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汉语作为第二语言教学的留学生语篇建构能力研究

发布时间:2017-10-06 17:28

  本文关键词:基于汉语作为第二语言教学的留学生语篇建构能力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汉语作为第二语言教学 留学生 语篇 建构 能力 阿拉伯语 俄语 韩国语


【摘要】:本研究以母语分别为阿拉伯语、俄语和韩国语的外国留学生为研究对象,采集了他们所作的汉语语篇,以篇章语言学、系统功能语言学、语用学等有关语篇连贯的理论为基础,结合汉语作为第二语言教学实际,从社会符号层、语义层和结构层考察了留学生语篇连贯的偏误情况,用文字、数据表格和图表相结合的方式,运用均值、方差、众数等数学方法,对所采集的语料数据进行了系统描写,总结了三种母语留学生语篇连贯偏误的特点,并进行了对比分析。进而从母语的负迁移、社会文化和思维方式的影响、教材的负迁移和测试的负迁移等方面分析了偏误产生的原因,提出了提高留学生汉语语篇建构能力的教学策略。 第一章绪论,阐明了本研究的缘起、目标、内容、方法和价值,以及与本选题相关的国内外研究现状综述。第二章阐述了语篇连贯的机制。第三章留学生汉语语篇连贯偏误,首先,从留学生的真实语料出发,从语境连贯、逻辑连贯和结构连贯等角度分别对三种母语背景的留学生所作的汉语语篇的连贯偏误作了系统描写,突破了留学生汉语语篇衔接问题研究的局限,拓展了留学生汉语语篇连贯问题研究的深度和广度。其次,对三种母语背景的留学生所作的汉语语篇连贯偏误现象作了对比研究,开创了从三种不同类型的语言与汉语对比的角度进行语篇连贯问题对比研究的先河。第四章留学生汉语语篇连贯偏误的原因,从母语的负迁移、社会文化背景和思维方式的影响、教材的负迁移和测试的负迁移等角度,对影响留学生语篇连贯偏误的原因进行了深入探讨。第五章留学生语篇建构能力培养,在对比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建构留学生汉语语篇连贯能力的教学策略:基于共性的留学生汉语语篇建构能力培养包括建构连贯语篇的思维训练、新HSK语篇建构能力训练;基于个性的留学生汉语语篇连贯能力训练包括以阿拉伯语为母语的留学生汉语连句成篇能力训练、以俄语为母语的留学生汉语逻辑连接成分辨析能力训练、以韩国语为母语的留学生汉语语篇连接成分删减和补写训练。第六章结论。 本研究的学术价值在于完善了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学科领域,提供并补充了汉语作为第二语言教学中的语篇教学的模式和方法,为更深层次的研究留学生汉语语篇教学开辟了一个新思路。本研究从阿拉伯语、俄语、韩国语留学生的真实语料出发,在实证的基础上,与其母语的语篇连贯手段作对比,,分析了形成留学生汉语语篇连贯偏误的原因,找出了汉语语篇教学过程中的解决途径,从而建构了汉语作为第二语言教学中留学生语篇建构能力培养的理论体系。本研究的应用价值在于,一方面,为本领域其他学者的相关实验研究提供了基础数据和理论参考,引发了研究者对相关课题进行更深层次地关注与探讨。另一方面,在汉语作为第二语言教学中的留学生语篇建构能力的培养方面为国内外教学机构和教师提供了实践性较强的教学理论和切实可行的教学方法。
【关键词】:汉语作为第二语言教学 留学生 语篇 建构 能力 阿拉伯语 俄语 韩国语
【学位授予单位】:吉林大学
【学位级别】:博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H195
【目录】:
  • 中文摘要4-6
  • ABSTRACT6-11
  • 表索引11-12
  • 图索引12-13
  • 第1章 绪论13-29
  • 1.1 研究的缘起、目标、内容、方法和价值13-17
  • 1.1.1 研究缘起13-14
  • 1.1.2 研究目标14
  • 1.1.3 研究内容14-15
  • 1.1.4 研究方法15-16
  • 1.1.5 研究价值16-17
  • 1.2 与本选题相关的国内外研究现状综述17-29
  • 1.2.1 语篇和连贯的概念及相关研究17-21
  • 1.2.2 汉语作为第二语言语篇教学的相关研究21-29
  • 第2章 语篇连贯的机制29-45
  • 2.1 语篇连贯的原则29-34
  • 2.1.1 语篇连贯的原则29-31
  • 2.1.2 语用视角下的语篇连贯机制31-34
  • 2.2 社会符号层:语境连贯34-36
  • 2.2.1 语境因素34
  • 2.2.2 语境连贯34-36
  • 2.3 语义层:逻辑连接36-42
  • 2.3.1 时间关系连接成分36-37
  • 2.3.2 逻辑关系连接成分37-40
  • 2.3.3 其他连接成分40-42
  • 2.4 结构层:主位结构、指称连接42-45
  • 2.4.1 主位结构42-43
  • 2.4.2 指称连接43-45
  • 第3章 留学生汉语语篇连贯偏误45-105
  • 3.1 语境连贯偏误45-61
  • 3.1.1 以阿拉伯语为母语的留学生语境连贯偏误45-51
  • 3.1.2 以俄语为母语的留学生语境连贯偏误51-54
  • 3.1.3 以韩语为母语的留学生语境连贯偏误54-61
  • 3.2 逻辑连接偏误61-76
  • 3.2.1 以阿拉伯语为母语的留学生逻辑连接偏误61-66
