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刘小枫心灵中的个体思想

发布时间:2017-10-03 23:31

  本文关键词:论刘小枫心灵中的个体思想


  更多相关文章: 刘小枫 心灵 个体 感性 知性 志性


【摘要】:刘小枫是当代的学者。自从他出道以来,无论是学路的转向或学述风格的变化,都给人留下复杂、多变的印象。但无可否认的是,他是当代学术界重要的学者之一,因为他在中国社会开始迈入现代化高度发展的过程里,为中国学术思想界的转型引进了重要的价值观念,其学术思想值得深入探讨。 本论文透过“心灵美学”的新视角,分别以时间和空间形式去探讨刘小枫三个心灵层次:感性、知性和志性的心灵内涵,以把握他在各个心灵层面上的脉动模式和思维源由,故论文题为“论刘小枫心灵中的个体思想”。经过探讨后,得出刘小枫在其个体心灵内涵中所针对“个体性”精神追求这一主题,无论是学路或学述方面所呈现的心灵转向模式特征为“从个体心灵到心灵的个体”。 全文分成五个章节展开探讨。第一章,首先分析了刘小枫个体思想的原由,分别以时间形式分成“文革思想改造时期”、“改革开放时期”和“现代化时期”,论述其个体心灵的发展历程,以及以空间形式,将其思想层次分成“诗化哲学”、“救赎神学”和“政治哲学”,以探析其个体心灵上“主体性”精神追求的本体论和认识论思维。第二章,循着时间形式,直接进入刘小枫感性心灵层面的探讨,探寻出其“个体性”精神追求的萌发状况,及其个体心灵于三个时间段的各种感性情感体验。第三章,从空间形式,探讨刘小枫在知性心灵层面的各种概念。得出其“诗化哲学”思想层次中人类学美学立场上,“主体性”精神追求的审美实践原则;“救赎神学”思想层次里,无教派性神学立场上“主体性”精神追求之终极救恩的盼望;以及“政治哲学”思想层次中,现代神学立场上对个体(人)“主体性”精神在生活本质上所面临伦理困境之探析。第四章,主要是探讨刘小枫在志性心灵层面的心灵超越状态,分析了他在“诗化哲学”思想层次上的审美超越,“救赎神学”思想层次上的终极超越和“政治哲学”思想层次上的情感超越。第五章,总结刘小枫于三个心灵层面上的各种心灵脉动模式和思维脉络,并在其个体心灵内涵中所针对“个体性”精神追求这主题概念上,无论是学路或学述方面的转变,都呈现为“从个体心灵到心灵的个体”之心灵转向模式;进而再对刘小枫个体心灵的转向进行反思。结语部分是研究的感想。
【关键词】:刘小枫 心灵 个体 感性 知性 志性
【学位授予单位】:南京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博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4
【分类号】:I0
【目录】:
  • 摘要3-4
  • Abstract4-6
  • 目录6-7
  • 导言7-9
  • 第一章 刘小枫个体思想的原由9-27
  • 第一节 刘小枫个体心灵的发展历程9-14
  • 第二节 刘小枫个体心灵“个体性”的本体论及认识论14-27
  • 第二章 刘小枫感性心灵层面的体验27-53
  • 第一节 “文革思想改造时期”的“个体性”感性直观和生命体验28-32
  • 第二节 “改革开放时期”的“个体性”感性回忆和情感体验32-37
  • 第三节 “现代化时期”的“个体性”感性忧虑和伦理体验37-53
  • 第三章 刘小枫知性心灵层面的范畴53-128
  • 第一节 诗化哲学的“个体性”范畴54-68
  • 第二节 救赎神学的“个体性”范畴68-103
  • 第三节 政治哲学的“个体性”范畴103-128
  • 第四章 刘小枫志性心灵层面的超越128-157
  • 第一节 诗化哲学“个体性”的审美超越128-134
  • 第二节 救赎神学“个体性”的终极超越134-141
  • 第三节 政治哲学“个体性”的情感超越141-157
  • 第五章 刘小枫的心灵转向及反思157-171
  • 第一节 刘小枫的个体心灵到心灵的个体158-167
  • 第二节 刘小枫个体心灵转向之反思167-171
  • 结语171-172
  • 参考文献172-176
  • 后记176-177
  • 在读期间相关成果发表情况177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骆冬青;;心灵美学绪论[J];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学报;2011年01期



本文编号:967381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oufeilunwen/rwkxbs/967381.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e01dc***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