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硕博论文 > 社科硕士论文 >

中加环境影响评价制度比较研究

发布时间:2017-12-20 17:55

  本文关键词:中加环境影响评价制度比较研究 出处:《山西财经大学》2012年硕士论文 论文类型:学位论文


  更多相关文章: 环境影响评价 比较分析 政策建议 法律责任


【摘要】:本文通过中加环境影响评价的对比,提出了几项完善我国环境影响评价的政策建议,并系统地论述了中加环境影响评价制度的主要内容及不同点,为进一步开展我国环境影响评价奠定了一定的理论基础,全文的主要内容可概括如下: 第一部分主要论述了加拿大的环境影响评价制度;包括对环境影响评价理念、环境影响评价体制及加拿大社会影响评价的概述,突出了社会影响评价在加拿大环境影响评价中的发挥的重要作用; 第二部分论述了我国环境影响评价制度的主要内容,通过对我国环境影响评价的发展过程的描述,找出目前我国环境影响评价制度存在的部分问题,为下一步提出完善建议做了铺垫,同时详细总结了我国环境影响评价现行的法律及规章,,对比加拿大环境影响评价,总结出我国现行的环境影响评价法在立法与执法上的缺失; 第三部分从环境影响评价的适用范围、适用时限、评价预测、适用内容、执行情况及公众参与六个方面对比中加环境影响评价,总结出中加环境影响评价的不同点; 第四部分通过中加环境影响评价的对比,得出加拿大环境影响评价对我国环境影响评价制度的启示,提出完善环境影响评价的政策意见。 我国环境影响评价由以建设项目为主发展到规划环境影响评价,经过实践的发展,补充了战略环境影响评价,很大程度上扩大了环境影响评价的范围,环评几乎涉及到方方面面,但是环境影响评价依然存在问题,比如对国家的政策、法规的评价就没有具体的规定;本文通过对环境影响评价制度的详细论述,重点论述了加拿大社会影响评价,力求为我国环境影响评价的进一步完善与发展提出一些建议。
【学位授予单位】:山西财经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2
【分类号】:X820.3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崔志民;;可行性研究阶段的一项重要任务——环境影响评价[J];环境保护;1986年07期

2 丁启夏;生物环境影响评价中的植被调查[J];甘肃环境研究与监测;1988年03期

3 王桂玲;;环境影响评价中的工程分析[J];环境保护;1991年01期

4 宋志宏;;环境影响评价中环保工程对策若干问题的探讨[J];能源环境保护;1991年04期

5 叶耐霜,陈德全;环境影响评价的计算机信息系统开发初探[J];环境污染与防治;1994年06期

6 龙赓;化学热力学在环境影响评价中的应用──判断某些残渣的稳定性[J];环境保护;1997年01期

7 王庆兵,马欣华;环境影响评价中应引入清洁生产评价[J];山东环境;2000年06期

8 程胜高,鱼红霞;增强环境影响评价中公众参与有效性的探索[J];环境保护;2002年01期

9 ;韶关年产60万吨木浆工程作出环境影响评价[J];中华纸业;2004年07期

10 董慧,常蓉;清洁生产与环境影响评价关系的探讨[J];云南环境科学;2004年S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曾红艳;;初探实施环境管理体系与环境影响评价工作关系[A];广西环境科学学会2002—2003年度学术论文集[C];2003年

2 周玉梅;;公众参与环境影响评价势在必行[A];山东环境科学学会2002年度学术论文集[C];2003年

3 李宇斌;;关于环境影响评价及其管理的思考[A];中国环境科学学会2006年学术年会优秀论文集(中卷)[C];2006年

4 许向宁;李胜伟;唐川;黄润秋;袁永旭;;金沙江干流梯级水电开发对生态地质环境影响评价[A];中国地质学会工程地质专业委员会2007年学术年会暨“生态环境脆弱区工程地质”学术论坛论文集[C];2007年

5 刘英彩;乔润卓;;城市总体规划环境影响评价初探[A];中国环境科学学会2006年学术年会优秀论文集(上卷)[C];2006年

6 罗春;彭民浩;彭辉;李萍;桂贤丰;;关于环境影响评价中公众参与的探讨[A];第十届中国科协年会论文集(二)[C];2008年

7 彭民浩;罗春;彭辉;李萍;桂贤丰;;关于环境影响评价中公众参与的探讨[A];第十届中国科协年会论文集(三)[C];2008年

8 蔡玉梅;郑伟元;贾克敬;杨枫;;土地利用规划环境影响评价探讨[A];21世纪中国土地科学与经济社会发展——中国土地学会2003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3年

9 徐春阳;丘文先;吴新胜;付云燕;吴杰;沈伟;;扩散模式在垃圾发电厂环境影响评价中的应用[A];中国气象学会2008年年会大气环境监测、预报与污染物控制分会场论文集[C];2008年

10 耿红;孔亚平;陈济丁;徐宪立;;公路规划环境影响评价技术的研究[A];中国公路学会04’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4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本报记者 周文颖;掌握实情 务求实效 纠建并举[N];中国环境报;2010年

2 记者 孟斯硕;环保部罕见叫停两高铁项目[N];第一财经日报;2011年

3 许跃芝;建设港口要先进行环境影响评价[N];经济日报;2003年

4 江国成;我国将加快建立重污染企业退出机制[N];西部时报;2009年

5 林烨;建院八年科研结硕果[N];中国环境报;2010年

6 李士安;加强公众参与环境影响评价[N];中国环境报;2000年

7 记者 赵关良;上海将所有规划建设项目纳入环境影响评价范围[N];中国环境报;2004年

8 佐刚 邱河清;黎川拒批重污染项目12个[N];抚州日报;2010年

9 记者 陈松;环境影响评价类问题比例较大[N];四川日报;2011年

10 国际大坝委员会主席 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副院长 贾金生;对环境影响评价制度的实际效果仍需要继续加强[N];中国水利报;2010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宋欣;跨界环境影响评价制度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11年

2 范俊玉;政治学视阈中的生态环境治理研究[D];苏州大学;2010年

3 吴建平;人类自我认知与行为对生态环境的影响研究[D];北京林业大学;2011年

4 陈昕;基于有效管理模型的环境影响评价公众参与有效性研究[D];吉林大学;2010年

5 马蒂丽;区域土地利用的战略环境影响评价[D];武汉大学;2010年

6 华建伟;矿产资源规划环境影响评价的理论与实践[D];南京大学;2011年

7 王辉民;环境影响评价中引入生态补偿机制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08年

8 陈光建;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环境影响评价指标体系研究[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成都生物研究所);2006年

9 余振国;土地利用规划环境影响评价及其经济学分析[D];浙江大学;2005年

10 李山梅;环境绩效审计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06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曹壮;土壤环境影响评价法律制度完善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1年

2 张金艳;我国环境影响评价若干制度研究[D];郑州大学;2003年

3 魏鹂;杭州地铁工程环境影响综合评价研究[D];浙江工业大学;2010年

4 王瑞霞;矿产勘查可行性评价中引入环境影响评价及其模型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06年

5 徐庭慎;市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环境影响评价研究[D];南京大学;2011年

6 吴敬涛;论我国环境影响评价的公众参与[D];河南大学;2008年

7 张艳娇;论我国环境影响评价制度的构建[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08年

8 赵丽霞;我国环境影响评价制度研究[D];东北林业大学;2005年

9 张美华;土地利用规划环境影响评价指标体系研究[D];武汉大学;2004年

10 张国滨;世行贷款MY市路网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研究[D];四川大学;2005年



本文编号:1312866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oufeilunwen/shuoshibiyelunwen/1312866.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0d3a7***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