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市仙林街道网格化治理研究
发布时间:2017-12-15 20:09
本文关键词:南京市仙林街道网格化治理研究
【摘要】:社会管理体制和治理模式的创新是社会转型和社会结构调整亟待解决的时代挑战,是建立一个具有"善治型"特征的社会急需破解的课题。当前,随着改革开放进入深水期和关键期,一方面是经济体制转轨、社会结构转型的深入,另一方面是政府职能和治理模式的相应调整。在社会结构转型和治理模式变迁的背后是不断推进的城市化进程,城市人口迅速扩张,在社区层面,大量的社会矛盾和冲突以不同的方式表现出来,高度复杂性和高度不确定性的特征越发明显,多元化的社会需求得不到满足,社会问题成为社会管理中亟待处理的"社区性质"问题。新的形势和时代背景之下,传统的城市管理模式弊端越易明显,公共服务需求量的增长对治理体系的优化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面对城市社区治理难题,各地政府开始了社会管理模式的创新和尝试,城市社区网格化管理模式创新就是在具体实践与理论探讨中具有高热度的社会管理模式创新课题,作为一项典型模式在延伸与互动之中,得以在我国很多试点城市不断推广。2010年6月以来,仙林街道探索实践城市治理创新,逐渐形成了"网格化管理、社会化服务、信息化保障"三化融合发展的城市治理模式,其中重点突出网格化管理,提升城市治理精细化水平,实现了城市治理无盲点。网格化治理的继续完善和推行,使仙林街道社区的管理体系、运行机制体制,社会管理功能、操作方式等各方面都得到有益的创新,使得相关的社区工作顺利开展,基层社会稳定。研究和事实表明,仙林街道网格化治理的有益探索,很大程度上提高了区域内城市管理的科学化、制度化、民主化水平,为南京市其他区域乃至更大的行政范围推行网格化管理提供了有效的经验和典型借鉴。本文由绪论和六个章节构成。绪论交代了本文的研究意义和研究背景,分别对网格化治理国内外相关研究进行评析和梳理,并介绍了本文的研究方法和文章结构,并指出了创新和不足之处。第一章为概念界定和理论基础,分别对城市治理和社区治理、网格化管理和网格化治理两组核心概念进行界定,明确了研究对象,以无缝隙政府理论、服务型政府理论、精细化管理理论和整体性治理理论为基础理论,构筑本文分析的理论基础。第二章探究仙林街道网格化治理的生成,讨论其治理模式的演变以及其生成逻辑。第三章对仙林街道网格化治理模式的运行进行研究,探讨其推行的框架结构及其运作机制。第四章在第二、三章的研究基础上,评析仙林街道网格化治理的成效,重点讨论存在的主要问题。第五章是对我国典型网格化治理模式的概况和特点进行呈现,通过对典型模式的特点和方法的总结,为第六章仙林街道网格化治理的优化提供借鉴。第六章在前文的分析基础之上,尝试着提出继续优化仙林街道网格化治理的思路和办法。
【学位授予单位】:南京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7
【分类号】:D669.3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周庆智;;论中国社区治理——从威权式治理到参与式治理的转型[J];学习与探索;2016年06期
2 何瑞文;;网格化管理的实践困扰[J];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6年01期
3 姜晓萍;焦艳;;从“网格化管理”到“网格化治理”的内涵式提升[J];理论探讨;2015年06期
4 陈荣卓;肖丹丹;;从网格化管理到网络化治理——城市社区网格化管理的实践、发展与走向[J];社会主义研究;2015年04期
5 张建荣;;“全能主义政府”的公共危机治理困局[J];学术界;2015年07期
6 谢正富;许林洁;;基层治理行动逻辑研究综述[J];湖北文理学院学报;2015年04期
7 徐敏宁;陈安国;刘东杰;;地方治理制度创新:从网格化管理到治理现代化[J];行政管理改革;2014年11期
8 刘安;;网格化社会管理及其非预期后果——以N市Q区为例[J];江苏社会科学;2014年03期
9 康晓光;许文文;;权威式整合——以杭州市政府公共管理创新实践为例[J];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014年03期
10 张凯兰;;社会治理创新中网格化管理服务的基层实践与思考——以长沙市城区为例[J];湖湘论坛;2014年03期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宋广玉;;管理变服务,,网格“化出”幸福仙林[N];南京日报;2013年
本文编号:1293264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oufeilunwen/shuoshibiyelunwen/129326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