整体不是由个体共同构成,而是整体创造了个体,也即是说生态系统创造了存在于其间的各种物体。由此,个体,尤其是人类就应该自觉放低姿态,应该服从于整体。伦理学也应该将关注的对象扩展至整个世界。另外,考利科特还发展了利奥波德的大地美学,他指出,我们从环境中获得的不仅有物质资源,还有审美体验,这种审美体验是大自然给我们的酬报。四、哈格洛夫环境伦理思想中的审美问题:环境伦理和环境美学的本体论哈格洛夫对环境持审美与科学的态度,并提出了自然美的优先地位,剖析了环境美学的本体论特征。首先,环境伦理学得以建构的基础就是世界的完整性、和复杂性,这种完整性和复杂性是世界的本体性特征,只有把握世界的本体性特征,我们才有可能建立新的世界观,突破传统科学对自然的片面理解。其次,科学兴趣并不一定是分析性的,相反,科学本身会带来对自然原初样态的格外关注,于是博物学成为哈格洛夫最推崇的科学样式。在此基础之上,哈格洛夫指出经过人类之手的自然美是按照人类审美观念生成的,所以具有艺术的特征,宋经人类之手的自然美才是真正的自然美,然而,要能在其中感受到审美的愉悦,我们就必须首先改变自己对自然的态度,即从自然本身出发去理解自然。五、西方环境伦理学与当代中国生态美学建设三位环境哲学家所代表的环境伦理与美学,取两者之长又超越二者,把伦理学与美学二者合二为一。通过环境伦理中美学思想的研究,为伦理学与美学思想中的生态智慧的诠释寻找一个合理的径向,并在此过程中真正发掘二者的契合,为中国当代生态文明与生态文化的建构与生态危机的解决提供一个新的思路。中国生态美学建构尽管取得了重要进展,但如何使之更加成熟和完善,依然是一个任重道远的问题。本课题的研究无疑可以为此提供相关的理论资源与参照。
【关键词】:环境伦理学 环境美学 罗尔斯顿 考利科特 哈格洛夫
【学位授予单位】:山东大学
【学位级别】:博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B82-058
【目录】:
  • 中文摘要10-13
  • ABSTRACT13-18
  • 导论18-29
  • 一、研究缘起18-21
  • 二、本课题研究的现状21-22
  • 三、本课题研究的意义及创新点22-24
  • 四、本课题研究之主要内容24-29
  • 第一章 当代环境美学的研究现状及困境29-65
  • 第一节 当代环境美学的理论基础29-52
  • 一、审美与道德29-31
  • 二、环境美学的发展状况31-36
  • 三、环境伦理学的发展状况36-40
  • 四、环境伦理学的美学向度40-52
  • 第二节 当代环境美学的现实背景52-65
  • 一、环境美学与现实环境问题52-55
  • 二、生态学与现实环境问题55-57
  • 三、环境伦理学与现实环境问题57-61
  • 四、环境美学的走向61-65
  • 第二章 罗尔斯顿:从美到责任65-85
  • 第一节 罗尔斯顿的环境伦理观65-74
  • 一、伦理的扩展65-68
  • 二、内在价值的提出68-73
  • 三、环境整体主义的树立73-74
  • 第二节 罗尔斯顿之环境审美观74-79
  • 一、创化:自然的审美价值75-77
  • 二、审美作为伦理的基础77-78
  • 三、深度审美:荒野的审美方式78-79
  • 第三节 罗尔斯顿的中国意义79-82
  • 一、罗尔斯顿思想对生态文明的启示79-81
  • 二、罗尔斯顿思想对生态美学的启示81-82
  • 小结82-85
  • 第三章 考利科特:生态中心主义85-101
  • 第一节 考利科特的环境伦理学思想86-92
  • 一、生态中心主义和环境伦理86-88
  • 二、大地伦理学的构建与修正88-92
  • 第二节 考利科特环境伦理思想中的审美问题92-97
  • 一、大地美学的建立92-95
  • 二、环境审美的世界观基础95-97
  • 第三节 考利科特环境伦理思想的中国意义97-99
  • 一、以自然科学为基础的理论建构97-98
  • 二、中国传统文化与生态理论98-99
  • 小结99-101
  • 第四章 哈格洛夫:环境伦理与环境美学的本体论101-117
  • 第一节 哈格洛夫的环境伦理观101-108
  • 一、西方文明与环境伦理的失之交臂101-104
  • 二、哈格洛夫的弱人类中心主义104-105
  • 三、环境伦理的应用105-108