  • 3.2.2 以俄语为母语的留学生逻辑连接偏误66-70
  • 3.2.3 以韩语为母语的留学生逻辑连接偏误70-76
  • 3.3 结构连贯偏误76-94
  • 3.3.1 以阿拉伯语为母语的留学生结构连贯偏误76-82
  • 3.3.2 以俄语为母语的留学生结构连贯偏误82-88
  • 3.3.3 以韩语为母语的留学生结构连贯偏误88-94
  • 3.4 三种母语背景的留学生汉语语篇连贯偏误比较94-105
  • 3.4.1 语境连贯偏误比较94-96
  • 3.4.2 逻辑连贯偏误比较96-100
  • 3.4.3 结构连贯偏误比较100-105
  • 第4章 留学生汉语语篇连贯偏误的原因105-140
  • 4.1 母语的负迁移105-120
  • 4.1.1 阿拉伯语的连贯手段对留学生汉语语篇连贯的负迁移105-110
  • 4.1.2 俄语的连贯手段对留学生汉语语篇连贯的负迁移110-114
  • 4.1.3 韩国语对留学生汉语语篇连贯的负迁移114-119
  • 4.1.4 三种语言的连贯手段对留学生汉语语篇连贯的负迁移比较119-120
  • 4.2 社会文化因素及其影响下的学习者思维方式的影响120-133
  • 4.2.1 地域环境的影响120-121
  • 4.2.2 传统思想和宗教信仰的影响121-127
  • 4.2.3 三种母语思维方式的影响127-133
  • 4.3 教材的负迁移133-139
  • 4.3.1 综合课教材重词汇和语法项目,轻写作能力的训练133-135
  • 4.3.2 汉语作为第二语言教学写作教材出版现状135-139
  • 4.4 测试的负迁移139-140
  • 第5章 留学生汉语语篇建构能力培养140-170
  • 5.1 基于共性的留学生汉语语篇建构能力培养140-153
  • 5.1.1 建构连贯语篇的思维训练140-145
  • 5.1.2 新 HSK 语篇建构能力训练145-153
  • 5.2 基于个性的留学生汉语语篇连贯能力训练153-164
  • 5.2.1 以阿拉伯语为母语的留学生汉语语篇连贯能力训练153-155
  • 5.2.2 以俄语为母语的留学生汉语语篇连贯能力训练155-159
  • 5.2.3 以韩国语为母语的留学生汉语语篇连贯能力训练159-164
  • 5.3 跨文化背景下汉语课堂教学方法的比较164-170
  • 5.3.1 依据宗教文化的不同选择汉语教学内容164
  • 5.3.2 依据男性、女性社会角色的差异选择汉语课堂提问方法164-165
  • 5.3.3 依据不同教育模式下形成的个性特征选择汉语操练方法165-166
  • 5.3.4 教学方法的选择对教学效果的积极影响166-170
  • 第6章 结论170-175
  • 6.1 研究的结论170-174
  • 6.2 本研究的研究成果具有开创性的学术价值和应用价值174
  • 6.3 本研究尚未解决的问题和下一步研究的方向174-175
  • 参考文献175-183
  • 作者简介和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183-184
  • 后记和致谢184-185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濮擎红,濮明明;叙事的组织和产生[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5年02期

2 朱立才;从汉语、阿拉伯语的不同句法结构看汉、阿心理文化差异[J];阿拉伯世界;1997年01期

3 国少华;;阿拉伯民族的客观时间与主观时间[J];阿拉伯世界研究;2006年01期

4 隆娟;夏日光;;论英汉语篇中衔接与连贯的显性和隐性[J];安阳工学院学报;2009年05期

5 李艾文;;英汉省略现象的对比[J];重庆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03期

6 南勇;对外汉语写作的特征及教学媒体[J];东疆学刊;1995年01期

7 吕明臣;现代汉语话语指示功能分析[J];东疆学刊;1999年03期

8 陈昌来;现代汉语介词的语用功能分析[J];广播电视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年02期

9 朱湘燕;;多媒体辅助对外汉语写作教学研究[J];国际关系学院学报;2007年04期

10 单建鑫;;论俄罗斯传统文化与巴扬艺术的民族化[J];河北学刊;2012年02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王翠;俄语语序的语言类型学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1年

2 管春林;汉英否定对比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本文编号:984061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oufeilunwen/rwkxbs/984061.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838ab***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