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四时期先进知识分子马克思主义认同研究

发布时间:2017-10-05 10:33

  本文关键词:五四时期先进知识分子马克思主义认同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五四时期 先进知识分子 马克思主义认同


【摘要】:五四时期是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认同的源头时期,正是在这一时期,马克思主义以狂飙突进般的势态征服了五四先进知识分子的心灵。然而,这一历史现象的发生并非偶然,它的背后是五四历史条件辐辏而成的合力推动所致,既有作为静态因素的思想基础又有作为动态因素的社会环境。考察马克思主义在五四时期的认同,不仅是为了认识历史中的文化,更是为了延续文化的历史——建构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的认同。由五四到当代,不能不察觉出二者在建构马克思主义认同、发展中国文化方面的重要联系。本文正文共分为五章。第一章为绪论,主要阐述本文的选题背景和选题意义,梳理现有的研究成果,介绍本文的研究方法与结构安排。第二章界定相关概念阐述研究的相关理论,主要对五四时期、先进知识分子、马克思主义认同三个主要概念进行界定;提出并阐述本文的分析理论:社会认同理论和文化比较法、文化传播理论。第三章论述五四时期先进知识分子马克思主义认同的社会背景与历史进程,指出五四时期的社会结构、政治环境、思想文化是五四先进知识分子认同马克思主义的重要基础;近代知识分子对马克思主义的认同经历了晚清涓涓细流般的传入、民初声势渐大的传播、到五四时期形成了由个体认同到团体认同再到群体认同的发展。第四章分析五四时期先进知识分子马克思主义认同的机理,通过社会认同理论分析马克思主义与先进知识分子的文化背景之间的同一性,证明同一性作为思想的桥梁沟通了五四先进知识分子对马克思主义的理解和认同。同时,马克思主义作为新文化运动内部的一个重要部分,其兴起与新文化运动的发展有着重要关系,新文化运动的性质、模式与马克思主义的一些思想观点具有同一性。再次,五四的社会环境对先进知识分子认同马克思主义起到了“势不得不于”的重要影响。第五章总结五四时期先进知识分子马克思主义认同的基本经验并提出马克思主义认同的当代启示,基本经验包括:文化同一性是认同的思想基础,社会环境对认同具有重要影响,先进知识分子的认识起到了重要的导向作用。马克思主义认同的当代启示,正是要借鉴五四时期的经验,从政治认同、文化认同、民族认同的角度促进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的认同。
【关键词】:五四时期 先进知识分子 马克思主义认同
【学位授予单位】:大连海事大学
【学位级别】:博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K261.1
【目录】:
  • 创新点摘要5-6
  • 摘要6-7
  • 英文摘要7-11
  • 第1章 绪论11-17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11-13
  • 1.1.1 研究背景11-12
  • 1.1.2 研究意义12-13
  • 1.2 研究综述13-15
  • 1.2.1 国内研究综述13-14
  • 1.2.2 国外研究综述14-15
  • 1.3 研究方法与内容15-17
  • 1.3.1 研究方法15
  • 1.3.2 研究内容15-17
  • 第2章 相关概念及研究的基础理论17-39
  • 2.1 相关概念17-27
  • 2.1.1 五四时期17-19
  • 2.1.2 先进知识分子19-24
  • 2.1.3 马克思主义认同24-27
  • 2.2 研究的基础理论27-39
  • 2.2.1 社会认同理论27-33
  • 2.2.2 文化比较理论33-36
  • 2.2.3 文化传播理论36-39
  • 第3章 五四时期先进知识分子马克思主义认同的社会背景与历史进程39-104
  • 3.1 五四时期先进知识分子马克思主义认同的社会背景39-86
  • 3.1.1 “道术将为天下裂”:五四时期的文化概况40-60
  • 3.1.2 “王纲解纽、军阀割据、政客纵横”:五四时期的政治环境60-69
  • 3.1.3 “正统衰落、边缘上升”:五四时期的社会结构69-86
  • 3.2 晚清到五四时期知识分子马克思主义认同的历史进程86-104
  • 3.2.1 晚清时期马克思主义传入中国86-92
  • 3.2.2 民国初期马克思主义的传播92-94
  • 3.2.3 马克思主义在五四时期的认同94-104
  • 第4章 五四时期先进知识分子马克思主义认同的机理104-146
  • 4.1 先进知识分子的文化背景与马克思主义的同一性104-130
  • 4.1.1 辩证思想与辩证法同一性104-109
  • 4.1.2 线性史观与唯物史观同一性109-123
  • 4.1.3 大同思想与共产主义同一性123-130
  • 4.2 新文化运动的内在理路与马克思主义的同一性130-138
  • 4.2.1 新文化运动的性质与马克思主义作为“根本解决”的同一性131-134
  • 4.2.2 新文化运动的模式与马克思主义的阶级解放思想的同一性134-138
  • 4.3 五四社会环境对同一性的强化138-146
  • 4.3.1 政治环境的强化139-143
  • 4.3.2 文化环境的强化143-146
  • 第5章 五四时期先进知识分子马克思主义认同的基本经验与当代启示146-163
  • 5.1 五四时期先进知识分子马克思主义认同的基本经验146-154
  • 5.1.1 文化同一性是马克思主义认同的重要基础146-149
  • 5.1.2 社会环境是马克思主义认同的催化剂149-151
  • 5.1.3 五四先进知识分子的主观能动性是马克思主义认同的内在动力151-154
  • 5.2 马克思主义认同的当代启示154-163
  • 5.2.1 政治认同154-157
  • 5.2.2 文化认同157-161
  • 5.2.3 民族认同161-163
  • 结论163-165
  • 参考文献165-170
  • 攻读学位期间公开发表论文170-171
  • 致谢171-173
  • 作者简介173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崔新建;文化认同及其根源[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04期

2 周晓虹;;认同理论:社会学与心理学的分析路径[J];社会科学;2008年04期

3 张允熠;张弛;;西方学者对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文化背景的研究[J];学术界;2007年06期

4 乐爱国;李约瑟评朱熹的科学思想及其现代意义[J];自然辩证法研究;1999年03期

5 刘仲林;科际整合的哲学与方法──评成中英、傅伟勋的跨学科观[J];哲学研究;1999年01期



本文编号:976311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oufeilunwen/rwkxbs/976311.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2f40b***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