  • 第二节 哈格洛夫环境审美观108-113
  • 一、对环境的态度:审美与科学108-110
  • 二、自然美的优先地位110-112
  • 三、环境美学的本体论特征112-113
  • 第三节 哈格洛夫的中国意义113-116
  • 一、哈格洛夫与生态文明建设113-114
  • 二、哈格洛夫与生态美学研究114-116
  • 小结116-117
  • 第五章 罗尔斯顿、考利科特、哈格洛夫之比较研究117-143
  • 第一节 研究对象、内容及方法的比较117-128
  • 一、罗尔斯顿、考利科特、哈格洛夫的研究对象比较117-122
  • 二、罗尔斯顿、考利科特、哈格洛夫的研究内容比较122-126
  • 三、罗尔斯顿、考利科特、哈格洛夫的研究方法比较126-128
  • 第二节 时代特征、研究经历和研究结论的比较128-132
  • 一、罗尔斯顿、考利科特、哈格洛夫的时代特征比较128-129
  • 二、罗尔斯顿、考利科特、哈格洛夫的研究经历比较129
  • 三、罗尔斯顿、考利科特、哈格洛夫的研究结论比较129-132
  • 第三节 罗尔斯顿、考利科特、哈格洛夫的美学思想比较132-143
  • 一、罗尔斯顿、哈格洛夫、考利科特的美学观132-135
  • 二、罗尔斯顿、哈格洛夫、考利科特的特殊贡献135-138
  • 三、罗尔斯顿、哈格洛夫、考利科特美学思想的批判138-143
  • 第六章 环境伦理学、环境美学与中国生态文明建设143-154
  • 第一节 生态文明建设之理论需求143-147
  • 一、生态文明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必然阶段143-144
  • 二、生态危机与生态文明建设的迫切性144-146
  • 三、生态理论与人类观念的转型146-147
  • 第二节 环境伦理学、环境美学与生态中国及美丽中国147-154
  • 一、环境伦理学与生态中国148-150
  • 二、环境美学与美丽中国150-154
  • 结语154-156
  • 参考文献156-165
  • 致谢165-167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目录167
  • 攻读学位期间参与的项目167-168
  • 附件168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陈望衡;美是一种价值的形容词——简评蔡元培的美本体论[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0年04期

2 程立显;关于可持续发展的若干伦理学问题[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0年03期

3 叶平;非人类的生态权利[J];道德与文明;2000年01期

4 陈望衡;培植一种环境美学[J];湖南社会科学;2000年05期

5 赵红梅;;罗尔斯顿自然价值观的特色[J];国外社会科学;2010年05期

6 罗尔斯顿;生命的长河:过去、现在、未来[J];哈尔滨师专学报(社会科学版);1996年04期

7 阿诺德·伯林特,李冬妮;环境:向美学的挑战[J];江西社会科学;2004年05期

8 陈剑澜;西方环境伦理思想述要[J];马克思主义与现实;2003年03期

9 肖显静;环境伦理学:走进还是走出“人类中心主义”[J];山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8年02期

10 曾繁仁;;论生态美学与环境美学的关系[J];探索与争鸣;2008年09期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吴敏;罗尔斯顿的环境伦理思想研究[D];江西师范大学;2007年



本文编号:779387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oufeilunwen/rwkxbs/779387.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ea074***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